袁 丽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江西 赣州 34100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相融合的国家,这是我国的特色,但也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产生一定的影响。除了民族地区,我国还有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每个大方言区内又存在大小不等的小方言区,包含不同的次方言与土语等,即便是北方方言,其内部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了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流,也不利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推广统一的语言就显得非常必要,这种统一的语言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话。普通话是一种共同语,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两者的地位看,它们是平等的。每一种方言都可能成为共同语,而之所以这种方言会成为共同语,是受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今天使用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语音标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词汇标准),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语法标准)的国家通用语。相较于其他语言或方言,这种语言更为方便和实用,可以有效消除不同民族语言和地区方言之间的交流障碍,促进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正是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要求“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语境中,普通话的推广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规划宣传不力,没有营造良好的普通话传播氛围,在普通话教学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在传播的方式上缺乏创新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相关的普通话推广实践路径探索。
普通话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从实际出发,制定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地稳步推进。现在实行的推广普通话规划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基础上制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因此,现在实施的推广普通话规划是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规定下实施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首先在政府机关、公共服务行业及学校等公共领域里使用普通话;然后逐步扩大到公共服务行业、公共服务行业以外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最后达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普通话。这样循序渐进地实行,就能逐步扩大使用普通话的范围。 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和措施,必须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语言文字工作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体制,加强领导。在推广普通话中,政府是关键。政府的积极参与可以充分调动全社会推广普通话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比如2012年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发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建立和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推动本地区各级政府切实担负对语言文字工作的主导责任,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要切实履行统筹职能,充分发挥语委成员单位的作用,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支持,建立和完善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构成和各方面状况,确定不同类型地区普通话普及程度及普及方式;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社会需求、公民意愿和群众习惯相结合;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话普及。[1]要加强对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科学指导,制定统一规划。各部门、各地区都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抓好落实,要明确各自在推广普通话过程中的任务和要求。
在进行普通话规划推广之外,政府应加大普通话推广宣传力度。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城市和农村开始推广普通话。为了使普通话深入人心,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普通话。1996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语言学家赵法生建议:“普及普通话工作要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能逐步掌握汉语拼音,并与现代汉语相沟通。2001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各地方政府相继采取措施来推广普通话。[2]普通话推广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学校、家庭都承担着各自的使命。政府部门要通过有效的方式让民众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作用,从而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普通话的学习中来。比如,在人员密集的场所中开展各种宣传活动要使用普通话,各种旅游宣传也要使用普通话,尽最大可能为民众创造学习普通话的环境,增强民众学习普通话的意识。要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落后农村地区大力宣传普通话,在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与经济收入的增长之间建立联系,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学习普通话与自己切身利益之间的关联,从而加快普通话普及的进程,营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从1998年开始,我国每年9月的第二周为“推普周”。每年的“推普周”活动都会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活动来宣传普通话的重要性,将普通话推广宣传以特定的方式固定下来。“推普周”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会开展各具特色、主题鲜明的活动。如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举办了“文明新风·传承经典”系列活动,包括“校园诵读经典活动”和“弘扬中华经典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两个部分。江苏省举办了“江苏省汉字书写大赛”,安徽省举办了“全国推普周启动仪式暨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周启动仪式”,陕西省开展了“传承经典·弘扬民俗”中华文化大巡游,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河北省举办了“我爱你中国——河北省中华文化进万家”启动仪式暨河北百姓故事汇、“普通话之乡·魅力邢台”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天津市举办了“中华情·天津韵”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启动仪式等。[3]
此外,各地区学校要充分发挥普通话宣传阵地的作用。学校可以借助各类电子显示屏、模拟课堂教学及各种活动和竞赛的方式来增强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将同学们的实践成果或普通话比赛实况,在学校大屏幕上播放,展示与传播学生的学习风采。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性质的文体活动,比如小品话剧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心理素质,提高讲话技巧,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应变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做好普通话的校园宣传推广,在每年的普通话推广周中,采取展板、黑板报、传单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并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学生普通话的具体情况,编写相应的普通话练习教程,这种针对性的普通话教程要设计成体积小、易于携带的小册子,方便同学们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普通话。这些都是推广普通话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与推广普通话,让普通话推广氛围充满整个学校,以此实现宣传普通话的作用。在普通话推广宣传与学习氛围的营造中,家校共育非常重要。学校的普通话宣传与推广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能为普通话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普通话宣传推广人员要向家长加强普通话宣传,通过家访与召开家长会议等方式,鼓励家长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以普通话交流,并通过图书、影视等媒介共同学习普通话,使学校的普通话教育与家庭的普通话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开展有效的普通话教学是普通话推广的基础。一般来说,普通话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母与韵母,声调、音节与音变等方面的内容。专门的普通话教学主要集中在大中专院校课堂,在传统的普通话教学中,教师常会以教学目标为首位,在教学内容上紧扣教学大纲,围绕重难点展开教学。传统的教学观念重在普通话知识的传授,教师通过学生的发音与规范发音之间的差异,指出其需要纠正之处。在这种普通话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简单的知识的灌输对象,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过程就是接受有关普通话知识的过程,就是“普通话学习知识”与模仿实践的过程。教师通过讲解相关的发音要领,并进行发音示范让学生观察与模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可以对自己的发音情况进行纠正,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这种教学方式要求任课教师在发音理论与时间、用词准确与语法规范等方面有较高水平,这样才能进行有效教学。同时,这种以普通话测试教材为主要训练材料的教学由于缺乏复杂生活情景的口语表达实践,其学习效果受到影响,于是在普通话测试中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测试人在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朗读三项中能得到较高分数,但在说话项目中却表现得词不达意、语音混乱、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语法失误。”[4]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也许学生掌握了一套有关普通话学习的知识体系,在教师的课堂示范指导和单项训练下,学生的普通话可能比较规范,但语言表达却存在不小问题,这说明传统的普通话教学方法势必要进行改革,要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转换到以实践训练和情景交际为中心的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学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在普通话教学中,让学生单独说话是一大难题,因为害怕自己的方言口音会被嘲笑,心理素质不高而不敢大声单独表达。面对这样的情景,在普通话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单个实践为重心,打破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敢于表达。可以在每堂课上课之前设置“课前五分钟演讲”环节,每次安排2位同学,创设开放性的练习语境,内容可以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纲要》中的有关题目,这些题目可以设置成一些学生关心的话题如恋爱、金钱、考试、诚信、就业等,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社会热点事件等。学生从中自由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表达,可以叙事、议论,也可以说明、抒情。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准备好笔记本,对演讲者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给学生以微笑和鼓励,并要求同学们给演讲者以热烈的掌声,使演讲同学从中获得鼓励和肯定。演讲结束后,先随机让同学从发音方法、发音部位、语法运用等方面进行点评。然后教师结合同学的点评进行简要评价,实事求是地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和努力的方向。随着这种演讲训练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理障碍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克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都能明显提高。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在讲台上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自己努力学习使用普通话的信心。这种在开放式语境中的普通话实践训练是提升学生普通话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路径。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得以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如“以学生、活动和任务为中心,采取启发、研讨、辩论等开放型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学习性研究教学法等,激发兴趣、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5]就是一种当下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普通话学习是一种比较乏味的学习行为,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心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并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给电影或电视剧进行配音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集教学性、实践性与趣味性一体,能给同学们的普通话学习带来良好的效果。在挑选影片或电视剧时,可以把选择权给学生,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兴趣与审美的影视片。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和有趣的学习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发挥他们的主体情感和主观能动性。 给影视片进行配音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一种全面训练看、听、说等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能进行有效配音,学生必须很好地了解人物对话内容,为了使配音正确流畅,学生必须掌握规范的发音准则并不断训练,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如此,学生的语感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培育。学生给影视片配音的过程,也是学生在特定情景中运用普通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普通话学习从静态的单向训练向动态的多维表达转化,学生在特定情景下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此学习形式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听”与“讲”上,而是同时激活学生脑、耳、眼、口等多种器官的功能,使他们多方面得以综合性锻炼,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益,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它为传统课堂的技术革新和推动实践教学的实施效益提供了可能,而现代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正如有研究者说:“在以教师单向讲授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OBE’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更多的信息,它还能使课堂信息呈现具象化,把抽象的概念与内容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增强课堂效益、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6]普通话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瞬时性,即个人的声音资料不易保存,即便快速回忆也不是很准确,因此,个人语音与标准普通话语音无法进行准确对比,个人的语音问题也就很难得到有效的纠正。现代技术的运用,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它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语音档案库。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朗读字词句、主题微演讲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表达时,使用多媒体中的录音系统保存每一位同学的语音资料。然后在全面分析学生语音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学生不同类型的语音问题,并进行分类诊断,建立详细的普通话教学档案,从而为因材施教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学生也可以从录制的语音资料与规范的发音对比中发现自己的问题,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与视听合一,变抽象为具象,生动形象、直观可感地把那些在语音表达中无法呈现的内容展示出来,使传统教学模式中静态平面的教学转化为动态立体的教学,达到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语音练习软件,将发音时舌头的位置与舌位变化的具体情况通过多媒体显示屏呈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纠正自己发音时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利用公共邮箱或网盘,上传一些优秀的声像资料,实现课堂内外的资源共享,学生也可以录制音频发送到云盘或邮箱,与教师进行互动,从而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
民俗文化包括各种民间艺术、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它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特殊精神产品。民俗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纽带作用,它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道德、心理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并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体现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同时,民俗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一种民族意识的体现,它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民俗文化常以一种不成文的文化模式存在着,如汉民族端午吃粽子、划龙舟,中元节烧纸钱,中秋节赏月,过年贴门神等;民族地区的一些节日如泼水节、火把节等也都属于民俗文化。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俗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组成部分,对民众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推广普通话在不同民族或不同区域民众间的交流及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中作用重大,在普通话的推广工作中,政府及有关部门做了非常多具体的工作,但现阶段普通话推广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或边远地区。因此,为了有效地推动普通话在这类区域的传播与普及,工作人员应重视普通话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在学校里可以编写相关的民俗文化读本,并针对民俗文化读本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引导学生使用普通话来了解民俗文化内容,从而达到学习普通话的目的。在社区或农村,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当地民众对民俗文化高度认同的心理,把民俗文化编成故事,用普通话进行实地宣讲或利用广播、本地电视台进行播放,吸引民众加入普通话学习的队伍中来。由此,在这类地区推广普通话时,应该在普通话的推广方式中融入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民俗文化,如此,不仅可以提高推广普通话的效率,也可以承传当地的民俗文化。
而在民族地区或在重视民俗文化地区推广普通话,在融入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还可以与新媒体结合起来。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新媒介。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新媒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几乎渗透在我们衣食住行的每一个领域,因此,如果利用新媒体来推广普通话也就能产生非常明显的效果。新媒体具有 “生动形象、图文并茂,视听同频、声画一体”的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它更具有在场性、日常性与鲜活性,通过这种媒体来学习普通话,无疑会更具有吸引力。由此,引导当地民众逐渐改变使用方言的习惯。研究表明,很多民族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不太认同普通话,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当地民众很少外出,使用普通话的机会较少,平时交流都使用方言土语,普通话水平自然较低,而一旦需要使用普通话与外地人交流时则显得非常勉强,使用具有鲜明口音的普通话(甚至因为不会说普通话而无法交流),这种普通话在与外人沟通时自然会产生障碍,由此便形成恶性循环,他们也就无法从普通话中获得对他们有益的信息。二是普通话传播媒介不顺畅,当地民众对获得普通话的渠道知之甚少乃至一无所知。这样的地区教育一般都不发达,当地的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都使用方言。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该地区文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会远低于其他地区。由此,大力开发与当地民众相适应的普通话传播媒介,优化普通话交流环境,提高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与热情,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开发一些内容丰富、功能齐全并与当地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App就是一条有效途径,在这类App中设置普通话测试系统,给学习者提供发音、声调等练习;设置当地方言辨识系统,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进行有效转化;设置人工智能语音纠正系统,除了有单人练习之外,还增加社群互动与情景交际功能,系统能自动识别并纠正学习者出现的问题;设置当地民俗文化、民间故事、自然景观、日常生活等资源库,普通话的学习内容与之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普通话在该地区的学习与传播,进而推动其经济文化的发展。
推广普通话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及推动经济文化尤其是民族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进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要处理好共同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国家制定相关语言战略,还是探索普通话推广路径,都是为了使大众可以更好地掌握普通话,从而使自己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不落伍。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众多语言和谐共存的国家,各种语言之间没有高低等级之分,它们是一种平等关系,要尊重语言的多样性。普通话与民族地区语言和方言能够相互促进,一方面普通话的推广有利于民族语言和方言在其他地区和人群中传播,在交流中显示其独特的语言魅力,从而增强其生命力;另一方面,民族语言、方言不仅在保护和传播地方文化文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还在与普通话的转化过程中对普通话的语言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能够有效地增强普通话的表达力。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进程中,要处理好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如此,便能实现各种语言之间的和谐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