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指向与实践生成*

2024-01-03 02:53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劳动教育

杨 琳

(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2023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广大劳动群众的节日祝贺慰问中,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教育关乎国运、关乎未来。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大国良师的主要力量,加强劳动教育具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也体现了地方师范院校与各级各类学校共担时代使命,落实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全面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振兴发展,大力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做出了一系列尊师强师惠师的战略安排。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加强乡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举措频出。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强调要“强化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2]并明确界定了地方师范院校在农村教师培养支持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地方师范院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主体之一,也是乡村教育振兴、教育振兴乡村的主力;概言之,需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整合地方教育发展资源,展开实证研究与实践合作,掌握和运用地方中小学学习教育规律,促进地方基础教育特别是乡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因此,坚守师范主业,服务地方发展,对接乡村振兴需要,是新时代地方师范院校与党和国家同频共振的突出体现。这进一步要求地方师范院校要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为乡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输送优秀教育人才,助力教育振兴乡村。加强劳动教育,与这一要求内在一致。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与融合的教师培养体系,引导师范生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促创,将为其成长为服务乡村振兴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优秀教育人才奠定基础。易言之,深入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能为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的增长点。

(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加强地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为未来的教师定向导航,意义重大且深远。长期以来,地方师范院校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谓不重视,但囿于在工作内容上侧重理论、实践不足,在工作方式上侧重说教、体验不足,在工作机制上侧重外导、内驱力不足,使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仍有迁延。开展地方师范院校劳动教育,有益于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性。“意识形态性、实践性和群众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明特性”。[4]开展地方师范院校劳动教育,既要教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劳动观点,更要指导学生在劳动实践探索中提升认识能力与水平,真正掌握科学的认识工具,进一步指导自身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第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当前,由于互联网效应,特别是算法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的信息偏向,一些学生容易持续受到消极观念影响,表现为精神懈怠、放弃进取的“躺平”,看似超脱、实则消极的“佛系”,远离群体、脱退社会的自闭,甚至逃避现实、不愿到基层任教等现象。其本质上是缺乏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的体现,需通过劳动教育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第三,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劳动为何、为何劳动、为谁劳动、如何劳动等问题,正确认识劳动与个人发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系,有益于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当梦想家,又做实干家。

(三)推进劳动精神代际传递

教育成就的代际传递表现为亲子沟通、学业沟通、家校沟通。[5]易言之,教育代际传递的船与桥,主要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劳动教育在代际传递上也是如此。从受教育者来看,劳动教育不仅发展其自身的劳动精神,也必然对其后代产生代际影响。就师范生而言,这种代际影响则更为广泛,它不仅体现于其自身与子女,也体现于其培养的学生,影响更大群体的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品德、劳动技能等。根据教育代际传递的发生机制,这种影响还将经由学生进入新的代际传递。因而,地方师范院校加强劳动教育,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有益于其本身办学任务的落实,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教育强国培养服务广大乡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有益于实现劳动精神的代际传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6]地方师范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提升未来乡村教师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教育意识,其成效将在乡村基础教育和乡村中小学生的劳动精神中得到显现。可见,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与教师培养体系实现有机融合,既利在当前,也惠及未来。

劳动教育是教育整体中的部分,是育人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因而,教育的根本任务贯穿劳动教育的始终。地方师范院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指向,应从人的生命领域出发,对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结合地方师范院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办学任务,进行恰当的定位。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劳动教育,应聚焦生命领域、工作世界及国家图景,引导师范生实现生命主宰、教师主力、复兴主体三种角色的内在统一。

(一)聚焦生命领域:增强主宰意识,实现自我确证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活动方式,是人表现个体生命的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7]人通过劳动表现个体生命的过程,也是人产生自我认同和独立意志的过程,这是人所以能够自信自强的前提。人只有主宰自身命运,才能自主地表现个体生命,赋予人生以意义;而人对自身的主宰,源自劳动实践的磨砺。通过诚实的、辛勤的、创造性的劳动,人方能手脑并用,锻炼和发展自己,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实现自我确证和内在自洽,为人生目标努力奋斗,真正做命运的主人。如同劳动之于人的意义,劳动教育的本质首先在于对人本身的塑造。若“只见教育不见人”,忽视教育对象本身,人则被遮蔽和隐匿。因而,劳动教育应首先引导大学生经由劳动发现自我价值(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利己并利他的劳动成果),获得自我认同(对自身劳动行为和结果产生充分肯定),实现自我确证(在劳动过程及其社会关系中正确认识自己)并不断自我超越,其目的在于发展个人表现生命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在纷繁复杂的人生道路上保持身心的独立,不盲从懒惰消极、不劳而获、崇尚暴富等谬误,不妄图跨越应踏实走过的每个成长阶段,不屈服人生的种种苦难逆境,始终诚实地磨练和发展自己,创造富于意义的人生。

(二)聚焦工作世界:增强主力意识,志成大国良师

教育不能千校一面,劳动教育亦是如此。地方师范院校应促进劳动教育与自身办学实际相结合,突出其独特价值。特别是面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时代命题,用系统思维加强劳动教育,将地方师范院校的立德树人与师范生的教书育人紧密联系起来,寻找劳动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契合点,借由“五育”之中的劳动教育这一“唯一沟通高等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育人途径”,[8]促进学业世界与工作世界尽早耦合,激发师范生成为大国良师的主力意识。

以劳立德,明确传道使命。先立德而后以德育德,先明道而后以道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者“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9]并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重要论断,为地方师范院校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育人指南。劳动教育的“道”,就是教育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回答好“劳动为何、为何劳动、为谁劳动、如何劳动”等问题。具体言之,使其明确劳动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本源性价值”,理解劳动是社会财富源泉的“经济性价值”,把握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性价值”,[10]树立劳动造福人类、建设国家、发展社会、服务人民、创造人生的基本认识,体悟按劳分配原则所体现的社会正义,培养以劳报国的大德、以劳利他的公德、以劳立身的私德。

以劳增智,发展教育技能。“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11]教师教育与劳动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教师教育是专业领域的劳动教育,其目标在于满足教师岗位的劳动需要。地方师范院校应根据党和国家的战略安排,着眼培养服务乡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专业人才的定位,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强化劳动教育导向。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使学生在深刻体会劳动的获得感和价值感的过程中成长为优秀教师。

以劳强体,培养体格意志。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世界,技术革命促进智能化工具持续迭代,人类日益从效率低下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面临体力退化、意志消解的问题。恰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的“主奴辩证法”:劳动使奴隶身体强壮、智力发展,而主人却因为脱离劳动变得一无所长。地方师范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应着眼加强师范生的手脑锻炼和身心塑造,促进体力劳动与专业学习、顶岗支教、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培养环节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接受劳动锻炼,锤炼坚毅刚强的体格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为今后服务乡村教育振兴做好心理与体格准备。

以劳育美,树立专业自信。“只有当劳动者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劳动中获得自我确证,才是美。”[12]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劳动的广阔天地里处处充满美,埋头苦干的踏实美、永不退缩的坚韧美、力争上游的自信美、攻坚克难的拼搏美、团结奋进的协作美、改革创新的主动美、敢为人先的勇敢美。这些美的形态,源于劳动者于各自领域勤学苦干,在劳动中掌握和运用规律,产出利己并利他的实践成果,确证了自我价值。应引导学生认识、发现、欣赏教师作为劳动者的美,从而坚定专业自信,增强专业主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矢志在乡村基础教育的沃土中勤奋耕耘,共同创造大国良师美的气象。

以劳促创,推动创新创造。创造性劳动,是劳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源。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深刻改变教育的理念、形态与内容,这不仅对地方师范院校如何应对教育技术变革提出了挑战,也对培育未来教师的创新意识、能力与精神提出了迫切要求。要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家教育发展形势,敏锐把握国家教育事业和区域教育发展出现的新样态、新需求和新机遇,立足乡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实际,促进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当好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创新者,以创新创造升华劳动的意义,特别是有效提升学生教育信息化素养,为从事新时代更富于创造性的教育劳动提供技术支持。

(三)聚焦国家图景:增强主体意识,投身复兴伟业

通过劳动教育,强化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体意识,是构建在生命领域与工作世界之上更为宏大的目标。所谓主体意识, 是身份认同与建基其上的能动性,即“懂得或接受该身份承载的意义:品格、精神、责任、义务等”,且“具有基于这一身份的能动性发挥的自觉、一种改变事物及其存在现状的积极意识。”[13]这是将个人生命与事业融入国家发展而实现的意义升华,有益于培养师范生的宏阔视野、历史纵深感和崇高理想,从而自觉将个人劳动融汇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观图景与时代洪流。

引导师范生坚定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体意识,使其为当好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思想上、行动上的准备,应成为地方师范院校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这并不是来自外部力量的强加,也不是所谓“工具主义”。“说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14]民族复兴与个人劳动,具有辩证统一关系。中国人民依靠劳动走向复兴,复兴在中国人民的劳动中实现。质言之,树立主体意识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与统一性。苏霍姆林斯基在论及通过劳动教育树立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时指出,青年并不会因为“享受到社会主义的全部物质福利”,而“自然而然地切实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只享受福利而不付出劳动,基本上会让他们“抱着单纯消费的观点看待生活”。[15]这一见解,精辟地提出了应对当前大学生中出现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问题的根本方法,那就是让大学生认识到并为之实践:享受社会的福利,必须为之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鲜活的创造过程,有益于体验其作为创造者的主体性,体悟自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内生兴国报国的动力。

地方师范院校应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与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高校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重要论述精神,主动接榫新时代的教育强国大计,以战略思维把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以人本思维着眼师范生的全面发展,以系统思维布局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努力推动劳动教育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

(一)价值铸魂,打造劳动教育“全课堂”

厘清劳动教育与各类课程的内在联系,构建全课堂体系,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劳育课堂应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劳动观和劳动教育观的指导下,开展劳动理论和知识教育。其目的在于,教育学生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掌握劳动的本质、价值、意义、功能,形成科学的劳动观。一是独立设置“劳育课程”。课程独立是“五育”中劳育享有独立地位的具体体现。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或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对于劳育课的教材,地方师范院校如能结合人才培养需要,开发符合自身办学实际的校本教材,将更益于提升劳动教育的成效。二是有机融入“课程劳育”。以劳动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立足培育劳动品德、弘扬劳动精神,在各类专业、课程中挖掘劳动教育内容,打通劳动教育、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等原有壁垒,实现劳动教育与各类课程的融合。特别是探索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中先行先试,掌握“劳动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再进行普遍推广。

(二)实践赋能,构建劳动实践“全体系”

地方师范院校育人过程中具有丰富的传统实践形式,如校内劳动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实践等。在劳动教育视野下,应根据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将传统实践形式统合起来,使之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劳动教育有机整体。一是育人目标内在统一。要以劳动教育目标统领各类劳动实践形式,促进教育资源的价值整合,使各类实践形式改变过去的松散联系,在劳动教育的统一目标下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发挥实践育人的合力。二是实践目的各有侧重。譬如,校内劳动实践侧重于日常生活训练,培育热爱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和自立自强精神;专业实践侧重于提升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培育精业敬业的精神;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侧重于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培育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和奉献精神;创新创业实践侧重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育创新意识与奋斗精神。

(三)文化润心,创设劳动文化“全场域”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发挥校园文化的化育作用,是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具有地方特质的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校园文化体系中突出劳动教育内容,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使之顺应教育发展、回应育人要求,也有利于拓展劳动教育方式,使之潜移默化、育人无声。一是从劳动教育视角审视现有校园文化资源,丰富其原有内涵。如从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角度,解读校风、校训、校歌中关于勤奋、诚信、创造等内容;在师德师风建设、人才评价体系中,拓展师德师风内涵,明确提出教师和师范生开展劳动教育、发扬劳动精神的要求;在师生评先评优、榜样选树、教学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志愿服务活动中,展示广大师生的劳动价值观、劳动品德和劳动精神。二是创新劳动教育文化载体和内容。在劳动教育的总体规划下,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规划与实施。譬如,加强寝室劳动文化、楼宇劳动文化、校报校刊劳动文化、“互联网+”劳动文化建设;从教育形式看,开展劳动教育讲座(论坛)、“最美劳动者”劳模选树与宣传、“劳模进校园”宣讲报告会(交流会)、“深入劳模一线行”线上线下体验活动、大学生“劳动日记”展播等。三是注重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智慧。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在劳动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在劳动教育中坚持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关于劳动价值观、劳动品德、劳动精神的内容,强化以文化人成效。

(四)校社联动,运用教育资源“全要素”

檀传宝教授等提出“作为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16]命题,主张以挖掘社会教育资源,促进校社联动,实现劳动教育的社会建构。高校与社会具有共生关系,促进劳动教育系统开展,实不可舍此一途。一是整合教育载体。劳动教育载体是劳动教育开展的空间资源。在校内要加强管理单位协同,开阔思路,整合资源,提升校内教育资源的利用效能;在校外要加强行业企业协同,资源共享,平台共建。通过以上方式,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育载体集群,形成由多功能信息化教学平台、实操实训平台、科研项目平台、文化创意平台、成果展示平台等组成的立体化劳动教育空间。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相互支撑的劳动教育制度体系,是科学规范地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依据,也是举全校之力确保劳动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譬如,建立教学督导制度、考核评估制度、师生奖惩制度等,推进劳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监督巡查制度、通报问责制度、整改反馈制度等,推进劳动教育综合管理过程。三是组建教育联盟。在横向上,构建地方师范院校劳动教育共同体联盟,旨在互通有无,实现共享师资共建课程、科研合作协同创新、成果推广经验复制等;在纵向上,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实施联盟,侧重师资培训、教材开发、调研督导、实训实习、人才培养创新等。通过构建纵横结合的劳动教育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五)差异教育,贯穿学习年段“全过程”

劳动教育要取得实效,应根据大学期间的年段特点、学业重点和心理发展特点,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突出劳动教育的差异化实施,确保劳动教育在大学教育阶段全过程推进。第一,入学阶段劳动教育注重先机。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先声。运用入学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如同先声夺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如劳动教育讲座,参观教育一线劳模工作室、“大国良师”风采展,设置“劳动日”,开展劳动交流会,开设首本“劳动日记”等,培养学生对劳动的亲近感和对劳动者的尊敬感,感受教育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第二,低年级劳动教育注重广博。表现为劳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前者主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劳动科学知识和技能知识教育。后者则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认识。如引导学生有序开展个人卫生、物品收纳、寝室保洁等生活劳动,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参与生产劳动,结合师范专业开展勤工助学劳动、专业实践活动,树立专业意识,培养自立自强的劳动精神;参加服务性劳动,如尊老助残、关爱儿童、卫生绿化、交通协管、赛事秩序、慰问演出、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以及暑期“三下乡”活动等,认知国家,增长才干,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意识。第三,高年级劳动教育注重专深。突出教师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培养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品德。加强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提升专业技能,提供专业服务,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组织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参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培养劳动精神与奋斗精神。参加教学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引导学生紧跟国家教育新政策、新需求,提高创造性劳动意识和能力。第四,毕业阶段劳动教育注重转化。毕业教育是大学阶段集中教育的尾声,也是毕业生深化认识、升华情感的契机。增加劳动教育环节,引导毕业生回顾大学期间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形式、过程与收获,深刻体悟劳动教育为自身成长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恰当定位,选择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应体现的岗位;引导毕业生培养宏观思维方式,立足国家发展全局看待自身就业,因应时代需要,汇入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的历史大潮,将个人劳动融入强国复兴的伟大进程中。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劳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