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思考*

2024-01-03 02:53:32周艳红杨文淋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党性理想信念党员

周艳红,杨文淋

(汕头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汕头 51506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发生了巨变,“用数据说话、凭数据决策”成为新常态。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在大数据的冲击下遭遇了知识体系不全面、价值判断不统一和学习诉求不强烈的挑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党员党性意识淡薄等问题的出现。大学生党员是青年群体中的榜样和楷模,他们的党性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中国梦实现征程中中坚力量的力量强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强,则国家强。”[1]71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其中学生党员人数为306.7万名。[2]把他们培育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71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时代使命。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现状

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冲击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碎片化的传播模式使大学生党员难以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

数据量大、传播速度快、时效高、类型多、价值密度低是大数据的典型特征,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在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数据信息碎片化、零散化等。碎片化的信息之间缺乏因果联系,人们沉浸其中难以进行深度阅读和系统知识获取,也难以进入深度思考和长时记忆,从而陷于浅阅读和浅认知,造成断章取义、浅尝辄止的形式化认知,不利于大学生党员构建起全面的党性教育知识体系。

(二)多样化的主体介入使大学生党员难以形成统一的价值判断

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前所未有地增加,手握移动终端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提供者,每一个信息提供者都会无意识地植入自身的价值观,从而带来价值的多元化。主体的多样化和价值的多元化带给客体的冲击与影响是多维的,甄别与筛选这些浩如烟海、缺乏因果联系、不具有系统性的海量信息成为新难题。大学生党员只是被动地获取信息,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他们容易产生焦虑、迷失方向甚至丧失自我价值判断。不具备数据重组能力的大学生党员难以透过海量信息对事物本身形成具有整体性和本质性的深入认知,从而导致盲从跟风,精神世界在这种被动引流中濒临瓦解,更谈不上独立精神和对人类文化的深层探究。换言之,海量信息的冲击容易使大学生党员精神上走向“幼稚”以至出现对自我精神追求的停滞,因此出现了“佛系”“躺平”等新生现象,致使人的价值判断失衡,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的作风教育、党的纪律规矩教育等党性教育的核心内容难以植入。

(三)同质化的内容呈现使大学生党员难以达成强烈的学习诉求

大数据技术的推广一方面使数据传播更为便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数据传播的内容同质化,从而导致价值判断和理性观点的生命力在趋同的传播中变成了空洞叙述,其本该具有的影响人、塑造人的功能也在空洞叙述中褪色。这种空洞叙述使得现象与本质之间产生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原本承载的价值意蕴在同质化内容的传播之下变得索然无味。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原本对党的基础理论、党的理想信念、党的宗旨等内容充满兴趣的学习诉求也因同质化的数据内容传播而表现出淡漠的态度,深入了解、探究甚至赓续的主观愿望也会日渐消退直至丧失。

二、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内容

“党性教育教什么?这是关系党性教育成败的核心问题。”[3]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性教育涵盖的内容作出了明确界定,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以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等。[4]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则成为锻造他们成为“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1]71的着力点。

(一)理想信念教育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5]作为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大学生党员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之下,“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1]71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确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然实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6]

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想信念正确与否的划分标准是理论与实践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兼具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是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面对大学生党员教育中遭遇的知识体系不全面的现实困境,有必要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党员的头脑,不断在学思践悟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四个自信”的深刻阐释,让他们明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精神支柱,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确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多年来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7]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过程中,需要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授和事实呈现,使大学生党员锤炼坚持伟大斗争考验的决心、铸就伟大工程建设的信心、坚定伟大事业推进的耐心。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8]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过程中,既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又要坚信党的精神品格,始终与党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的一致性,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初心。

(二)党的宗旨教育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使命与担当。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笃定到“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7]的承诺,彰显的都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时代新人的大学生党员,在当前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要时刻铭记党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党性修养。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9]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坚强后盾。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以“五史”教育为抓手,让大学生党员深刻领悟到,无论是战乱频仍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励精图治的和平发展年代,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才是无往而不胜的力量之源。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0]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根基,更是我们党开展一切工作的方向。从民众支持下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到人民群众用“小米加步枪”取得淮海战役胜利,从“最后一粒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匹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去上战场”的沂蒙红嫂到抗疫时期积极为抗疫捐献钱款和物资海内外同胞,无一不向我们阐述了一个事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需要用鲜活的历史事实讲述好中国人民励精图治的故事,传播好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声音,传承好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驱使下善作善成的精神,“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1]37

(三)党的作风教育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7]党的作风教育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对党自身提出的道德要求,大学生党员也不能例外。

要将加强党的作风教育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相关,都与公款、公权相关。[11]党员干部的权力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因此,“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我们在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需要着重关注的。大学生党员要始终做到以忠诚之心跟党走、以赤子之心为人民、以奉献之心为祖国。

要把作风问题与坚定理想信念紧密联系起来。作风与理想信念是表里关系,内心的理想信念坚定了,外在的作风才能清正,外在的作风出了问题,根子一定在内心的理想信念上。因此,要想开展好党的作风教育,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前提。

(四)纪律规矩教育

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广大党员的要求,大学生党员也不能自绝于规矩之外。大学生党员要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规约自身言行,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守规矩、讲纪律的重要性,明确表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12]

“党性教育首先要学好党章。”[4]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全党的根本行为规范,我们必须无条件遵守。自觉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党章,自觉践行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党性自觉,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大学生党员也不例外。

党性教育还要加强党规党纪的教育。党规党纪是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学好了党规党纪,就能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4]近年来,诸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一系列党规党纪的确立既为强化大学生党员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明确了边界,也为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提供了素材和标准。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策略

鉴于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遭遇的现实困境,理应思考的是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表达了他的观点,包括:用好主要平台、开展集中教育、发挥典型作用、创新方式方法、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建立考评机制等。[3]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党性教育途径作为思考的起点,结合工作的实际,可以从理念、平台、手段、队伍四维着力,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

(一)确立具有数据意识的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理念

大数据既是技术又是思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人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过程中,要有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善于掌握教育的主导权。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党员群体的“网络化生存”已成为一个既成事实。以大数据为技术手段推动教育的精准化和现代化成为我们在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过程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借助大数据优势关注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诉求,树立与时俱进理念。教育者在开展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模式上,要紧跟大数据时代发展步伐,要与大学生党员进行良性信息互动,促进大学生党员形成具有中国精神的人格特征,真正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引领作用。

二是借助大数据优势关注大学生党员的现实困惑,树立人本教育理念。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网络化、智能化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进入了数字化生存的新阶段,“网络原住民”成了他们共同的新称谓。在网络空间里,能够影响他们思想的群体已经不再只是教师,而是所有信息提供者,在线学习、同步或者异步学习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的新模式被广泛接受。这种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频率已经不是传统教育所能企及的。他们的现实困惑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表达和宣泄,这种表达和宣泄一方面可能导致与之有共同体验者的情感共鸣甚至发酵引发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着力点,即通过收集他们表达出来的关注点捕捉到他们的现实困惑,然后从这些现实困惑出发解决大学生党员生活中遭遇的困境,继而在现实中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困难。当他们的现实困难得到解决的时候,他们的思想问题也就随之迎刃而解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13]简言之,要想从思想上解决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大学生党员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党员信息获取的数量和速度骤增,呈现出信息大爆炸的状态,但也会因此导致人与人情感疏离的局面。他们更多地通过网络进行情感表达,移动智能终端成为他们的情感寄托器,他们的空虚和寂寞都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传递甚至引起共鸣。在冰冷的机器面前,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灵魂该何以安放?这是摆在大学生党员面前的迫切难题。教育者则必须将教育的场所从单纯的线下教育拓展到线下与线上同时进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线上教育成为主场。教育者需要通过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引导他们从冰冷的虚拟世界找到温情,引导他们厘清自己在虚拟世界中的位置,切忌在工作中出现“只见数据不见人”的状况,引导他们将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融合,最大限度利用互联网传递正面数据信息、规避互联网传递的负面数据信息,开辟常态化和动态化的党性教育新模式。

三是借助大数据优势捕捉大学生党员的特殊性,树立因材施教理念。大数据为教育者获取大学生党员信息提供了便利,他们的行动轨迹、购物喜好、生活偏好甚至作息时间都可以在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下全方位获取。的确,这样一来他们几乎没有秘密可言,信息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威胁,引发了一些伦理方面的困境与思考,[14-16]但为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的教师群体更加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大学生党员信息提供了便利。这些信息的获取成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工作的起点,在分析与整合数据基础上,清晰而准确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而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分类管理和个别引导,实现精细化教育,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党员思想上存在的认知误区,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传统教育带来的弊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二)创设安全开放的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环境

随着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角落,教育的开放性逐渐增强,同时也带来了数据的安全隐患。因此,要辩证看待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竭力规避大数据带来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则努力优化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外部环境。

一是“信息壁垒”须打破,信息渠道要畅通。大数据的“5V”特征决定了数据正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迅猛增长,但部门之间因为管辖范围所限存在数据信息的不畅通,致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党员思想信息的广泛获取,甚至出现了多个部门反复获取相同信息的状况,既增加了工作量,又降低了工作效率。鉴于此,相互关联的单位和部门之间可以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扩大数据开放程度,建立基础数据共享平台,打破部门间的条块分割与“信息壁垒”,实现大学生党员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构建更加畅通的信息化资源服务平台。

二是数据安全须保证,信息滥用要杜绝。个人的隐私问题是大数据时代最大的伦理隐患。[15]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数据监管制度,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是我们在打破信息壁垒、畅通信息渠道的同时不得不充分考量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我们需要借助各类监控软件和防病毒软件的技术优势来保障资源共享的安全。

(三)创新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方式方法

主体多样、价值多元是当前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现状,由此也滋生了大学生党员的多样化诉求,因此,改进和创新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是当务之急。

一是以大数据技术为载体,因材施教。大数据时代下,大幅增加的数据信息充斥着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使他们的思维模式既富有同龄人的整体性又呈现出个体的差异性。一方面要根据其整体性特征开展普遍性的党性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又要精准识别他们的差异性特征,因人施策、对症下药,以确保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个性化引导和针对性教育。

二是以大数据技术为载体,未雨绸缪。“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它通常被视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17]预测就是要防患于未然,要借助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判并制定相应举措以应对,尤其是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力采取规避措施。预测运用到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过程中就是要通过数据整合与分析推测大学生党员未来可能的行为,并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预防与规避。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信息呈现碎片化、分散化、海量化特征,教育者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也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如果因为数据信息使用不当而导致对大学生党员思想行为的误判,则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主动及时地介入数据时空,及时准确地预测大学生党员潜在的思想和行为风险,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发展方向。

(四)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人才是第一资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到科教兴国战略时突出强调的。[1]33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已经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教师队伍不仅要具备传统教师的基本素养,而且还应掌握涵盖数据意识、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运用能力等在内的大数据技术。为此,应建立一支强大的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队伍,这支队伍要求既懂大数据技术又具备党性教育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所以这支队伍是一支高素质的通才式教师队伍,对他们的选拔、培养是做好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为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提供了契机,又对各种软环境和硬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抓住机会,乘势而上,以大数据技术作为手段,以习近平新时代党性教育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以大学生党员为对象,针对性地加强他们的党性教育,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这是新时代培养大学生党员爱国情怀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是提升大学生党员价值认知水准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全过程育人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党性理想信念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 06:20:44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6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