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节气读诗歌 讲好传统文化故事

2024-01-02 21:34西门杏庵
南腔北调 2023年12期
关键词:节气

西门杏庵

八、小满 物至于此 小得盈满

小满时节,正值小麦“灌浆”时期。麦粒看起来饱满了,实际并未成熟,故称“小满”。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明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说文解字》云:“满,盈溢声,从水。”又说:“盈,满器也。”“满”与“盈”同义。“满”,就是水的充盈。“小满”是“满”的引申意,谓此时麦类开始饱满。

花开花落,春去夏来。“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标志着夏季来临,炎热登场。

小满是一年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二个节气,在每年阳历5月21日前后,阴历四月,时值太阳到达黄经6度。依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解释,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小满时节,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季作物颗粒灌浆臻于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

小满农事忙,水稻插秧正当时。宋代文豪欧阳修在《小满》一诗中写道:“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绿意氤氲的小满时节,万物萌发,风吹垄上麦穗摇曳,在煦风中笑看暮春凋谢的片片落红。元代诗人元淮在《小满》一诗中这样写道:“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江南初夏,正值小满来临之际,小雨中传来杜鹃啼叫,雨丝飘飞成烟浸染红绢,潮湿空气如雾涵濡客毡,快熟了的梅子倒映在水中,邻家的桑蚕和麦子已近成熟。

小满时节天还未大热,气候适中,谚语所谓“小满暖洋洋,不热也不凉”是也。无名氏《西江月·小满》云:“入夏迎来小满,林中小鸟新欢,池莲青翠柳含烟。陇间麦穗饱,院里石榴妍。气温渐升雷雨降,水塘蛙叫声喧。中耕除草在农田。勤劳流热汗,努力获丰年。”

明代诗人文徵明长子文彭在描写小满的一首诗《四月》中这样写道:“我爱江南小满天,鲥鱼初上带冰鲜。一声戴胜蚕眠后,插遍新秧绿满田。”初夏江南,鲥鱼初上,色如冰鲜(冰冻的鲜鱼);戴胜鸣叫,夏蚕初眠;新秧遍插,绿色满田……

史料记载,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明代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人称“文国博”。

文彭在印学上的地位要比在书法上高得多,他是公认的明清流派篆刻的开山祖师。考古发现,印章艺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当时,印章主要用于封固物品信件,在物件捆扎结绳处涂上封泥,泥上加盖印章。明代以前印章的材质主要采用金属、玉器、象牙等,这类印材质地坚硬,不易镌刻。文人做印章,多为自做印稿后再交由能工巧匠雕刻。从明代开始,篆刻成为新兴的艺术,受到文人的喜爱。文彭偶然得到“灯光冻石”(青田石中的名品,石质温润细腻),便拿这些石头刻印章。在文彭的带动下,文人大兴刻石印章,铜印时代就此结束,进入石章时代。这一变革摆脱了由匠人转刻的约束,使“篆”与“刻”合二为一,文人可以参与整个篆刻创作过程。篆刻艺术也由“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状态升级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文彭不仅革新了印材,还提倡篆刻艺术应“印宗秦汉”,即学习秦汉印风。明代著名篆刻家朱简描述:“自三桥(文彭)下,无不从斯、籀,字字秦汉,猗欤盛哉!”文彭以后,印学大发展,四百年来,影响遍及海内外。可能是因为是文徵明长子的原因,受其影响,其字也比较突出,文彭草书闲散不失章法,错落有致,甚见功力。文彭的行书也是学习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和其父亲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是虎父无犬子。

说回二十四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很多节气是相对的,如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唯独只有小满,没有大满。中国传统文化,讲中庸之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大满”非吉,小满刚好。

在心里存有小满之心,能觉得舒适惬意。

九、芒种 家家麦饭美 处处菱歌长

每年6月5日至7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芒种节气到来。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仲夏时节开始了。转眼间,仲夏已至,北方麦黄,江南梅熟。

芒种前面一个节气是小满,小满的含义是指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

芒种,即稻麦也。芒种时节,在田野里嗅一下麦子的清香,虔诚插下一根秧苗,埋下对丰收的期许。林清玄在《季节十二帖》中写道:“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端午也在芒种时节之中。端午节的习俗很多,除了吃粽子、划龙舟,还要挂蒲艾、浴兰汤、戴香包、佩五色线、点雄黄。这些风俗带有强烈的时令特点,几乎都指向盛夏时节祛毒除瘟驱邪的需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五月節,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即此时有芒的麦子可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民谚说:“芒种芒种,忙收忙种。”芒种芒种,先收后种,连收带种。对农人而言,芒种的到来意味着“三夏”( 即“夏收”“夏种”“夏管”)大忙时节拉开了帷幕。

时雨及芒种,四海皆农桑,“田里看年景、场里看收成、仓里定输赢。”可以说,这是一年中农人们最忙的时节。夏熟的麦子要抢收,秋收的稻子要赶紧播种,春天种下的作物要管培。无一事能误,无一时不忙。中国人往上数三辈,都是农民,虽然肩头已抖落了高粱花儿,但心底总有一片黑土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说过:我们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房子,但也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家园。当人们像抢收麦子一样抢收政绩,抢收GDP,抢收地球的资源,我们是否也像祖先一样,多安排一些孩子去捡拾起我们慌乱中遗失在地里的麦穗?

宋代诗人陆游诗作《时雨》中写道:“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長。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陆游说,应时的雨水在芒种时节及时至,田野里处处都有农人在忙着插秧。家家户户吃着麦粒和豆煮的饭,处处都飘荡着采菱女的歌声。现在的我渐渐衰老,成了不耕作的农人,

从早到晚在竹床上打发时间。白发变短、一天天减少、无法束发,却还是喜爱眼前夏雨送来的阵阵清凉。庭院树木里传来各种清脆的鸟叫声,藤架上的花儿也散发着幽香。羽毛被打湿的黄莺也不离去,鸣叫着好像在劝我喝一杯。现在真的幸运,天下太平,四海的百姓都在忙于农事。在这太平年里居于田野的老人也不会感到贫困,他们都唱着击壤歌,歌颂着太平盛世。虞唐,即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

年轻的陆游对于笔墨之事似乎并不是太在意,相反,他对于金戈铁马,战场建功颇有兴趣。他说自己“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又说“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可见他年轻时也是豪情满怀。当时他力主抗金北伐,结果却因为主战遭贬。后来好不容易有一次机会,实践自己的北伐愿望,却还被南宋政府叫停,那时候他已经40多岁了。之后的陆游,只能“僵卧孤村”,落得“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于是,他转向了平淡,写诗,种花,养生。

“陆游是文学史上诗作最丰的诗人之一,身后留存的诗歌就达九千多首,诗坛有‘六十年间万首诗之誉。不仅如此,陆游还堪称美食家兼烹饪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吟烹饪的诗有上百首,记述了当时吴中(今苏州)和四川等地的佳肴美馔,其中有不少是他对饮食的独到见解。

“陆游的烹饪技艺很高,常常亲自下厨。《饭罢戏示邻曲》言:‘今日山翁自治厨,嘉殽不似出贪居。白鹅炙美加椒后,锦雉羹香下豉初。他以花椒调白鹅之味,用豇汁调和野鸡羹。制作质地甘脆的笋,炒质嫩的蕨菜芽,对他来说全不在话下。一次,他就地取材,用竹笋、蕨菜和野鸡等物,烹制出一桌丰盛的佳宴,吃得宾客们‘扪腹便便,赞叹不已。在《饭罢戏作》一诗中,他说:‘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骨即猪排,他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排骨,味美至极。

“陆游在饮食诗中多次提到薏米。《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说:‘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另一首《薏苡》诗也说:‘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唐安即今四川崇庆县东南。陆游《薏苡》诗自注中说 :‘蜀人谓其实兴薏米,唐安所产尤奇。这就使人想到《清异录》所转引的唐韦巨源尚书《烧尾食单》中的唐安‘斗花,那是献给皇帝吃的珍品。

“陆游对饮食讲求‘粗足,多吃蔬菜,力求清淡,他喜爱的素菜有白菜、芥菜、芹菜、香蕈、竹笋、枸杞叶、菰、豆腐、茄子、荠菜等。他还亲自种菜,而且几乎与荤菜绝了缘。他说,之所以这样节约,‘不为休官须惜费,而是‘从来简俭是家风。何况‘邻家稗饭亦常无,自己这样吃蔬食,‘但使胸中无愧怍,一餐美敌紫驼峰。他尤其嗜食荠菜,对荠菜的做法很讲究,主张采来便煮,确保新鲜,不加盐酪,突出真味。”[6]

陆游由激情到平淡的转变,让笔者想起一个名叫安妮宝贝的作家。安妮宝贝早年青春洋溢,写的也多是青春题材,文笔华丽而忧郁。看过她的《莲花》,写的是少年少女的成长故事,莲花是墨脱的别称,女主角通过徒步到梦寐以求的西藏墨脱寻找生存的意义。安妮宝贝曾经很火,后来沉寂。沉寂多年以后,她放弃了“安妮宝贝”这个笔名,而改名为举重若轻的“庆山”,以恬淡和充满禅意的散文《得未曾有》再次出山。安妮宝贝文风的改变,是以更改笔名为界限的,审美追求也在发生转变,日趋平淡。

十、夏至 绿筠尚含粉 圆荷始散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公元前7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

古人认为,夏至后白天渐短,是阴气初动,因而有“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自此,逐渐阴盛阳衰。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每至盛夏,便是江南水乡吃杨梅的季节。

夏至已至,云淡树苍。夏至,昼晷至极,“星繁愁昼热,露重有荷香”。如若寻一花代表炎夏,非夏荷莫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是夏至的美景。夏至是荷花盛放之时。静时,可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动时,可感“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夏至避暑北池》诗中写道:“昼晷(guǐ)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正午时分,阳光暴晒,人和动物暂时休息,我独自一个人,喜欢在北池这个池塘边游玩。北池的园门紧闭,围墙高耸,树木苍郁,绿荫葱葱,一切都显得静谧沉寂。翠竹刚生出来竹节,新长的竹叶带着粉色,池塘里的荷花开始绽放,散发出清新的芳香。面对如此美景,可抛却所有的烦恼,尽情畅饮。

韦应物的这首关于夏至的诗词,蕴藏着悲天悯人的情怀。自己尚可以寻找阴凉地方避暑,然而农民却不得不在夏日劳作,两相对比,知足常乐,一切的烦恼可以完全不考虑。他说,夏至这天白天最长,达到了极限,夜晚最短,从此开始慢慢变长了。官员们在夏天比较闲暇,然而夏至正是夏收的农忙季节。“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自己身居高位,可以在池塘边避暑,可是在田中劳作的老百姓如何抵挡这酷暑啊。

杜甫这样描写夏夜:“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白日漫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夜晚。酷暑难耐。杜甫的心情烦躁。夏日的夜晚哪里是微凉啊,只能说不是很热罢了,要是夜再长一些,也许会凉快点儿。打开窗户,能看到夜色下的细微之物、昆虫振翅飞翔。

于是,杜甫由此联想到生命之体无论大小,当然都以自得其乐为常情。

十一、小暑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小暑至,伏将始,入伏了。但這段时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入伏,是指进入“三伏”的意思。民谚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三伏天其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因为三伏天吹东南风,空气潮湿,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期间湿度大。

伏天炎热,空气中的湿度较高,体内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也会变差。因此此时饮食应清淡、好消化,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可适当多吃爽口开胃的蔬果,如黄瓜、苦瓜、西瓜、西红柿、杨梅等,其味道清爽还可起到补水的功效。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一诗中说:“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其实,日子不尽是鸡零狗碎,还有繁枝细节。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一诗中,孟浩然写荷“气”,写竹以“响”,由境界的清幽而想到弹琴,“欲取鸣琴弹”,继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孟浩然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怀故人”的情绪。

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一幅慢节奏的夏天图景,没有清风的日子里,夏日炎炎正可眠,也是一种安静的享受。

孟浩然说,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沐浴之后,“散发”不梳,靠窗而卧,披头散发,在夜晚悠闲地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被誉为“诗杰”的孟浩然是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诗歌的代表人,其诗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被称为“王孟诗派”。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个人抱负,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

孟浩然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孟浩然生当盛唐,他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的达官显宦如张九龄以及丞相王昌龄等有往来,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隐居本是那个时代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

在那个书马车信都很漫长的年代,知己好友之间一生能见几面都很奢侈,见了面当然是开怀畅饮,孟浩然拿出襄阳当地最好吃的“鳊鱼”款待远道而来并且恢复官职的王昌龄。本来,经过几年的疗养,孟浩然背上的毒疮已经渐渐痊愈,没想到这次开怀畅饮,“食鲜动疾”,毒疮再次发作,运气没有站在他这边,在51岁的年纪,他离开了。后来,王维途经襄阳,作了《哭孟浩然》,怀念这位挚友,还把他的画像绘制在郢州刺史亭内,这座亭后来被人们改称为“孟亭”。

十二、大暑 桂轮开子夜 萤火照空时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大暑节气,热浪滚滚,具有高温酷热、湿热交蒸的气候特征。此时阳光猛烈,似火骄阳居高临下地笼罩,活生生造出一个“桑拿”的环境。网友调侃:大暑前后的日子,“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把孜然!”“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南宋陆游在《苦热》一诗中生动记录下这样的炎炎夏日。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盛夏最后一个节气。从字面上便可以感知它的模样:“暑”,天热如煮;“大”,炎热至极。三伏天,“湿热交蒸”模式几乎席卷全国,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桑拿天跟随大暑一起到来了。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所谓“土润溽暑”,意思是说土壤浸润,天气闷热,湿气很重。湿热的环境,不时让人感觉烦闷,却也是修身养性的好时候。酷暑难耐,“土润溽暑”,却也有别样风景。不妨静下心来,看东边日出西边雨,听池塘蛙声枝头蝉,追夜色飞舞流萤火,嗅半亩方塘荷花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土润溽暑”有解释:“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轼等文人墨客也都曾用“蒸郁”一词来形容大暑前后的闷热潮湿之感。

《管子》曰:“大暑至,万物荣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时节是一年中气温最“刚烈”的时候,也是万物最繁茂的时候。

大暑已至,长夏未央。大暑一般在“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的俗谚。大暑节气,热浪滚滚,万物如同被蒸煮。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民谚“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都形象地描述了大暑的炎热。何以消烦暑?古人想出了各种消暑妙招,比如吃冰。冬天凿冰,将冰块搬进地窖储藏,夏天取出,做成冰饮或直接放在家中,用于降温。杨万里在诗歌《咏酥》中写道:“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这描述的就是冰品美食“酥山”。

大暑三秋近,降躁“避心火”。作为现代人,有冰箱,有空调,解暑的方式很多。民间多有喝伏茶之俗,人们将金银花、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一起熬煮,喝下以达清凉祛暑、养心益肺之用;晒伏姜也是流传至今的习俗之一,做法是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上容器蒙上纱布,在太阳下晾晒至出伏。此外,广东一些地方盛行将仙草做成消暑甜品,俗称“吃仙草”;鲁南地区的人们往往会“喝暑羊”,用一碗温热的羊肉汤带走体内的积热;福建莆田一带会将荔枝、羊肉和米糟作为礼品,在亲友间互赠,即为“过大暑”。

大暑节气,如果坚持不开空调,那么,汗流浃背是常态。身上一直出汗,稍微动一下就出汗。有的人,即使在空调房,也是大汗淋漓,这就有点儿气虚了。从补气的角度来讲,有玉屏风颗粒和生脉饮,这是比较常用的两种中成药。如果仅仅是出汗,气虚的症状不是很明显,也有一种中成药,那就是虚汗停颗粒。虚汗停颗粒这种中成药是以古方牡蛎散为基础进行加减而制成的,牡蛎散最早见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它是该局方中非常典型的固涩剂,其功效以止汗为主。牡蛎散组方:黄芪15克,浮小麦30克,麻黄根15克,煅牡蛎15克,水煎服。(本文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仅供参考,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其中,黄芪主要负责补气,它就像城门守卫一样,确保气血的充足。而煅牡蛎、浮小麦和麻黄根这三味药可以被形容为止汗的强力武将,它们的药性具有收敛、固涩和止汗的强大效力。麻黄根可以止汗。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深深扎入土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并且必须充分抓紧土壤以抵御风雨。正因为如此,植物的根具备一种“敛”的属性,可促使人体止汗。煅牡蛎也是一味止汗药,而且有助于生津。生津的意思是增加唾液和口腔液體,就像吃甘蔗后口中会产生大量液体,缓解口渴的感觉。浮小麦,它的特点是空心或不够饱满,因此可以浮于水面。从药性上讲,浮小麦具有走表的特点,能够起到固涩皮肤、防止自汗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收敛皮肤表面的汗孔,阻止过多的汗液排出。当身体阴虚火旺时,非常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而浮小麦可以祛除这种烦躁,还有助于清除虚热。将生津的糯稻根和适量的浮小麦配合在一起,可以同时达到停汗和清热的功效,让身体得以健康平衡。

上面说的气虚症状导致的大汗淋漓不止。如果是气血虚症状明显,这种类型的出汗还可以搭配上玉灵膏来大补气血。玉灵膏,这个方子源于清代中医名家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

玉灵膏的主要成分就是大家最常见的桂圆。“北有人参、南有桂圆。”除了养血,桂圆还能养心安神。气血是一对阴阳,用桂圆补血的同时,还需要搭配补气的西洋参,达到气血双补的目的。简简单单两味药,就可以制成大名鼎鼎的补益名方——玉灵膏!

玉灵膏做法:龙眼肉十份,西洋参一份(份量可以自己定,两者的比例是10:1即可),两者打碎搅拌均匀,然后放到一个碗里,上锅隔水蒸,蒸到40个小时。然后,每天一调羹,开水冲泡服用。

一般来说,过大暑,我们在日常餐饮方面,除了要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应适当多吃些清热祛湿、益气补脾的食物,如荷叶绿豆粥、海米冬瓜汤、老鸭汤、薏仁鲫鱼汤、番茄牛肉煲等。

作为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这火焰在大暑达到顶峰,也即将从这里开始优雅、安静退场。

大暑已至,长夏将尽;浮瓜沉李,酷暑伏天。《管子》曰:“大暑至,万物荣华。”俗语也有云,“大暑不暑,五谷不鼓。”高温和多雨带来的还有农作物的奋力生长,万物的繁盛。大暑也是瓜果成熟的时节。清爽的西瓜、饱满的葡萄、娇艳的桃子、晶莹的荔枝,大大地咬上一口,甜在嘴里,美在心里。愿你历经夏天的苦热,依然坚定地憧憬远方,过好每一个炙热的日子,让最好的时光不留遗憾。

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中说:“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元稹说:“大暑三秋近。”大暑来了,秋天也就不远了,夏天就要过去了。“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这里的“林钟”是古乐十二律之一,随着律音响起,夏天(九夏)就要过去了。

子夜依然很热,热得诗人睡不着。所以,诗人干脆走出屋外去纳凉。

十三、立秋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热浪还在翻滚,秋天已经到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秋季的开始,禾谷开始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虽然到了,但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之后,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自此,大自然将渐渐褪下繁荫浓绿,呈现闲云野鹤的自然色。《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如《管子》所说:“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立秋,“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指庄稼成熟时期。在农事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

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立秋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古代,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辛勤换来的收获。此外,立秋在民间也有不少风俗,比如“啃秋”,也就是立秋当天吃西瓜,表达对夏天的惜别之情。还有“贴秋膘”——人们会称一称体重,如果瘦了,就要补一补了。

经过炎热的夏季,人体内耗较大,年老体弱幼人群免疫力下降,随着气温降低、早晚温差变大,此时病毒最易乘虚而入,因此初秋时节要预防普通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的侵袭,应更注意防范夜间着凉。立秋养生首先要注意精神调养,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起居方面,秋高气爽宜早睡早起,使肺气舒展;初秋暑热未尽,天气多变,着衣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机体对天气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饮食方面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还要注重滋阴润肺,适当食用梨、蜂蜜、甘蔗、芝麻、藕、栗子、胡桃、枇杷、菠萝、花生、荸荠、蜜枣、乳品等。另外,要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清热解暑类食品也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

立秋之后,天气转凉,是一年中难得的适合自驾出游的时节,但要注意防秋困。因为人们出汗相对减少,身体进入一个休整期,会平添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

宋代诗人刘翰在《立秋》中这样写道:“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写出了夏秋之交自然界的变化。首句就写立秋时节的傍晚景色变化:起初小乌鸦还待在树枝上或屋檐上叫着,天黑了、乌鸦归巢了,就再也听不到乌鸦的叫声了。此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突然间起风了,秋风习习,顿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睡眠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你看,仿佛立秋一到,大自然就换下了一副容颜,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满阶梧叶”,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立秋夜的风特别凉爽。

古代的文人墨客总能以敏锐的目光和不同的视角,抓住藏在二十四节气中的韵律,或寓意,或抒情,或寄志……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立秋图”:“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说,在一个秋天的夜晚,白色的烛光映照着屏风显得幽暗清冷,这时,一个宫女拿罗扇扑打着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说明主人公是宫女身份。何以见得?从“轻罗小扇”可知,这是“宫女”的标配。“罗”,是一种很轻很细的丝织品,非农家小户能所有。而且大家要知道,“扇”在古诗词里往往含有被“遗弃”的意思,因为扇子到了秋天,就会被弃置一旁。也就是说这主人公是一位失宠的宫女,夜晚只有银烛相伴,孤寂难耐,只好到室外借“扑流萤”打发无聊的时光。“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进一步印证了宫女的身份。宫女“扑流萤”时间久了,疲倦了,就坐在石阶上歇息。这时候夜色渐深,凉意渐浓,石阶冰凉如水,理当归宫就寝才是。然而宫女却独自坐在冰冷的石阶上,“坐看牵牛织女星”,痴痴地望着银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对咱们普通人来说,爱情只是调味剂,工作才是必需品。为此,必须视职场如战场、用一层坚硬的盔甲把自己包装成人间清醒的模样,必须关注存款数字,只有钱能带来安全感,“必须非常敬业、工作拼命,坚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标,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但宫女不是一般人,无须朝九晚五地“打卡”上班,只要不失宠就好。为了不失宠,她必须内耗精神,必须想方设法让自己拥有无与伦比的美丽,为此费尽心机,也累啊。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人生的每个节点,都要学会把生活目标拎清楚。有爱情的话当然是锦上添花,没有的话也可以自由自在、充实地过自己的人生,但对于宫女来说,爱情就是唯一,哪怕是假装的爱情。

天上的星星何止千万,宫女为何独望“牵牛织女星”呢?这一天是什么日子?是七夕节呀,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今晚牛郎织女能相会,聊解相思之苦,倾吐相思之情,可宫女呢?在这一细节里,藏着宫女多少幽怨,多少孤寂,多少悲苦啊!既然如此悲苦,这位宫女何不回到室内。可是回到室内见到的,仍然是“银烛秋光冷画屏”的一片凄冷!

立秋,虽然这个节气名带“秋”字,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气候上划分季节主要依据“候平均温度”的变化来定,即当地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才算进入气候意义上的秋季。

立秋后,我国很多地方虽然仍处在炎热的夏季,但是,炎热的气温已到尾声,时节向着“秋意渐起”行进。

立秋是收的开始,万物收敛阳气,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希望家庭爱情事业都能颗粒归仓。

十四、处暑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从处暑开始,炎热的夏天就要过去了,这场酷热与清凉的“抗争”已接近尾声,我们即将挥别“加长版”的三伏天,溽热的暑气至此渐渐消退,炎热逐渐向凉爽过渡。处暑后最明显的特点还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处暑过后还热吗?就字面意思,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意思,但民间有“处暑处暑,热死老鼠”的谚语,意为暑气到此为止。而事实上,暑热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秋意才缓慢地渗透在渐凉的夜晚中和微凉的秋雨里。

在北方地区,处暑意味着炎热的夏季已经结束,凉爽的秋季正式开始,但是在南方地区,“秋老虎”正盛,正所谓:“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诗人们喜欢吟咏秋天。王维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刘禹锡则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人白居易说:“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宋人苏泂说:“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宋人徐玑也说:“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处暑可以用“一出一入”来理解,“出”是出伏。此时三伏天已过,或接近尾声;“入”指入秋。虽然天热依旧,但一早一晚会有令人舒爽的凉风徐徐吹来。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就连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散而淡然。昂扬的秋日,让人充满豪气。

处暑与收獲有关,“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处暑时节,我们感叹秋景的美妙,更感恩自然的馈赠。处暑前后正是一些地区采摘头茬棉花的时候,所以也有“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的说法。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处暑时节秋云飘逸,秋风渐起,正是秋游好时节。新秋景色虽美,但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降水少,气候干燥,要当心“秋燥”伤人,此时人亦常有疲惫感,即“秋乏”,在增强锻炼、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于初伏时。”处暑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期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就是中元节。走进草野,聚在坟茔,慎终追远,与先人对话。对中国人来说,祭祀不只在清明,还在中元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其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是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水中,任其漂流,向海神祈保平安。后来发展为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处暑时节,北方有吃鸭肉的习俗。鸭子味甘性凉,缓解秋燥功效显著,很适合作为处暑的润燥食物。俗谚说:“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农历七月中的鸭子最为肥美,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南方则有吃龙眼、喝酸梅汤的习俗。

酸梅汤也是消燥良品。俗谚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之说。北方的酸梅汤多以山楂为主料,江南则是以乌梅为主料。江浙一带盛产一种核小肉厚的小青梅,将其自然晒干后,用木炭来熏,制成的乌梅带有淡淡的烟味,食之唇齿留香。将乌梅与冰糖、甘草、陈皮、鲜薄荷、玫瑰茄等同煮,不多时便可得一锅酸中带甜、甜中微咸的酸梅汤。

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儿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可谓妇孺皆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朗朗上口的《悯农》不知道教育多少人。很多人从孩童时就是从这首诗开始接受启蒙的,勤俭节约,爱惜粮食,从此秉持一生。该诗也被评为:“由仁爱中写出,精透可怜,安得与风月语同看?”

李绅是中晚唐诗人。他出生时,安史之乱才刚结束7个年头,他离世时还有60余年唐代就灭亡了。这段时期,唐代鼎盛急转直下,长安繁华一去不返,整个国家处在内耗和动乱之中。李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步入历史舞台的。

李绅祖籍山东,属于北方李氏一支,曾祖父李敬玄官至宰相,封赵国公。但到了其父李晤一代时,官运衰落,他的父亲辗转多地,都未能突破县令级别(曾做过金坛、乌程、晋陵三县的县令)。李绅出身相对较好,但却有一个不幸的童年。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丢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旧唐书》说他“6岁而孤,母卢氏教以经义”。由于父亲早逝,李绅便由母亲卢氏拉扯长大,个中生活想必并不轻松。大约14岁时,李绅在无锡惠山寺读书。主要因为家境贫寒,母亲为了让他接受教育,不得不将其送到寺庙中去,因为当时寺庙会给这样的学子无偿提供食宿,类似于借读。

李绅在诗学上的天赋很早就崭露出来,借读期间,因为缺少纸张而曾偷拿佛经,在其背面空白处作诗,结果被寺庙里的和尚发觉后打了多次。一个老和尚感动于李绅的苦读与身世,对其大力资助,一直资助到李绅进京赶考。而后来流传千古的《悯农》,便是作于李绅进京赶考前。此诗歌还有姊妹篇,也名为《悯农》,其对于百姓贫苦悲凉的感慨尤胜于此前那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艺术源于生活。在半耕半读的生活中,李绅对于农民之疾苦有切身的体会。李绅自20岁开始进京赶考,一直到35岁才考中进士。而李绅并未因为他的努力得到一个官职,最后还是只有悻然返乡。

李绅37岁时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从事校对典籍的九品小官,收入微薄,无权无势。这种生活持续了差不多10年。在唐代第十二位帝王唐穆宗李恒继位之后,李绅终于迎来了春天,此时他已年近50。他被提拔为翰林学士,相当于皇帝顾问的这个职务,从唐玄宗开始就是宰相的后备队伍,而当时翰林学士中最受重视者有三个人,即元稹、李德裕和他。眼见蹉跎大半辈子,临近晚年好不容易迎来了光明灿烂,却不料又卷入一场朝中内斗中,仕途命运再度急转直下。李绅卷入牛李党争,贪污受贿让对手抓到把柄,被贬出京城,到广东做了一个司马。这次磨难没有持续太久,李绅却又交上了好运,新帝即位天下大赦,恰好李绅就在名单之中。

有个流传甚广的传说,说李绅做了高官后,喜欢吃一道用鸡舌做的菜,一顿饭就要杀掉300只活鸡。为了做这道菜,他家杀掉的鸡往往堆积如山。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流传很广的说法,具体源头何处,笔者并没有找到有关记载。当然,不排除套用其他人的事例诬陷中伤的可能。我们姑且不论李绅吃不吃鸡舌,他发迹后的生活却真的走向奢靡了。

“司空见惯”这个成语,说的正是李绅,准确地说,这是唐代另一个诗人刘禹锡讽刺李绅的话。“司空”,原是古代官职,此处特指与刘禹锡同朝为官并担任此职务的李绅。“见惯”,倒是没有特别的深意,就是“看习惯了”的讥讽表达。那时候,李绅是一品官,刘禹锡是三品官,两个人正好都在苏州。某次,李绅请刘禹锡吃饭,不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还请了几个歌伎作陪。主客边吃边喝,歌伎边舞边歌,现场气氛相当热烈。刘禹锡回到住处,越想越不是滋味。自己吃粗饭居陋室,始终克勤克俭,但求无愧于心。而李绅之流,却纸醉金迷,于是趁醉赋诗一首,曰《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当年对勤苦如此敏感,今日为何沉浸奢靡而不觉?“见惯”绝非一次两次,或三次四次,只有经过了很多次,才会习以为常。

李绅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也是一个晚节不保的人。李绅因在寺庙借读期间曾受僧人的欺负,对僧人格外憎恨,后来李绅在某地为官时,专门针对僧人发难。在唐武宗的灭佛运动中,李绅成了一名主力干將。他还曾强令管辖区域内的百姓,冬天都得冒着风雪去深山寒水中抓蛤蜊,因为这是他要征收的物资之一。有个县令都看不下去了,据理力争,认为冬天抓蛤蜊完全是在拿百姓的命开玩笑。李绅曾向朝廷请示,要在其管辖范围内开设官办酒楼,以增加上缴朝廷的收入。李绅去世后,牛党得势,将李绅一手炮制出来的旧案又翻出来再查,结果查出是李绅徇私枉法、草菅人命之举。虽然李绅当时已别人世,来自朝廷的责罚却不会因此而免,结果他赵国公的封号被剥去,直降三级,子孙后代禁止为官,最终以一个罪臣酷吏的形象留于史册之中。

《悯农二首》为李绅贫寒时所作,体恤百姓疾苦的仁厚之心跃然于字里行间,不料为官发达之后,却品性大变,不仅生活腐化奢靡、张扬跋扈,还以酷烈手段对待百姓。

想当初,李绅能够写下《悯农》,说明他将心比心,懂得换位思考,最起码对底层人士的辛劳是有所触动的。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谁会想到,随着岁月流逝,他会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十五、白露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古人在《孝纬经》中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秋天,因了一滴晶莹露珠的存在,顿时变得清凉起来。

草木生白露,渐知秋风凉。人们同时也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温度加速下降的情形。白露是热与凉的分水岭。古人还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白露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候。

白露是颇有文艺气质的节气,从其名字中便可略知一二:“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此时因天气转凉,夜晚湿气凝结,清晨时分地面或叶子上会有许多露珠,故称“露”。而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天属“金”,“金”为白色(木为青色,水为黑色,火为红色,土为黄色),故以“白”形容秋“露”,即“白露”。另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言:“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人认为阳气在“夏至”日达到顶点,而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至“白露”,阴气愈重,清晨的露水愈厚,凝成一层白水滴,故称“白露”。

《诗经·蒹葭》历来常被作为情诗解读,寄托了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之心,以及求而不得的惆怅之情。同时也为“白露”增添了一点儿浪漫气息。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

秋天的露珠,仅仅只是用来滋润花草树木吗?小时候,曾经问过母亲这样的问题。母亲说,露珠还是一味“药材”呢。我们用一条干净的毛巾收集露珠,洗脸、擦背,能保障我们明年一个夏天,身上不长痱子。如果夏天长了痱子,痱子炸了,心情烦躁,这个时候用秋露冷敷,可以消痱子。

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认为,白露当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之奇效,且龙眼本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还可治疗贫血、失眠等多种疾病,所以无论是否大补,有吃了就是补,而福州人也习惯了这一传统习俗。

在更多的地方,流行这样的说法——白露到,吃三样:喝白露茶、炖梨子汤、煨莲藕,取它们的温凉之性,用于缓解秋燥,避免皮肤痒、喉咙干的症状出现。这三样里面,唯白露茶准备的时间长,需要入山采茶,回来又需炒制。白露节气前采的茶,叫早秋茶;白露节气后采的茶,叫晚秋茶。有时采茶虽然只相隔一天,但泡出的茶水味道,仍然能区别出来,早秋茶清新怡人,晚秋茶醇厚绵和。

家乡老人们之中确有如此说法:“在秋日坚持以露水洗脸,可以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不仅预防次年长痱子、长痘痘,还能让皮肤变得白里透红,更有光泽。而且秋露清凉,洗脸以后,神清气爽,不是自来水可以相比的。”

杜甫在《月夜憶舍弟》一诗中说:“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立秋后不久,杜甫弃官移居秦州,这首诗亦是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一年,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杜甫说,戍楼上的更鼓声响了,断绝了人行,因为开始宵禁了,于是,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的哀叫声。从今夜就进入白露时节,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我们兄弟分散在各处,家园也无存,是生是死,我们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消息。寄回家乡的书信老是一直不能送达,更何况是现在战争也还没有结束。

十六、秋分 晴空一鹤排云上

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秋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分者,阴阳相半也。这一天昼夜平分,从此,昼短夜长。此时秋高气爽、天清气朗,万里江山平分秋色。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眼下正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四季轮替,暑退秋凉。秋分时节,在北方,闭眼呼吸大口微凉的风,睁眼已是层林尽染的秋。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但在南方,比如广东、海南,依旧没有走出漫长的夏季,最高气温仍然高达30摄氏度,可以说,秋分对广东而言就是个“冷笑话”。

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一些春分出土活动的小虫,在秋分过后也会陆陆续续回到土里,准备过冬。水气也不像夏天时那么充沛,会越来越干燥了。

秋天,是赏美景的季节。秋天,也是品美食的季节。八九菊黄蟹儿肥,风和气爽丹桂香。

秋风起,蟹脚痒。秋分时节,最宜吃蟹,此时肉厚肥嫩,味美色香。俗语说,秋高鸭肥。秋分时节,正值吃鸭好时候,烤鸭、焖鸭、白切鸭、三杯鸭、陈皮鸭等,样样诱人。秋天,还是庆收获的季节。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瓜果飘香,稻谷归仓。中国农民丰收节,也在秋分日。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向中国亿万农民致敬!

放眼大江南北,田地间尽是欢欣笑颜,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那是对过往辛勤付出最好的报答。秋意渐盛、仓箱可期,我们分享丰收的喜悦,期冀年丰时稔、穰穰满家。

我们致敬付出,礼赞收获。“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喜悦最盛不过稻谷满仓,共话丰年。

古人于秋分时节,常生悲情。“秋后问斩、午时三刻”这类关于“秋”的心理暗示,都让人对秋天产生一种悲伤感。在古代,到了深秋霜降时,要把狱中罪犯处理掉。《后汉书》记载:“春生秋杀,天道之常。春一物枯即为灾,秋一物华即为异。王者承天地,顺四时,法圣人,从经律。”换句话说,古人认为,天子是代替老天行使权力,我们应该遵照自然的规则,顺天行罚,如此才符合天道。“秋后问斩“的意思最早来自《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汉儒董仲舒则在《春秋繁露》中将这个含义上升到理论高度,“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董仲舒认为,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后来所说的“秋后问斩”。由此可见,“秋后问斩”不仅是一种法律制度,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古人对天道、阴阳、五行等思想的信仰和尊重。

那么,古代犯人被斩首,为什么要选在午时三刻?古代的计时方式和现在不同,古代的时间单位是时辰,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我们现在的计时单位是小时,一天有24个小时,也就是说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我们的两个小时。“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由于一个时辰的单位太大,所以比时辰更小的单位是时刻,一个时辰有八刻时间,一刻也就是我们现在的15分钟。“午时三刻”是几点钟?就相当于现代的12点45分(也有一种说法是11点45分。按照古人说法,是未时,正是由阳变阴的最好时间段)。古人为什么要选择午时去行刑呢?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是最为猛烈,也是最热的时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阳气最足,但已经是午时的末端时间了,阴气开始滋生了。过了这个时间,阴气就会慢慢地增加。

春天的主旋律是生,秋天的主旋律是杀。你看贾岛怎么说,他说:“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谈到秋天,就有说不完的愁绪,道不完的感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那香气都带着些许的感伤。秋日,风援着蒹葭,雨后的杨柳上凝结了暮烟,那些野花像是女子哭泣一般,寒露凝霜,结在枝上,树枝都要无法承受了。悲伤那么大,我想要回家。李白在他的《秋风词》里这样写:“秋风清,秋风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面对秋风,就连寒鸦都惊恐,心绪不宁。深秋给人以一种萧瑟肃穆飘零的感觉,不是没有原因的。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相见欢》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秋季草木寥落萧瑟,易生悲秋之感。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则一反常态,他这样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年轻时,总觉得秋天太萧瑟,太沉郁了。相反,对“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天情有独钟。历经岁月的磨砺,夏,这个孩子,仿佛一夜之间“长大”。年龄越大,越喜欢秋天。秋已过半,年近三分,恰如人到中年的况味,无论满载而归还是遗憾未了,无论是青春热烈还是羞怯犹豫,都且沏成一壶清茶,细饮之后再沉着出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到老年,才理解唐代监察御史刘禹锡。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阳光、自由,和一点儿花的芬芳。与其“万里悲秋常作客”,不如“万类霜天竞自由”。在一切变好之前,我们总要经历一些不開心的日子,这段日子也许很长,也许只是一觉醒来。有时候,选择快乐,更需要勇气。

人生,就是磨难在枝头,最终被晾晒成了的坚强。只要你自己拥有一颗平常心,就会有一片宁静宽容的心境,就会有一片豁达自由的天空;就会有一份平平淡淡的坦然,就会有一份真真实实的自在;就会有一个轻松愉快的笑容;就会有一个充实祥和的人生。心胸宽广,享受一份清静与快乐。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其他人都是龙套。但是,一个人不管有多少精彩的故事,一旦把镜头拉高拉远,就什么都看不到了。纵然万劫不复,纵然相思入骨,我也待你眉眼如初,岁月如故。千帆过尽,皆不是我心所爱,三千弱水,哪一瓢知我冷暖。若佛说放下执着,我怎能波澜不惊去附和?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一张一弛是生活,一粥一饭是人生。就像这秋天,你不必着急,它自会慢慢到来。十月的美,那暗香浮动,那云影缭绕,让人感叹,人间最美是清秋。

写到这里,脑海中又浮现那首流行的情歌《如果你能把我灌醉》:如果你能把我灌醉,就会知道我还爱着谁。如果你也伤痕累累,就会明白心痛的滋味。如果白天能懂夜的黑,你会不会心疼我的泪。如果落叶能懂秋的悲,为何大雁还要往南飞。如果你能把我灌醉,就会知道我想念着谁。如果你也没有人陪,就会明白孤独的滋味……

十七、寒露 千家风扫叶 万里雁随阳

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也是秋收、秋种、秋管的重要时期,田间地头一片忙碌。寒露时节,天气渐渐凉爽,正是秋收的好时候,俗语有“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也有“过了寒露,秋粮入库”的说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露珠冷寒而欲凝结,放出微微寒光,“寒露”之名由此得来。

寒露与白露的“露”均有水汽凝结的意思,但同白露相比,寒露的气温更低,露水更多,故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一说。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此时温度和空气湿度一般双双下降。

寒露时节的天气转为干燥寒凉,自然界阳气进一步收敛,胃肠道比较脆弱,对于寒冷刺激会非常敏感,这个时候在饮食上也要多多注意。要把“重口味”给降下来,多吃些芝麻、蜂蜜、核桃、萝卜、番茄、百合、沙参、银耳、莲子、山药、莲藕、柿子、柚子、山楂等食品滋阴润燥。同时要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早餐以吃温食为主。从总体来说,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原则。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各类芝麻制品颇受欢迎,如寒露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芝麻味甘性平,细细品嚼,麻香四溢。

此外,民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时节,天气进一步变冷,要注意脚部保暖,尽量不要赤脚过河或下田。这个时候,阳气敛降,气温明显下降,降雨增多,自然界中寒湿之气增加,很容易诱发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养生宜顾护阳气,防止寒湿侵袭,从而避免相关疾病的产生。

寒露时节饮食养生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养阴润肺,温胃健脾”。秋季干燥,要防止耗伤阴液,应尽量少食辛辣刺激食物,比如胡椒、辣椒、咖喱及含酒精的饮料等。应适当多食甘淡滋润之品,如乳制品、冬瓜、菌类、紫菜等。因为天气转寒,所以少吃或者不吃生冷的食物,以免损伤阳气。寒性的食物也要少吃,像大闸蟹虽然好吃,但是性寒凉,尤其脾胃虚寒的人更要少吃。喝水最好也是喝温热的水,不要喝冷饮。

寒露过后,白天的日照时间减少,同时秋季的肃杀之气容易让人有“悲秋”之情,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容易有抑郁的情绪,所以应当注意调整心态,做一些让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比如唱唱歌、跳跳广场舞、和朋友聊聊天,适当宣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寒露节气期间,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迎来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登高、重阳赏菊、重阳吃糕、佩茱萸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句的王勃,在《九日》诗中曰:“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中这样写道:“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元稹这首诗里写出了寒露的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寒露节气来临,时光已走到了晚秋;早晨看起来见菊花次第变黄,争相开放。这句诗里写的是寒露的第三候菊有黄华。菊花被古人称为“候时草”(《花史左编》)。菊花是秋天的花。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千家万户门前,风儿好像扫着落叶,晴空万里,大雁好像随着太阳南飞。这句诗里写的是寒露的第一候“鸿雁来宾”。寒露时节,鸿雁在天空排成“人”字或“一”字,向南迁徙。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如果化为牡蛎,就会替雀鸟感到悲伤。收割庄稼,害怕遭到寒霜。这句写了寒露的第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夏小正》载:“(九月)雀入于海为蛤。”深秋时分,雀鸟也无处寻踪,这时海边突然多了很多蛤蜊,由于蛤蜊壳的颜色、纹路与雀鸟类似,古人便以为蛤蜊是雀鸟变的,故称“雀入大水为蛤”。化蛤与收田,也带着寒露独有的特点,喻示着秋天不多,要赶紧完成庄稼收割。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因知道松柏之志,无论酷暑寒冬,永远郁郁苍苍。

寒露已至,秋意更浓。深秋的况味,令人沉醉。经历过寒霜,才能收获丰盈,人生亦如节气,也是如此。

十八、霜降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叶知霜降,一雨感深秋。每到公历10月23日前后我们就会迎来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位处九月中,这个时节就是“气肃而凝,露结为霜”。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俗话说,“霜降杀百草”,在这一节气中,不耐寒的作物将停止生长。

霜降以后,草木黄落,蛰虫咸俯,进入冬眠状态,大地逐渐进入一片肃杀的景象。谚语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这个节气,秋已很深,人们称之为“暮秋”“残秋”“晚秋”。霜降来时,秋风瑟瑟,寒气逼人,大自然真到了草木摇落的季节。

“菊红叶落秋见霜”。霜打菊花开,一寒一报冬。这个季节菊花盛开,菊花是霜降的花。“秀色徐开香满室,明眸善睐韵三秋”“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道尽了菊花的品性。俗语云“霜打菊花开”,百花中傲霜而开者,唯菊花。

“霜打菊花开”也带给我们很多哲学思考:“选择是一时的人生,但人生是永恒的选择。”生命永远是选择的结果。古人讲顺天应时,按照大自然的变化在霜降后选择主要生活在室内是选择,在寒霜中傲然开出自己一片灿烂也是选择。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反而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人生是创造和选择的结果,你在什么地方花时间,就会在什么地方开花结果。生命之路只在于两条:一是选择,二是堅持。生活禅意在悲喜中找寻,在淡悟中领会。有些事,看重,会被事所困,乱于心;看淡,会悠闲轻松,静于心!静静选择,选择该选择的,遗忘该遗忘的,让生命若水,静静流淌一泓清澈。无论走过多少坎坷,有懂得的日子,便有花,有蝶,有阳光。寂寞其实应是一朵开放的心灵深处最美丽的花,扎根于孤独的土壤。人生是一场选择,也是一种坚持。走好选择的路,而不是选择好走的路。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历来重阳节也都有观赏菊花的风俗。

菊花能盛开于寒秋,是因为它拥有“喜于阴而独盛于秋”的独特素质。菊是中国的原生植物,栽培历史已有3000多年,在《诗经》《离骚》《礼记》中均有记载。屈大夫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说明战国时期菊花就是当时人们认知秋季的典型意象。至唐代菊花栽培已很普遍,嫁接法的出现更是极大丰富了菊花品类。汉代 《神农本草经》说:(菊花)“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类似现在肝阳上亢所致高血压的表现)“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西京杂记》记载,当时惯用菊花酿酒,被称为“长寿酒”,是馈赠佳品。唐代元结在《菊圃记》中说:“谁不知菊也,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可见当时对菊花的普遍认知已是观赏、药用、蔬食皆宜了。《本草纲目》认为,菊花不单清热益肝,还能补益肺肾。《随息居饮食谱》也说菊花“清利头目,养血息风”。当今,枸杞、菊花也是大家调理双目干涩的经典组合。同时,因为菊花与其他花朵春夏开不同,在深秋绽放,所以独得“金之全气”。《本草正义》中说:“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则摄纳下降。”

药食两用的菊花常见产地有安徽亳县(亳菊)、滁州市(滁菊)、黄山歙县(贡菊)、河南焦作(怀菊)、河北保定(祁菊)、浙江杭州(杭白菊)等,主要分白菊、黄菊、野菊。白菊、黄菊皆能平肝明目,疏散风热,白菊平肝更优,黄菊泄热力强;野菊花味甚苦,主攻清热解毒,一般不入馔。

晚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黄落,金气肃杀萧瑟,容易引人忧思,意志消沉抑郁,还好有菊花相伴。阳气收敛,草木归根,是为春天蓄力,菊花看似卷曲娇嫩,其中蕴含的却是生命的强韧。写到这里,不由想起在科考失败后的黄巢,他愤而写下了《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该诗托物言志,虽是咏菊,但全诗不见一个“菊”字,让人看到黄金铁甲军即将攻破长安的磅礴气势。诗作表面的意思,似乎也稀松平常,但是此诗的奇伟之处在于意象,绝妙之处在于预言。寻常的花朵凋零败落,却用“杀”这个字来表达;寻常黄色菊花却用“黄金甲”来借代。不论是“杀”还是“黄金甲”,都让人联想到金戈铁马的战场,普通的文人根本不会用这么奇特的写法。

“待到秋来九月八”,重阳节是九月九,黄巢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不仅仅是为了和后边的“杀”“甲”押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情绪。“我花开后百花杀”,金菊傲霜盛开,这是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菊花的香气弥漫长安城,本来是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却被黄巢用“冲天香阵透长安”写出了军阵严整的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直冲九天的气势,攻破一切阻碍的意象。

“满城尽带黄金甲”,重阳佳节,长安城中菊花盛开,香气弥漫,目之所及,一片金黄。

霜降这个节气是秋天结束、冬天到来的交界点。民谚说:霜降砍白菜。在我的老家鲁西南,霜降人们就准备砍白菜了,过去叫做冬储大白菜,几乎全家出动,砍了之后,拉着平板车,一车车地拉回家,或堆在自家屋檐下、用棉被盖着,或挖一下深坑,埋在坑内,要吃一个冬天,一直到青黄不接的开春。可以说,这是鲁西南的看家菜。过去人们常说:萝卜白菜保平安。

清时有竹枝词说:“几日清霜降,寒畦摘晚菘;一绳檐下挂,暖日晒晴冬。”这里说的晚菘,指的就是大白菜。

諺语说:“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霜降,要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好生活用品。为了抵御即将到来的冬寒,人们“伐薪为炭”。这个时期“伐薪为炭”,还因为秋气入百草,百草皆筋劲,遇火耐燃。

唐代诗人杜牧在《山行》中这样写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枫叶秋霜染过,那种艳,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杜牧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十九、立冬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之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冬季之始。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节,水始冰,地渐冻,日照短,寒风劲。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对于以农耕文化为全部生命哲学的中国古代先祖来说,立冬是一个大节。立,建始也,代表冬季由此开始;冬,终也,有万物收藏之意。立冬之时,万物终成,这是人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接下来迎接惬意慢时光。在那个慢节奏的农耕时代,时光不匆不忙,劳动了一年的先民,顺应天道,开始储藏大白菜,酿酒、腌菜,在惬意的慢时光中,细细感受岁月的流转。秋水停,天地静,人心正。这便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法则,这便是大道至简。腌菜,据说起源于周代。那时家家户户都有大菜缸,菘菜(大白菜)腌制一个月即可食用,“脆美绝伦”。

立冬之后天气渐寒,身体需要储存足够的能量,因此立冬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北方多吃饺子,取秋冬“交子之时”的寓意,南方则偏爱鸡鸭鱼肉等温补之物。

明代诗人王稚登有一首《立冬》诗曰:“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宋代诗人苏轼也有《冬景》诗,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初冬之时,荷叶败尽,菊花虽残落,尚有傲霜之枝。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此时节万物趋于休止,以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季勃发“蓄能积势”。

“立冬”过后,日照逐渐缩短,气温继续下降,“纷纷红叶满阶头”。《礼记·月令》记载说:“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

立冬在古代民间是“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我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

古人认为,一过“立冬”,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寒为阴邪,最易伤阳。“因此,除适时进补外,还要增加睡眠时间,以利封藏而养阳气。”

南宋诗人杜耒在《寒夜》中这样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字子野,号小山。耒,本意是一种翻土的农具,音同磊。关于杜耒的资料非常少,只知他是南宋诗人,曾经担任过小县城里的主簿,后来又混迹幕府,最后却死于兵乱,死得不明不白。杜耒留下的诗文不多,但这首《寒夜》却扬名天下,惊艳了后世八百多年,更是常读常新。在沉寂而冰冷的寒夜,孤独感会不自觉地袭来。佳客至,香茗熟。这个时候发生的茶事,便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他说,在这寒冷的夜晚,客人来访,杜耒却没有去准备酒,或者是来不及去准备酒,干脆用茶来代替了酒。客来奉茶。水在竹炉里沸腾,炭火在炉中微红。寒夜里屋内暖意融融,宾主围坐炉旁,品茶聊天。今夜的月色寻常,而梅花异香。

此时正值寒夜,北风如约而至,宅在家中,焚香煮茶,品诗冥想,不失为一种过冬的好方法。窗外萬物凋零,更平添了几分伤感;此时有客来访,岂不是可以破解孤闷?这客人想必是熟客,是三观一致的常客、雅客,所以能与主人寒夜煮茶、围炉清谈,不在乎有酒还是没有酒。客来的时候没有提前通知,主人没有准备酒。因为是好朋友,“寒夜客来茶当酒”并非怠慢客人,而是朋友之交淡如水。今天我们拜访朋友,多通过微信提前约好。如果贸然登门,反而是大大的失礼。古人没有手机,见面极难,联系起来十分不便,不然的话,刘备也就不用三顾茅庐地劳顿了。一个微信,全都解决了。古人访友,在今人看起来就是“愣闯”。虽然不够周全,却有一种不可预知的感觉。

月亮离地球万里之遥,却给人以无限遐想。夜深了,明月照在了窗户上。窗外,寒梅飘了一阵芬芳。因为有这梅花,这见惯了的月色也和平常不一样了。月的洁白、梅的芬芳、茶的浓郁……随着友人的到来,给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足够的温暖。两个好朋友寒夜煮茶,茶香袅袅,非常惬意,一时间所有的尘氛俗虑,都被抛到九霄云外。

从立冬这一天起,秋天的丰收已全部结束,正式进入寒冷萧条的冬季。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

二十、小雪 雪粉华,舞梨花

公历11月22日前后,我们就会迎来小雪节气。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立冬后“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

和雨水、谷雨等一样,这是一个反映降水的节气。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雨这时候开始往下落,但为寒气所凌破,凝而为雪,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的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换句话说,小雪节气所下的雪还没有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程度。雪花飘飘洒洒、不紧不慢,雪的到来,则为清冷的冬日平添了几分情致。《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则小故事:“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一个“四望皎然”的雪夜,东晋名士王子猷想起好友戴逵,于是,连夜乘了小船去拜访他。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友人家门口却不进去,又转身折返,回山阴了。有人问其故,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我本来是一时兴起才来的。如今兴致没有了,当然应该回去,何必一定要见着戴逵呢?

什么才叫“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就是。这才是。到了朋友的门口突然掉头而去,说明那一夜的时间和交通成本,他根本没放在心上,而不是“来都来了,起码要住两天回本”。作为东晋名士,要的就是这种随性的派头。王徽之是谁?为什么可以这么有钱、任性?他是东晋最显赫的王氏家族的成员之一,他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家里真的“有矿”——文化之矿。那一夜,他所吟诵的左思的《招隐诗》,也很出名。《招隐诗》原文如下:“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这首诗最出名的一句,常被引用的,就是“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一个人最大的、最稳定的快乐来源,也许,不是这个世界上有另一个人能完全理解你,和你合拍,共鸣,节奏完全一致,而是,即使没有任何人理解你,回应你,你的快乐仍然不会因此损失分毫,因为,你已经拥有一个能够完满自洽的内心世界。

王徽之的名士做派,不限于此。他非常喜欢竹子,哪怕是暂时借居他人之处,也要种上竹子。苏东坡爱竹,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王子猷的名句是:“何可一日无此君?”

如果一个人,升上高空,看见璀璨的群星,那一定不是他最快乐的时候,他必定会找一个人,描绘他那时的所见所感,而这个人完全能理解,感同身受,那样他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也许是这个缘故,文人喜欢在孤独的小雪天吟诗、访友、饮酒。此时正是骑驴觅诗的浪漫季节。“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这个名句,就是唐代“苦吟派”诗人贾岛骑驴觅诗之所得。贾岛在驴背上吟出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将“敲”字改为“推”字。唐代“诗鬼”李贺“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冒雪骑驴寻梅花,他说:“吾诗思在风雪中驴子背上。”宋代诗人李颀则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至于郑板桥那首著名的咏雪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是否也是“骑驴”而得,这就不得而知了。

从此,“骑驴觅诗”最终成为一个经典诗歌意象。和如今的开小轿车以及骑电瓶车相比,“骑驴觅诗”至少是安全的。

小雪是寒冷天气的开始,降水在空中凝结成雪花。“小雪大雪不下雪,小麦大麦就要瘪。”说明雪对农作物非常重要。为什么会这样?其实科学上有解释,一个原因是下雪的时候天气会非常寒冷,就能把一些害虫冻死。再一个原因就是雪如果积得比较厚的话,当冬天特别寒冷的时候,就能为农作物保温,而到了春天冰雪融化成水,又为春天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特别好的水分。雪夜曼妙,融化的雪水同样有妙用。《红楼梦》中写到薛宝钗的“冷香丸”,需要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妙玉的“体己茶”,则需要蟠香寺梅花上的雪一花瓮。曹公旖旎的想象力又让雪生动了几分。

古人将小雪分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古时五日为一候。古人认为,一候阳气上升,阴气下沉,使得虹藏而不见;二候天空中阳气继续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更甚,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由于天气日益寒冷,万物气息飘移,生长几近停止,致三候“闭塞而成冬”。小雪时节,气温持续走低,彩虹消失不见,天之阳气上升,地之阴气下降,以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闭藏,转入严冬。

五代时期的诗人徐铉的《和萧郎中小雪日作》诗:“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在日暮的征西府中,徐铉取出新炉,尝试着煮茶。日已西斜,起火煮茶,菊花落尽,鸿雁远飞。

小雪时节,篱笆边的菊花也抵御不住严寒,凋零殆尽,池水上飘满了菊花的花瓣,而鸿雁似乎要飞到天的尽头,远远地连接着晚霞,颇有“落霞与孤鹜齐飞”之感;在寂寞无聊中打发“小雪”这空虚的日子,蓦然地发现霜鬓又添了许多白发,时光弹指一挥间,转瞬即逝,正如李白在《将进酒》中所写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叫人无奈的逝水年华啊,真让人惆怅不已。美好的年华终将流逝,真是令人无可奈何,切莫再写新的诗句祝贺苍华了。诗中“独”“自”,点出了诗人心中的孤寂之感,面对华发,惆怅落寞。同样是雪天煮茶,心情却大不相同。当年,白居易也是自己煮茶,但他的心情却是开心的,因为他在等待好友刘十九的到来。

虽然此时季节已是初冬,但雪下得还不太大。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小雪》诗云:“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元朝戏剧家关汉卿在《大德歌·冬景》中写道:“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chā)。”《大德歌·冬景》创作于大德(元成宗年号,1297—1307)年间。元代统一中原以后,重武轻文,读书人处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有些文人不得不远游谋生,过着漂泊的生活。这首曲子反映的也是这种背景下作者的心境。关汉卿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雪像白色的花海,像缤纷的梨花。飞舞的梨花,遮住了视线,让人看不清飞雪迷蒙中的四五家村庄。这漫天飞舞密密飘洒的雪花值得被描成图画。只见那稀疏的树林间鸣叫着晚归的寒鸦。钓鱼船斜斜地揽系在枯黄芦苇掩映的清江下。

由于元代重武轻文政策的影响,读书人没有出路,关汉卿长年漂泊在外,生活没有安宁可言,自然向往着闲适恬静的生活,看到归巢的“晚鸦”和渔夫归去留下的“钓鱼艖”,自然而然想到它(他)们有归,为何自己无归?

好了,说回小雪节气。正可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小满和小雪极符合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小满未满,小雪未雪,一切都刚刚好。

二十一、大雪 大雪满弓刀

12月7日,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矣。”大者,盛也,这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大雪白天短、夜间长。“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摄氏零度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

大雪有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里的“荔”可不是“荔枝”。《说文解字》曰:“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广雅》云:“马薤,荔也。”可见“荔”指马薤,一种根系发达、耐低温的植物,在北方地区能正常越冬。

大雪至,万物藏。雪落梅开,炉红茶暖。“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的到来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大雪时节,可选择户外踏雪而行,感受天地间的纯洁与清冽;也可围炉听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江雪》勾画了一位不屈而又孤寂的老渔翁形象;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极雪的静态之美。

民间俗语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于是乎一到这个节气,家家户户便忙着腌制“咸货”。此时家家户户门口,窗台上都会挂上腌肉、香肠、咸鱼等腌制品,形成一道靓丽的美景。

大雪确实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北方进补宜选温热之品,如牛肉、羊肉、鸡肉等;南方进补应以平补为主,鸡、鸭、鱼等。喝热粥,吃新鲜的蔬菜;以养胃气为主,糯米红枣粥、八宝粥、萝卜粥及小米牛奶冰糖粥。在新鲜蔬菜方面,多吃水果和蔬菜,有助于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

大雪养生有“六宜”:宜保暖、宜健脚、宜多饮、宜调神、宜通风、宜早睡。大雪节气,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起居和运动有规律。应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同时应注意风寒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

唐代诗人卢纶在《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中说:“月黑雁飞高,单于(chán yú )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是一首描写守关将士夜追逃兵的诗,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

夜色昏黑,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匈奴的首领)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我军将领亲率骁勇的轻骑追逐,飘飘大雪,盖满了他们的弓刀。

二十二、冬至 冬至大如年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日月如梭,时光匆匆,步履不停。冬至如期而来。

冬至,俗称“冬节”,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或23日,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早在春秋时期,古代天文学家就用土圭观测太阳法,测定出了冬至大约在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分界点。冬至过后,气温由舒适转入寒冷。冬至,冰益壮,地始坼,自此进入隆冬时节。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将进入最寒冷的时节。

冬至,古时又称冬节、亚岁,不仅仅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至”者,极也,冬至阳生,万物苏醒,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则渐渐变短,所以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后汉书礼仪》中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古人十分讲究修身养性,他们认为冬至很适合静养。《周礼·春官·神仕》中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在这一天,皇帝要亲自到郊外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朝廷上下都要放假休息,商旅停业,欢乐地度过一个“安身静体” 的节日。其目的在于祈求上天和亲人的保佑,消除病灾,幸福平安。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做法并非完全迷信,在寒冬季节,人们很容易患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疾病缠身,而古代的医疗水平有限,因此人们只能寄希望于神灵,通过祭祀达到祛病免灾的目的。冬至这一天,皇帝要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朝廷上下都要放假休息,商旅停业,欢乐地度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正所谓:“天子祭天、百姓祭祖。”皇帝百官庆贺冬至,平头百姓自然是“上行下效”,也把冬至当作一个隆重多彩的重大节日来庆贺。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到了唐宋时期,冬至节更加隆重,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会换上一身新衣服,摆上一桌丰盛的酒席,大家载歌载舞,互相祝贺,其热闹场面犹如过年。

《清嘉录》有《拜冬》诗云:“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此节很重要,南方吃汤圆,北方吃饺子,耳朵得保暖。庄稼人这天放下手里的农活儿,生意人停住正在做的买卖,就连平日里出门在外的人也要赶回家来过冬至节。忙碌了一年的一家老小围炉而坐,吃饭聊天,阖家团聚,其乐融融,正应了民间“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一家人整整齐齐,即使是粗茶淡饭也饶有滋味。

“世事不可期,今宵竟疏雨。岂无樽中酒,终复减欢趣。”日前与朋友节日小聚,竟不想多语。共同的想法是:躲避一切喧嚣,老了,就安静地读书,真的不想再参加任何饭局了,如果说愿望,希望成为“隐形人”。除了必要的节目和出诊,似乎也没有开口说话、交流的必要了。3个10年过去,曾经常聚、一起聊天的那些老友,如今想起“恍如昨日,却似经年”。不由想起蒋捷《虞美人·听雨》中的话:“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年少听雨,诗情画意,意气风发;壮年听雨,世事苍茫,一腔旅恨、万种离愁;老年听雨,饱经忧患,看似心如止水,却怎么也掩盖不住沧桑的心。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旧情难忘,犹可追忆,只是一切都恍如隔世了。一个“已”字,可怕至极。人生最悲凉的莫过于,我们遇见了,可是相遇的时刻太年少。人到中年,有一个好的身体,一个坏的记性,简单一点儿,糊涂一点儿,开心一点儿,别说以前,别想也许,别谈如果……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开始回升,是一个吉利的好日子。

我国古代还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泥土中的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阳气初生,麋鹿已经感受到了阴气减退,头角开始自动脱落。由于阳气初生,此时山中的泉水也随着阳气的萌动开始流动和温热了。自冬至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数九”天。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华北地区流行的“九九歌”中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一年四季,热不过三伏,冷不过三九。而冬至就是一九的开始。

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寓意新生命的开始。水乃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所以冬至也代表着万物活动的开始。冬至已至,新春不远,英国诗人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至后别有一番风味,既有“正是霜风飘断处”的寒冷,也有“寒樱枝白是狂花”的唯美,更有“冬至阳生春又来”的希望。

冬至日在外漂泊而留下佳作的杜甫,有《小至》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是一种相信明天会更好的乐观精神。全诗紧紧围绕“冬至”这一时令,叙事、写景、抒情,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首联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颔联承接首联第一句,写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用来测时令变化的律管已飞出了浮灰,预示着新的节气到来。颈联写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的梅花冲破严寒将要绽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尾联写眼前景物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诗人虽然身处異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景物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乐观豁达的胸襟。

二十三、小寒 凌寒独自开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也是进入冬季后的第五个节气。

小寒,表示气候开始寒冷,小是指寒冷的程度,一般在每年公历1月5日前后。冬至过后,人们开始“数九”,小寒节气这一天恰逢“二九”与“三九”之间,可谓是真正的“数九寒天”。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大地一片萧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月初寒尚小”,故云“小寒”。但是,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表明,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小寒的时候往往最冷,故民间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大寒,冻成冰团”等民谚也都形象地描绘出小寒时节寒冷的景象。此时节,强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下降明显,北方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南方霜雪交加,冷透肌骨。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时节,土地冻结,河流冰封,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象。小寒有多冷?唐代诗人杜甫说:“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诗人李贺则看到,“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在这样的寒冷天,捧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岂不幸福?

宋代诗人朱淑真则在皑皑白雪的小寒节气中看到阴伏阳升的一面:“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在小寒这个节气里有三种花应时开放,一种是梅花,一种是山茶花,一种是水仙花。梅花凌寒独自而开,文人赞扬其性情高洁,将其和兰竹菊一起,构成“四君子”,又和竹松构成“岁寒三友”。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梅花》中这样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古人对大雁这种候鸟观察得十分仔细,大雁的行为也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小寒第一候时,虽然大雁还在南方过冬,但它们已经感知到阳气即将回升,雁群开始自南方往北飞回故乡。到了第二候,已经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喜鹊却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孕育后代。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开始鸣叫寻找同伴。

鸟类已从寒冬中率先感受到春的气息。

既然闻到春的气息,那夏天还会远吗?夏天炎热,古人不像我们现在有冰箱有空调,可以调节温度。但古人想出了办法,就是在冬天的时候为夏天做好准备。所以在小寒时节就有藏冰的做法,早在《周礼》中就有记载在这个时候藏冰的做法,专门有人来负责和冰有关的事宜,叫“凌人”。《诗经》里面也说:“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就是把冰取下来之后放到专门的场所。

冬天是和寒冷紧密联系的,古人将这时的风称作寒风,将这时的景色称作寒景,将这时的时刻称作寒辰,将这时的鸟称为寒鸟,将这时的草木称为寒卉、寒木。这是自然界的寒。中医讲的寒,多指身体上的寒症。有的人,对于外在仍然是寒冷的环境,一冻就生病,这在中医中叫做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黄帝内经》中讲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说的是,天地万物都是按照阴阳平衡法则在运行。这是自然法则。当我们正气足的时候,外面的寒冷是进不来的,是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而外因之所以能影响我们,是因为我们内心有漏洞,里面的正气不足了,才会被外因把内在的不平衡心理诱发出来。无论是中医讲的风、寒、暑、湿、燥、火这些环境因素,还是我们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这些仅仅是诱因。不同的人吃了不卫生的食物,有的人就没事;在同样寒冷的环境下,有的人就不生病。因为他们内在是平衡的,内在没有漏洞,就不会诱发出疾病来。这就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我们内心那些关于坏的、不好的感受和心理定位,会变成我们身体上的寒症。那么,热症是什么呢?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即所谓“阳胜则热”。夏天为什么有人一热就满头大汗,有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就不觉得那么热?这也和人的心理有关。通俗一点儿讲,人的身体的肌肤腠理,就如同家中的篱笆;而汗液,就如同家主辛苦赚来的宝物。篱笆被扎得越牢固,家里的宝物就不容易外漏。我们知道,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好的心理,阳气易固,身体的“篱笆”扎得牢靠;不好的心理,则阴邪易生。

《红楼梦》里有这么一段话:“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到交节的那几日,贾母、王夫人、凤姐儿天天着人去看秦氏,回来的人都说:‘这几日也没见添病,也不见甚好。王夫人向贾母说:‘这个症候,遇着这样大节不添病,就有好大的指望了。”

王羲之在《极寒帖》中这样写道:“旦极寒,得示。承夫人复小欬,不善得眠,助反侧,想小尔,复进何药?念足下犹悚息,卿可不?吾昨暮复大吐,小噉物便尔,旦来可耳。知足下念。王羲之顿首。”该帖虽为行书,但其中许多字都是以楷书为之,这在王羲之众多尺牍中,是比较少见的一例。王羲之说:“白天已极为寒冷,或许正是因为天气这样,夫人(此处称夫人,是说自己的母亲,并非指妻子)又有些小咳嗽,睡眠也不好,但并不严重。他自己昨天傍晚也呕吐,即使吃很少的东西,也会这样。王羲之像当时许多人一样,服用药散,或许是这个缘故导致不断地呕吐。通过书信的往还,他知道朋友对他的惦念。”[7]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民间的饮食也都以滋补为要,腊八粥正是最为有名的一种。而在老百姓的美食记忆里,糖炒栗子、羊肉火锅、烤红薯……也都为寒冬增添了一番温暖的香甜。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小寒节气一到,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买年画、彩灯、鞭炮等,陆陆续续为春节做准备,浓浓的年味正扑面而来。

二十四、大寒 燕山雪花大如席

每年到1月22日前后,我們就会迎来大寒节气。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比较适合大结局的日子。不久便是立春了,正所谓:“大寒小寒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解》言:“大者,乃凛冽之极限。”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时候,过了大寒,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日后天渐暖。

大寒是腊月的节气。农历十二月,就是汉族民间俗称的“腊月”。那么,为何农历的一月叫做“正月”,而十二月,则又叫做“腊月”(古时候也称“蜡月”)呢?这是因为在古代,十二月份是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一个仪式活动,那就是“腊祭”,主要是与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在中国的古代,人们有岁终祭祀先祖、祭拜天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的习俗,而祭祀所要用到的“祭品”,大多都是人们猎获的猎物,所以,岁终的祭祀,也叫“猎祭”。在古代,“猎”与“腊”是通假,于是,“猎祭”也就慢慢地被叫做“腊祭”了。

《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论语》里面说,子贡去观腊之后,回来后,孔子问他,怎么样?有什么感受?子贡就说,没什么意思,“一国之人皆若狂”,整个国家的人,都好像疯了一样。孔子就教育了他一番,说这个“腊祭”,是老百姓的狂欢日,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不能整天忙啊,生活生产都要有节律。这个故事说明,“腊祭”在我们传统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至今,腊月里的民俗活动都丰富有趣,如祭灶神、尾牙祭、喝腊八粥等。腊月作为迎接春节、辞旧迎新的前奏曲,有着丰富的内容和讲究,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就揭开了迎接春节的序幕。腊月初八,也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民间俗称“腊八节”。在古代,腊八是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节日,并称此日为腊日。

自“腊八”一直至除夕,这些日子里人们是很忙乎的。《腊月歌》曰:“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由此可看出,自农历小年过后至大年初一之前,每天都有讲究,扫房、请香、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每一天的事儿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腊月二十三,俗称农历小年,也有地方称腊月二十四是小年。小年,顾名思义,是跟春节这个“大年”相对的。小年这天,最重要的仪式就是祭灶神。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为司饮食之神。送灶也叫送灶节,就是要送灶王爷,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谓“过小年”。范成大有首《祭灶词》,诗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除夕,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当算是腊月,也是一年之中最隆重而喜庆的日子了。在这一天,出门在外的儿女都要千里迢迢回到家中和父母团聚,吃团圆饭。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就在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除夕,人们辞别旧岁,迎接着又一个喜庆吉祥的新年。

民间有“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小寒大寒,无风自寒”的俗语。“大寒不寒,人马不安”,那该冷的时候就要冷。大寒节气,冷是正常的现象。大寒有三候,分别是“鸡始乳、征鸟厉疾、泽腹坚”。一候鸡乳,即进入大寒时节,母鸡感受到寒冷中的春意,开始准备抱卵育雏;征鸟厉疾,指鹰隼猛禽杀气盛极,变得迅猛凶戾、更善猎击,为御寒加紧觅食;水泽腹坚,意为湖水冰冻到了极致,连河心也变得坚固,也成就了冰面嬉戏的欢乐。在物候转化中,蕴藏着循环往复的自然哲理。

“寒”之造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直至现代汉字,其基本结构没有太大变化:宝盖头代表房屋,最下边两点意味着冰天雪地,中间的部分则象征一个人依偎着茅草取暖。

大寒是一年中陰阳转换的重要时机,是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保暖护心要周全,才能安全过大寒。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这就是说,大寒时节既要注意防寒,还须防风,衣着也要随着气温的变化而随时增减。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头部、颈部和手部的保暖尤为重要,因为在冬季人体散热最多的部位是头部,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

冬季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加重。每年的11月至来年的3月,是心脑血管病引发猝死的高峰期。因为骤冷,血压会突然升高,发生脑出血;因为乍寒,容易形成小的血栓,造成心肌梗死或脑血管堵塞。心脑血管疾病最多的情况是动脉粥样硬化,即血管形成狭窄,在冠脉血管部位形成狭窄是冠心病,心脑血管形成狭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

冬天天气冷的时候血管是收缩的,血管收缩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血管狭窄的症状加重。对于一些已经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得过心肌梗死、心绞痛,或者是放了支架、做过搭桥,这类病人在冬天要注意控制所有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因素,密切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随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

民间有“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的说法,也就是说,只有心神旺盛、血脉顺和,全身四肢才能温暖,人体才能抵御得住严冬酷寒的侵袭。大寒时节正处于春节前,对于上班族来说,正是一年之中工作最繁重的时候,人体极易疲劳。在饮食方面,在“冬藏”与“春生”交替之际,冬日的进补也应当遵循养阴温阳的原则,顺应季节变化、注重顾护脾胃。大寒有吃“三冬”之说,即食用冬瓜、冬枣、冬甘蔗,达到清热润燥、补肺益胃的效果;亦可多食桂圆、红枣等物,有暖心护肝的作用,为阳气升发做好准备。

唐代诗人李白在《北风行》中写道:“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有这样一个神话传说: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这个地方无论是太阳还是月亮都照耀不到,只有北风怒号从天而来。燕山山脉,在河北平原的北侧。轩辕台,则是当年黄帝和蚩尤涿鹿大战的地方,在今天的河北怀来。燕山的雪花和席子一样大,一片片飘落在轩辕台上。就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停了歌声,收了笑颜,愁眉紧锁。原来,她是在思念丈夫。她不顾风雪,倚在门边,看着一个个过往的行人。她的丈夫到更北方的长城边上去当兵了,幽州城尚且如此寒冷,丈夫那里又冷成啥样呢?望不见的夫婿,解不开的愁肠,万般无奈之下,少妇只好拿出丈夫留下的物件,寄托相思。什么物件呢?当年边疆告急,丈夫提起宝剑,奔赴战场,只留下一个绣着虎纹金线的箭袋。“提剑救边去”,这是何等决绝,何等慷慨。“虎文金鞞靫”,又是何等威风,何等漂亮。箭袋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被挂在墙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如今其箭虽在,可是忽然有一天,噩耗传来,丈夫战死了!一切担心惦念、一切相思相望都已落空,少妇的精神坍塌了,她拿出珍藏的白羽箭,一把火把它烧成了灰烬。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这不是“此恨绵绵无绝期”,而是“泪飞顿作倾盆雨”。原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既是冬日幽州城的写照,更是思妇内心的写照。

大寒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严寒褪尽大地回春。神州大地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二十四节气逐个说完,接下来该作个小结了。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时,作为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民俗文化的风向标。千百年来,在中国这块特定的地理和文化“土壤”里,二十四节气指导人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仅养育了中华儿女,而且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

二十四节气是人们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参照。

宁夏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郭文斌用12年的时间写成长篇小说《农历》,自2010年出版至今已10多次重印。在写作长篇小说《农历》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二十四节气是“天文”和“地文”牵手形成的“人文”。它来自中华先祖最为现实的农业需求,那就是,什么时间播种,才能得到最好的收成。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人民,一年只有一次播种机会,如果没有二十四节气的导航,就很可能因为走错“时间路线”而歉收。农民最清楚,哪怕你错过一两天的播种时间,收成都跟别人差得远,更不要说是半个月。同一人家的两块田,一块长势好,一块长势不好,问父亲为什么。他告诉我,长势不好的那一块,是因为迟种了一天。

郭文斌说:“这部长篇的写作,让我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8年前,我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让我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有了更为广阔的认识。这部纪录片原计划拍摄100集,没想到播出后观众非常欢迎,后来被扩容为540集,现已播出450集。

“在我看来,这种文化的整体性,体现在时间制度上,就是二十四节气;体现在人类生命力的保持上,就是顺应二十四节气。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中。为此,我写了多篇散文,收在散文集《中国之中》中。

“在我看来,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先祖对子孙后代的祝福,也是对人类的祝福。这种无比美好的祝福,含藏在穿越时空的精妙编程里。

“今天,发达的气象学也没能完全代替二十四节气在农业中的重要性。播种、除草、收获、耕地、养墒,人们仍然要翻老皇历。在我的心目中,老皇历除了具有实用价值,还有一种特别的诗意和浪漫。我在写《农歷》时,小时候父亲在阳光下读皇历的景象,就一次次浮现在眼前。

“把《农历》写完,我就认定,人文是天文的投影。比如,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古人从24小时不间断观测天象中发现并演绎的。古人在观测天象的时候看到天体的运行不息,赋予人文的意义就是乾卦的核心精神——自强不息。

“在写长篇小说《农历》的过程中,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大地回春,桃红柳绿,细想,都是温度在背后操盘。每一抹绿色回到人间,每一朵蓓蕾绽放,细微的变化之处,其实就是天地间的阳气增加了一点点。而这增加了的阳气,其实就是阳光的增量。而阳光的增量,来自阳光到达地球的角度增量。

“想想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大寒,天地要保障所有生命的生存,就得提供空气、水、食物,而这些保障生命的东西,都是天地免费为我们提供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信的民族,跟我们的自在文化有关。但凡自在的文化,都是可以经过时间检验的,比如二十四节气。”[8]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郭文斌看来,二十四节气提供的是一种与现代“效率时间”相别的“自然时间”。二十四节气中的时间是活的,有生命的,有温度的,能够呼吸的。它让天、地、人、物的关系人格化,审美化,也让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有了可感可亲的烟火气。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本身就是先人的教育编程,它是我们的认知方式,也是思维方式,更是行为方式,当然也决定着我们的学术范式。

节气是中国人的时间体系,它以自然时序提示和服务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节气民俗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时间坐标,规范日常生活节奏与具体内容,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仪式感。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我们从小就背会了。二十四节气指导人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仅养育了中华儿女,而且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它不仅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体现,也浓缩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循环发展的生态智慧。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节气是农耕文明的智慧。千百年来,不知多少稚子唱着节气歌,传颂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脉。

二十四节气指示着人类应与自然、天道相合的道理,体现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密码,能够为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遵循,是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

最后,引用《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书序言中的一段话结束本文:“走在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里,便也走在了无比丰富、华美而厚重的文化时空中。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哲思与诗意,经历了千年岁月而依旧生动鲜活。”

参考文献:

[6] 李丹.美食家陆游[N].光明日报,2019-02-22.

[7] 殷燕召.《淳化阁帖》中的二十四节气·小寒[N].光明日报,2017-01-05.

[8]郭文斌.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N].光明日报,2022-06-03.

责任编辑 饶丹华

猜你喜欢
节气
寒冬节气书
节气歌
秋天知多少
2013年九月节气:秋分
2013年8月节气 处暑
2013年3月节气:春分
2012年11月节气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