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互联网高速发展,其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在高校实践教学中,互联网教育技术体现了重大优势。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教育技术在江苏省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互联网教育技术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其次,分析了江苏省高校在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教育技术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通过对江苏省高校实践教学中互联网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的高校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技术;学习资源;实践教学;学习平台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形成数字化和在线化的趋势。在高校实践教学中,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应用正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江苏省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之一,正积极探索并应用互联网教育技术,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教育技术在江苏省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深入研究互联网教育技术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1. 互联网教育技术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 扩展学习资源
互联网教育技术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类学习材料和课程内容,不再受限于传统教室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同时,互联网教育技术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推荐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这种扩展学习资源和个性化学习的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1.2 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在高校实践教学中,利用在线讨论和协作工具,学生可以与同学、教师以及其他高校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互相启发和促进学术思考。同时,互联网教育技术还能够连接不同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促进跨校合作和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这种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1]。
1.3 提升教学和评估效果
结合虚拟实验室和远程教育技术,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互联网教育技术还能够提供实时的学习反馈和个性化的评估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指导。这种教学效果的提升和评估方式的改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和提升。
2. 互联网教育技术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2.1 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
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是互联网教育技术最常见的应用方式之一。高校可以利用在线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并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同时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互动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2]。
2.2 虚拟实验室和远程教学平台
虚拟实验室和远程教学是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另一种重要应用方式。传统的实验室教学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虚拟实验室可以模拟真实实验环境,提供交互性和实时反馈,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技巧。此外,通过远程教学技术,教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不同地区,实现跨地域的教学资源共享和合作。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和机会。
2.3 社交媒体和协作工具
社交媒体和协作工具的应用也为高校实践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学生可以参与各种学术和专业社群,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教师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和任务,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反馈。此外,协作工具如在线文档和团队项目管理工具,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能力。通过社交媒体和协作工具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3. 江苏省高校实践教学中互联网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3.1 技术设施和网络环境的限制
在江苏省的一些高校中,由于技术设施和网络环境的限制,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制约。部分学校的网络带宽不足,导致在线课程视频加载缓慢,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一些学校的教室设备不完善,无法满足互联网教育技术的需求,限制了教学的开展。此外,一些地区的网络覆盖不稳定,也给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3]。
3.2 教师和学生对互联网教育技术的接受程度
在江苏省的高校中,教师和学生对互联网教育技术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一些教师对新技术的应用持保守态度,他们缺乏相关培训和指导,对互联网教育技术的了解和运用程度较低,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技术的优势,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一些学生对互联网教育技术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在线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律性,容易产生学习困难和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4]。
3.3 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的调整与适应
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要不断调整与适应。传统的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可能无法完全适应互联网教育技术的特点和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评估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评估方法,如在线作业、讨论与互动、项目实践等,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4. 互联网教育技术在高校实践教学应用中的效果提升策略
4.1 提升技术设施支持力度
为在江苏省高校实践教学中提升技术设施和网络环境的支持力度,高校应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对高校网络设备,如服务器的投资,确保网络带宽和稳定性,更新和维护教学设备,提供先进的计算机、平板电脑和其他互联网接入设备,以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同时,建立云平台和虚拟化环境,通过建立云计算平台,提供高效的存储和计算资源,支持在线课程和虚拟实验室的开展,使教師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使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便利性,采用虚拟化技术将教学资源和实验环境移至云端,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可访问性和可扩展性。此外,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师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保护教学信息的安全和隐私,建立数据备份和灾备机制,确保教学资源和学生数据的安全可靠,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5]。
4.2 加强教师培训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是推动互联网教育技术应用的关键措施,高校方面要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课程,涵盖在线教学设计与管理、教学平台使用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教师掌握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他们在实践教学中的能力。要建立教师交流平台,这也是促进教师之间互动和合作的重要途径,平台可以是教师研讨会、工作坊或在线论坛等形式,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成功案例、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相互借鉴和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学校要设立教学创新项目基金,资助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项目,激励教师在教学中尝试新的互联网教育技术应用,推动教学的创新和改进。教师们可以通过实践项目,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互联网教育技术应用模式,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3 优化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的设计
首先,个性化教学。通过互联网教育技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学习路径,个性化教学可以通过智能化学习系统和自适应学习平台实现,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推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其次,引入协作学习和项目实践,利用在线协作工具和平台,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设计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探索多元评估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估方式往往只能评价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因此,要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提供的在线测验、作业提交、讨论参与等方式进行评估,通过定期的在线测验和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掌握程度,鼓励学生参与在线讨论和互动,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通过多元评估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6]。
4.4 全面研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江苏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全面研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江苏省高校教育体系的相关内容,通常呈现出理论化的特点,为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教学形式,确保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结合相关课程的实际情况,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景,围绕课程中的某一知识点或重点内容,形成专题研讨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独立思考,或者直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作用下,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资料进行分析,确保小组划分的科学性,并为每个小组设置相应的研讨主题。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查阅文献、检索资料的方法,在小组成员的共同配合下顺利完成提纲撰写任务。通过将书籍资料制作成PPT形式,在课堂展示过程中,选取小组中的代表人物进行宣讲,从过程、结果和最终成果等三个角度入手,保障学习信息的共享性。小组内部成员还可以共同推选小组长,由小组长全权负责小组研讨活动的开展,并确保小组内部成员能够各司其职,顺利完成各自的研讨任务。
4.5 拆分课堂知识要点,合理改革教学时间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各种类型的信息和资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习变得更加灵活。然而,由于网络平台中信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持续集中,导致有效学习时间的缩减。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时间通常为45分钟,但学生注意力很难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根据教学时间合理设置新的课程体系。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全面提取和整合相关内容,制作成微课的形式,将时间控制在5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及时上传到学校的教育平台。教师应引导学生到平台上获取这些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预习和自学分析学习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和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共同进步[7]。通过合理改革教学时间,引入微课和网络平台,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互动,解答问题,促进深入学习和思考。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江苏省高校积极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从组织、方式、技术、方法、意识、效果、交流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互联网+”和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衔接力度,充分发挥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价值。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时,应引导教师和学生建立良性师生关系,将信息化教学理念渗透于专业课堂中,形成多样化的教学组织结构,有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借助多样化和丰富性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奠定充足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兆华,彭金莲,邱锡光,等.移动互联网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 2014(5):80-83.
[2]聂凯.移动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39(10):49-51.
[3]刘欢,郑旭东,任友群.基于微信的高校移动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10):79-86.
[4]江南,孙晓雷.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教学平台融合发展的趋向[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36(2):44-48.
[5]王华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通讯世界,2016(24): 286.
[6]姜海红,刘春雨.“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实践教学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5):113-115.
[7]苏晓旭.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21(9):180-181.
作者简介:杜春伟,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软件工程、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