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构建

2024-01-02 13:47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协同部门机制

于 帆

(福建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2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部审计与巡察在高校治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的监督、取证和评价等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巡察则是对党内监督方式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前者具有“经济体检”功能,后者具备“政治体检”功能。实现内部审计与巡察有效融合,构建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的协同运行机制,共享与审计和巡察工作相关的资源及成果,打造相互促进、协调一致、深度融合的高校内部监督管理链条,能够充分满足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模式创新和巡察治理提升的现实要求,形成党内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合力,有效保证高校治理工作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一、我国高校构建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优势,及时规避各类违规违纪问题

高校通过构建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将审计工作与巡察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大幅提升了高校政治巡察工作的全面性和精准性。通过构建协同机制,有助于实现审计与巡察在力量、资源和成果等方面的共享,及时、全面了解高校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对巡察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提前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把握正确的巡察方向,保证巡察工作的合理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为之后各项巡察方法和策略的执行奠定基础[2]。

(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审计信息与巡察信息互联互通

新时代,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建立数据系统,能够真正实现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之间资源信息的互联互通。因此,通过构建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建立资源信息的共享机制,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取得的实际成果在系统中可直接移交巡察部门,巡察部门通过这些内容可以迅速且全面地掌握被巡察单位的工作内容和基本情况。同时,巡察工作中会接到一些信访举报线索并与相关人员进行谈话,其中会涉及审计人员擅长的工作内容,此时通过信息共享系统可将其迅速传递给内部审计人员,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彼此所擅长的工作内容为核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审计信息与巡察信息互联互通[3-6]。

(三)形成审计与巡察的合力,提升巡察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强化自身在巡察领域中的工作理念,深刻理解巡察工作中的各项内容,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业务素养,查明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审计与巡察的协同运行机制,实现两个部门以及人员之间的有效对接,共享各自发现的疑点和问题线索,并深入合作进行问题剖析,充分发挥出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的免疫功能和利剑作用[7-8]。

二、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工作协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与巡察工作队伍能力存在短板

高校内部监督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主要力量是校内负责审计和巡察工作的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应掌握法律、财务、金融、工程和审计等多个领域和学科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应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审计方法,通过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以保证审计监督活动的高质量完成。一般而言,参与内部监督工作的审计工作人员都是政治觉悟较高,且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但其综合素养还有待提升;巡察人员都充分了解与内部审计及巡察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有着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能够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但个别工作人员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经济问题时个别却显得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因此,高校内部审计和巡察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优势和短板是可以互为补充和互为促进的,但因两者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且在平时工作中缺乏沟通与互动,无法实现对人员的优势互补和对资源的科学整合,对监督效率的提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9]。

(二)内部审计和巡察工作数据信息共享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和巡察工作多数是分别开展的,两者在实践中分别收集、分析和处理相应的数据信息,彼此并没有将自己的数据信息与对方互通共享,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问题线索的来源。内部审计工作的问题线索主要是通过对高校内部各类经济事务开展全过程的审计获得的,而巡察工作的问题线索则是通过校内师生的主动上访或通过查阅相关责任单位的资料以及与其主要责任人进行谈话获得的,如若能实现彼此问题(线索)的共享和互通,高校监督工作的成本将会大幅降低,而工作效率也将会大大提升。二是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与巡察部门往往都是独立部门,在开展各自工作时不会主动分享自己所收集到的监督信息和所开展的工作进度,这样会降低校内监督资源的配置率[10]。

三、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的体系设计

(一)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协同机制

在构建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的过程中,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应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统筹规划并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各方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严格落实“四方协同”的责任落实机制,使各个工作环节都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促使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落实到位[11]。高校党委在协同机制构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和组织领导作用,对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的建设负有总体责任,把控审计与巡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每一个细节,针对现有问题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议,保证协同机制构建的顺畅性[12]。作为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构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高校党委书记应参与并严格监管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与各方人员进行研究后制定最具可行性的审计与巡察工作计划,以自身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和二级单位的领导应及时更新自身的思维观念,严格落实自身在巡察工作中的岗位责任。高校纪委部门则应担负起监督责任,可将对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构建的工作内容纳入日常监督工作中,协助高校党委部门落实好相应责任,依靠坚强的党性和责任担当完成好审计与巡察的协同机制构建工作,迅速准确地对审巡协同工作中的各类问题进行整改。

(二)组建工作队伍,夯实人才基础

高校党委应认识到组建高素质审计队伍和巡察队伍的重要意义,从内部现有人员入手,筛选出有良好道德修养和专业能力的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其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使之坚定理想信念,突出政治站位,用自身在审计和巡察领域中强大的专业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13-15]。针对审计与巡察工作组每一名成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在内部审计与巡察的实践中培养更多优秀干部,打造纯洁、忠诚、专业、有责任、敢担当的专业审计与巡察队伍,夯实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的人才基础。

(三)完善制度体系,实现协同运行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会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来实现工作目标,让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够围绕制度进行。制度建设在高校发展进程中具有统筹全局和长远规划的作用。在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构建过程中,应先从以往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汲取经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能够促进协同机制高效运行的机制体系,确定协同运行的框架和组织架构,构建更为健全的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体系。应在深刻领会内部审计与巡察工作核心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审计与巡察工作开展的具体方法和工作模式,严格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落实每一项工作内容,制定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运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适度拓展审计与巡察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的科学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发展。

(四)强化互动沟通,消除信息壁垒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和巡察部门在各自开展工作过程中,应加强互动沟通。审计部门每年制定审计工作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巡察部门所提供的建议和意见,保证开展的各项审计活动更加全面精准。同样,巡察部门每季度和每月在制定巡察工作计划时,应提前与内部审计部门的同事沟通,优先巡察存在较多审计问题的部门和机构。巡察活动开始前,巡察部门可邀请审计部门参与其中,并提供审计人员发现审计问题的线索来源和问题的整改进度,此时审计部门应尽可能地提供相关材料并确定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审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发现相关责任人的问题正在被巡察,审计工作可先暂停,并将收集到的问题线索以及目前的审计情况提供给巡察部门。

四、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的构建方法

(一)构建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的协同检查机制

高校应将内部审计与巡察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两者的同频共振和资源共享,在实践中及时精准地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提升审计与巡察工作的震慑力和影响力。

首先,应准确把握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16]。审计与巡察协同检查时,对一些重点内容应给予密切关注,如是否严格落实了上级针对高校经济发展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方针和决策部署;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经济风险是否提前制定了防范措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是否提前制定了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经济发展进程中高校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否制定有具体的措施;在资金管理和预算管理等工作中,高校内部是否提前制定了管理办法等。

其次,应全面掌握高校内部审计和巡察的主要内容。巡察过程中应对我国高校内部存在的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强化巡察人员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精准发现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和廉政纪律等方面的问题线索,在预防和整治校园各类违规违纪问题中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打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生态。

再次,以问题为导向,实现审计与巡察资源的互通共享。内部审计与巡察工作中应坚定地以问题为导向,严格审查与问题相关的每一个线索,审计与巡察工作的重点都应放在发现问题上。实践中应密切关注问题的形成原因以及责任人,及时问询相关的人和事,不放过与问题相关的每一个线索。审计和巡察过程中应注意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搜集问题线索,如查阅文件资料、与相关人员谈话、关注民主测评结果、问题专项汇报和对现有资料总结归纳等,丰富证据线索并精准发现问题。

最后,应保证证据搜集环节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无论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还是巡察工作,相关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都应遵循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证据线索如果仍存在疑问则不能主观判断、心存侥幸,应从多方入手、深挖线索,保证所搜集的材料公正性。[17]搜集到材料后不应急于将其汇报给上级部门,审计与巡察人员可先深入分析和判断材料的真伪,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保证证明材料符合客观事实[18]。

(二)构建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的协同研判机制

首先,构建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工作的联席会商机制。高校党委和主管审计与巡察工作的办公室等部门应定期组织内部审计小组与巡察小组开展联席座谈会,会议上两个部门应及时交换信息并向对方介绍各自工作的完成情况,针对已发现的问题,应共同研判,以内部审计工作和巡察工作的具体特点和现实要求为基础,查找、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问题,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绝不错判、漏判一个问题,再微小的线索都值得工作人员去深挖其隐藏的信息,准确且全面地搜集问题的相关信息、线索,保证内部审计与巡察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其次,针对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应建立相应的协同转送机制。高校内部开展审计与巡察活动时,有很多共性问题是需要审计与巡察两个部门共同参与并跟进的,针对某一个问题所搜集的线索,审计部门和巡察部门应及时转送各自信息,并动态跟踪问题线索的发展情况,深入挖掘并详细查明每一个问题线索。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某些问题是需要借助巡察手段进行深挖的,此时,审计部门就应将问题线索转送给巡察部门,由巡察部门对其继续印证;同样,巡察工作中有部分问题需要借助审计手段加以验证,应将其及时转送给审计部门,巡察部门对问题线索的印证情况要及时跟踪。构建以联席会商模式为基础的协同研判机制,这就需要拓展审计部门与巡察部门的沟通渠道,共同研判重点难点问题并尽快找到问题的深层次线索和突破点。

最后,构建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问题的协同核查机制。强化所有审计人员和巡察人员的工作理念,如果发现了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就向上级报告,这种行为在工作中就是渎职,而如果有些问题实际存在但在审计和巡察中却没有及时发现,这种行为便是严重的失职。内部审计与巡察工作中发现高校在经济责任方面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时,可结合这类问题的不同性质由审计部门或巡察部门对其进行复核,复核工作也可由两个部门共同完成,复核时要查清问题的产生根源,深挖问题表象背后的信息,找准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将问题的处理办法和整改方案编写成专题报告并汇报给上级部门。

(三)构建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的协同整改机制

首先,实现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部门的同心共向、同频共振和同向发力,通过双方协同推进,对现有问题进行有效整改。发现问题是高校开展内部审计与巡察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对发现的问题加以整改。因此,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精准研判后,还应责令相关责任部门限时整改,并全程跟进具体的整改进度。

其次,创新整改工作模式,实现对整改情况的闭环管理。全面压实被审计和巡察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并实行清单制管理制度,细化分解与整改工作相关的各项内容,如整改责任人、整改目标、整改时间和整改手段等,将需要整改的每一项内容都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建立整改工作的台账式管理制度,详细记录每一项需整改的内容,确定内容均整改完成后再逐条销账。针对整改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和重要时间节点,应给予相关部门和责任人一定的工作提示,到现场进行实地监督和管理,对态度不端正、落实不到位和整改进程缓慢的人员和内容应加强督促指导,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内容都能够按时高质量地整改完成。

最后,突出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将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隐性问题与显性问题、普遍问题与个例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对所发现问题的举一反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解决一个问题就争取做到完善一套制度,构建长效化、科学化的审计和巡察工作治理体系,实现高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9]

五、结语

高校内部审计与政治巡察工作在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廉政建设和实现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核心作用。构建高校内部审计与巡察协同机制并保证该机制的严格运行,不但能够切实提升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履职、尽责能力,增强高校内部的管控能力,严格执行党的每一项工作纪律,对相关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及时的督促和检查,同时还能够有效抑制贪污腐败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在发现问题之后立即整改并严肃处理,保证高校治理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猜你喜欢
协同部门机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7部门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