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堆:抱残守缺的绮丽之美

2024-01-02 07:01:46文/松
中学生天地(B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荣枯莲房蚌壳

文/松 三

大藏家王世襄著有一书《锦灰堆》,书中囊括书画、饮食、养鸽、放鹰等众多“杂好”。他解释:“元钱舜举作小横卷,画名‘锦灰堆’,所图乃螯钤、虾尾、鸡翎、蚌壳、笋箨、莲房等物,皆食余剥剩,无用当弃者。窃念历年拙作,琐屑芜杂,与之差似,因以‘锦灰堆’名吾集。”

《锦灰堆》最初是宋末元初与赵孟頫齐名的名家钱舜举的一幅画。画中有吃剩的蟹脚、虾尾、鸡翎、蚌壳、莲房等残羹,还有死蝴蝶、蚂蚁——在精微的画笔下,是寂寥残破之景。画家在款识中写道:“世间弃物,余所不弃,笔之于图,消引日月。因思明物理者,无如老庄。其间荣悴皆本于初……荣悴互为其根,生生不穷。”“荣悴”意为“荣枯”。由此,我们大概可以推断他绘画时的那一点随意不羁,还有对万物荣枯感怀的淡淡愁绪。

据说,宋时锦灰堆画作已成风气,但这一命名直到元初才定下来,“锦”指代繁盛,“灰”意味颓残,互为对照,“堆叠”于画布上,以破败形成绮丽之美,述说文人心绪。

现在,锦灰堆已有了具体的界定——它又名“八破图”,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之一。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古旧字画、青铜器、钱币拓片、古书残页、手稿等老旧物件的图案组合在一起,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

珍贵的明代成化窑的酒杯图案就结合了锦灰堆的创作形式——除了红妆美人持灯看花,四面都堆叠着折枝花果,寓意圆满富贵,但与初衷已相去甚远。明清时期,锦灰堆样式作为一种特别的纹样,在瓷器、珐琅器、鼻烟壶上应用频繁,并出口到日本及东南亚一带。

有人认为,锦灰堆的创作受到了西方拼贴艺术的影响,但绘制锦灰堆的技术含量比西方拼贴画高得多。锦灰堆取材于古,且形式多样,绘者需多才多艺,要擅写真,草书、隶书、篆书皆能模仿各家字体,也要擅画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熟知各种碑拓、青铜器造型,能篆刻各种印章等……

清嘉庆年间,有一位叫作六舟的僧人擅长诗书画印,也是金石藏家。他自言承钱舜举的锦灰堆之法,把自己所藏的金石小品组成了一幅“百岁图”,但不是画,也不是描,而是用拓。他将残碑、破瓦、古钱等86 种器物通过遮挡、挪移、避让、重叠等方式,一一拓在同一张纸上,用时5 年,还独创了类似于3D 打印的“全形拓”法。成品古雅厚重、气象万千。

只有从古中捡拾,才能达到古雅悠长的不可言说之美。锦灰堆的审美与魅力在于此,也意味着它工艺烦琐,制作难度大,而且耗时长,胜任者寥寥,流传下来的锦灰堆作品不多,继任者更是稀少。

猜你喜欢
荣枯莲房蚌壳
河边寻宝记
缺了阅历,何谈“荣枯”
杂文月刊(2021年5期)2021-06-02 06:12:22
莲房原花青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春雨
八五抒怀(新韵)
蚌壳里的珍珠
大自然一瞥
莲房黄酮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能
蚌壳大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