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有个兄弟,是写小说的,作品上过国内顶尖级的文学大刊、名刊,几部长篇小说更是一再重印,还获过国际性的文学奖项,名头响得很。某次聚会,他告诉我:自己最重要的小说都是30多岁到50多岁之间写的。我问他:这有什么规律吗?他说:不知道,可能是人到中年,接触的人、经历的事多一点,对生活的认知深了一些,对人性也更加了解。
朋友说的是阅历对文学创作的价值。其实,不只是对文学创作,就是别的行当,阅历的倩影也无所不在。
然而,生活中偏偏有人跟别人的阅历过不去。
今年春节过后,招聘就业市场暖流涌动,《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线上、线下采访各类招聘活动,发现不少职业招聘都要求“年龄35岁以下”,有的甚至提出“员工90化”。其实,“35岁职场荣枯线”现象,在许多单位都存在:公务员考试大都要求35岁以下,大学招硕士做行政人员甚至要求30岁以内。为什么这样?这篇报道引用一位互联网人力资源主管的话:“年轻人有干劲、有精力,对工薪要求低,对上升空间期待值高,生活和家庭的牵绊少,创新创业意识更高,对工作的适应力、可塑性更强……”
我不否定,与35岁以上的人群相比,3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自己的特点,我也先不去谈企业应有的社会担当之类的话题,仅仅从某些人对35岁以上人员就业的歧视,我便觉得荒唐无比。在我看来,35岁以上的人士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他们阅历丰富,遇到困境,更善于“突围”,在人际关系上也更懂得内方外圆;他们面临赡老养幼、房贷种种压力,在乎职业的稳定,更想通过执着努力赢得单位的认同;他们刚刚完成学识、智慧、能力的积累,卓越的才华引而待发,大科学家王选就是在42岁的时候发明激光照排的,两院院士在35岁以后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更比比皆是。“35岁职场荣枯线”科学性何来?真正的价值何在?
诚然,职场招聘不可能完全不设置年龄界线,比如我们想招个长期岗位的医生,就不能将年满八十的老人弄进来,他的精力、体力、生命拥有的时间都不足了啊;但一个单位设置年龄界线不宜过于苛刻,能够宽松的还是要宽松一些。人的创造力虽然跟年龄有一定关联,但不会那么绝对。有人可能20多岁端出了巨大业绩,有人30岁、40岁才作出杰出贡献,但后者的终身成就未必一定逊色于前者。原因很简单:有的人能量是提前释放的,释放一段时间,后继跟不上了;有的人能量是延后釋放的,由于厚积薄发,可以源源不断。
35岁以内的年轻人有他们的激情与勇猛,35岁以后的中年人有他们的阅历和执着。在我看来,“35岁职场荣枯线”只是臆想的产物,与一个人真正的创造力没有多少关联。强行设置这样的“荣枯线”,只能说明少数用人单位的自私与无知。
童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