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下广西民俗文化翻译研究

2024-01-02 01:54曾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4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内涵广西

曾迅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222)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国家推行文化“走出去”战略,广西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世界介绍广西民俗文化,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应以扩大民俗文化的宣传与传播效力为目的,因此,译者应深入研究本土民俗文化,结合文化传播、民俗学、人类学等理论,进而扩大广西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当前对广西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研究仍然较少,笔者根据广西各类民俗文化外宣文本特点,尝试提出科学的、指导性的翻译原则和策略,这既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也为后续的民俗文化外宣翻译路径挖掘做好基础研究。

1 文化观认识对广西民俗文化翻译的作用

讲好壮乡故事、传播壮乡好声音,就是要依靠译者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风俗的理解和感受,积极主动地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译者的文化观对广西民俗文化翻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信息,实现信息传递对等,以发挥交际功能[1]。通过在翻译中体现广西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文化现象,体现出独有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反映在语言中谋篇布局、修辞方法等行文习惯的差异。

第二,注重文化传播的效果,将外宣翻译视为一种跨文化传播行为,应充分考虑目标语受众的理解程度和接受度。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语言既是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习俗、文化、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2]。翻译的主旨是突破语言壁垒,实现文化自由交流。因此,译者应将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在译文中重现原作的文化,实现文化功能对等翻译。

2 基于文化观的广西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原则

民俗文化外宣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原语读者与目的语读者的交流互动,实现文化传播。在进行翻译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 灵活先用翻译方法

民俗文化中的专有名词是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特有的文化概念,最容易引起译入语读者的兴趣,也是最深刻的记忆点。一般而言,民俗文化中的专有名词是重要的文化负载词,因此,专有名词的翻译应是外宣翻译的重点。民俗文化中的专有名词往往直接反映具体的民俗文化内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做到确保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顺利传递,也要兼顾译入语受众的可接受度,使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译语读者都能够理解和接受广西民俗文化。因此,译者应在特定语境下浓度理解民俗文化中的专有名词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除了常见的音译法和直译法,还可灵活运用意译、注释和增益等方法。

2.2 考虑原语词汇所处的语境和特定的文化背景

一般来说,大部分孤立的词都存在近义词或同义词[3],也即意味着一个原语词汇的意义可对应多个译语词汇,但这些词语虽然意思相同,情感色彩或使用范围却可能大不相同。由于文化差异,中英文读者对某些意象存在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例如,“龙”在中国文化代表着吉祥、祥瑞,能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力量;但在英语中,“龙”对应的“dragon”一词在英文国家常常是一种恶魔、怪兽的形象、如果将与“龙”相关的民俗节庆、民俗物品和民俗活动,如“炮龙节”“拔龙须”“抢龙珠”中的“龙”直译为“dragon”,则会丧失了民俗文化的内涵。只有兼顾上下文语境及特定的文化背景,译者才能找到最符合原文语境和意义的词语。

2.3 关注差异,并进行有效控制

中文文本在词汇表达方式、句式结构等方面与其他语言的文本不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关注这些差异,并进行有效控制。在很多中国民俗文化文本中,经常出现一些意义相同但表述各异的情况,这是由中文句式结构松散的特性决定的。这一特点也导致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句型结构在同一文本中反复出现。而英文与之相反,英文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讲究结构和逻辑的紧密性,喜欢用关系衔接词。因此,英文文本中较少出现大量重复性的句子结构。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贴合译语受众的语言表达方式。根据译语的句式结构特点和词语表达习惯进行翻译,不仅能将民俗的内容传播出去,也能使读者更充分地理解民俗的文化内涵[4]。

3 文化视域下的广西民俗文化翻译策略

3.1 音译+直译

在民俗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要按照广西地区文化的内涵,致力于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尽最大可能保留下来,这不仅能让外国客人更好地记住中华文化的民俗名称,而且使其对民俗文化的内容和特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广西各地的民俗节庆活动是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中存在着很多富有文化特色的专有名词。例如,壮族花婆节中的“花王圣母”“花神” 是属于壮族特色文化词汇。在西方世界中,他们的神即是“God”(上帝),中国的“神”和西方的“God”都是能给人类带来福祉的精神信仰,因此,“花王圣母”或“花神”被直译为“Flower God”(花的上帝)。因此,直译方法既能将花婆节的文化内涵传递出去,又能引起西方受众的共鸣,使他们更容易记住这一名称。被列为广西侗族文化遗产的“三江风雨桥”翻译也同样使用了直译法。在侗族文化中,“三江风雨桥”又称“花桥”,因此,它有两种译法:一是直译为“Wind-rain bridge”;二则是根据“花桥”的名称,译为“Flower bridge”[5]。这些译文既保留了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词汇的传统特色,又使西方受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同时,词汇的翻译也具有简洁明了的特征。

如在介绍广西的壮锦纺织工艺时,由于纺织材料的草叶毛羽、葛麻、丝棉的纺织材料与西方文化中纺织材料的种类基本一致,因此,对草叶毛羽、葛麻、丝棉的翻译,可直接译为“grass-or feather-made”“hemp-,silk-and cotton-made ”。在甑皮岩的骨针、石脚山的纺轮、独具特色的竹笼机织造技术的翻译中,甑皮岩、石脚山为广西地名,为凸显该地区区位地理位置对纺织工艺的影响,将这些地名进行直接音译。因此,甑皮岩的骨针、石脚山的纺轮、独具特色的竹笼机翻译为 “ the bone needles of Zengpiyan Site” and“the spinning wheel of Shijiao Mountain”“the unique bamboo-cage loom” 。同样的翻译考量,对罗泊湾汉墓的麻织物、唐代郁林的贡布、闻名天下的壮锦的翻译,则译为“the hemp products unearthed in the Luobowan Tomb”“the Tang Dynasty's tribute cloth from Yulin”“the world famous Zhuang brocade”。

在介绍“侗族芦笙服”时,“侗族”和“芦笙”是特殊的民族词汇,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因此采用音译的方法,译为“Dong Lusheng”。而“服装”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服装”对应的英文词汇有“dress”和“costume”。“dress”的英文定义为:“an outer garment(as for a woman or girl)usually consisting of a one-piece bodice and skirt”,即外衣(通常为女性或女孩设计),通常由上半身和裙子组成;而“costume”的英文释义为“an outfit worn to create the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 of a particular period,person,place,or thing”,即在某个特定时期,参加特定活动,或由特定的人所穿的衣服,通常用来表示节日的盛装或演出的服饰。“侗族芦笙服”最初是部族首领在祭典或节日时穿着的盛装,后成为在祭祀庆典时的着装或芦笙节的演出中芦笙手的演出服。根据翻译原则中译入语的词汇选择应考虑原语词汇所处的特定文化背景,“侗族芦笙服” 应翻译为“Dong Lusheng Costume”。而“侗族女服”通常指的是侗族女子日常所穿的服饰,因此应译为“Dong Woman Dress”[6]。

3.2 意译

直译虽然能够更好地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但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存在明显的不同,直译并不能保留原文本文化内涵,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往往会采取与源语言相似或相同的表达形式,在确保传递文化内涵的情况下,兼顾文化特色,这即为意译。意译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确保译文传递的文化和译文的用语习惯与受众的需求相契合。广西有许多具有地区和民族特色的美食小吃,其中酸嘢饮食文化尤其著名。“酸嘢”是将果蔬用醋、盐和糖腌制而成的味道偏酸的食物。如果用直译的方法,“酸嘢”应译为“sour food”。英语读者受众看到“sour food”会想当然认为这只是一种加了酸性调料的食物,却无法知道它是如何制作的,也不知道“酸嘢”中除了“酸”以外的特色风味。但如果采用意译的方法,用“pickled”一词代替“sour”,将其译为“pickled food”则能更好地体现 “酸嘢” 的丰富的独特风味。因为英文里的“pickled”一词对应了中文中的“腌制的”。因此,译文虽然没有提及“酸”,但是食客通过译文,就能了解到“酸嘢”是腌制而成的酸味食物。

“酸笋” 是许多广西小吃中都会加入的配菜,如老友粉、螺蛳粉一般都会加酸笋。参考“酸嘢”的译法,“酸笋”应译为“pickled bambooshoots”,同理“鱼头酸笋豆腐汤”则译为“Fish soup with pickled bamboo shoots and toufu”[7]。通过意译,读者不但知道这些食物的配料,也能了解其制作工艺。

在翻译瑶族特色服饰时,原文为“瑶族服饰色彩斑斓,纹饰繁缛,领口、袖口、衣边多刺绣、织锦、镶阑干,帽檐、披肩、背带垂挂红缨”。其中,“阑干”指的是壮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服饰周身缘的一道丝织或棉织的辫子,也可以理解为镶在衣服上的花边。原句中“领口、袖口……红缨”是对“瑶族服饰色彩斑斓,纹饰繁缛”的解释,而“镶阑干”与刺绣、织锦的用途是一样的,在其难以在英文中找到对应的词语的情况下,将“镶阑干”在译文中删去,并不会影响原文的信息传递,也不会影响译语读者对瑶族服饰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原文“瑶族服饰色彩斑斓,纹饰繁缛,领口、袖口、衣边多刺绣、织锦,镶阑干,帽檐、披肩、背袋垂挂红缨”可译为:The Yao costumes are rich colors,patterns and adornments.Embroideries and brocades are often used to ornament collarbands,cuffs,and lower hems.Hat brims,capes and bags are ornamented with red tassels[8]。

3.3 增译+改写

在对少数民族文化词进行翻译的时候,可以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注释的方式给译语读者创建特定的民俗文化语境,尽可能减少因为语境陌生而引起的隔阂,由此深化译语读者对民俗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度。比如,在介绍壮族及其先民就在华南—珠江流域发展稻作农业生产时,会涉及壮族独特的“那”文化,即:据“那”而作,凭“那”而居,赖“那”而食,靠“那”而穿,依“那”而乐,以“那”为本的生产生活模式及“那”文化体系[9],造就了与北方旱作文化和游牧文化迥异的生计方式和文明类型。对“那”进行翻译时,需要译者对壮语中的“那”要有全面的、科学的、深刻的理解。“那”在壮语中意为“田”和“峒”,泛指田地或土地。在珠江水域地带,分布这许多以“那”开头的地名,其中又以广西的左右江、红水河和邕江流域最为密集,比较常见的“那隆”“那坡”“那弄”“那渠”等。壮族祖先最先适应珠江流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广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水稻技术,成为稻作民族。“稻田”壮族农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如前文所述,“稻田”亦即“那”,因而“那”文化是壮族农业文化的核心。对“那”的翻译,需将“Na”进行音译,同时,将其文化内涵以括号形式(paddy fields,Zhuang language)译出。此外,直译后增加注释说明,可加深读者对“那”文化的理解,提高“那”文化的传播,此段可译为:Zhuang ancestors have lived in Zhujiang river basin from time immemorial.Zhuang's homeland has appropriat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to develop ric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 distinctive culture with "Na"(paddy field,Zhuang language)as the core of living patterns and cultural systemis vastly different from the way of living and culture types of the north dry farming culture and the nomadic culture.The "Na" is our base,in it we farm,along it we reside,rely on it we eat and wear,and through it we play fun.

在翻译少数民族服饰贯头衣时同样应该用增译的方法。贯头衣是“大致用整幅织物拼合,不加裁剪而缝成,周身无袖,贯头而着,衣长及膝”。实际上,“贯头衣”就是一块布,穿着方式为披挂或裹扎。这种服饰的特点是穿着时从头往下套,苗族人也将其称为“贯首衣”,这是一种人类早期服饰款式的遗风。“贯头衣”被译为“one-piece coat”,“coat”的定义是“a thick outer garment worn outdoors,having sleeves and typically extending below the hips”。因为苗族女主常将“贯头衣”作为外衣穿,将其译为“coat”能够准确传达源语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实现文化传递对等的功能。但将“贯头”译为“one-piece”会使英语读者感到困惑,读者很难将“one-piece”与“贯头”联系起来,因此可以通过增译加注释的方式,将其译为:“onepiece coat(made by one piece of cloth without seam)”。括号里的注释介绍了这一服饰名称的由来,实现文化传递的效果。

中国的民俗活动存在许多字面意思与其丰富内涵不相符合的特色词汇,这样的词汇可以采用”意译+释义”的方法进行翻译。例如,疍家婚俗文化中的“哭嫁”习俗。疍家新娘出阁前10 天就开始闭门不出,每到夜晚就开始唱哭嫁歌,新娘用歌词来表达对先辈的怀念及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将“哭嫁”直译为“crying marriage”会使外国读者认为这是一场不幸的、被迫的婚姻。“哭嫁”表现的是即将出嫁的女子对离开父母、亲人的悲伤、不舍。可采用意译加注释的方式将“哭嫁”翻译为wedding lament(a traditional marriage custome,to express the bride's affection to her relatives)[10]。

4 结束语

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应加强推动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在文化视域下的广西民俗文化翻译要求译者充分把握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加强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领会少数民俗文化的精髓。在翻译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对民俗文化中的专有名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词语选择上须充分考虑上下文语境和所处的文化背景。同时,要兼顾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度,在保证原文的文本意义和文化意义实现等效传播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选择译入语读者习惯的句式结构。民俗文化的翻译可灵活运用“音译+直译”“意译”“增译+改写”策略,把广西民俗文化信息、文化特色、文化内涵准确生动地传递给读者,实现极富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输出,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外交流的目的。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内涵广西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挖掘习题的内涵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