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某职业技术院校为例,通过对其采购工作实践的分析,发现其在政府采购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政府采购;问题;途径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Management Mod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Wu Shuangqun Han Jing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Office,Baotou Vocational amp; Technical College,Baotou,Inner Mongolia 014035)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analyzes its procurement work,find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nd aims to" put forward the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government procurement;problems;ways
近些年,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日益增长,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部分,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性资金,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大多数采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政府采购相关的法律法规。某职业技术学院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随着招生规模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学院对各种财政专项建设的投资也在稳步增加,其中绝大部分的采购需要用财政性资金。因此,强化对高等职业院校政府采购活动的标准化引导和管理、提升采购资金的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职业院校政府采购普遍做法
(一) 高职院校政府采购工作概述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既具有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充足的实习实训仪器设备以及有关服务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条件。因此,采购实习实训有关的设备和服务是高职院校采购的重点工作。现阶段,为了保障学校培训设备等教学资源的持续性,以及确保政府采购工作的合理合法合规,高职院校一般会设置专门管理部门来负责此项工作。
1.采购预算及资金来源
除了政府常规的生均拨款以及事业单位的收费,职业学校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下拨的专项资金和专门用于实训室建设和关键学科发展等特殊项目的财政援助。多样的资金来源为职业学校的政府采购行为提供了相对稳定的财政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在参与政府采购的过程中,不仅关注预算的编制,也积极争取政府的专项资金。
2.前期市场调研
高职院校尤其注重教授学生与其未来工作顺利衔接的操作技能,以帮助其更好地面对实际操作问题。这就要求学校所采购的教学实训仪器无限接近其所从事行业所需的仪器设备,甚至需要比行业所需的仪器设备的参数等要求更为严格,功能要求更具多样性,以便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活动中接触到更多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所以,高职院校的运行部门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市场研究,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符合教学目的的仪器设备技术参数、技术细节。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用有限的资金购买到满足教学的仪器设备,能够使财政资金得到最大化使用。
3.采购方式选择
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常用的采购方式主要有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竞争性谈判、询价、谈判、单一来源等形式。
(二) 高职院校政府采购工作实践
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额事业单位,其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以往,学院采购需求由实际使用部门提出,执行采购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由缺乏采购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组成,对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较为匮乏,对集采目录以及采购流程也不熟悉,从而导致采购程序混乱。与此同时,由于学校政府采购的规模不断增长以及对资金使用效益的需求日益增强,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政府采购显得至关重要。设立统一的采购流程和准则,以保证采购活动的高效、公开和合规早已刻不容缓。所以,学院已从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制度、采购过程等多个角度,对政府的采购活动实施了全面的标准化,详细的操作流程。
1.设立专门组织机构
学院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处,该部门负责全面统筹和领导学院的各项采购工作。目前,学院已经采用了采购和监管分开的管理理念,基本构建成学院统一领导,国资处集中管理,纪检、财务等联合监督的新型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确保了采购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保证了管理和执行的高效分离,使采购过程更加透明、公正和有效。
2.健全政府采购管理章程
学院将政府采购工作作为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推进以来,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所有采购活动合法合规。随着采购活动的不断增多以及采购形式的不断变化,学院的采购制度也在随着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因此,学院在原有采购制度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包括学院采购管理内控制度、采购管理内部控制规程、学院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这些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学院政府采购工作起到约束和指导作用,能较好地提升学院政府采购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3.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流程
学院将政府采购活动分为集中采购和非集中采购,集采活动按照政府采购流程执行,非集采活动按照预算资金和校内内控制度择优选取采购方式。盟市级分散采购限额标准以下、非政府采购项目发生紧急或特殊情况,难以按规定集中采购的,可在事实合理、依据充分的基础上缩短时间、简化流程,但需完整保存与采购有关文件和记录等,采购结束后将审批表和报告纸质材料交至国有资产管理处备案。
二、高职院校政府采购工作中的问题及分析
(一) 审批流程烦琐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普遍面临采购审批环节程序烦琐、流程复杂的窘境,使得采购流程顺畅程度和采购效率大受影响。具体表现在:首先,采购过程中需要填写的单证单表较多,有的部门甚至需要将纸质单证拿到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呈报审批,既加重了工作负担,又降低了整体运行效率,给办事效率带来不利影响。其次,采购过程中往往包含多重审核、核准、签字等环节,每个核准环节所需时间较长,造成整个采购过程周期冗长、核准环节繁多、招标时间拉长、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一烦琐的工序,使物资迟迟不能到位,采购工作效率受到严重影响。最后,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也是导致采购执行难度加大的重要原因。由于采购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导致协同工作困难,进一步加大了采购执行的难度。
(二) 采购前的调研论证不充分
在采购流程中,前期的调研论证环节显得尤为关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上表现尤为突出。采购部门往往只是机械地按照项目预算来执行采购计划,而未能深入探究设备配置背后的逻辑。缺乏充分的前期论证,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只有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才能确保采购的设备真正符合项目的实际需求,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采购的效率和效益。
(三) 采购执行侧重于程序规范,招标采购监管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更注重政府采购的整个程序是否合理合法,而忽视采购过程中的具体节点是否合理合法。在政府采购的整个采购环节中,学院监管部门在项目评审、验收和质量评价等节点的参与度不够,导致采购结果存在良莠不齐、质次价高的现象。同时,履约与验收管理对有关各方责任界定不清、验收程序经常流于形式、专业人员评价不够科学、运用专业手段不够等问题,使得整个验收考核环节经常流于形式、走过场。因此,为保证采购过程的公正、透明和高效,高职院校需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建立规范的监督流程,并加强纪检监察部门的参与,才能提高招标采购的效率和效果。同时,财务部门和采购部门之间的协调制衡,以及验收环节的科学评估,也需要加强,这样才能保证合理利用学院的资源。
三、高职院校政府采购工作的完善对策
高职院校在招标采购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凸显出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明显短板。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内控目标不够清晰,管控内容覆盖不全,管控手段单一,多样性不够等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在招标采购环节的内控主要目标多局限于防范管理风险,内容上以规范采购程序为主,而管控手段则主要依靠传统的审文、审阅等方式进行。这种以程序合规性为导向的管控方式,导致学校在招标采购过程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合规性。这种做法既增加了废标、流标的风险,又使采购工作不能按计划推进,容易产生纠纷和投诉。更为严重的是,高职院校可能还面临着廉政风险、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的威胁,因为所购工程、服务和设备可能存在质量低、价格高、名不副实等问题,从而给整个单位的管理带来更大的风险隐患。
(一) 完善制度机制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实施采购活动的基础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高职院校需紧密结合自身政府采购工作实际,遵循招标采购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采购活动的合规性、规范性。在此过程中,认真制定和优化单位内部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完善采购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以“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为核心理念。这样,才能构建严格的招标采购内控制度,做到风险可控,责任可追究,确保每一项采购活动都能做到有章可循,依法、高效、有序。
(二)加强调研论证
采购前期的调研论证在合理利用财政性资金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过程应分为外部调研和内部论证两部分。
外部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采购项目的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市场供给情况、同类采购项目历史成交信息、技术要求与商务要求等信息,为采购预算提供科学的依据。然而,在实际采购过程中,采购需求部门的采购需求调查对象较为单一,仅参考个别商家的商品数据,未做到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因而导致在编制采购需求时可能出现不完整、不合规等现象。因此,需求部门在确定采购需求前所进行的调研必须合规完整,确保所调查的对象具有广泛性且符合采购项目特点。只有这样需求部门才能清晰地阐明采购物品的具体用途和所需性能,确保采购物品与预期目标高度一致。此外,采购团队和学院的财务负责人就采购项目进行密切交流,掌握当前的库存状态,以防止无谓地再次购买。为提升采购调查的精确度与科学依据,倡导设立一个由来自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构成的项目评估团队。这个小组将负责证明采购需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提供合理的建议,以确定精确的采购需求参数。高职院校可以委托校外的第三方审计机构依据相关数据进行市场询价,以确定合理的采购价格,保证后续采购流程能够顺利进行。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采购流程从传统的线下模式逐步向高效的线上操作转型,在招标采购信息的发布上也能做到更加透明。同时,运用电子开评标系统来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市场参与者的活跃度与广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整个招标采购过程的各个环节来说,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从整体上做到动态监管。因此,打造数字化的招标采购平台意义重大,不仅为采购活动的现代化进程添砖加瓦,对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客户需求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监督机制在帮助防范潜在违规行为的同时,将保证采购活动的公正、透明和高效。凡涉及项目申报书、预算授权审批、工程招投标审批、委托代理协议、采购文件确认函、专家抽取记录、采购(招标)公告等文件和音视频资料,都必须纳入严格的档案管理系统,确保采购过程可追溯。此外,数字化采购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是专家库、供应商库、产品库、服务库等,以及招标采购合同库等专项数据库的逐步建设。运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建立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建立采购负面清单等方式,提高违规企业的违规成本,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能够对招标投标文件的合理性进行审查。
四、结语
本文的初衷旨在为高职院校的政府采购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教育和办公资源的快速增长,师生们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
然而,资源的分配却面临着不平衡和不充足的问题。因此,政府采购工作的频次不断增加,以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迫切需求。然而,政府采购工作一直是廉政风险的高发区,部分高职院校长期沿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形势发展。鉴于此,我们亟须深入分析政府采购工作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积极探寻有效的解决途径,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政府采购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和廉洁化。
参考文献:
[1]张琳,徐斌.预算一体化背景下高校采购管理优化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9):30-32,38.
[2]包苏日娜.高校采购信息化建设优化路径探究[J].中国信息化,2024(5):75-76,63.
[3]刘明阳.招标采购中的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21(21):119-120.
[4]黄敏.公办高校招标采购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4(5):141-143.
[5]王慧美.高等职业院校政府采购工作浅析:以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为例[J].商讯,2020(1):14-16.
(责任编辑 蔚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