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讨

2024-01-01 13:36谢惠娜
家长·下 2023年10期
关键词:融合信息技术语文

谢惠娜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着重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发展新趋势,突出信息化教学资源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教师要积极地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并在预设课堂教学活动以及优化教学环节方面,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入手,充分发掘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创新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及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完善,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推动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改革的同时,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助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启蒙阶段,小学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语言基础学科,其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明显的学习特点,如求知欲强烈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思维活跃但缺乏组织性和有序性等。这些显著的特点都会关系到后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流程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情况。从以往语文课堂教学经验不难看出,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方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环节的整体参与积极性较低,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不尽理想。

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发现,小学生对于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会表现出更高的求知兴趣,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更为高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契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能将原本单一枯燥的文字内容用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图文结合的教学形式也更易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另外,《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推进教学活动的同时关注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教学的方式和流程,从学生最近发展区以及语文学科教学特征入手,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进行系统整合。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融入,教师可以在课内教学的基础上适时融入优质的课外教学资源,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助力教师在多元化的教学素材支撑下有序落实语文教学计划,更为高效地达成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

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线教师应当基于以往的课程教学经验,从小学生实际学习认知特点入手,深入发掘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教学的优势,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中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完善和创新,助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先声夺人,让课堂更有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考虑到小学生实际认知特征和学习特点,教师在规划教学活动时,应当着重关注课堂导学环节的设计,以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以此保障各项教学活动的有序推进和高效落实。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那种围绕教师说教授课的方式,信息技术融合下的语文课堂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拓宽知识的呈现途径,在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辅助下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以先声夺人的优势快速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例如,在《白鹭》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白鹭”,方式为学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白鹭图片以及视频资源,通过直观观察代入的方式,将白鹭这一形象具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弥补以往教学中单凭学生想象进行图像构建的缺陷。在学生观看过导学视频和相关图文信息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交流分享自己眼中的白鹭是什么样的形象。在有了具象的认知和直观的视觉体验之后,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集中在作者笔下的白鹭上。这种融入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直观观察和主观视觉感受,深入感悟作者笔下的白鹭形象,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让原本单一枯燥的文本阅读变得更有趣、更形象。

(二)创设情境,让课堂更生动

在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中,在做好课前教学的激趣之后,为了保障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注意力得到持续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也要找到学科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立足点,并依托信息技术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建具体的教学情境,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流程,为开展多元化的情境教学提供条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在教学情境的辅助下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表达欲望的激发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时,由于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距今较为久远,单凭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和教师讲解,可能无法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和情感感受。在基于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互联网平台中的《圆明园》或者《火烧圆明园》等影视片段,将其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此为媒介为学生創建主题学习情境,在历史事件和学生阅读之间搭建一个跨时空的沟通桥梁,在直观的视觉体验和影视片段的辅助下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观看视频片段之后,教师可以顺势向学生提出导学问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到圆明园,世人都会觉得惋惜?

(2)在历史的长河中,圆明园经历了什么变故?

(3)“毁灭”是本篇课文的核心题眼,但是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却用了较多的篇幅去写圆明园以往的辉煌?

(4)文章的中心意图是什么?

在导学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可以在文本阅读的体验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课外视频资源的直观体验,从自己真实的感受入手探究以上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电子白板功能为学生呈现出圆明园毁灭前后的两张图片,在对比观察中引领学生准确把握“毁灭”一词的深层内涵,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文字理解,增强情感体验。

語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文本阅读的学习兴趣,也能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促进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为学生带来更为深刻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三)人机互动,让课堂更智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除了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之外,还可以以信息技术为教学载体,为学生打造一个即时、共享、互动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可以在创新的信息化课堂中开展语文识字、阅读和其他各种学习活动;或借助电子白板开展多元化的识字游戏、识词游戏,夯实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或通过信息技术人机互动的智能化教学方式,对语言文本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或基于信息技术开放平台的资源优势,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对某一主题阅读活动展开深入探究。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可以打造现代化的智慧课堂,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促进学生展开沉浸式学习,为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高与学习能力的发展赋能。

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的智能对话软件,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各阶段学习任务输入智能对话软件中,为学生进行沉浸式阅读提供目标导航。为了便于学生自主开展高效的阅读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在对话软件中输入与课文相关的“关键词”,将其作为触发智能对话的指令,为学生更好地开展人机互动提供平台。在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学习生字词时,智能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发音以及朗读情况做出纠正指导,帮助学生扫清课文阅读的障碍,提高自主阅读学习的有效性。另外,在词汇积累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内教学内容和课外学习资源进行巧妙融合,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如,在学生掌握“富饶”“五光十色”“瑰丽”等词汇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智能机器人提问形容大海的词语有哪些,形容珊瑚景色的词汇有哪些。在触发关键词之后,智能机器人会自动出示学生提问的答案。这种趣味性的人机互动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生字词和语言积累的效率,助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整合资源,让课堂更丰富

信息技术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除了能够作为教学激趣的一种手段之外,其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也是融合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及语言文化意识的基础学科,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规律以及学习需求,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让教学内容更贴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此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同步提高。教师可以在识记字词环节,利用智能化的教学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夯实学生字词学习的基础;在阅读环节,借助课外优质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在重点知识的讲授环节,通过借鉴课外优质微课资源等形式,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下,打破语文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影响,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例如,在《观潮》教学时,课文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考虑到许多小学生并没有现场观看的经验这一学情,教师就可以引入云课堂的教学活动,以钱塘江大潮这一主题微课视频为载体,为学生播放现场壮丽的观潮景观,让学生在认知体验中初步建立具象的图像。然后,将课本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好词、好句以及笔记上传至云课堂的资源库中,为学生建立完善的课时资料库,便于学生共享学习和下载巩固。另外,在课堂最后的学习评测环节,教师还可以制作趣味性的闯关小游戏,围绕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巧妙设计问答游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和总结课堂学习过程,在查漏补缺的梳理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五)延展思维,让课堂更高效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习惯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根据过去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为学生讲授课本知识。在这种教学氛围中,经常会出现教师讲得眉飞色舞,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情况。从传统教学经历中不难看出,教师习惯将教学关注的重点集中在课内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教学方面,并未关注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实际学习需求。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这一实际情况是导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的重要原因。为此,教师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特征,并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搭建合作探究的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活化和发展,让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更为高效。

例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时,为了便于学生深入课文去体验大青树下的小学生活,体验作者蕴藏在课文中的一些情感,教师可以在预设课堂教学活动时发布如下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1)自主搜集一些和少数民族相关的服饰、文化等内容,并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在课堂上呈现。

(2)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全文的框架结构,并基于自主阅读的学习体验,用简短的话概况本文的主要大意。

为了便于学生完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思维导图的参考模板,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重构。在这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探究学习活动中,不仅学生可以掌握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和整理学习资源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切实带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在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双边互动中,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学习特征入手,深入开发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和资源优势,找准两者融合教学的着力点,依托课本教学资源系统地规划教学流程,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教师应当科学平衡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保障信息技术应用的合理性,避免出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情况,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和语文融合教学的优势,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融合信息技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融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