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教材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分析

2024-01-01 13:36李德勇
家长·下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大运河新课标信息技术

李德勇

新课标强调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转变要求教学内容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深入实践的每个环节,帮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新教材以更为合理、科学的内容布局和知识组织形态,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树立系统化、整体性、多维度的教学思想,借助整合关联密切的课程单元,打造以项目为中心的综合学习模块,使信息技术教育更丰富、更立体。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不再是简单的技能传授,而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过程,以提升信息素养、培养计算思维和落实技术应用实践为基本教学目标,侧重于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观念。《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提到“创新教学方式,以真实问题或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计算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其中,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将孤立的知识点串联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经由实际项目驱动、案例分析、任务探究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未来在数字化世界中的生存与发展铺就道路。

一、新课标、新教材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价值分析

大单元教学指的是教师将相关的学科内容整合成一个更大的教学单元,以项目或主题为中心,精心规划、实施教学活动,以便于学生更系统深入地探究学科知识。这种方法超越传统“逐章逐节”的教学模式,更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应用。在表现形式上,大单元教学呈现为模块化的结构,每个模块包含若干相互关联的课程内容,将相关的知识、技能、概念融为一体,便于学生掌握。每个模块之间的过渡平滑,以确保学习的连续性、一致性为目的,帮助教师更高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探索不同的主题和概念。

大单元教学通常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点与技能,形成跨学科的教学体系。在信息技术领域,这种教学方式涉及编程基础、网络安全、数据分析和软件应用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经由实际项目来应用所学,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实用且具有探索性。学生既可以学习到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又将在实际的项目中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养成主动发问、积极实践、自觉总结的良好习惯。同时,大单元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强项,进而发掘和深化个人特长。这种选择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特定领域的兴趣,并提升其在这一领域的专业技能。

對于教师而言,大单元教学要求更高,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从整体视角审视单元内知识点间的关联,以此开展课程教学。这种方式强调知识点之间的整合,从而避免传统教学中知识点零散、整体性不强的问题。教师需立足新课标教学要求,专注于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创新优化教学活动,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以全面升级的教改意识带动学生的学习实现提质增效。

总之,新课标与新教材为大单元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撑。课标之“新”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而教材之“新”则提供了更加丰富、先进的教学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为师生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以实践“科”与“技”并重的单元教学课堂之“新”。

二、新课标、新教材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根据教材重点,确立单元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更加提倡学生自主创新与实践,内容上更加注重编程、网络安全、数据科学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要素,以及这些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种变化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目标,以适应当今技术发展的快速变化。依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要求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时考虑学生的经验知识、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以及课程标准和学校教育目标。为此,教师需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识别核心知识点与关键技能,并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学习目标,确保目标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

《互联网中数据共享——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作为新教材中一个典型的教学单元,涵盖了数据科学、网络传播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知识。在这一单元中,学生需要学习数据共享的技术原理,探究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中国大运河的文化价值。教师可以围绕“数据共享”与“文化传播”两大板块,明晰各自的重难点与教学主线,并将两者整合,以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数据共享板块的教学目标集中于使学生理解数据共享的核心技术原理,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和共享技术,具体包括:①识别和操作不同的数据格式,如文件、图片、视频、音频等。②掌握数据上传、存储、加工等操作方法。③理解数据共享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场景和应用价值。

文化传播板块中,教学目标聚焦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文化的策略和技能,具体包括:①了解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包括其建造背景、历史演变和文化意义等。②学会使用网络工具和平台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如创建和管理社交媒体账户、设计网站和博客等。③初步掌握多媒体制作基本技能,包括视频编辑、图像处理和网页设计,创造性地传播大运河文化。

随后,整合这两个板块的教学目标,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目标框架:①综合运用数据共享技术和文化传播策略,设计和实施一个以传播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项目。②项目需展现学生对数据共享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对大运河文化的深刻理解。此后,教师便可以依据层次分明的教学目标开展整体教学,而不至于偏离教学初衷。

(二)结合生活情境,提炼单元教学主题

根据新课标中“倡导真实性学习”与“注重创设真实情境”的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其融入整体课程设计中。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构建情境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容的相关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应深入研究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确定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教学内容,如社交媒体、电子商务、智能家居等,将其作为单元教学主题,并基于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主题设置相关的项目和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赋予课堂前瞻性、生动性。

《走进互联网——探索数字中国 共话互联网》单元聚焦于互联网的演变和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内容覆盖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原理,以及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影响等。其中,具体内容包括互联网基础架构、网络通信协议、社交媒体的兴起、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数字化趋势对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教师在教学时需通过询问、探讨等活动,了解学生日常使用的互联网应用和网络服务,包括其使用习惯、偏好以及对这些服务的看法等。教学内容的具体主题设置如“社交媒体的力量:连接还是隔阂?”“数字商务革命:电子商务如何改变我们的购物方式?”“网络空间的安全与隐私”,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互联网技术及其社会影响。

①在“社交媒体的力量”主题下,教学活动包括讨论社交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分析其对人际关系、沟通方式的影响,引导学生收集、分析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探讨社交媒体如何塑造公众意见和文化趋势。②在“数字商务革命”主题下,教学内容聚焦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运营模式以及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教学活动可以设计为模拟电商项目,让学生团队创建一个虚拟的在线商店,从而实践电子商务的运营流程,包括市场调研、产品选择、网站设计和客户服务策略等。③在“网络空间的安全与隐私”主题下,教学活动着重于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的传授,讨论个人数据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安全使用互联网。教学活动可以设置安全知识小测验、网络安全案例研究以及模拟网络攻击和防御演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如此,教师在设计主题时需打开思路,以中心主题为主干,提供多种分支主题以供切换、补充,助力学生深化知识理解。

(三)任务贯穿项目,设计单元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类别多样,包括基础技能训练、理论知识学习、软件和硬件操作实践、项目开发与创新设计等。每一类任务都旨在培养学生在不同层面的信息技术能力,从基础操作到复杂的问题解决,涵盖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各个方面。单元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是将这些多样化的教学任务融入具体的学习项目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项目主题的统领下精心选择、布置一系列具体的学习任务,并以层层深入为原则逐渐递增任务难度,即从基本操作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应用和创新设计。过程中,教师注意发挥自身支持与辅助的作用,适时提供有益反馈,引导学生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互联网中信息获取——探寻中国大运河的璀璨》单元聚焦于信息技术在文化探究中的应用。教学内容涉及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信息的有效筛选和推送机制,以及数字资源的管理与创造。具体到数字作品制作,则包含海报、演示文稿、短视频和公众号文章等多媒体形式。教师在布置教学活动时,可以以“信息的搜索与遴选”为起点,布置以下任务链:

任务一:使用“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等练习关键词的选取、组合技巧——掌握高级搜索技巧,包括使用引号进行精确匹配,或使用减号排除不相关的结果——借助搜索引擎找到特定的大运河图片,如古代画作、现代照片、地图等,注重版权问题,选择合适的公共领域或版权允许使用的图片——提交一份报告,列出所找到的图片和搜索策略,解释为何这些图片对理解大运河文化有价值。

任务二:使用搜索引擎收集关于大运河的历史文章、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使用信息筛选技巧,检查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区分事实与观点——从收集的信息中提取核心内容,涵盖大运河的历史重要性、文化价值、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将这些信息整合成一份简明的文档,包含关键的历史事件、文化特点和大运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同时附上参考信息的链接或引用。

任务三:初步掌握信息推送技术的基本原理,如RSS订阅、社交媒体推送算法等——使用这些技术关注与大运河相关的最新信息,如订阅相关话题的RSS源、关注相关社交媒体账号——汇总定期收到关于大运河的最新信息,如文化活动、保护工程更新等——分析这些信息的实时性、相关性,并讨论信息推送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潜在应用。

在数字作品制作环节,教师同样以“制作海报(使用Photoshop或Canva)——创建演示文稿(利用PowerPoint或Google Slides)——制作短视频(使用iMovie、Adobe Premiere或Shotcut)——撰写公众号文章(发布于微信平台)”串联单元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四)基于核心素养,完善单元教学评价

新课标在信息技术领域首次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其中,“信息意识”强调对信息的敏感度和鉴别力,“计算思维”侧重于逻辑分析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指向利用数字工具开展创新性学习与探索,“信息社会责任”则涉及对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和伦理意识。各核心素养的评价形式应当多元化,如信息意识的评价可以通过分析报告或案例研究,计算思维评价需借助编程任务和逻辑测试,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主要借由创意项目、技术展示加以评估,信息社会责任的评价则通过讨论会和反思日志等方式实施。此外,教师需基于相应的评价指标,综合采用自评、同伴评价、项目评价以及传统的笔试、实践考核等形式开展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

《互联网中数据传输——组建校园“网络工程师”联盟》单元涵盖网络系统的基础构成、数据传输过程的原理与实践,以及小型互联网系统的搭建和故障排除技巧。教学内容从网络基础理论延伸到实际操作技能,包括网络设备的认识、数据包的传输机制以及局域网的搭建和维护。

①评价信息意识评价:安排学生撰写一份关于网络系统构成的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深入探索不同网络设备的功能及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作用。报告需包括网络基础设备的详细描述、数据传输原理的阐释以及对数据流动过程中潜在问题的分析等。②计算思维评价:设计一个编程任务,要求学生编写简单的网络通信程序,测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技能,要求程序能够实现基本的数据包发送和接收功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逻辑测试,如网络故障排除的场景模拟,评估学生对网络系统故障诊断和处理的能力。③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评价:组织一个小型项目,要求学生团队合作搭建一个简易的局域网系统。该项目需展示學生对网络搭建的理解,包括网络设备的选择、配置及系统的测试。项目的完成度、创新性以及团队合作等将作为评价的关键指标。④信息社会责任评价:组织一次小组讨论会,讨论在网络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伦理、安全问题。学生需反思网络技术的使用对个人隐私和社会的影响,撰写一份反思日志,记录对网络技术合理使用的看法和建议。

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表现将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重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成长情况。

三、结语

新课标和新教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带来的变革不仅仅局限于内容的更新,更体现在教学方法和目标的根本转变上。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使学习过程更加贴近实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能够强化其创新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其信息伦理意识。依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结合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确保了教学的高效性和针对性,将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猜你喜欢
大运河新课标信息技术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