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臣
摘要:文人爱饮酒,他们使用酒器也很讲究,不同的酒器蕴意不同,这些都集中体现在他们的诗文作品当中。在教育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里出现的酒器中,“尊”“杯”最为常见,但他们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不同。从这两个字的汉字流变等方面看,“尊”前“杯”后,“尊”大“杯”小,“尊”尊“杯”卑。
关键词:统编教材 语文 尊 杯
酒可以浓情,可以壮胆,也可以排忧,所以酒受到文人的青睐,五柳先生还把酒当成“忘忧物”,曹操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古人饮酒还是非常讲究的,喝什么酒、什么时候喝、用什么喝,都有相应的规定。尤其是在酒器的使用上,盛酒器、温酒器、醒酒器、倒酒器、饮酒器一应俱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酒器。在教育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下称为“新教材”)的古诗文部分,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尊”和“杯”,分别有五处和七处,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新教材中的酒器“尊”与“杯”。
一、从汉字流变看“尊”与“杯”的内涵
(一)“尊”字的汉字流变
“尊”的甲骨文字形 ,就是双手捧着酒坛子,从酉,从収(gǒng)[1]。本义是一种祭礼行为,人们进献美酒,后来用作礼器。《说文解字》:尊,酒器也[2]。“尊”就是一种盛酒器。
因为“尊”是酒器,最初为祭礼之用,古人在祭礼中用尊进献美酒,表达出一种虔诚和敬仰之心,所以后来“尊”就有了尊重、尊敬的意思。随着“尊”这个字的义项增多,作为酒器的义项开始用加偏旁的方式造新字,如加“木”“缶”“金”字旁,造出“樽”“罇”“鐏”字,从这些偏旁可见,后期尊制造的材料也变得丰富起来。后来“尊”和“樽”这两个字在义项上各有所指,“尊”用作尊重、尊敬等意思,“樽”指酒器。可见“尊”和“樽”就是一组古今字,这组古今字有时也会同时出现在作品中,用作酒器、大型盛酒器。再后来,“尊”就从盛酒器发展为饮酒器,一些古诗词中的“金樽”就是金杯,饮酒之用。
(二)“杯”字的汉字流变
“杯”字目前可查,最早出现的是战国楚简文字。小篆字形为 ,从木,否声,籀文字形为 ,从匚,不声;《说文》:“ 也,从木否声。”汉代隶书有的写成“杯”(从木,不声),有的写成“桮”(从木,否声)。到了楷书多写为“杯”(从木,不声),或者写成“盃”(从皿,不声)。“杯”字是形声字,形旁“木”说明“杯”最初是用木做的,形旁“皿”说明它是个容器,形旁“匚”说明它是一个盛东西的器物。《古代汉语词典》[3]将“杯”解释为盛羹、水、饮料等的器皿。“杯”后来使用功能较为广泛,是一种大众性使用的器皿。
二、以新教材为例,谈二者的具体使用
“尊”大“杯”小,所以,盛大、庄重、富足等场合多用“尊”,小酌小饮时常用“杯”。如李白《行路难》[4]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前,友人盛宴相送,用“金樽”“玉盘”来表达宴会的盛大,然而作为酒仙诗人,却对如此豪奢的盛宴无动于衷,表现了自己内心苦闷悲伤。白居易《轻肥》[5]中“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这句诗,“尊”和“罍”都是造型美观的大器,用“尊罍”才能更好地表达内臣们奢靡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不适合用小器“杯”。
我们再来看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家境殷实,即便是被贬而归隐田园,他的南园也仍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生活比较富裕。所以家里有酒盈樽,才更符合他的家庭情况,也更符合他“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境界。如果用“杯”就完全不符合这首诗的意蕴了。杜甫在《登高》中写道:“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当时杜甫穷困潦倒、流落他乡、年老多病,只能小酌悲酒,借以消愁,所以用的是“杯”。
“尊”是大器,常常表达一种豪放大气的情怀;“杯”是小器,常常表达婉约细腻的情思。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饮酒也成为更多阶层人的事,使用“尊”的范围也更广泛了。再向后发展,“尊”也由盛酒器发展为饮酒器。但是即便“尊”是饮酒器,也依然与一般的饮酒器不同,它还是带有着大气、虔诚、祈福、高洁的意蕴。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抒情主人公将酒洒地而对月起誓,表达一种虔诚,当然用“尊”为佳,要是用“杯”就降低了格调,不符合语境了。另外豪放派词人苏轼在这首词里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大彻大悟的人生哲理,所以用“尊”就更具大气之势;而“杯”和“盏”就更适合用于婉约派词人表达细腻悲伤情感上,比如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晚年境遇凄苦,流落他乡,小酌淡酒,“杯盏”更佳。
“尊”常常对月,一尊而饮;“杯”常常随身,频频相约。我们发现金樽对月,就像美女配英雄一样,常常同时出现在古诗文中。如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6]:“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尊和月都是圣洁之物,都能寄托一种祈愿。金樽酒酹明月,表达一种内心的虔诚誓愿。所以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发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月亮也同样是古人寄托愁绪的常用意象,比如千里共婵娟,就是用月亮来寄托思念之愁;尊也是如此,所以,在表达一种愁绪的时候,金樽饮酒,对月抒怀,就成为最好的组合,所以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杯”虽然也是饮酒器,也能表达一种愁绪,但是常常是小酌或频饮,表达细腻绵长的悲情。《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频频举杯,表达内心极度绵长的愁苦。这里用“尊”就不合适。《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也是如此,小杯小盏,反复更酌,悲情绵绵。
《赤壁赋》中“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这里的“匏樽”是一种如葫芦一样的酒器[7]。苏轼驾一叶之扁舟,游于赤壁之上,一开始是小杯小盏小饮,但后来越喝越多,又想到孟德安在,想到沧海一粟,悲从中来,放下杯盏,举起匏樽豪饮,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情绪到达极点的状态。喝完酒后,“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这里用盏和杯,表现酒后现场的狼藉情境。
综上所述,自古以来,文人与酒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人喜欢喝酒,所以不同酒和酒器在古诗文中频频出现。古诗文中出现的酒器制作不同,功能不同,样式不同,在古诗文中表达的意蕴也不一样。“尊”和“杯”就是在新教材古诗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酒器,诗酒话情,“尊”“杯”不同,尊卑各异。
参考文献
[1][2]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752
[3]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42.
[4][5][6]萧涤非,马茂元,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28,857,323.
[7]温儒敏等.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19.
[基金资助:广东省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馆校合作,开发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项目编号:GDJY-2021-A-b072)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