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明, 陈玉洁, 余秋凡, 管红霞, 肖 勇, 张 琦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23)
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以来,疫情时有反复,不断出现新型毒株,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和人民生活,全球化增加大规模疫情暴发的不确定性,生物安全问题需要所有人予以重视。2021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开始实施,其中明确规定进行感染性微生物操作或检测等中高风险活动的实验室需要依法进行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生物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社会各层面也积极推动完善生物安全工作。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备案工作是保证感染性微生物相关的检验、生产活动合法合规的重中之重。通过备案能够有效提升生物实验室的基础建设、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强化主管部门的督查监管作用。本文对无锡市2021年生物安全备案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梳理备案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分析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的下一步工作重点,为准备申请备案的单位提供借鉴。
2021年无锡市辖区范围内申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的单位。
(1)评审人员。备案工作由无锡市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开展,评审专家为长期工作于三级医疗机构和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域的专家,且经过培训统一审查标准,保证了评审的一致性。
(2)评审标准。现场评审标准征求生物安全委员会专家意见,依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17)制定,包含硬件设施、运行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等内容。具体评估内容包括建筑设计设施装饰(分区、标识、空间大小、门禁、门窗、送排风、气流通风、给水排水、配电、照明、通信、墙壁、地面、实验台、橱柜)、设备器材(消毒、废弃物处置、应急设施、消防安全)和组织管理(人员机构、体系文件)。
(3)统计分析。使用Excel分析现场评审情况。
2021年无锡市共有40 家单位申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均为初次备案申请,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均为二级(BSL-2),包括医疗机构29 家,企业11家。其中医疗机构又包括6 个类别,分别是: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检测基地、疾病控制中心、疗养院,具体数量分布见表1。3 家综合医院和4 家专科医院均为二级医院,40 家单位中有19家进行了新冠核酸检测工作的备案。
表1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申报单位类别组成
无锡市生物安全备案活动已经开展多年,主要的医疗机构已经完成备案,总体备案工作稳步进行,备案情况见表2(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因此,2021年申请备案的主要群体为相关企业、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检测基地。
表2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情况
通过专家现场评审,对于硬件设施、运行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方面进行检查,发现不合规范较多的审查项目主要集中在分区布局、路线标识、门禁系统、仪器设备、废弃物处置、消防设施、应急设备、气流负压、生物安全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每个审查项目不符合规范单位的数量见表3。
表3 实验室现场评审不符合项情况分析
2.2.1 硬件设施
分区布局不规范的有11 家,其中专科医院4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家,核酸检测基地5 家;主要常见问题有采样区与检验区未分开、生活区与工作区未分开、物流人流与样本运输通道未分开、缺少清洁区;核酸检测基地缺少辅助用房,接受样品区大小与检测能力不匹配,传递窗太小。门禁系统不符合规范的有17家,其中企业3 家,疗养院1 家,专科医院2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 家,核酸检测基地5 家;主要问题有未设立门禁系统、不同分区缓冲间的门无互锁功能、缺少自动闭门系统。仪器设备存在问题有17 家,其中包括专科医院2 家,综合医院3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家,核酸检测基地10 家;主要问题有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锅安装后未校验、缺少仪器标准使用流程和使用记录台账、核酸检测基地收样区域缺少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无法满足检测需要。气流和负压方面有2 家实验室存在问题,均为企业,主要问题为负压实验室未进行压力校验或仪器运行后不满足负压条件。
2.2.2 运行管理
医疗废弃物处理共有7 家单位不符合规范,其中企业4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家,检测基地1 家;主要问题有消毒灭菌记录不完整、没有消毒效果指示带、缺少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记录、缺少紫外消毒设备。消防设施存在问题的有13 家,其中企业2 家,疾控中心1 家,专科医院1 家,综合医院1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家,核酸检测基地5 家;主要问题有缺少灭火器、灭火器类型不是适用于精密仪器的CO2灭火器。紧急撤离路线或生物危害标识不符合规范的有29 家,其中企业6 家,专科医院3 家,综合医院3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 家,核酸检测基地8 家,疾控中心和疗养院各1 家;主要问题有缺少紧急撤离路线、紧急撤离路线设计不合理、缺少生物危害标识、生物危害标识未正确张贴。应急措施有问题的有19 家,其中企业3 家,疾控1 家,专科医院2 家,综合医院1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 家,检测基地7 家;主要问题包括无洗眼装置、缺少应急照明、缺少急救箱。生物安全制度建设不规范的单位有21 家,其中企业6 家,疗养院1 家,专科医院3 家,综合医院2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 家,核酸检测基地2 家;主要问题包括实验室日常操作活动监督制度不完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不完善、未设立生物安全委员会、生物安全主要负责人不明确、没有制定应急预案、无可行性高的安全手册。人员培训存在问题的有12 家单位,其中企业5 家,疗养院1 家,专科医院3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家,核酸检测基地2 家;主要问题包括缺少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记录、未进行应急预案演练、高压灭菌锅操作人员无上岗证。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病原微生物相关操作的风险也有所增加。我国针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立法建标逐步完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管理必将是一个长期工作[1]。无锡市备案工作整体稳步推进,主要的医疗机构已经完成备案,2021年申请备案的单位除了常规的医疗机构及企业,还有很多核酸检测基地,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造成了核酸检测基地的集中备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二级医疗机构、各类企业和其他未定级医疗机构仍是接下来申报备案工作的重点对象。
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工作应该严格要求,严防不符合要求的实验室通过备案,现场评审可以有效发现问题,提高备案管理质量[2]。通过对现场评审结果分析,证实大部分申请备案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符合备案基本要求,但是不符合规范方面也普遍存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存在问题是难以避免的,①由于建设单位缺乏相关经验,②实验室建设过程缺少行业专家进行指导。由于实验室备案工作的专业技术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筹建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3],并且在投入使用前的评审阶段需要相关领域专家评估,及时整改不合规范的地方。申请备案的实验室通过专家现场评审并经过一定时间的整改后,不符合项的有效整改率达到100%,才能达到备案要求。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共性,申请备案的相关责任人应该予以重视,筹建规划阶段就应当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同时主管部门也需要将出现问题较多的方面作为评审和督察的重点。评审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归纳为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和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下面进行具体情况分析,并且提出相应建议。
部分专科医院实验室是由老旧的普通实验室改建,缺乏整体规划,因此存在布局分区不合理的问题,个别实验室工作区和生活区、清洁区和污染区混乱,样本运输通道没有与人员通道分离,如果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很容易引起污染,造成严重后果。门禁系统和仪器设备合格率较低,均为57.5%。所有的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均需要加装门禁系统及自动闭门系统[4],切实发挥其作用,严格管理实验室出入人员,减少病原潜在的外溢风险。关键仪器设备的定期校检是整个实验室安全运转的保障,特别是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锅,必须要保证工作过程能发挥有效作用,安装完成后就需要有CNAS/CMA 认证资质的第3 方检验机构进行校检,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校检[5],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好校检计划,由专人负责执行。二级实验室中负压条件不是必需的,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注意气流的方向应该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当发生生物安全柜故障导致大量的污染因子外溢等事故时,机械通风的安全性远高于自然通风[6],为了提高安全性,目前备案的大部分二级实验室采用负压通风系统。负压实验室通风应采用全新风直流系统,使污染区到清洁区形成定向气流,而不是循环空气[7],进行压力校准,保证气流稳定。正确的负压实验室压力校准应该提前开启生物安全柜,待气流稳定后进行压力校准,送风口不能位于生物安全柜等排风装置的上方,避免形成纵向干扰和局部涡流。室内相邻相通的区域之间应保持不小于-15 Pa的压力梯度为宜[8]。2021年申请备案的核酸检测基地建设时间通常较短,整体建设不够完善,功能和布局存在一些问题。很大一部分检测基地是移动式方舱改建,空间较小,喷洒消毒很不方便,执行任务时标本量大,人员密集,因此生物安全风险较高[9];缺少辅助性区域,如缺少存放试剂耗材的库房、缺少处理医疗废弃物的区域、样品接收区域无法配备生物安全柜。对此,建议建设辅助用房来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注意辅助用房也要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有密封性,不可用简易透风的集装箱板房。
要保证实验室安全稳定的运行,除了可靠的仪器设备,还要落实运行过程中的各方面安全措施。除了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比较关键的就是医疗废物处理,灭菌效果不好会导致感染事故发生[10]。
废弃物处置不规范主要为各类企业,缺少完整的可溯源灭菌记录,缺少灭菌效果指示带,难以监测灭菌效果。高压灭菌锅的操作有一定危险性,需要特种设备上岗证,且需要定期校检安全阀和压力表,以免发生事故[11]。消防设施和应急设备是在紧急情况下必不可少,不同类型的机构均有相关问题,除了个别未配备消防设备,其他常见问题就是灭火器是干粉或水基类型,这类灭火器使用后对于仪器设备具有不可逆损伤。应急照明、急救箱、洗眼器等应急装置的配备需要备案单位查缺补漏,切实整改到位。
现场评审中出现问题比较集中的是路线标识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合格率分别为27. 5%和47.5%。紧急撤离路线和生物危害标识是备案单位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标识系统能够很好地完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可一定程度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标识系统应具备规范化、人性化、简洁化的特点[12]。除了张贴相应的标识,也要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从业人员对各种标识有正确的认识,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生物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同类型机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基层医疗机构和企业相对薄弱,主要原因可能是相关经验太少以及缺少这方面专门的负责人,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当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包括质量记录)[13],编写单位应当仔细学习生物安全相关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做好管理体系自查工作[14],询问生物安全委员会的意见建议,确保建立完整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建设还需要完善风险评估、应急预案、人员培训;引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管理因素[15],应避免生物实验室的风险,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将风险降到最低。
通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备案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生物安全方面的潜在风险,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建设的质量。本文重点分析了现场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硬件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两大方面总结了实验室备案过程各个环节存在的常见问题,对于需要进行备案的单位具有借鉴意义。然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备案过程也要结合各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现有的设施设备进行改建改造,必须做到安全、高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涉及很多方面,申请单位应当对照相关要求和规定完善各方面的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管理时也应全面具体。对于需要备案而未完成备案的实验室,由于不具备条件而没有申请备案,这对于生物安全管理是一个巨大隐患,也是将来的工作重点和难点,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应对好这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