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路
中国传统风景园林(以下简称“风景园林”)在全世界独树一帜,反映出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并积淀为中华山水文化的瑰宝,有其内在的整体思维根源。中国古人认为:宇宙本源于混元一气,宇宙万物包括人类,是一个整体,都是原始混元气的演化结果,是无形之道与有形之器、时间延展与空间变化、精气神一体和内外需求等不同维度之间的相互转圜。在此认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涉及时间与空间、人类与自然、个体与社会、肉体与意识等诸多关系,深深地影响了风景园林的各个方面。
在社会科学领域,已有学者从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等角度论证了“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宇宙观、道德观、自然观的集中体现,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智慧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1-5]。在风景园林领域,孟兆祯、朱建宁等指出山水是“天人合一”的主要载体,风景园林是阐释自然观的技艺,在相地选址、叠山理水、建筑建造、花木配置等具体的营建活动中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6-12]。但是对于“天人合一”观到底如何影响风景园林营建,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尚无系统论述。本文首次借鉴混元整体理论,从宇宙整体、人天整体和身心整体的系统观点,全面梳理“天人合一”的内涵、外延及其整体思维对中国风景园林的影响,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宇宙整体观认为:宇宙是空间(宇)和时间(宙)的统一整体。它在时间维度上无始无终,在空间边界上无涯无际。
宇宙天地,四海八荒,浑然整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永无边界。由于宇宙的整体空间结构中的各组成部分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人类所生活的和能够认识到的空间,又是有限和具体的。因此,古人构筑具体的风景园林时,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有限映射无限,从已知推导未知,以风景园林比拟宇宙自然。以有限宫苑,纳无限国土,汇聚天下风景园林特色,做到游一山就可观天下,赏一园即若揽全国,这些理念充满了政治象征意义,使得在风景园林中,具体中包含抽象,器物中窥见道理,平凡中孕育伟大。
1.1.1 象天法地,天地整体
秦始皇建造的阿房宫、咸阳宫、骊山宫等宫苑是按照天上星宿的布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理。汉武帝确立了秦汉园林“体象天地,经纬阴阳”的格局,并在昆明池东西两岸,分别设置牵牛和织女石雕像,象征银河两岸的牵牛和织女星[13],体现出天地一体的理念。康熙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的选址和建设中,分别涵盖了山岳、平原和水系等中国典型的地形地貌,意向性地浓缩了中国地理版图。外八庙所在的诸山脉从外围拱卫着象征中央政府的避暑山庄,表示各民族部落紧密团结在清政府周围,通过风景园林艺术表现出多民族国家的整体性。皇家园林圆明园山起西北,水流东南,暗喻中国的地形;入口办公区后的“九州清晏”景区象征中国的安宁,而皇帝和嫔妃住在中间岛屿上的宫殿里,象征帝国的中心;在全园收集、再现全国各地各家的风景特色和园林风格,体现出典型的“天上人间诸景备,移天缩地于君怀”的空间整体。
1.1.2 芥子须弥,大小整体
即“小中见大”,指在有限的微小芥子中包含了无限的大千须弥世界;具体的园林景点就像是微小的“壶中”或“芥子”,影射的是“天地”和“须弥”,正如佛家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中国园林中常见的“尺幅窗”或“无心画”框景,也是从微观视角看大千世界的隐喻。
爽借清风明借月,方寸之间造乾坤。传统园林在城市中构建出咫尺山林,甚至微小的景点,不仅使人感受到园子的空间规模比实际的更广阔,更是通过巧于凭借的手法,给人以精神的联想和智慧的启迪;突破有限的园林时空边界,把握无限宇宙自然,使园主摆脱时空束缚,超越自我,达到逍遥自在。
园林是微缩的宇宙,盆景是微缩的园林;游园观景是园主感悟宇宙自然之身游和神游的交织。移天缩地之法本是汉代传说的神仙方术,但中国的盆景艺术确是在精微尺度上提炼自然、浓缩山水:一盆清水,几块顽石,二三树桩,便使人产生置身名山大川、古木丛林中的快感。“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14]“以小观大,则天下之理尽矣”[15]。凭借有限的时空自然要素,整合相应的艺术手法,风景园林试图浓缩无限的宇宙于有限的人居空间之中,并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个整体。
1.1.3 宏微同构,意向整体
风景和园林两者虽然同根同源,但是在空间尺度、地理区位、功能形态、外貌风格等方面又差别很大。风景是指自然山水之间宏观尺度的名山风景区,园林是指城镇内外微观尺度的人造山水。透过巨大的差异性,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则指出了他们内在的空间整体性。他认为中国园林的空间从小到大包括6个层次:微观的盆景、小型园林的景窗、庭园园林、宫苑园林、风景名胜区、风景游览区[16]。虽然上述各类风景园林彼此在尺度和形态上相差百倍,但是在功能意向和空间连续性上,却是整体一贯的。
不仅帝王的风景园林要“移天缩地于君怀”,普通百姓也通过欣赏和把玩花、鸟、鱼、虫、石,而把控了自然浓缩体。从全息理论的角度看,不论是名山风景区的“仙佛游”,还是传统园林中的“身心游”,乃至微小盆景或掌上手把件儿的“神意游”,都是将不同尺度的宇宙以浓缩模型的方式把握在主人身边,风景园林或造园要素整体成为联系园主和宇宙的空间纽带。
时间是衡量生命的重要尺度。“宇宙万事万物的变化是宇宙混元体这一整体变化的不同阶段与不同内容”。“宇宙从单一物质演化到多样物质,具有一个完整的时间结构”[17]。古人对时间的认知奠定了中国农业立法的基础,先民很早就从认识“两分两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到划分二十四节气。中医将四季(五季)与五脏功能相对应,春夏(长夏)秋冬季节所孕育生命的生长(化)收藏的不同发育阶段[18],构建了自然生命的时间演化整体;古代农业社会更是以此作为耕种与生活的指导;古人同样认识到,个体人生与整体社会也遵循着时间的规律,循环往复,螺旋演进。掌握了时间的规律,就把握了生命的脉动。因此,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古人必然十分重视和展示时间与生命的整体关系。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就明确叙述了季节与人体生命的关系:“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这一原理用于保健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必顺四时而适寒暑……节阴阳而调刚柔”的智者养生之道。圆明园之绮春园三十景中,有春(敷春堂,绮春园寝宫,也含御膳房、御药房)、夏(清夏斋,可能与中药清半夏的燥湿化痰、消痞解散功能相关)、秋(涵秋馆,涵秋馆外有仙人承露台,暗示长生不老)、冬(生冬室,气机生发于冬季,表示生命力旺盛)之四序景物群。意向出四季景观,暗示了养生之道。
时间展示,四时审美;天地苍茫,石古水远;人生岁月,一年四季;珍惜光阴,一天四时。时间要素是风景园林的生命主轴线,被以各种方式进行优美地表达。扬州个园通过春(雨后春笋)、夏(夏云翻卷)、秋(黄石丹枫)、冬(白石如雪)四季假山的风景序列,来表现出一年的时间整体,以及“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美学意境;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上,通过紫藤、紫薇、青槭、白皮松4种园林植物凝练了4个季节的物候特征,涵盖了春夏秋冬的一年时间[19];以至于一日朝、昼、夕、夜之四时整体,也可通过“晓风杨柳”“梧阴匝地”“溶溶月色”和“夜雨芭蕉”来体现[20]。用四时四季做景点,用以表达出时间整体,在风景园林中不胜枚举。
中国风景园林产生于四季分明的气候里,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述:“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整体展现、充分融入了时间的维度。但识别四季容易,把握时间最难。触摸宇宙之“宙”,把握人生之“光阴”,时间这种抽象概念的“虚在”,构建出了风景园林中具象美学的“实在”,时间游赏主线被淋漓尽致地转化为绚丽夺目的景观,这才是风景园林中常见的四季景象的本质。
“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21]。一个王朝如果能够构建、把握好“天时地利人和”的时空坐标关系,就能有利于筹划全局,追求“皇图永固”,力保“帝道遐昌”(北京智化寺明正统九年铜钟铭文)。明清皇家园林之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和先农坛的等坛庙园林布局,体现出东西南北四坛围绕着中间皇城的整体时空布局,帝王对“宇”(天地空间)和“宙”(日月时光)的祭祀沟通和极大尊崇,都是这种宇宙时空在皇家园林中的整体反映。
“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上古时代,是中华文化的总纲,而“合”又是能否达到“天人合一”状态的关键。古代修炼之“合”的深度,决定了古人通灵宇宙、祭祀山川和先农诸神的实际能力,风景园林构建了“合”的最佳场所:天坛地坛“与天地合其德”,日坛月坛“与日月合其明”,四季景观与“与四时合其序”,先农坛则“与鬼神合其吉凶”。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风景园林的支撑,“天人”就没有了“合一”的空间。
抛开“人天沟通”层次,在情感表达方面,中国文人园林形成了动静相互结合、时空整体转换的艺术特色。如果说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那么风景园林既要“如画”的“静观”,也要“如诗”的“动赏”,构成了时间空间,虚实交织;风景园林,美轮美奂。在其游览的时空序列中,通常包括文学作品中“起、承、转、合”如诗一般的精炼抒情结构,构成连绵不断的诗情画意;同时,风景园林游线则以空间换时间,用时间展空间;用意境带氛围,以景点连路线,做到时间与空间的有序交织,“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构成了时间与空间、诗情与画意的有机融合。这就是中国风景园林典型的时空一体、散点透视艺术表现方法,其实质表达的是中国传统的时空整体观。
“天人合一”思想源自中华文明悠久独特的内省文化。在《国语·楚语》的描述中,其初始的第一阶段是在“三皇”之“古者民神不杂”时期的“与神交通”,那时民是民,神是神,具有通灵智能的部落圣者才可以行巫祝“人神沟通”之事,达到“神降而嘉生”;第二阶段是在“五帝”之“九黎乱德” 时期的“绝天地通”,因为“民神相杂”“家为巫室”,结果是“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第三阶段是“三苗复九黎之德”时期的“人天复通”,即“尧复育重、黎之后,不亡旧者,使复典之”,这时再次的“民神不杂”,至夏商时代“世叙天地”[22],这些专事“人天沟通”者具有当时一般民众所没有的超常能力,所以也被称作圣人。
由于先民的思维朴素纯净,初期的“人天相通”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的入静状态即可实现;后来原始文明发展了,社会关系变得不那么单纯了,人们需要有山岳灵台等特殊场所条件,并演化有族人礼仪配合,才能实现通灵祭祀;再往后,随着文明愈发复杂,即使具备了名山高台等必备的硬件和繁复完善的仪式等软件条件,也未必能够实现真正的通灵,而演变成五岳峰巅上,君权神授的祭祀仪式,最后变成了今天表演的礼仪。由此可见,不论是“风景”还是“园林”,诞生的早期都受到了“人天相通”思想和行为的深刻影响。
从少数部落首领的“圣天相通”,到大众普遍的“巫天不通”,到通灵分工后专职的“人天相通”,再到百官专长、百家争鸣的“人天相通”时代,内在的通天通灵功能,逐步扩展到外在的天人比喻、山水比德、万物比附等各种天人关系。春秋时期管子提出“人与天调,天人和美”[23];老庄思想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24];孔子君子比德思想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25];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北宋张载最早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词汇;张载在《正儒家蒙·东铭》中说:“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26]”因此,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天人合一”观念。在数千年漫长的过程中,“天人合一”思想形成的每个阶段都对风景园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欲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古人摆脱红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修行。
山水承载着修行,修行重塑了风景。悠久的名山风景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释家、道家、医家、武家和民间诸学派“人天相通”的修行实践;远古时期“人天沟通”许多遗痕,都沉淀成为今天的风景园林遗产。包括天下名山风景之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和五镇(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中镇霍山、西镇吴山和北镇医巫闾山),都成为帝王祭祀的名山;具有通灵性质的名山风景区(比如典型的佛教名山之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和普陀山等,以及道教名山之齐云山、青城山、龙虎山和武当山等),形成了中华山水文化中“天下名山僧占多”的格局,并且大都演化成今天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有很多古代地方的名山演变成了今天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除了风景区之外,传统的北京明清皇家园林,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山川坛、先农坛等坛庙类园林,也都是古代尚处于没有宗派色彩的早期“人天沟通”遗痕,各类园林寺观也都是人天沟通的场所。
“天人合一”中的“天指自然界与社会,人指人类自身”[27]111。人与大自然同源同构,从混元一气演化而来,宇宙万物具有整体性。“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上古时代。《易传·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与鬼神和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逢天时。”天地是一阴阳一太极,人身也是一阴阳一太极,古人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与天地自然彼此形成一个天人相通、以五脏为核心的有机整体。
从科学的角度看,自然界创造了人,又为人类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活动的对象,人也在创造自然界。人是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人体可以体现大自然整体。“自然界通过人类精神确证它的客观性,而人的精神则通过自然界确证自己的客观性”[27]117。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创造了社会,社会也创造了人。人体的自然存在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的自然存在,人类的生命活动是实现人的意识活动的过程。随着人类的发展,自然物越来越多地进入了社会。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形神合一,宇宙自然、人类社会、个体生命的内在一致性,就是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认识基础,奠定了风景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原则,从立意到施工,始终追求自然环境与人工建设的和谐统一。
古人重视人天和美的共生关系,各家学派都选择在风水宝地的环境中构建修行道场,在元气淋漓的山水中修炼身心:儒家视之为“修身治学”的要旨,形成了广布名山的风景书院;道家以之为“长生久视”的秘诀,形成了众多神山仙境;佛家视之为“成佛作祖”之通衢,形成了诸多佛教名山;医家将其奉为“祛病延年”的无上妙法,留下了仙人采药的中医宝库。人类是大自然之子,大自然给人类以灵感,人类以大自然的特质作为自己行为品性的对标,形成了君子比德思想。各家的修行共同构成了中国名山风景区中“人天和美”的人文景观。除了自然界之外,人类社会是人的生活环境之“天”,在传统的文人山水园林中,园主入世则体现“修齐治平”,出世则遁入“桃源人家”,构建出个人与社会进退自如、穷达有序的关系。总之,中国风景园林通过“天人合一”观念,构建出现实中的宇宙时空模型和人生理想模式,协调了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之整体关系。
中国山水文化独具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观念:山川秀丽之处必有灵气,必能孕育杰出人才。人杰地灵观点的核心就是堪舆思想,刘安《淮南子》:“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虽然组成宇宙万物的元气无所不在,但是混元之气“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气交感,而化生万物”(《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导致各处环境中的气质、气度又各不相同。从风景的角度看,只有“山高水长”的钟灵毓秀,才有“天地正气”的人杰地灵;从风水的角度看,古人选择促进生命气机的“藏风聚气”之处安居;从人居环境的角度看,不论阳宅、阴宅的选址和建造,都要求“生生不息”;从中医学角度看,只有做到生活中“正气存内”“守中守神”,才能促进生命体达到“邪不可干”“死而不亡”的状态。从帝王到百姓,从城镇到风景园林,从住宅到陵墓(尤其是皇家陵园),莫不受此影响。
风景园林建设前首先要精心“相地”:不仅是观看地形,还要审度地势,更要体悟场地的气质。选址就是择气,营造就是聚气;大者寻风水,小者聚元气。对大尺度的名山风景区和皇家自然山水宫苑来说,首选风水宝地和风景佳地;对中尺度的城市和风景园林而言,首选山水元气充足处滋养栖居者,对不足之处后天再加以改造、完善,直到符合聚气的要求;对小尺度的村寨和私家园林而言,选择山水交汇处建园,叠山理水,负阴抱阳,塑造院落围合、藏风聚气的宜居环境,并以意引气,题词明志,才能有益于个体生命和种族延续。
古人借助神奇的名山大川修身养性,在山水风景中审美启智,用传统园林滋养身心。风景园林就是要选择、构建好“地灵”的环境,从而通过人在其中的生活与修炼,促进“人杰”的目标。但“灵杰”与否?既要“察天地之气”,也要看个人的慧根和修炼的程度。正如四川青城山慈云阁对联所阐述的:只有修炼到“玄窍又玄方集妙”(上联),才可能打破“老病死”的常态人生规律,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下联)。但是,“神仙本是凡人做,只为凡人不肯修”[28]揭示出凡人与超凡的内在本质,“青城天下幽”的道教名山风景区只是促进修炼者超凡脱俗的优质气场。
中华先民认为:万物之本在于气。宇宙本源于气,生命本质为气,宇宙生命一气相同。汉代王充指出“气凝为人”,《太平经》也曾说:“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宋代张载在《正蒙乾称》中说:“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像。”人是“精(质量)气(能量)神(信息)”一体的万物之灵,宇宙万物也都具备质量、能量和信息3种属性。在人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中,“人的整体特性中包含有各个局部的特性,每一个局部都是含有整体特性前提下的局限化”[27]130,人体就是个微宇宙,必须把人这个多层次的巨系统和宇宙这个超巨系统联系起来。以自然为主体的名山风景区也罢,以人工为核心的城市园林也罢,中国风景园林是为了沟通人体微宇宙和天地大宇宙、人生大社会而塑造的中介模型,这才是人间天堂的本质。
中国古代宇宙观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天、地、人,《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古人认为“天地人”各具特性: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仙术秘库·抱混元仙术》中说:“盖混元之体,纯一不杂为精,融通血脉为气,虚灵活动为神。”《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夫形(精)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意)者,生之制也。”这里的“精”不仅指生殖之精,更包含有形之体;这里的“气”不是指呼吸的氧气,而是包括具有能量的混元气场;这里的“神”不是指神仙,而指意识所发出的指令信息。
在精气神一体的人身上,有形的器世界与无形的意世界,可以通过混元气进行转化,其中的神(意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古人通过“炼精化气”——修炼有形身躯升华为无形之气;“炼气化神”——升华气机滋养意识灵明,进而达到“精气神”的混元整体。即:无形意识(信息)、有感气场(能量)和有形身躯(质量)的高度一体和相互转换。古人通过养气来修炼神意,保全形体;追求“神、气”对“形”的主导,而不使“神、气”受制于“形”[29]。风景园林往往用“立意”控制全园,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景观造型和生态系统的塑造。
传统文化的“精、气、神”思想在风景园林中可以简单比附于“生境、画境、意境”,三者彼此促进,有机结合。生境塑造:运用具体的山、水、花木和建筑等造园要素,建设有形的风景园林空间,是“如在眼前”的“实境”;画境提炼:以山水诗画为原则,通过融合文学艺术手段实现浓缩自然,营造藏风聚气环境,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感动人的“情境”;意境升华:意即主观的意识和情感,由心生意,由意生象,由象生形,意境“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直接牵动人的精神,是“见于言外”的“虚境”。
风景园林要营造诗意栖居环境,提升人的气质,就要塑造出自身的“精、气、神”:物质材料造园,美学氛围提气,主题精神立意。风景园林突出立意,以意领气,以气带形;以意驭象,因象定形;以创造意境为最高目标,以塑造的意境滋养园主的身心,调养性情;借助园名、景题、刻石、匾额、对联等文字信息来表达和深化意境的内涵,激发人体内在情志,追求“象外之象”,达到园主身心康健、意识灵明和审美启智的融合,显示出华夏民族特有的灵气。
古人对宇宙自然的认识方法除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外求法,还有独特的思辨体会、反省感悟的内求法。只有通过“淡泊明志”,才能意识到“宁静致远”,进而“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即通过对人体内部的反省体悟、收视反听,从而外察宇宙之本质、万物之性状、未来之预测。同时,用外在的山水特质比德内在的人品: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寿,智者乐。风景园林将自然山水变成人化的风景,实现人之品,山水德,交融辉映,天人和谐,构建出“人景合一”的小天地。
外师造化,内得心源。风景园林不是对自然外貌的直接模拟和外在对象的求真写实,而是强调人与自然、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不仅是对有形世界的表达,而且是对有形与无形整体时空的探寻。在传统文人山水园林的构建层面,“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人工构筑的园林与自然环境的内在协调,成为最高标准。古人以内观外,以外促内,向外师法自然,向内聆听心声,实现内心感悟与外在造化的统一;在营建风景园林时,协调“外师”与“内得”的关系,将修炼和人居的“山水外经”,与身心气机演变的“黄帝内经”有机融合,实现主客一体,体内的气机变化与身外的风景园林环境相呼应,促进园主的性命双修。另外,凭借“濠濮观鱼”等典故构建的“知鱼乐”等园林景点,更是古人追求“物我合一”、悠然自乐的情感流露。
风景园林结合文学、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手法,使其诗画环境与园主内心的感悟产生共鸣,通过混化人的精神与人居环境,营造出功能统筹、“人园合一”的理想境界。尤其是在皇家园林中,由于帝王的内在个性往往是多元的,外部的功能需求也是多层次的,这些“多”都隐藏在帝王这个“一”的整体性之下。比如宋代的艮岳园林,饱含着徽宗皇帝的所有情怀与梦想杰作,集崇道、呈仙、固权、善画、求嗣、归隐、望俗等诸多人生理想于一园,求仙与望俗共进,入世与归隐并行,文人诗意与农人体验互补,神霄皇帝与世俗生活共享,充分表现出其多面人生与风景园林的统一整体;在清代“三山五园”皇家园林中,如圆明园、颐和园、香山等,由于皇帝的天子身份、朝廷的职能、皇家的需求、个人的喜好等多重功能要求,使得自然崇拜、神话再现、庙宇通灵、文人意境、军事城关、行政办公、休闲居住、个人偏好、世俗买卖街等,彼此内涵及外貌特征差别巨大的功能和项目,都能够有机融合在“高大上”的皇家园林之中,形成了风景园林整合多类型资源、多功能需求的整体空间结构。
人类完善自身的过程,就是人和自然万物自觉建立起和谐、完美的整体的过程。“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在风景园林的诞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中,一直伴随和承载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实践,“天人合一”观念又促进了风景园林的日趋完善。风景园林承载着古人对宇宙的认识和重构,对社会的认知和理想,对个体生命修炼的托衬和对天堂家园的营造实践,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具象表现。风景园林的构成既要和宇宙本体相一致,又要和其中生活的人相协调,它就是协调人和宇宙自然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天人合一”观念构建在现实生活中的宇宙模型、社会模型和人与自然协调的模型。
风景园林涉及“天人合一”中的“天”,具体又包含了“天地人”的多层含义。1)无形的天,即启迪灵感的苍天。由此产生了自然崇拜、通灵祭祀的名山风景区,以及通灵的坛庙寺观园林,并凭借“天意”启迪人类智慧。2)有形的地,即可见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促使人工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因山构室、藏风聚气、有利生命,从理念到方法,都要与自然相协调,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3)人类社会,即社会的群体联系,依托自然“造化”,倾听自我“心声”,艺术表达了风景园林主人的个体情怀和理想追求,实现了资源与功能、生命个体与生活群体、入世与出世关系的矛盾协调。在中国历史上,演奏出一曲曲天人和谐的风景园林华彩乐章。
即使我们对“天人合一”思想分析再多,现代科学也难以说清传统文化中,通过“念气、观气、入气、合气”和“念形、观形、入形、合形”修炼而体悟到人与万物直接的时空整体性。传统“天人合一”中“合其德”“合其明”“合其序”“合其吉凶”之“合”的深度,只能依靠先哲们个体修炼的层次,而这种“合”的能力正在逐渐弱化、异化,甚至消失。早在1000年前,北宋大儒张载所言的“为往圣继绝学”[26]之“绝学”,就证明了这种担忧。风景园林与传统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艺术的逐渐融合,虽然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形式,但是也部分掩盖了它的初心本意。本文通过风景园林溯源“天人合一”观的初心真意,把握中国文化中独特的整体思维方式,再以这个初心真意和整体思维重新指导当代风景园林的创新发展,乃是我们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