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单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24-01-01 07:52闫丽卿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文章目标

闫丽卿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语文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此过程中,教师致力于按照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地布置教学内容,凸显学科核心素养,阐明关键概念。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跨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本文将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深入分析跨单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妙用”。

一、重构教学理念,深入解读教材

跨单元教学就是打破单篇阅读的限制,打破原有单元的排列方式。基于跨单元教学理念,教师摆脱自然单元的限制并根据教学需要提炼教学主题。通过将情感、内涵、写作技巧、主题类似的文章结合起来,教师一边组织教学内容,一边围绕教学主题延伸教学资源。一般来说,初中生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所以,教师亦可以设计丰富的搜集任务。根据任务要求,学生深入感受主题内涵并提升对单篇文章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主题词的提炼讲求科学、合理,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教学为例。在课程设计阶段,教师紧扣教材内容,厘清教材编写者的创作思路。通过上述三篇文章的学习,学生既能观湖光山色,又能品读其中的人文情怀。基于跨单元教学理念,教师打破单元与单元间的限制,并关联七八年级的《三峡》《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等文章。围绕“观湖光山色,品文人情怀”这一单元主题,学生灵活运用“查资料”“绘图景”“背文章”“品情感”等多种策略积累文言词汇,背诵文章,学习景物描写之法,感受文人山水情怀。同时,教师可将现代写景与古代写景相结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理解主题内涵。如此,凭借大量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一边理解教材内容,一边实现知识点的延伸。

教材内容的解读不仅包含重点、难点知识的提炼,还包含编写顺序的分析。教材编写者在编写初中语文教材时往往按照某一具体的主题铺设大量的名家名篇。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并明确自然单元是否符合教学需求。当自然单元的主题不符合教学需求时,教师应致力于打乱原有的编排顺序并基于跨单元教学理念厘清教学顺序。

二、基于单元主题,确立教学目标

与传统意义上的单元教学类似,跨单元教学理念影响下的教学目标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统领性。单元教学目标作为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不仅凸显了单元的特点和学科学习的特点,还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其二,分层性。一般来说,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均是不同的,因此,统一的教学目标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把握单元重点难点,为学生提供大致的“学习清单”,又要围绕学生学情设计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计划。凭借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社戏》《春酒》《安塞腰鼓》《灯笼》教学为例。从单元主题看,学生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感受作者笔下的民风民俗。基于上述主题,教师秉承跨单元教学理念将《社戏》《春酒》《安塞腰鼓》《灯笼》与多篇描述民风民俗的文章结合起来。考虑到课程讲解的效率,教师将单元目标布置如下。首先,从语言运用层面看,学生要准确、流利地介绍民俗文化。其次,从思维能力层面看,学生可以借助海报、课本剧、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再次,从审美创造层面看,学生要体验、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欣赏本单元主要人物的形象美;感受民俗文化,获得审美体验。最后,从文化自信层面看,学生应理解文中的民俗文化并在文章内容的影响下热爱家乡文化。

在跨单元教学背景下,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经验并基于大概念、单元主题、教材内容、学生学情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此外,随着跨单元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间的联系。基于目标间的融合,学生既能积累知识,又能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和学习架构。

三、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学习项目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多数教师意识到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为了践行跨单元教学这一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需要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匹配以相应的学习项目。一般来说,初中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所以,教师在设计学习项目时既要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又要确保项目具有延展性。通过科学、合理的项目内容,学生一边加深对项目要求的理解,一边借助项目探索实现知识点的运用、迁移。值得一提的是,学习项目的贯彻、落实离不开小组合作。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项目时还应有意识地优化小组划分。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单元为例。从教材内容看,第二单元中的《敬业与乐业》《论教养》与第五单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标均为“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为了培养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议论”能力,教师将两个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并设计以下学习项目。其一,提炼“核心词”,明确文章“讲了什么?”从文章内容看,《论教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谈创造性思维》三篇文章的标题即包含“核心词”。基于文章特点,教师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炼信息、搜集信息的能力。其二,分析论证思路。要想让学生理解、学习议论文的特点,就要带领他们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的”。此时,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就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将项目式学习与跨单元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能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一方面,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予以方向性的引导。另一方面,针对后续的项目总结,教师可以引入可视化工具等多种教学手段。凭借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就能形成系统的阅读、写作习惯。

四、重构评价体系,优化教学评价

跨单元教学的贯彻落实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除了要重视前期的单元目标设计,中期的教学引导,还要重视后续的教学评价。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秉承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并优化评价方法。首先,从评价标准看,教师应从整体的角度,从单元的角度点评“学生是否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是否能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从评价内容看,教师应将评价渗透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走进鲁迅,品读人文内涵”的主题教学为例。由于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诸多鲁迅的文章,所以,教师设计主题为“走进鲁迅,品读人文内涵”的学习单元。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充分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等多篇文章。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设计如下学习任务:向其他人介绍充满乐趣、景致极美的校园角落。根据任务要求,学生将模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方法,并将文中情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最终的评价阶段,教师将评价标准前置并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通过高效的生生互动,学生可以发现诸多问题。围绕生生互动的效果,教师予以最终的分析与总结。

在日常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既要确保活动内容体现教学目标,又要确保活动的评价方法符合活动目标。通过过程式、结果式、等级式、结果式方法的灵活运用,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跨单元教学旨在以某一主题为基准。具体教学时,通过教材内容的重构,学生既能加深对具体知识点的理解,又能从整体的角度感受教材特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经验并借助教学目标的设计、主题的提炼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升教学效率,搭建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文章目标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