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2023-12-30 17:03石月勤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45期
关键词:风俗习惯年糕

石月勤

群文阅读

【导语】

风俗习惯,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习惯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与道德、法律共同构筑和谐社会。

选文一

岁月河流上的码头(节选)

彭 程

正月的背影刚刚遁去,煮元宵的香甜糯软尚在回味之中,便走近了又一个节日:二月二。“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这个时节,阳气萌发,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土地变得润泽松软,适宜播种。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明传统的国度,这个日子无疑是重要的。“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许多地方都把这一天当作龙的生日加以祭祀,期盼雨水丰沛。

蒲苇繁茂、草木飘香时,我们知道,已接近了被称为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的日子。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农历七月七这天装扮得温柔旖旎。这个晚上,未嫁的女儿家,要向织女乞求赐以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以及美满的姻缘。依稀记得童年的夏夜,在姑姑家院子的丝瓜架下,表姐和邻居的姐妹们指点着,高远晴朗的天穹上,横亘南北的白茫茫的银河两岸,哪是牵牛星,哪是织女星,一串轻轻的笑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吟诵着王维的诗句,菊花的清香在幻觉中徐徐飘拂过来,九九重阳节来临了。遥想故土山水佳胜之地,定是亲朋团聚,言笑晏晏,唯独自己天涯羁旅,孑然一身,能不黯然?亲情惘惘,系念依依。

木葉脱尽,霜雪时作,江天寥廓。然而尽管风景萧索,空气里却悄悄酝酿着一种欢欣,传递出一种暖意。腊八节,古代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驱逐瘟疫的祭祀仪式,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欢快登场。腊八粥用多种粮食和果实熬制而成,鲜明生动地寓意了丰收。

古老的民俗节日,它们的起源,都和土地、和农耕时代的生活、和先民朴素的梦想有关,在形成和流传的过程中,又渐次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内容。这些节日,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在计量时间的功能之外,还负载了灵魂的喜悦和哀伤,蒙披了一层温润柔和的光辉,仿佛月光笼罩下的一切。四季递嬗,岁月轮回,它们在时间的缓缓流动中闪现,使大地上飘荡着渺远的诗意。

当它们千百年来,被这块土地上的一代代子民们,经由文字的或口头的方式代代传递,逐渐累积成为一种公共记忆时,便也是在铸造某种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基因,使人产生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历史归属感。这是一种不露声色的渗透,润物无声,在我们懵懂无知的童年,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血脉,左右了我们的思维行动的方式和路径。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含英咀华

“二月二”,阳气萌动,农耕播种,企盼雨水,是人们对富足生活的向往;“七夕节”,未出嫁的姑娘企盼拥有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重阳节”,登高望远,思念亲人,传递着亲情;“腊八节”,传达丰收喜悦,感恩祖先……这些民俗节日给我们以心灵的慰藉,让我们产生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历史归属感,铸造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基因。

选文二

过 年(节选)

丰子恺

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气氛开始浓重起来了。我们染坊店里三个染匠全是绍兴人,十二月十六要回乡。十五日,店里办一桌酒,替他们送行。这是提早办的年酒。

腊月二十三晚上送灶,家家烧赤豆糯米饭,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后全家来吃。吃过之后,黄昏时分,父亲穿了大礼服来灶前膜拜,跟着,我们大家跪拜。拜过之后,将灶君的神像从灶台上请下来,放进一顶灶轿里。这灶轿是白天从市场上买来的,用红绿纸张糊成,两旁贴着一副对联,上写“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我们拿些冬青柏子,插在灶轿两旁,再拿一串纸金元宝挂在轿上,又拿一点糖饼来,粘在灶君菩萨的嘴上。这样一来,他上去见了天神粘嘴粘舌的,说话不清楚,免得把别人的恶事和盘托出。

二十三送灶之后,家中就忙着打年糕。这糯米年糕又大又韧,两枕“当家年糕”约有三尺长;此外许多较小的年糕,有二尺长的,有一尺长的;还有红糖年糕,白糖年糕。此外是元宝、百合、橘子等等小摆设。

二十七夜过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都是装大盘子的。吃过夜饭之后,把两张八仙桌接起来,上面供设“六神牌”,前面围着大红桌围,摆着巨大的铝制的香炉蜡台。桌上供着许多祭品,两旁围着年糕。我们还有小年菩萨,即在大桌旁边设两张茶几,也是接长的,也供一位小菩萨像,用小香炉蜡台,设小盘祭品,竟像是小人国里的过年。

我们约伴出门散步,买花炮。花炮种类繁多,我们所买的,不是两响头的炮仗和噼噼啪啪的鞭炮,而是雪炮、流星、金转银盘、水老鼠、万花筒等好看的花炮。其中,万花筒最好看,然而价贵不易多得。买回去在天井里放,大可增加过年的喜气。我把一串鞭炮拆散,一个一个地放,点着了火,立刻拿一个罐头瓶来罩住,“咚”地一声,连罐头瓶也跳起来。

大年夜,我家早已结账,关店,正在点起香烛接灶君菩萨。此时通行吃接灶圆子,管账先生一面吃圆子,一面向我母亲报告账务。说到盈余,笑容满面。他告别回去,我们也收拾,睡觉。但是睡不到两个钟头,又得起来,拜年的乡下客人已经来了。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的客人。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

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就留下一张红片子。正月初四,晚上接财神。别的事情排场大小不定,独有接财神,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大概他们想:敬神可以邀得神的恩宠,今后让他们发财。

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谢往还,也很热闹。厨房里年菜很多,客人来,搬出就是。但是到了正月半,也就差不多吃完了。所以有一句话:“拜年拜到正月半,烂溏鸡屎炒青菜。”

正月十五,在古代是一个元宵佳节,然而赛灯之事,久已废止,只有市上卖些兔子灯、蝴蝶灯等,聊以应名而已。二十日,各店照常开门做生意,学堂也开学,过年也就结束。

(选自《丰子恺自叙》,有删改)

含英咀华

丰子恺以一贯朴素自然的文笔描绘故乡的节俗,行文疏朗而清新。在隆重而热闹的仪式中有人情的温暖、孩童的纯真,不事雕琢但画面感极强。比如写大年夜和初一的段落,行文疏疏朗朗却是一派热闹似火的节日盛景。

探究任务

【文本呈现】

端午,似一株瓦楞草,无声无息地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地冒着些微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一个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事,匆匆撒手而去。次年端午,大家小心翼翼地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说到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她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端午粽子,翠绿而寂静,又有着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单、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身着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这种感觉将在长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选自王瀛《姥姥的端午》,有删改)

思想探究

我们的风俗习惯是充满烟火气的,也是诗意的。风俗习惯之所以能长久地传承,不仅是因为它关联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记忆,更因为它关联我们的文化感情与文化品格。就如端午,盈满长辈慈爱的粽香,淡雅清新,厚重深远。

猜你喜欢
风俗习惯年糕
年糕
年糕大力士
打年糕
年糕
法国人的风俗习惯
好吃的年糕
从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看中日文化差异
少数民族作文教学改进优化措施探析
探索满族中的风俗习惯之——猎鹰文化
浅析民族院校对民族学生风俗的尊重和认同路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