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苹 张若青
摘 要:中国古代典籍是世界知识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典籍翻译教学作为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于中华文化的世界化阐释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与意义。针对我国各高校典籍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宏观教学思路和具体教学方法两方面出发,从课程体系的完善、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动态考核机制的建立三方面入手,探讨解决方案。从案例教学、译本比较、项目实践和译本论辩等教学方法切入,落实课堂教学。教学思路的完善能加强教师课前备课的科学性,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课后教学评估的检测效度;教学方法的探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与翻译水平。两者的结合将为中国高校典籍翻译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典籍翻译持续纵深发展,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坚定步伐。
关键词:中国典籍英译;问题分析;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3)06-0061-09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3.06.007
一、引言
中国古代典籍是世界知识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典籍翻译是对中华文化知识的理解和传播,对于中华文化的世界化阐释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环节。中国典籍博大精深、流传久远、影响广泛,包括文学、语言学、哲学、医学、数学等极其丰富的人文和科学内涵,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文明互译是文明互鉴的必要前提,作为培养翻译人才重要环节的典籍翻译教学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目前,我国各高校典籍翻译教学存在各种问题[1]。首先,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并非所有高校都具备单独开设典籍英译课程的能力,典籍英译教学以课程形式出现并不多见,更多是以翻译课程中主题单元的形式出现。但是,典籍英译本身承载的教学任务众多,个别单元的课时难以满足教学目标与要求。有些学校即使单独开设了此课程,也未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课程级别划分和教学内容安排等,因而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理论缺失、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很多学校的典籍英译课程内容设置中甚至缺乏古代汉语的内容,而古代汉语尤其是其中涉及的传统语言文化知识在中国典籍翻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的准确性。
其次,专门教授典籍英译课程的师资力量还有待扩充。很多高校的典籍英译课程多由研究语言学或文学的教师教授,专业性有所欠缺。典籍英译教学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应成为一个重要任务。
再次,我国目前没有全国统一使用的典籍英译教材,这导致各个高校课堂内容的差异性较大、合理性缺失。任课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易出现缺乏典型性、主题单一化等问题。一方面,选取的文本缺乏代表性(如仅以文学类文本进行授课),忽视了其他学科类别的文本。另一方面,选取的文献不能准确传达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最后,对于典籍英译课程的考核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检验,对教学效果的判断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对进一步的教学反思造成障碍。目前,很多学校仍然采用“一卷定终身”的传统考核方式,仅凭单次试卷评定成绩,这样既无法全面测评学生的能力,也无法综合评价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鉴于此,为培养拥有扎实翻译功底兼具文化素养的翻译人才,加强典籍翻译事业人才队伍建设,本文根据中国古代典籍文本的特点,从目前国内典籍英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宏观教学思路和具体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典籍翻译课程的持续发展,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坚定步伐。
二、完善整體教学思路,促进课程发展
教学思路的完善是典籍英译课程教学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其中,建立课程体系是前提和基础,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是确保典籍翻译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必然要求,建立科学动态的考核机制是反馈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思路的最佳方式。
(一)建立课程体系
要建立典籍英译教学的课程体系,需要确定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理论、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材料等内容。
第一,确定合适的教学对象。授课对象以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最为合适。翻译能力的提升涉及学生对源语和目标语两种语言的掌握和转换能力。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尚处在打牢英语基础的阶段,不宜在此时进行典籍英译教学,而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已通过专业英语四级的考核,具备翻译文本的基本能力。各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硕士研究生阶段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开设相应课程。
第二,确立系统、科学的教学目标。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适当级别(本科、硕士与博士阶段)的典籍英译课程,并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如针对本科生的典籍英译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典籍欣赏能力和基础翻译能力,通过翻译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水平。硕士研究生阶段典籍英译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大量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学习的持续深入,进一步提升翻译水平,使学生具备完成相关典籍英译项目的能力。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典籍英译课程,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站在学科前沿,不断寻求理论的突破与实践的创新,推动我国典籍英译事业向前发展。
第三,选用适当的教学理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选择适当深度和难度的翻译理论进行教学。如针对本科阶段的学生,教师可教授常用的翻译理论,学生译文应力求忠实于原文、通顺明白,如果可能,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文采意境。针对研究生的课程,则可教授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同时用该理论指导典籍翻译实践,强调译文与原文间的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尽可能再现源语文化。博士生阶段的典籍英译课程则可以选择性地让学生接触中西方的多种翻译理论,要求学生进行专题学习和讨论,引导和要求学生把其中的一些理论作为研究对象。
第四,完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需明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知识和技能范围、课程深度等方面的内容。科学、规范、完整的教学大纲有利于开展教学实践和实现教学目标,反之则会影响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应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知识水平,依次加入语言基础能力、翻译技能训练、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鉴赏、翻译理论、典籍试译和典籍翻译实践的内容,同时根据学生水平和授课内容制定科学、动态、合理的考核方式、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
第五,合理设置课程类别及内容。结合各校实际及学生学习情况,可将典籍英译课程设为通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分别对应普及化教学和专业教学的授课目标,以便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在课程内容上,在已有外语和翻译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增设文言文、训诂学等有关中国语言文化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典籍理解能力;同时开设中外文化课程以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和目的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保证译本在语言层面的高水平和文化层面的准确性。
第六,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在典籍英译课程的主体教材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典籍翻译训练材料的选择。中国典籍浩如烟海,对典籍翻译教学材料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翻译水平,还要注意学科门类的多样性。既要选择《红楼梦》《论语》《庄子》等文学和哲学典籍,也要选择《天工开物》《九章算术》《本草纲目》等科技典籍。
第七,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只有具备中国典籍翻译素养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教授相应课程,教师的选择应以“长期从事专业翻译的专业教师或业界的职业翻译”[2]为标准。“这些教师既有职业的特点,又有教学的能力。”[2]开设典籍翻译专业的院校应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不定期邀请专家开展针对性的讲座,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交流学习,不斷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
(二)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典籍英译要求译者不仅有扎实的双语基础,还要熟悉了解中国文化,如此才能保证典籍英译本的质量。源语言翻译单位和目标语言翻译单位之间具有翻译等价关系[3],但是在目前的汉语典籍英译实践中,由于对原文语言层面的误读造成的误译不少,对原文所涉及的文化要素的误译更多,而且文化层面的误译远比语言层面的误译更难攻克。因此,在本科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展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文化知识储备以及双语基础做简单考查,按学生水平进行分班,以便日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文化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典籍英译课程的准备阶段必须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精髓。例如,在学生还处于低年级阶段时,教师便可推荐学生选修公共文化通识课,进行有目的的系统性学习,也可推荐相关影视作品或书籍让学生观看和研读。
典籍翻译涉及的文化知识范围较广,对语言翻译要求较高,翻译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在教学初期,不能正确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典籍翻译的兴趣,后续学习中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降低课堂效率。因此所选翻译文本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翻译能力以及文化知识储备相匹配十分重要。整体上应把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典籍翻译的奥妙。若所选文本过于简单,学生难以学会如何克服各种翻译困难,也体会不到文明间交流互鉴的精髓;若所选文本难度过大,课堂可能会出现教师独自讲解的灌输式教学,不仅影响学生上课情绪,还会逐渐消磨学生对典籍英译的兴趣。
同时,英译典籍要求译者不仅熟悉中华文化,还要有扎实的双语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典籍译本的质量。由于学生水平与知识储备往往参差不齐,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对学生目前的能力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并对所挑选的教材进行难度分类。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翻译的信心,避免让学生在接触课程之初就怀有畏难情绪。
(三)建立科学动态的考核机制
为全面、全过程反映学习和教学效果,课程考核应采用动态考核方式。考核不应仅仅是知识考查,更应该是能力的试金石。对学生译文的考核,除了常规情况下对语言和意义的对等考查,还应考核学生在语言含义和文化意蕴的译介方面是否达到较高水平。动态考核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期中译文实践报告,二是过程评价,三是期末考试(见表1)。
期中译文实践报告重点考查学生翻译技巧运用、译文语义表达、文化传达等方面。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翻译实践。翻译学习脱离实践只谈理论与赏析都是空中楼阁。在这一阶段,学生至少应做到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与技巧,翻译出语义对等的译文。若能在短时间的训练过程中兼顾文化意蕴的传达,可认为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达到了较高水平。另一方面,督促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主动寻找符合要求的文本进行翻译。所选翻译对象应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同时在西方具有较大影响力。若文本涉及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也应恰当处理。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了解典籍的海外传播状况,将视野投向翻译文本之外的广阔世界,让他们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实实在在的感知与认识。
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在课前预习、文化积累、课堂发言、互评译文、课后实践等方面的考察。动态评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及时把握学生学习和实践情况,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并按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估内容应包括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文化积累情况、课堂发言情况、译文互评情况、课下实践情况等。根据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教师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与方式,提升课堂效率。
期末考试以试卷的形式进行,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相较于期中译文实践报告,期末考试对翻译文本的主题选择及考试时间的长度应有规定性。除了关注学生译文中语义是否对等、文化传达是否准确等方面,还要重点关注学生处理源语与目标语之间文化差异的水平是否提高。通过期中、期末的两次对比,能够直观反映学生翻译水平的变化。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兴趣和能力
(一)在案例讲解中培养兴趣和能力
把翻译兴趣的培养放在实际翻译案例的教学中,能让学生对经典译本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经典译本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以许渊冲先生翻译的《春江花月夜》为例:
例1
原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译文:In spring the river rises as high as the sea,and with the river’s rise the moon uprises bright[4]26.
诗歌翻译首先要注意中西方诗歌意象的差异,同一意象在中西文化里所代表的含义往往有所不同,因此让译文与原文的意境对等,正确理解原文思想感情并准确传达就十分重要。例1 节选的诗歌中出现了“月”这一意象,“月”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抒情诗中十分常见,往往表达思乡之情。前句描写江潮连海、月上中天,是为了给后句的抒情作铺垫。诗人触景生情,感叹人生短暂而江月长存,表达离愁别怨与相思之苦。在西方文化中,月亮意象与思乡之情没有必然联系,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月”这一意象翻译出来,西方读者难以体会到中华文化所独有的情感。因此,许渊冲在翻译时将重点放在了“生”字上。这里的“生”不是古汉语里常见的“出生”“生长”之意,而是蕴含比喻之意——赋予明月和潮水以生命。明月与潮水不仅在诗人眼前“升”起,更是诗人看到明月随潮水涌升后内心情绪的波动。
由此可见,当同样的意象在跨文化语境中不能完全传达原文意境的时候,动态的情景描写往往能够弥补这一缺憾。“with the river’s rise the moon uprises bright”既译出“生”字所传达的“升起”之景,又进一步用动词“uprise”传达出诗人内心情绪的波澜,堪称绝妙。教师在教学中援引此例,引导学生在将古漢语译为英文时,注意正确理解中西文化的意象差异与文化差异,在译文中译出对等的意境。为使学生理解更加透彻,还可引入反面案例加以分析。以罗贯中《三国演义》片段的两个译本为例:
例2
(谯周曰:)“臣昨夜仰观天文,见一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落于西南,主丞相有大凶之事。”
邓罗译: “…Surely it forebodes a misfortune to the king or his First Minister.”[5]
罗慕士译: “…signifying great disaster for the prime minister.”[6]
例2中“主”的意思是“预示”,即预示吉凶祸福、自然变化等。“主丞相有大凶之事”意为“观察到的天象预示丞相有凶祸”。邓罗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导致其将“主”译为“king” (君主),将原文的“主丞相有凶祸”译为 “king”或者his First Minister”(丞相)二者之一有凶祸。相反,罗慕士正确理解了此处的“主”,并用“signify”准确地表达了其含义。
再以《荀子·修身》中的“良贾不为折阅不市”[7]为例。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是:精明的商人不会因为一时的亏损而放弃经商。诺布洛克是这样翻译的:A good merchant does not fail to go to the marketplace because of occasional losses on the sale of his goods[8]。“市”在这里作动词使用,意思是“交易、做买卖”,而不是名词 “市场”之意。“不市”指的是“不做买卖、放弃经商”,而不是诺氏译本中的“fail to go to the marketplace”(不去市场)。译者在此显然忽视了古汉语名词作动词的这一重要特点,可见其对古汉语的了解不够深入。
这些误译常常出现在外国译者的译文中,说明外国译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不够全面、准确,难以真正进入中华文化意境理解原文。其实,无论是外国译者还是中国译者,若想得到高质量的译文,了解源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必不可少,因为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间的碰撞,更是两种文明的互相交流。因此,在典籍英译教学中,要提醒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的相关知识,确保译文具有可读性,还要注意在传达中华文化时不能有误。
(二)在译本比较中探索文化阐释与互动
教师可选择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本,通过直观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不同翻译策略带来的效果,学会判断何种翻译是适宜和可取的。以《长干行》中一句的三个译本为例:
例3
原文: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庞德译:You came by on bamboo stilts, playing horse. You walked about my seat, playing with blue plums[9]11.
韦利译:When you came by, walking on bamboo-stilts. Along the trellis, playing with the green plums[10]19.
许渊冲译:On a hobbyhorse you came upon the scene. Around the well we played with mumes still green[4]47.
“骑竹马”指古代的一种儿童游戏,即儿童骑在竹竿上,竹一端有马头模型,儿童跨立其上,假作骑马。庞德和韦利将其翻译为“bamboo stilts”,许渊冲则将之译为“ hobbyhorse”。《牛津词典》对“hobbyhorse”的解释是:“a toy made from a long stick that has a horse’s head at one end. Children pretend to ride on it。”[11]不难发现,“骑竹马”与“hobbyhorse”的语义和所指都非常接近。因此,采用读者熟悉的文化内容进行正确的替代翻译,是最合适的做法,许渊冲的译文正是如此。而庞德和韦利的翻译——“bamboo stilts”,即“用竹子做成的高跷”,显然是不了解中国民俗文化而造成的误译。
中华文化中有很多独特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译者要对中西社会文化差异有清晰的认识,并能透彻理解中华文化特色,保证翻译的正确性。例如,中国古籍中常常出现的各种典故,短短两三字中往往蕴含着另一个故事。另一方面,译者不仅要熟知其中的文化内涵,还要站在外国读者的角度,考虑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译文是否易于被理解和接受。总之,要得到理想的译文,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必不可少,如例4中对《长干行》另一句的翻译:
例4
原文: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庞德译:Forever and forever and forever. Why should I climb the look out[9]11?
韦利译:I thought you were like the man who clung to the bridge. Not guessing I should climb the Look-for-Husband Terrace[10]19.
许渊冲译:Rather than break faith, you declared you’d die. Who knew I’d live alone in tower high[4]47?
“抱柱信”出自《庄子·盗跖篇》,讲的是尾生与女子相约桥下,女子未到却突遇涨水,尾生守信不肯离去,最终抱柱被淹死。“望夫台”的故事是说丈夫远行,妻子常常登上山石,每日盼望他归来,但丈夫却一直未归,妻子便化作一块山石。《长干行》此句所表达的意义是:我对你有着忠贞不渝的信任,因此我绝不会登上望夫台,因为我相信你一定会回来。从例4的三个译本可以发现,三位译者对诗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差异都有着清晰的认识,因此选择将原文用意译的方式处理。从保留文化特色的角度来说,庞德的译本对典故的省略使译文失去了原文的文化韵味。韦利与许渊冲均从女主人公的视角进行翻译,韦利用的是阐释法,且阐释的过程中保留了两处典故的文化负载词,但从西方读者的视角来看,他们也许并不明白“抱着柱子的男人”是何意,因而并不能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情感。而许渊冲对“抱柱信”典故的译法是抹去故事,直接译出典故所要表达的寓意,这样的处理使西方读者更能明确知道原文表达的意思。在对“望夫台”这一意象的翻译上,许渊冲从女主人公的视角进行了生活的想象与延伸,提升了译文的画面感。
在翻译中,若想尽可能保留原文中独有的文化典故,可以用阐释加注释的方式,即简要译出典故并用注释加以解释,这样既能让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也能保留原典,呈现源语文化底蕴,保证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12]。典籍翻译教学中的这种比较,意味着将本土阐释与域外闡释结合起来,建立地方知识与世界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探索不同语言间的比较与互文关系。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与文化;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尊重异域知识与文化的差异,在反思中建构开放的思想空间,在翻译中进行跨文化双向阐释。
(三)在项目实践和译本论辩中强化能力训练
教师可以在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翻译项目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点评。为更好实现这一教学模式,教师可在项目教学法中融入论辩法的思想,让学生的实践过程更具思辨性。冯全功详述了论辩结构的发展历程,并在图尔明的论辩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主体互动的论辩修辞模式”,以弥补前者在进行价值和审美判断时留下的主观性强的缺憾[13]。这一新模式在进行文学翻译或文学翻译批评时更加有力。
根据图1,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本究竟哪种更好,可以通过论辩得出结论。例如,对《论语·颜渊》中“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也”[14]的翻译,教师可以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与辜鸿铭的译文为例,请学生分析二者的优劣。
例5
理雅各: Let the superior men never fail reverentially to order his own conduct, and let him be respectful to others and observant of propriety: -then all within the four seas will be his brothers[15].
辜鸿铭: In his conduct towards the others he behaves with earnestness, and with judgment and good sense. In that way he will find all men within the corners of the earth his brothers[16].
原文中有文化负载词“四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其的解释是:“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滨海,因此称全国、国内为四海。”[17]那么究竟是直接保留“四海”的翻译更好,还是将“四海”以解释性译法呈现给读者更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呢?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支持的主张,然后寻找论据和材料来论证其观点,并要求他们在此过程中运用各种表明态度的限定词语来说明对这一主张的认同程度。若对论证过程存在异议,可再次进行论辩。
表2仅为举例,在课堂上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做出更多思考。经过激烈的论辩后,教师可让学生总结所有观点,引导学生分析论辩者给出的理由是否充分。不同文明间想要通畅地传播交流,少不了站在双方的角度分别进行探究与借鉴。因此在翻译时,中国的译者要对西方语言文化有所研究,考虑什么样的译本在西方接受度会更高,更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译本的接受范围越广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速度也将越快,两种文明之间不断加强交流,促进各自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0]古代典籍作为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其翻译和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跨文化交流翻译人才的培养少不了文化知识的熏陶和积累,更少不了典籍翻译能力的培养。翻译课堂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训练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课程体系、文化素养和考核机制等教学宏观对策为基础,以案例法、比较法、项目法和论辩法为具体教学方法,将翻译教学与文化传播并重,为典籍翻译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培养一批又一批将中华文化带向世界的人才,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参考文献:
[1] 刘性峰.中国典籍翻译教學:问题与对策[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7-80.
[2]柴明颎.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翻译,2010(1):54-56.
[3]谯晓南.简论我国英汉词典法学术语译名的四个缺陷——以《英汉词典》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22,14(6):132-136.
[4]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5]LUO G ZH.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vol.Ⅱ[M].Vermont & Tokyo:Charles E.Tuttle Company,1959:470.
[6]LUO G ZH.Three Kingdoms[M].Roberts Moss (trans.).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4:126.
[7]荀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17.
[8]KNOBLOCK J.Xunzi: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Complete Works,vol.I[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154.
[9]POUND E.Cathay[M].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5.
[10]WALEY A.The Poet Li Po[M].London:East and West LTD,1919.
[11]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EB/OL].[2023-09-08].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hobby-horse?q=hobby+horse.
[12]周杰,杨敏.《苗族史诗》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22,14(3):44-51.
[13]冯全功.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红楼梦》英译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283-284.
[14]朱熹.名家批注论语[M].沈阳:万卷出版社,2008:149.
[15]LEGGE J.Chinese Classics[M].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893:380.
[16]辜鸿铭.论语:汉英对照[M].武汉:崇文书局,2017:442.
[17]王力,岑麒祥,林焘,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8.
[18]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5:68.
[19]王佐良.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03.
[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09-08].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LIU Ping, ZHANG Ruoq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China, 430074)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classics are an organic part of the world's knowledge system. Teaching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as an important part in developing translators, has profound academic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globalized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lassics transl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olutions, considering the aspects of the overall teaching ideas and specific teaching methods, starting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enhancement of students' cultural literac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ynamic assessment mechanism.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case teaching, comparison of translation editions, project practice and debate of translation editions are used to implement in-class teaching. By improving teaching ideas, teachers' pre-class preparation will be more reasonable and students' knowledge reserve will be increased, and the testing effectiveness of after-class teaching assessment will be enhanced;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class teaching, and helps to enhanc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translation abilit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will channel new vitality into the teaching of classics translation courses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lassics translation, and accelerate the firm pace of Chinese culture going global.
Key words: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problem analysis; teaching ideas; teaching methods
(责任编辑:梁昱坤 郭 芸)
收稿日期: 2023-08-11
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术团队项目(KTS20026)。
作者简介:刘 苹,女,湖南湘潭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张若青,女,湖北武汉人,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