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引入 灵活应用

2023-12-29 00:00:00陈微刘淼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3年6期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6页“比的基本性质练习课”的最后,出现了“你知道吗”——有关黄金比知识的介绍。如果仅仅把“黄金比”的知识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介绍一下,既显得枯燥,也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那怎样引入更为合适呢?正当苦无良策时,当天下午,学生在完成这一课时相应的配套练习时出现的一道数列题,触发了笔者的“灵感”,题目如下:

在经历了读题、审题后,善于观察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这个数列的规律:从第三个数开始,每相邻两个数之和就是后一个数。接下来就是计算每相邻两个数的比值,笔者即时板书,如图1:

观察、比较后,学生发现这组数列中每相邻两个数的比的比值都是0.6或0.6多一点。“0.6多一点”,这不正是得来全不费工夫———“黄金比”知识的介绍在这个时候出现不是正好吗?于是,笔者立即顺势介绍起来:

同学们,这个有趣的数列还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斐波那契数列”;这组数列中每相邻两个数的比的比值约是0.6,这样的比还有一个美丽又高贵的名称,叫作“黄金比”。大家想了解“黄金比”吗?请把数学书翻到第58页(如图2),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学生在两张图片的辅助下直观地感受了黄金比在建筑、绘画作品中的完美使用。然而,笔者的教学并未到此为止,而是接着出示教材第57页第7题的题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通用规格有以下五种。写出每种规格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并化简。

学生通过计算得到每种规格国旗的长与宽的最简整数比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几组有关国旗长与宽的比,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88∶192=3∶2 240∶160=3∶2 192∶128=3∶2

144∶96=3∶2 96∶64=3∶2

有了前面对黄金比知识的介绍、交流,学生很快发现:不管国旗规格的大小,它们的长与宽的比是不变的,并且国旗宽与长的比的比值接近黄金比的比值。说得太好了!神圣的国旗的设计也运用了“黄金比”的数学知识。看来,生活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生活中很多美的设计都与“黄金比”息息相关。

看到学生深深地被“黄金比”所吸引,在课堂剩下的时间里,笔者决定将“黄金比”进行到底!

于是,笔者带领学生又回到了“斐波那契数列”——这个蕴藏着无数组“黄金比”的数列,向学生介绍鹦鹉螺的美丽外壳中的“黄金比”。

边向学生介绍,笔者边在黑板上画起了鹦鹉螺的平面图(如图3),用斐波那契数列把鹦鹉螺美丽的螺纹完美地呈现了出来,原先枯燥、看似没有温度的数列与黄金比巧妙结合,学生再一次感受了数学之美,感受了数学的魅力!

看到学生意犹未尽,笔者再次“成人之美”:将斐波那契数列和兔子的繁殖问题结合了起来(如图4),学生既了解了兔子繁殖问题中蕴藏着的数学知识,更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美妙,兴奋和激动写在每个学生的脸上。

“生活中还有很多艺术品、建筑中蕴藏着黄金比的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再去了解一下,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找一找。”一节课到此结束,但同学们带着数学的眼光到生活大课堂中寻找美、发现美的活动才刚刚开始……

(作者单位:江苏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