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精准教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往往以“经验”为中心来设计教学过程,这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大数据背景下,以信息化教学为依托,构建智慧语文课堂,有助于实现精准教学。精准教学从“教”与“学”两方面,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精准教学;大数据支撑
一、结合学情需要,明确精准教学目标
1.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学习个性化
教师可以利用后台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统计与分析。后台系统可以记录学生实时的学习轨迹,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轨迹,制订精准的教学干预计划,对学生的个性问题实施点对点的教学指导。
在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教学前,教师基于后台系统布置预习任务,朗读课文,辨析生字生词。通过后台梳理发现,一些词语朗读错误率很高。其中,读错“隆隆声”的人数最多,达39人次;读错“系”字的人数最少,也达18人次。如果教师未做课前检测,就很难发现学生读错的问题。教师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学情,再组织开展课堂专门讨论与交流,有助于学生把握两组词的细微差别,提高词义分析能力。
2.合理设定教学目标,目标可量化
精准教学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能匹配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不能模糊不清,而是要可量化。在学习古诗时,我们将传统教学目标中的“读懂”“感悟”“体会”等表述进行细化,转化为易于把握、测量和评价的具体
要求。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三首古诗都以秋天为主线。在精准教学目标设定上,教师首先以谈论“秋天”为题,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说一说对秋天的印象。接着,读《山行》,想一想,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色?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古诗所描绘的景色。最后,指导学生阅读古诗,感悟诗意,并从“山行”中所描绘的画面中展开想象,与同桌交流。对于“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话,请同学说一说,枫叶红得怎么样?“红于”是何意,解释这样用词的缘由。学生小组合作,充分交流,得出了作者是因为喜爱枫林晚景而停下车来,理解了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以及对深秋山景的喜爱之情。
二、调整教学活动,增进学生合作学习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语言水平、思维能力的发展尚不充分,针对语文课程中繁多、复杂的知识点,传统单一的讲解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更不利于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主动调控课堂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分享学习感受,实现互助互促。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前,我们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检索、查阅与圆明园有关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使用“问卷星”或者家校互动平台,提出自己最感到疑惑的地方,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对比惨遭掠夺而毁灭后的景象。接着,教师围绕“分清文章的主次”这一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把握各段的主要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明晰各部分写的是什么,重点解答学生有疑惑的地方。学生的踊跃发言加上教师有针对性的解读,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主动思考、自主学习。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智慧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师要善用“问题评析”工具,诊断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行为。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了解游记写作的顺序,掌握文章各段落之间的有序衔接,体会写景的表达方法。课堂上,教师布置“游览公园”写作任务,等学生提交后,教师先行批改,但不用像传统的批改那样逐份分析,而是将每位学生习作的问题录入“问题评析”工具,通过数据采集和统计,发现学生写景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写作顺序不明晰,过渡句使用不当;二是用词重复,描写不鲜明,抓不住特色;三是排比修辞不当,语言贫乏;四是对人的活动描写过多,未能做到“以人衬景”;五是部分语句存在不通顺的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以“写景”为话题,组织学生围绕“如何去观察景物”展开讨论,再联系《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将讨论出的思路按照一定顺序写出来。第一段,交代时间、地点;第二段,说明沿途过程;第三段,写外洞、孔隙、内洞景物;第四段,写出洞所见之景。由此,教师借助大数据手段,精准识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群体问题,为后续有针对性地改进教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三、提升专业素养,打造智慧教学特色
1.不忘初心,立足学科基础
精准课堂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实践,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高效、趣味、平等的语文学习情境。当前,各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层出不穷,我们教师内心也要坚定,要立足语文学科,根据新课标要求,坚守教学目标,扎实地开展教学。
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该单元主要学习古典名著,让学生了解名著阅读的意义,认识名著人物形象,能够根据上下文做出语义猜测,抓住人物描写的特点。在学习《猴王出世》前,我们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预习任务,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学习热情。本文属于古典神话小说,字、词的教学是重点。教师在课前检测中设置了“石猴是如何出世的,又是如何成为猴王的”这一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尝试自读课文,学讲猴王的故事。古典文学中,词句解析是一项难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归纳石猴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利用网络平台,整合教学内容,制作学习课件,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文角色扮演活动,从中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学习热情。
2.与时俱进,搭建智慧课堂
在运用大数据、网络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语文组教师勤学好问,常常向其他优秀教师请教,增强自我综合素质,保障精准教学有序实施。比如,我们会利用网络搜索平台、微信公众号、思维导图学习软件等智能化学习工具,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该单元以“神话”为主题,我们在教学前布置“中外神话”的阅读任务,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神话的想象特色与鲜明人物形象。学生以海报、手绘等方式,制作阅读思维导图,展现自身的想象与创意。以讲故事为例,学生的学习表现评价囊括了言语表达要流畅、故事讲解要完整、语调语气声音要洪亮等多个方面,旨在做到客观而全面。在小组评价上,引入小组内自评、互评,通过评价来激励学生参与学习。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贯彻精准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的实时评价,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优化和改进教法,让语文课堂更显活力、更加高效。
王东梅 华东师范大学苏州湾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