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法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内改革推进情况

2023-12-29 00:00:00苑生龙
中国经贸导刊 2023年10期

法国经济在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实现超预期增长,但复苏动能仍显不足。在能源粮食危机、高通胀、需求疲弱、财政失衡等不利因素的持续掣肘下,2023年经济复苏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依然显著,多预测其年内增速将降至1%以下。法国新能源转型和再工业化改革进程正面临多重挑战,亦进一步加剧了其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当前及未来时期,我国宜稳住中法经贸关系基本盘,进一步拓展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合作空间。

一、经济维持惯性扩张,但增长动能迅速走弱

2022年,法国实际GDP增长2.6%,增速仅低于2021年的6.8%和2004年的2.8%,为近20年来第三高,整体表现超出市场预期。2023年一、二季度,法国实际GDP分别环比增长0.1%、0.5%。其中,二季度增速大幅超过0.1%的市场预期,且好于德国、意大利及欧元区当季的增速水平。

净出口及投资为主要增长动能,但消费依然乏力。二季度数据显示,法国总出口(含服务贸易)增长2.6%、进口增长0.4%,均扭转此前萎缩态势。净出口向上拉动经济增速0.7个百分点。受运输设备投资扩张提振,法国固定资产投资亦恢复增长。与此同时,受物价和借贷成本上升的影响,家庭消费出现下滑,食品支出则连续第六个季度下降,能源消费依然处于低位。此外,库存投资拖累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显示法国仍处于去库存周期,复苏动能尚显不足。

通胀率高位下行,失业率低位回调。2022年法国通胀率达5.2%,创40年来最高水平。今年以来,法国通胀率走势呈现触顶回落,2月达到6.3%的阶段峰值后,快速下行,7月通胀率已降至4.3%,但仍明显超过2%以内的长期均值。失业率方面,2023年一、二季度失业率分别为7.1%、7.2%,均处于历史低位水平。此外,法国工资增长加快,一季度基本月薪指数(SMB)同比增速达4.7%,较1.5%的常年均值大幅跃升。

二、2023年法国经济略显向好但全年走势仍处低位

今年以来,法国经济展现出一定活力,但维持其增长的中长期动能及阶段性支撑因素仍显不足,在内外环境迅速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下,多方预计2023年法国经济的疲弱及动荡态势仍将持续。

高通胀对经济的破坏性影响将持续存在。受能源价格走低带动,法国通胀高峰已过,下半年以来通胀整体下行速度超出市场预期。但同时,法国食品价格仍在快速上涨。据法国统计局数据显示,当前肉类、牛奶、谷物、奶酪和鸡蛋、植物油的价格仍快速上涨,法国消费者购买食品的数量破纪录地减少了11.4%。尽管目前法国能源危机有所缓解,在乌克兰危机延宕背景下,能源及粮食市场的供求矛盾与不确定性风险将持续存在,加之“工资—通胀螺旋”对企业成本上升造成的压力,高通胀对法国实体经济的破坏性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高赤字继续挤压未来政策空间。疫情以来,法国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杠杆,以大规模支持性政策刺激经济快速复苏。但伴随乌克兰危机、能源危机等动荡因素的持续冲击,前期政策的提振作用已显著衰减。同时,财政失衡正在对经济稳定增长及未来政策空间构成新的威胁。据法国政府预测,2022年其政府赤字率将达4.9%,2023年将进一步升至5%。IMF指出,为应对能源危机,法国政府采取了包括冻结电力与天然气价格、增发能源支票、加大能源优惠、取消生产税、强化企业补贴等系列措施,相关支出已超过GDP的2%,进一步加剧了其财政压力,一旦出现新的冲击因素,法国的财政状况恐将陷入恶化。

先行指标显示法国市场信心仍处低位。法国消费者信心自2022年9月触底后,总体呈现缓慢回升。2023年7月信心指数达到85.11,达到近一年来的高位水平,但仍大幅低于超过100的常年均值。此外,法国制造业PMI自1月份小幅反弹至50.5后,再次呈现逐月下探走势,7月已降至45.1的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法国服务业PMI在上半年呈现一轮高涨,但下半年再次大幅走低,7月已降至47.1,亦达到疫情以来的阶段性低点。

多方预测2023年法国经济仍将处于低增长状况。在能源与粮食危机、地缘冲突、财政失衡、内外需疲弱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法国经济复苏正面临持续挑战。IMF最新预测认为,2023年法国GDP增速将降至0.8%,较前期预测上调0.1个百分点;法国央行预测,2023年法国将保持低增长,全年增速为0.7%,较此前上调0.1个百分点;法国经财部预测则相对乐观,认为全年GDP增速将达到1%,财长勒梅尔近日称“没有理由改变2023年1%的GDP增速预期”。

三、法国国内改革举措推进对经济复苏带来不利挑战

退休制度改革引发社会动荡。为避免养老体系陷入“全面崩溃”,自去年成功连任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着力推进退休制度改革,并将其作为2023年政府优先工作重点。按照1月10日公布的草案,法国退休年龄将在当前62岁的基础上“每年推迟3个月,直至2030年提高至64岁,且从2027年开始,只有工作满43年的法国退休人员才能领取全额养老金”。该动议一经公布,即引发了社会强烈不满,导致多次爆发“百万居民大抗议”。2023年3月16日,法国总理博尔内宣布动用宪法第49条,绕过国民议会投票强行通过退休改革法案。此举再次引发民众怒火,抗议和罢工浪潮席卷法国多地,仅巴黎就有至少217人被捕。

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打击市场预期。法国总统5月12日在发布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相关法律草案时称,“法国将成为对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改革的首个欧洲国家”。媒体报道,新政策拟将5000欧元/辆的电动汽车购置补贴限定为“欧洲制造”产品,改革政策将在年底前确定。分析认为,此举将沉重打击法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进程。数据显示,一季度法国的纯电动汽车新注册数量为6.5万辆,同比增长49%,纯电动汽车渗透率已达15.4%。已领取补贴的纯电动汽车中,25%为中国进口,按销量排名包括特斯拉Model Y、Dacia的Spring、Model 3以及名爵等车型。由于目前法国本土新能源汽车技术明显落后于中美同行,预计该歧视性政策将对相关行业在法国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法国2030”再工业化改革面临政策掣肘。马克龙总统于去年10月公布“法国2030”投资计划,将对关键产业增加300亿欧元投资,以推进“再工业化”改革及生态转型,重振法国工业“雄风”。其中,能源和经济脱碳、交通、健康、农业和食品、电子和机器人技术供应、战略原材料供应、初创企业、针对战略部门的创新培训、文化、太空和海洋等列为未来投资的十大优先领域。该计划提出后,法国国内投资出现大幅增长,为经济避免在去年四季度陷入萎缩发挥了重要带动作用。但是,法国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攀升,进一步扩大政府支出的空间已极为有限,上述计划未来将面临资金筹集方面的挑战;此外,计划强调发挥核能在能源安全方面的作用,这与法方此前提出的降低核能占比的中期目标存在矛盾,在项目落实方面也将面临挑战。

四、进一步推进中法经贸关系的几点建议

法国是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双边政治及经贸关系长期保持积极稳定。今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成功访华,中法关系开始全面升温。法国是我国在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和第三大技术引进国;我国是法国在亚洲的第一大、在全球的第六大贸易伙伴。2023年一季度,中法贸易额达131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截至2022年7月,法国累计在华实际投资额已达198.9亿美元,主要集中在能源、汽车、航空、通信、化工等行业。此外,中法在科技、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双边合作亦保持活跃态势,成果丰硕。后疫情时期,宜抓住契机,着力推进中法友好关系及经贸多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推进中法交流互访。积极维护中法传统友好,以高层互访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中法多层级交流合作互鉴,增进中法政治、商业及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互信。二是进一步巩固中法经贸关系基本盘。有效利用中法高级别经济财经对话等多层级交流平台,创造及扩大合作机遇,推进2023年中法贸易稳定增长,稳步扩大双向投资。三是拓展中法互利合作新空间。扩大中法在新能源、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规模。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探索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新机遇。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