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地处川滇黔交界处,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导致延续千百年的贫困根深蒂固,教育问题更是积重难返。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张晓萍名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凉山州越西县受援学校支教、组建名师名校长团送教、线上线下同步教研、学生手拉手活动、组织爱心捐赠等形式,深入推进凉山州教育帮扶行动,为凉山州脱贫攻坚注入更多发展动能。
项目背景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我国区域性整体深度贫困的典型样本。当地彝族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教学及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下。加之彝族家庭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学习不重视,导致学生流失问题突出。2019年初,凉山州通过“地毯式”排查,统计出约59000名适龄儿童青少年需当年返校就学,但由于凉山州政府教师短缺、编制紧缺,短短几个月难以及时招聘足够的教师到岗实施教育教学。秋季开学在即,若师资这一问题无法妥善解决,近6万名学生将面临辍学,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美好理想依然遥远。
2019年6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创新施策,依托“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动员200余位领航工程名校长选派工作室成员教师到凉山州支教,开展精准教育帮扶。笔者所主持的“张晓萍名校长工作室”积极响应号召,选派骨干教师陆续赴凉山州越西县北城小学开展教育帮扶。
项目实施
为实现精准帮扶,工作室精心设计帮扶方案,构建了“清华大学名校长培养基地引领推进—省市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保障—领航校长工作室谋划落实—工作室成员校协同发力—支教教师深耕一线”的“五位一体”帮扶机制,重点通过六项举措推动教育帮扶行动有效落地。
一是践行优质课堂,形成良好教研氛围。支教教师入校后积极参与学校日常行政管理,协助受援校分析发展瓶颈,寻求解决路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以课堂为主阵地,支教教师通过示范课、专题讲座、互动研磨、信息技术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传递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动学校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二是开展专项调研,精准实施教育帮扶。北城小学97%以上为彝族学生,彝族孩子特殊的语言环境和家庭背景给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带来了极大困难。针对彝区儿童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现状,支教教师对越西县一年级语文任课教师展开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撰写了6000多字的调研报告并提出了有效对策,使彝区的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
三是实施青蓝工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针对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普遍较弱的问题,工作室开展了青蓝工程结对活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着力在学科方向、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学校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促进其自主、可持续发展。
四是首创心育教研组,关爱特殊儿童成长。针对越西县学校缺乏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家庭教育严重缺位的现状,工作室专门选派成员校两位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和一位德育教师赴北城小学支教。他们在学校成立了全县首个心理健康教研小组,通过心理团辅、心理个辅、“童伴之家”亲情屋、实地家访等形式,开展面向全体学生以及特殊儿童群体的心育活动,并以亲子课堂等方式助力彝族家长更新教育理念。
五是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学校和区域教育发展。工作室组织成员校围绕学校规划、课程教学和内部管理三个维度对受援校进行全面调研,形成诊断报告,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工作室还组织嘉兴市名师、名校长送教,开展区域性专项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多角度、全方位地支持当地教育事业。
六是汇聚多方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一方面,工作室动员汇聚社会公益力量,向受援校捐赠了450套智慧科创学具、千余册爱心图书、文具以及棉衣等爱心物品;另一方面,工作室支持支教教师深入凉山州腹地乡村,参与情况摸排、登记造册、控辍保学、走访慰问等工作,全力陪跑,温暖凉山。
项目成效
工作室整合多方资源,多维推进教育帮扶工作,从“输血”到“造血”,惠及凉山州越西县师生家长6000余人。帮扶工作的具体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效缓解受援校师资短缺的问题。工作室派出的支教教师为受援校及时补充了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骨干,九位支教教师累计授课1641节、听评课123节,有效缓解了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
促进受援校内生发展动能提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工作室积极参与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撰写受援校诊断改进报告一份、组织与受援校行政管理团队座谈6次、组织专题讲座3个,将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校的管理团队,有效促进受援校内生发展动能的提升。
推动学校及区域教研质量有效提升。支教教师担负起了受援校和越西县学科教研帮扶责任,组织开展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学研究活动,累计执教示范课、公开课183节,总听课数达1740人次,作专题讲座22场,听讲教师达1100余人次,有力促进了受援校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的提升,助推越西县教学研训工作质量提升。
推动学校心育意识和能力有效提升。支教教师在学校首创的心理健康教研小组,不仅开展了诸多关爱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行动,还带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了学校的心育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支教期间,累计开展心理健康公开课15次、心理个辅68次、心理讲座及报告12次,推动学校逐步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促进家校协同育人意识有效提升。支教团队首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亲子课堂,累计参与家长500余名,帮扶孤儿结对南湖爱心家庭14名,开启了偏远地区家校合作新模式。支教教师还走进电视台直播间,录制“百校千村万户”感恩工程节目,促进家校协同育人意识的提升。
项目经验与启示
“凉山教育帮扶行动”的经验与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深入推动帮扶。“五位一体”帮扶机制中,各个主体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清华大学名校长培养基地负责帮扶模式的宏观设计和帮扶行动的统筹推进;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育帮扶工作的经费、政策、人员等方面的保障;“张晓萍名校长工作室”具体谋划落实结对帮扶工作,为受援学校和区域教育提供发展改进的策略;工作室成员校协同发力,对派出的支教教师给予支持和指导;支教教师深耕受援校教育教学一线,充分利用实践经验和专业优势,帮助受援校和当地教师掌握先进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质量。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践行精准帮扶。一方面,根据受援校的实际需求,工作室先后选派的九位教师汇集了市、区学科带头人等教育教学骨干,是一支可以带动受援校及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优质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紧紧围绕帮扶需求,工作室针对受援校在办学特色、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积极想办法、出实招,制定精准化的帮扶方案。
三是强化宣传,扩大辐射作用。工作室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资源,对支教教师的感人事迹和有效做法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教育帮扶行动的辐射作用。
通过“五位一体”帮扶机制,工作室将单项帮扶转变为多方跨区域、跨领域合作,形成行政力量、专业力量和学术力量的聚合,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教育帮扶模式和路径,从而实现教育帮扶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蝶变,有力助推了凉山州脱贫攻坚和教育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