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于生妍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
青海千山堆绣、百川织锦,是一块举世无双的大美璞玉。
缤纷的湿地、巍峨的冰川、绵延的江河、多彩的民族文化……
处于祖国西部的青海,到底是什么模样?
怀着好奇和期待,9 月12 日至14 日,来自近30 个国家约150 名外国政党代表来到青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题宣介,他们走进社区、乡村,走进博物馆,走近盐湖,感受这片蓝天厚土的脉动以及高原人民的浓浓幸福。
一
“到了到了!”一路向西,车子停在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村口。走进干净宽敞的村子,两边带有民族风情的民居整齐排列,树叶在和煦的微风中摇曳,站在这里,仿佛可以想象七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长江源村考察时村民们热情欢迎的热闹场景。
循着“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上精彩的讲故事环节,外宾到访长江源民族学校。远远就听到了孩子们悠扬的合唱声。“今天是周三,是学校的少年宫活动日,有合唱班、舞蹈班等等。”长江源民族学校副校长索南吉带领参访外宾来到“群团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这里展示的就是索南吉在专题宣介会上分享的“由塑料瓶回收处理后制成的T恤”。
热闹的操场上,孩子们身着民族服装,和着初秋温暖的阳光,笑着、跳着,外宾们纷纷加入进来,和孩子们合影留念。在民族歌曲的悠扬旋律中,外宾们依依不舍地走出学校,流淌在他们心间的是歌声、是舞蹈还有无尽的欢乐。
村子里,外宾们被“壹号餐吧”所吸引,走进宽敞明亮、充满民族风情的屋里,方桌上摆满了馓子、藏式点心和水果,女主人热情地端上自制的奶茶,外宾们品尝着琳琅满目的小吃,惊喜中夹杂着好奇,他们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你们原来住在什么地方?经济来源是什么?现在经济来源是什么?”“这个茶为什么是咸的?还有甜的?是怎么制作的?”
“总书记来到我们村里,很多藏族老党员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过去,我们住帐篷,出行全靠马和牛;现在,我们住藏式民居,家家通水电气,村容村貌整洁,公路四通八达,市里的公交开进村,还建起敬老院。”
“今天的生活,做梦都不敢想!我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芝麻开花节节高!”
徜徉在美丽的长江源村,藏族老阿妈的笑脸、孩子们悠扬的歌声和欢快的舞步,深深感染着外宾们。离开时,他们兴奋地讨论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很强大!”“我们要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从表情和手势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发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中常委、外事部部长拉简·巴特拉伊说:“我长期在中国访问,亲眼见证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数量如此庞大的群体从贫困中解放出来,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外宾在长江源村合影留念。
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如此高的位置。
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巷道,栋栋房屋排列有序、条条道路整洁宽阔,处处是自信的身姿、处处是舒展的笑容……一幅幅幸福祥和的图景在眼前徐徐铺展,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青海大地的生动实践。
二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察尔汗盐湖上,湖面波光粼粼,犹如一颗巨大的闪耀着珠光的绿宝石镶嵌在一望无际的白色盐湖之中,是那样绚丽迷人。高原特有的灿烂阳光和湛蓝天空,热情地拥抱着来访的外宾。车一停,他们便匆匆小跑着来到湖边欣赏着形态各异的美丽盐花和盐雕景观,不停地按下快门。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察尔汗盐湖,地处柴达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湖中伴生着镁、锂、硼、碘等多种矿产,钾、盐资源极为丰富。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很开心可以深入了解到察尔汗盐湖,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这真是个非常迷人的地方、一个神奇的地方,这次行程让我十分难忘!”圭亚那人民进步党党员、总理个人助理范内尔达·哈里斯激动地在盐湖旁拍照留念。
——“盐湖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什么?”“这些资源在哪些方面应用广泛?”“盐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盐湖资源不仅是青海得天独厚的稀有资源,更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资源安全的战略资源。我们既是资源的守护者,也是开发者,有责任有信心更有决心把钾肥主业做大做强做优,让更多中国粮用上中国钾肥!”外宾认真聆听讲解。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让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国际社会对中国奇迹产生愈加浓厚的兴趣,渴望破解中国成功的秘诀。
“中国对盐湖的开发实现了工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是最重要的,是人类运用自己能力保护自然的生动体现。” 塞前进党“为了塞尔维亚人民和国家”基金会董事会成员、《前进》杂志代表乌罗什·舒瓦科维奇被眼前的景色震撼着。
纳米比亚人组党高级传播顾问雷特格·纳里布说:“我来自一个美丽的国度,但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色,让人十分难忘。在海西州的两天让我大开眼界,不仅在长江源村看见了保持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村庄,而且在察尔汗盐湖看到了自己从未见到的景色。”
三
圣源地毯集团也给了外宾们许多惊喜。一进大门,看到“打造世界一流藏毯生产基地”一行大字尤为醒目。一块地毯历经几千年的岁月沉淀,以特色优势产业的角色火了起来,外宾们快步走进生产车间,一探究竟。
车间里,右边是大型机械作业区、传统手工编织区、手工枪刺等生产区,工人们正在进行拔花刺、铲面等生产,左边是一面展示墙,墙上挂着精美的藏毯,雄壮的牦牛、灵活的藏羚羊跃然“毯”上,还有反映青海特有的高原风光等图案让外宾们目不暇接。
“青海是藏毯的故乡,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藏毯的主要原料是青海特有的‘西宁大白毛’,这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藏系绵羊羊毛,纤维长、光泽足、弹性好,踩踏后毛丛立即弹起恢复原状,不会形成塌陷,是世界地毯业公认的织造地毯最佳原料,用它织出的地毯坚韧耐磨、质地柔软。”圣源地毯董事长薛婷用流利的英语为大家做介绍。
工人们左手拿线,右手握刀,经纬之间体现出的是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今天的圣源地毯,匠心守护着珍贵的技艺,在打开通往国际市场大门的同时,也为广大农牧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
斐济财政、战略规划、国家发展和统计部采购主管赛莫尼·维拉穆表示:“藏毯设计非常好看,这里的很多藏毯就像艺术品一样,这些藏毯的设计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在斐济,地毯设计方面相对比较简单,没有这么时尚精美,我想进一步了解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能源事业发展,精准把脉青海“富光丰水风好地广”能源资源优势,提出“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的重要指示,赋予青海“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作出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大要求,为青海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新航标、擘画了新蓝图。
“天合光能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领军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智慧能源三大板块。我们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目前业务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材料事业群总裁、青海大基地总裁仝斌详细向外宾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青海省连续6 次刷新并保持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建成世界首个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打造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我国首个省级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落地青海……
青海清洁能源外送至山东、重庆、上海、河南、江西等14 个省市。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赋予了青海充沛齐全的清洁能源资源,使其太阳能、水能、风能资源均位居全国前列,成为未来青海优势产业的“金字招牌”,青海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一路向前。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从“衣食无忧”到“高品质生活”,体现出的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期盼、聚焦人民需求的宗旨意识。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上,照搬没有出路,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无需过多阐释,我们亲眼见到的生态之变、发展之变、民生之变,就是最直接的答案。
四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每每哼唱起这首歌,高原上一幅蓝天白云、辽阔草原的景象就浮现在眼前,今天的青海,以“国之大者”的担当,为世人绘就出一幅“诗与远方”的动人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如何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探索现代化进程中都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一些发展中国家一度复制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结果生态环境被破坏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推动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2021 年10 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成为中国首批、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如今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草木丰美、湖水清澈、野生动物种类丰富。“我阿爸常说,好日子和好生态就像酥油和糌粑,密不可分。所以每次接待游客,我们不仅告诉他们要保护生态环境,自己也会随身携带垃圾袋,看到垃圾就马上捡走。” 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昂赛大峡谷自然体验特许经营户求周巴毛在专题宣介会上通过一张张图片和解说,展示着曾经逐水草而居、靠天吃饭的他们,端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外宾参观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既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老鹰把家安在了管护站的屋檐下,野兔们在管护站周围打洞定居,有的鼠兔还到管护站里面找吃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黄藏寺管护站站长德康向现场代表描述了一幅我省一线生态管护员守护生态、爱护动物的坚守图景。
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一个个真情实感的故事背后,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生动写照。
“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切身感受。美丽中国的蓬勃图景,如今铺展在世人眼前,中国绿色发展理念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
西班牙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委员会协调员、意识形态工作负责人弗朗西斯科·哈维尔·莫雷诺·加尔维斯深有感触地说,“我认为青海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令人印象深刻,青海发展真正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化平衡。”
从格尔木返回西宁的飞机上,透过舷窗望向窗外,那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是蓝宝石般的青海湖,是农耕区如同大地上舞动的绸带般美丽梯田。当飞机来到西宁市区上空,俯瞰南北山郁郁葱葱,高速公路上车流涌动,再向远望去,磅礴的山脉宛如脊梁,绿意凝固尽收眼底,构成了一幅锦绣山河画卷,激动之余红了眼眶。旁边座位上小男孩伸着脖子兴奋地指着窗外说,“妈妈快看外面好美啊!”小男孩妈妈说,“因为我们保护得好呀,才能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美丽中国,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大地上的成功实践,这就是中国人民源源不断幸福感的源泉。
行走在大美天地间,斑斓壮阔的景色看也看不完,绿色发展的故事听也听不完,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外宾们通过“走读”青海,读懂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