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北州委调研组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准确把握“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践行“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作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调研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论述,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结合州情实际,全面深入了解原子城红色资源的现状、保护和利用情况,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发展建议。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的原国营二二一厂,代号“221”,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因这里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孕育、诞生“两弹一星”精神,而被世人称为原子城。基地经过三十多年服役,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彪炳史册的辉煌记忆。如今,作为海北州府所在地,原子城又历经近三十年岁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化剑为犁的典范。新时代如何顺应国家关于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的政策导向,发挥优势,创新思路,持续推进原子城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使之不断成为海北“金字招牌”,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海北州委、州政府以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和红色研学旅游地为目标,将原子城保护利用纳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规划当中,大力开展文物本体维修、原子城纪念馆建设、文物史料征集、采访口述史编辑整理等工作。2020 年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有关领导重要批示精神,海北州通过坚持“红色教育”与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融合发展,坚持“修复保护”与“开发利用”同步推进,坚持“方法手段”和“讲好故事”一体创新,坚持“培育品牌”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不断创新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原子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正在成为青海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的重要目的地,影响力持续扩大,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日益凸显。
调研组调研221 厂基地旧址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谋划储备工作。 郭守媛/摄
(一)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强化党委统一领导职能,专门成立由州委书记、州长任双组长的海北州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原子城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进行组织领导、宏观决策、统筹协调。先后8 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战略规划,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审议推进重大事项。积极争取省上支持,批准成立我省第一个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专门机构,即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办公室(为州政府管理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0 名,设立内设机构3 个)。高标准完成青海省首部关于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地方性法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22 年6 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在此前法规基础上新增禁止歪曲、丑化红色文化的规定,使保护利用、管理更具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全面融入各类规划编制和实施体系。科学编制《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规划》(2018—2025),全力做好文物本体修缮、“三防”建设、文物点陈列展示、基础设施建设、周边环境整治等项目争取实施。同时,小到西海镇高原美丽城镇建设规划、西海镇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老旧小区整治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至创建金银滩—原子城—同宝山国家5A 级旅游景区规划、海北州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十四五”城乡发展规划等,均把原子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作为重要内容,各项目标要求已全面融入各级各类规划编制和实施体系。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发展定位,共落实专项资金2.04亿元,先后实施基地旧址各类文保项目16 个。其中,文物本体修缮项目11 个,环境整治、消防、安防、展示陈列、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共5 个。结合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实施各类项目37 个,总投资达9.67 亿元;结合投资7.33 亿元的西海镇、三角城镇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和文化风貌改造工程,不断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各类市政项目建设中。
作者调研221 基地旧址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郭守媛/摄
(三)全力推动红色阵地建设。原子城纪念馆经过2021 年改陈布展,基本展陈面积从4976 平方米扩增至6015 平方米,从5 个展厅调整为8 个展厅,生动完整再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历史场景和卓越贡献,已成为青海红色旅游的打卡地,改陈布展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展优胜奖。以“省州共建”的方式建成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成功通过中组部办学质量评估验收,跻身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大平台,入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入列全国72 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建院至今累计承办中组部、人社部、生态环境部和省委党校等省内外单位举办的培训班500 余期,培训学员4 万余人次。投资1.45 亿元启动中国原子城青少年红色研学营地(国家级)建设项目,目前,营地已顺利通过省级研学营地评审,投入使用营地公寓、餐厅,可容纳1062 人住宿,500 人同时就餐。整合军地资源,加强与西部战区的对接,将同宝山建设成为国防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配套、作用发挥明显的国防教育和红色革命研学基地。同宝山旅游综合服务体验馆、观景台索道站及同宝山空军守卫部队遗址复原建设等方案确定,并通过国家文旅部景观质量评审。
(四)修复保护与开发利用同步推进。根据中宣部《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展示利用总体规划》,对原子城573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遗址进行全面规划,系统梳理基地旧址功能定位。同时,确定“一厂一主题、一厂一规划、一厂一特色”的展示利用原则,委托设计单位逐一编制运营策划方案。完成22 处代表性文物点的不动产确权登记,将8 处旧址纳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7 处文物点设置文物保护标识碑,对七分厂、爆轰试验场部分工号设立管护围栏、保护界桩,并每年落实管护经费48 万元,为基地旧址30 处文物点配备管护员17 名。完成三分厂水电畅通、礼堂布置、食堂启用,七分厂通水通电、电暖气加装、周边环境整治,炸药仓库通水通电,及部分重点厂区水电暖等基础服务设施和停车现场(标识)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将三分厂成功打造成为面向全国的红色研学基地,全省民兵训练、学生军训以及国防教育基地;推出以基地旧址一分厂、上星站、纪念碑和空军守卫部队驻地遗址等红色研学现场教学点31 处;一分厂101、102 工号布展均已完工,“国家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系统进行史料挖掘和口述史整理。加快推进人物专访、史料挖掘和实物征集,制定了文物征集、学习考察和拜访汇报工作方案,广泛联系并先后组织人员走访7 位两弹元勋、两院院士,60 余位曾参与核研制、核试验的老干部老专家及职工子女,深入挖掘基地创建创业时期的感人事迹,整理口述资料200 余篇。从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廊坊6916 厂等处征集各类书籍、照片、证件、仪器设备等实物达1000 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34 件(套)、一般文物547 件(套)。全面推进同宝山红色研学基地建设,寻找同期空军守卫部队驻地遗址16处,编印《红色印记221》《核事业的忠诚守护者》,创作舞剧《那时,金银花开》等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题材的精品力作。加强合作共建,在原子城纪念馆设立各类教育基地52 个,有效扩大“两弹一星”精神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影响力。
(六)持续扩大原子城宣传力度。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加入中国博物馆协会,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签订协议,缔结为友好单位,加强馆际交流,深化合作;与四川梓潼两弹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山东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组建四方联盟,签订基地展陈共建协议,共同开展两弹研制历史的研究和精神文化的展示与宣传。邀请央视《见证》《走进科学》《新闻会客厅》《军旅文化大视野》等栏目组,制作反映原子城历史文化的专题片。协助拍摄的《邓稼先》《朱光亚》《代号221》《一座城一首歌》等影视作品在电视媒体播出。积极承办中央第二届“追寻先烈足迹”线下走访活动,活动关注度超过1 亿,两上微博热搜。联合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推出“探秘我国首颗氢弹研制基地”“走进青海原子城纪念馆”“走进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等网络直播活动,近千万网友“云打卡”。
(一)独特优势。一是原子城作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两弹一星”精神孕育地,具有特殊的资源优势。基地先后经历了30 多年艰苦创业的历程,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重要支点,也是我国尖端国防技术得到重大突破的重要标志。“两弹”研制史是一部追求真理、实践真理的见证史,是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是打造青海精神高地,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鲜活教材。用“两弹”研制光辉历程启示人,用“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人,有利于增进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给人以知识的滋养、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二是原子城红色资源是推动红色旅游发展,让更多人接受红色教育的产业优势。原子城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上第一个退役后被地方政府和平利用,并对外开放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知名度,具有独特的文物保护和纪念价值。充分利用原子城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让更多人来接受党史国史教育,涵养革命情怀,从而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带动商贸服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是我们推动转型发展的产业优势所在。三是海北州虽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但原子城红色资源具有巩固思想教育阵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人文优势。因此,保护并开发利用好原子城红色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载体,对于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加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保持民族地区长期和谐稳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子城全貌。 杨发鑫/摄
(二)难得机遇。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多次就利用、弘扬红色文化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精神,深刻阐明了保护利用红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为我们推动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青海省高度重视原子城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把“两弹一星”精神融入到“新青海精神”的范畴,在具体实践上为原子城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并于2024 年1 月1 日起实施,这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法制遵循,有利于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三是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干部党性教育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年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学生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党性教育的重要场所。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主题教育,特别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前来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仅2023 年4 月,计89 场次、4000 余名党员干部来原子城开展主题教育。四是红色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红色文化旅游市场不断升温。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红色文化旅游以其开发出的新内容、新项目、新品种,满足了人们瞻仰红色遗址遗迹、缅怀历史、抒发爱国情怀的需求,红色文化旅游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困难问题。一是凝聚共识和合力方面。目前,个别部门、单位对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没有整体意识、立体意识、全域意识,对原子城红色资源的历史印证价值、战略开发价值认识不清,存在认识不够、建设意识不强等问题。同时,基地旧址文物场所存在多头管理、管理权限分散等问题,项目申报、确权运营、产业培育上尚未形成统一性、系统性思路。二是在一些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中,由于设计时考虑不周全,项目设计深度不够,致使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缺项、漏项以及前后设计不衔接、基础设施配套不完整等问题,整体利用率仍然不高。如:受季节性积雪融水影响,七厂区文物本体安全存在隐患;十四厂区由于水电暖网络配套设施不完善,致使项目建成后无法及时得到利用;一厂区由于没有设计供暖和消防项目同步支持,导致陈列展示无法正常开馆。三是史料抢救性挖掘和研究方面。受当时原子城特殊性和保密规定的影响,地方文献中缺乏对原子城红色文化资源的记载和相关整合,既没有研究思路上的深处拓展,也没有史料范围上的横向延伸,有些史料不完整、不准确,而且随着亲历见证“两弹一星”伟大事业的领导、专家、科研工作者、工人等相继离世等客观因素,收集口述历史资料的难度不断加大。四是遗址文物保护方面。上世纪90 年代,基地交付地方后,由于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文物遗失损毁严重,价值无法估量且难以追回。同时,原221 基地现已纳入保护范围的重点文物保护点达22 处之多,分布较为分散,因经费、人力、物力投入不足,重点旧址遗迹保护修缮力度仍需加大,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还未有效建立。五是专业人员缺乏,多数工作只停留在文物资料的征集和整理上,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传承、红色精神的领悟、历史经验的总结等深度研究挖掘偏弱,红色课程开发水平不高,还停留在旅游讲解层面,教育意义挖掘提炼不够,同时,讲解水平参差不齐,运行保障机制还需健全完善,面对大规模、多频次培训,接待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六是展示形式单一,传承流于表面。由于布展陈列内容都较为简略粗糙、表现手法单一、特色不突出,讲解程序和展示形式老套,形不成视觉冲击,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尤其对于80、90 后的年轻人吸引力不够,难以引起深层次的历史反思,难于产生共鸣。七是受资金、人才、创作等方面的制约,很难推出高质量有影响的文艺精品,红色文化题材的影视剧、大众红色经典读物不多,没有触及人灵魂的红色作品;红色资源的舆论宣传、理论研究十分薄弱,通过文艺宣传原子城的手段措施相对还比较缺乏,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不相匹配。
(一)搞好规划,联动推进。一是按照整体保护、突出利用的原则,启动《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原子城整体建设规划、文物保护规划、红色旅游开发规划等,明确权责、整合资源、集中经费,将原子城现有的各类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串联整合。二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抽调人员成立工作专班,加快制定《海北藏族自治州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三是加强基地旧址保护利用、科技项目、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谋划储备,对涉及文物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审核。四是本着文物修缮后即能利用的原则,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强红色旅游硬件设施配套,继续做好原子城道路、供电、消防、环卫、给排水设施完善以及环境整治工作,同步考虑对基地旧址各分厂门窗统一加装同款颜色铝合金密闭断桥。五是邀请原国营221 厂相关人员帮助梳理确认原子城厂区分布及具体功能,形成18 厂区画册,完成30 个文物点图册,加快规范基地旧址厂区和生活区的历史名称、功能定位以及组织架构,并完成原子城市政路标(牌)和18 厂区标识设立,为进一步保护利用奠定基础。
(二)打造品牌,深化主题。一是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海北藏族自治州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干部群众保护意识,营造人人参与旧址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二是落实《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文物点陈列展示史料实物征集工作方案》,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与基地旧址、两弹研制有关的史料实物征集,强化史料实物支撑。三是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党史研究、文献研究、档案管理、核工业单位等机构的协作支持,加大原221 厂领导班子、功勋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等关键人物拜访采访力度,抢救性深度挖掘红色文献以及回忆录、口述史、传记故事等,把分散在各方面的史料集中起来,整理编撰、系统成册,发挥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乘法效应”。四是借助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关于“两弹一星”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和经验做法,加强文献史料抢救性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培训、高校大思政课、文创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五是持续举办以重温红色足迹,走进221 基地、参观纪念馆等主题的红色文化活动,加大“两弹一星”精神的研究阐述,增强红色文化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六是充分发挥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核心作用,加大与组织、国防、教育等部门和学校、部队合作共建力度,签订共建协议,挂牌教育基地,争取更多人力资源赴原子城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七是将夏茸尕布、尕布龙、廉福章、宽卓太等先进人物,作为海北红色教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乡土教材,成为红色文化的有效补充,民宗部门依托基地旧址文物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打造实践载体,纪检监察部门依托221 基地旧址一分厂打造首批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先锋阵地”。
(三)完善设施,创新内容。一是在陈列展示、参观讲解中加大数字技术、智能设备的科技支撑和沉浸体验,加速使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5G、全息等技术沉浸式体验等互动装置,增加趣味性、互动性、知识性的展示手段,切实增强革命文物资源体验的生动性。二是加强与省科技厅的对接,谋划论证“两弹一星”科技体验馆项目,把文旅、科教、产业融合起来,打造一系列沉浸式体验场景。三是大力挖掘人物故事、真实事例,将原子城蕴含的伟大精神和所处的时代特征,细化为一言一文、一景一物,让革命故事、红色文化资源“说话”,不断打破单一说教的形式,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四是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创作情景剧、小话剧、微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简洁明了的文艺作品,生动阐释原子城的精神内涵,扩大对外影响力。五是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新时代十年海北州伟大变革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加大中国原子城青少年红色研学游宣传推介,引导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
(四)加大宣传,做好营销。一是利用全媒体矩阵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在海北新闻网、今日藏乡网站增设“两弹一星”精神专栏。二是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主题鲜明的教育内容,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三是争取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对影视文艺作品创作、开发等方面的资金、智力、平台等支持力度,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完成《金银滩》《祁连忠魂》等红色题材剧目的编排工作,并尽快完成首映仪式,多维度展现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四是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9 周年之际,组织新华社青海分社、新华网青海频道、海北州委宣传部共同推出“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走进中国原子城”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五是完成上报中宣部《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工作汇报片》拍摄制作工作,并邀请新华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走进221 基地旧址”直播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地旧址影响力。
(五)加强协作,整合资源。一是加强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廊坊6916 厂等与原221 基地同宗同源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争取各方支持与援助。二是通过省级层面的协调,选派高水平的专家、教授到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指导课程设计、提升,协助学院加快推进高层次兼职教授的聘请工作,搭建学院与国内知名干部学院交流合作的平台,并对学院运行经费保障机制等予以研究支持。三是继续推进原子城纪念馆“四地共建”活动的开展,搭建史料研究、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的合作平台。
(六)创新思路,丰富产品。一是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红色研学、红色旅游实现跨界融合发展。培育红色旅游企业,完善红色研学旅游产品体系,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研发,推出与市场需求衔接、展现红色精神的文创产品。二是举办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大赛,积极与青海圣源地毯、祁连文创等企业和海北职校等专业院校合作,加大富有原子城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研发力度,加快优秀文创产品项目化落地,激发红色旅游消费市场活力。三是把民族食品、民族手工艺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等有效链接到红色产业链上,构建产、学、研、销一体化的红色产品业态,带动合作社、农牧户创业和农牧民就业增收。四是强化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市场互动、客源互流的多赢发展格局。
(七)建设队伍,提高素质。围绕打造“精本职、通相关、懂邻近”的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红色文化人才的培养机制,提高从业人员录用标准,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和培训,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调研组成员:
王永昌 系中共海北州委常委、秘书长
董瑞祥 系中共海北州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
马清芳 系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