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喜
(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南京 210003)
2023 年新麦上市后,因产量、质量不及预期,小麦价格低开高走。进入8 月份,由于饲料企业大量使用小麦,小麦阶段性需求大增,储备库、面粉企业竞相提价采购,小麦市场价格在1 个月内上涨超过200 元/t。小麦收购期间价格出现如此大的上涨实属始料不及。小麦价格经历这一轮大幅上涨后,小麦的饲用替代优势将减弱,质量好的小麦流入饲料企业的数量也将大幅减少,叠加持仓主体短期获利小麦大量出货,所以9 月1 日以后,面粉企业在短期供应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小麦收购价格进行小幅下调,小麦价格呈冲高回落态势。预计,随着小麦粮源逐步消耗,小麦持仓主体惜售心态又会增强,小麦价格又将波浪上行,而新玉米的收获情况和最低价小麦的投放时间、投放力度将是影响小麦价格后市上行幅度的关键。
储备企业网上小麦采购价格成为今年小麦市场价格走势的风向标。新小麦上市后,小麦价格经过持续小幅上涨后出现了短暂企稳,但后来储备企业小麦刚性入库需求又引领小麦市场价格大幅上扬。
2023 年,新小麦达标率同比大幅减少,由于基层收购点无法做到分质量存放,导致大量达标小麦与不达标小麦互混且变成不达标小麦,使储备企业小麦收购难度加大,不得不连续采用提高收购价格来完成采购任务。
8 月初,江苏粮食储备企业的小麦采购价格在2 840 元/t 左右,但成交率不断走低,一些架空期临近的储备企业不得不连续上调采购底价来完成收购任务。有时储备企业调价速度赶不上小麦市场价格上涨速度,多次流标,不得不大幅上调采购底价,争取以价换量。例如,海安的某个储备企业采购8 月9 日公告中公布的8 月11 日交易的竞价小麦4 300 t,上报底价为2 860 元/t,由于市场行情快速变化,8 月10 日又紧急将底价调高到2 900元/t,但在8 月11 日交易中仍然流标。后该企业8月15 日将公告中8 月18 日交易的竞价小麦底价大幅调整为3 040 元/t,较一周前提高了140 元/t,最终以3 000 元/t 左右的均价成交。8 月31 日,无锡某储备库地方储备小麦网上采购底价已达到3 120元/t。
同样,周边省储备小麦采购难度和采购价格也在不断提高。8 月28 日,山东菏泽某储备库一等白麦收购价已经达到3 100 元/t;8 月29 日,河北涉县某储备企业、河南洛阳某储备库二等小麦网上采购底价3 140 元/t 仍然流标,而浙江某储备库网上采购小麦成交均价已高达3 278 元/t;等等。
8 月份,在储备企业不断上涨小麦采购价格的同时,面粉企业也不得不加价收购小麦,以满足每日加工的需求。如江苏龙头面粉企业五得利(宿迁)公司进厂小麦价格,月初为2 800 元/t,8 月31 日已涨至3 040 元/t;五得利(兴化)公司月小麦进厂价格2 820 元/t,月底已涨至3 060 元/t。8 月下旬,全国小麦主产区的面粉企业普麦进厂价均超过3 000 元/t,一个月内上涨幅度均超过200 元/t。
8 月初,江苏贸易商2023 年产普通红小麦出库价格为2 760~2 840 元/t,9 月初已涨至2 880~3 020元/t,达标红小麦涨至3 040~3 120 元/t;2023 年产普通白小麦的销售价格从8 月初的2 780 元/t 左右涨至月底的2 980 元/t 左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 年全国小麦产量为13 453 万t,同比减少122.6 万t。2023 年江苏小麦总产量为1 373.5 万t,同比增加8 万t。这些数据总体来讲变化不大,但小麦购销第一线的各经营主体个体感受与宏观数据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小麦市场价格的不断走高,这种感觉又在不断扩大。小麦持仓主体积极看好后市,惜售心理不断增强。
今年小麦收购速度呈现前慢后快的特点,至8月底,全国小麦收购进度已超去年同期。造成这种前慢后快的主要原因是2023 年的新小麦生产受灾严重,达标小麦数量同比大幅减少,质量差异较大且区域分布不均衡。由于多地小麦质量不达标,一些地区甚至出现大比例芽麦,所以市场各收购主体不敢大量收购。小麦质量不达标给饲料企业带来了机会,由于小麦饲用替代性价比高,所以它们进场大量收购。收购市场将今年的小麦分成3 类,即可以进储备企业的达标小麦,可以进面粉企业的轻度不达标小麦和只能进饲料企业的严重不达标小麦。针对不同质量等级小麦的需求方向,各收购主体也明确目标,市场价格体系由混乱逐步有序。随着各主产区一线经营主体将新小麦产量、质量信息汇总与传播,收购主体逐步看好后市,纷纷收购各种等级的小麦。随着收购量的增加,推动市场价格不断上行,收购主体的信心变得更强,收购进度快速提升。
按照一般市场规律,即使2023 年小麦减产超预期,但有2022 年度结余的2 000 万t 小麦及2023年度近1 000 万t 的进口小麦,2023/24 年小麦供求关系不会改变,不会供不应求。在收购期间造成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持粮主体惜售,也就是说市场不是缺粮,而是缺合适的价格。
今年,小麦接新前的市场价格严重低迷,一部分持有2022 年小麦的持粮主体深度被套,亏损严重,在小麦价格恢复性上涨到2 800 元/t 后,开始分批小幅减仓,但仓位仍然较重,持粮主体期待小麦价格进一步上涨以减少亏损。2023 年达标小麦量减少,在储备企业不断上涨采购价格引领下,持粮主体更是不轻易出货,期待储备企业在架空期为完成轮入任务出更高价格。达标小麦价格不断创新高也增强了其它等级小麦持粮主体的惜售心理,面粉和饲料企业也不得不持续提高收购价格来以价换量。
2023 年,小麦与玉米价格倒挂,小麦收购期间,其市场价格逆周期上涨既在意料之外,也也在情理之中。由于饲用替代具有较大的优势,饲料企业大量采购小麦。由于饲料企业对小麦质量的兼容性较大,各种质量的小麦只要价格合适都可以饲用,所以极大地压缩了可以进入面粉和储备企业的小麦数量,造成小麦资源错配。面粉加工小麦是刚性需求,如果面粉企业目前不提价收购部分,未来就可能以更高价格收购小麦。而如果小麦价格长期处于低位,饲料企业大量使用,后期小麦价格涨幅会更大。所以,建立有序的价格体系,通过价格筛选,保证达标小麦优先进入储备企业、一般小麦进入面粉企业、其他小麦进入饲料企业,实现资源有序配置是保障今年小麦紧平衡供求关系下的最佳选择。
小麦价格进入3 000 元/t 的时代,新玉米上市后,小麦饲用替代优势将可能大幅降低,小麦饲用数量也将大幅减少。但随着流通小麦的不断消耗,小麦持仓主体心态也会发生变化,持仓惜售仍会存在,小麦阶段性供应紧张局面仍可出现。正常情况下,面粉企业将逐步成为小麦消化的主渠道,小麦价格主要取决于面粉企业与持仓主体之间的博弈,但小麦价格震荡上行趋势大体不会改变。两种情况给这种博弈增添了变数,一是新季玉米收获情况;二是最低收购价小麦的销售时间和投放力度。
小麦饲用替代的数量与小麦和玉米的价差关系极大,正常年份饲用小麦数量在1 500 万t 左右。2023 年新小麦质量不如意,价格较低,而玉米价格又比较坚挺,所以小麦饲用替代优势极大。由于小麦流向了饲料企业和面粉企业,相比单纯流向面粉企业,其阶段性需求量大幅增加。由于饲料企业大量采购小麦,也支持持粮主体看好后市的信心,持仓挺价心态增强。预计2023/24 年度小麦饲用替代数量可能达到3 000~4 000 万t,较正常年份增加一倍以上。饲用小麦数量的大幅增加虽然不会使小麦年度供求关系发生逆转,但仍造成了小麦阶段性供应紧张。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其饲用替代优势也大幅减小,下一步小麦饲用替代量也将明显减少,如果新玉米丰收且收购价格较低,那么高价小麦饲用替代优势将丧失,小麦终端需求又将变成面粉企业,持粮主体心态也会发生分化,出货小麦改收储玉米,小麦价格可能会企稳或短期小幅回落。
目前最低收购价小麦库存量仍有3 000 多万t,大部分在河南、安徽及江苏三省,其中江苏库存约600 万t。由于最低收购价小麦80%以上为2019 年以前产的小麦,南方地区宜存期为2023/2024 年度,因此会有超过2 000 万t 的小麦在这个小麦年度轮出。按照目前最低收购价小麦的销售底价2 350 元/(t三等),折合成一等小麦的仓库车板价2 520 元/t(包括等级差80 元/t、出库费30 元/t 及升贴水60元/t),仍远低于目前的小麦市场价格。所以最低收购价小麦一旦投放会有近乎100%的成交率。按照往年投放时间,国庆节后就可能有消息。最低收购价小麦的投放力度将决定是否会出现贸易库存阶段性出货高峰,投放消息一旦落地,持仓主体的心态就会发生分化,小麦价格上升势头将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