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构建与体现

2023-12-28 23:43侯霍玉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8期
关键词:人民性云南

【摘 要】主题性美术创作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时代性和人文性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其逐渐成为新时代美术领域研究的焦点。主题性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是美术创作集中展示的重要渠道,也是体现作品中人民性的有效方式,同樣作品中的人民性也促使当代主题性美术的价值和内涵得以彰显。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云南省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深入探讨其作品中人民性的构建与体现,从而为云南当代主题性美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推动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人民主体论的艺术创作宗旨得到更加深刻的表达,不断丰富中国当代艺术的谱系。

【关键词】主题性美术;人民性;云南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8—205—03

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主题性、艺术性、人民性是其时代特征的重要体现,也是弘扬中国精神、彰显时代精神、传达文化内涵的新时代式中国美术表达。“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中国化的核心,也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的新型美术形态的价值核心和根本立足点。“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在美术创作服务的对象是人民、美术创作来源于人民,以及人民作为美术作品评判的主体。[1]美术创作是云南省文学艺术领域的重要代表之一,云南美术创作题材广泛、地域特色明显,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深刻体现了云南省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对云南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民性的探讨和研究,是推动艺术回归人民本性,体现美术创作取之人民、扎根人民的理论基础和方向引领。

一、“人民性”构建

(一)弘扬时代精神,讲述人民故事

云南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主要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在美术创作中的历史进程和艺术风貌,创作者将云南特色和云南风格以美术作品的形式展示给受众,通过讲述人民故事、传播人民声音,展现云南美术的时代之美。其中,周章科的美术作品《奠基树》以云南彝族地方风俗的展现为大背景,描绘的是刚刚成家的彝族夫妇在长辈的带领下为自家即将动工的新房种树的场景,画面中将老妇人喜悦的神情进行了刻画,树枝上的喜鹊和展露新芽的小树也映衬了此时美好的场景,此外,画面远处能够看到当地劳作的人,他们扛着锄头,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劳动收获,同样也展示了彝族劳动人民的美好形象。整幅美术作品不仅表达了彝族人民盼望着小树的茁壮成长,同时也代表着彝族人民对于美好的期盼,整体以“新生”为创作理念,向受众传达着新时代下云南彝族人民的精神状态和幸福生活。

(二)以人为本理念,家国情怀担当

美术工作者也积极发挥自身的责任意识,将英雄形象、动人事迹理念等内容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展示给人民大众。美术创作者将笔墨作为利器,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一线人员的伟大事迹以及平凡又伟大的瞬间等进行主题美术的创作,彰显了云南美术创作者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他们将对现实的关怀融入美术创作之中,以人民性为创作原则和创作理念,体现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借助主体性美术创作以及其人民性的内核,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其中,张绍雄的《梅花香自苦寒来》,以梅花和医务人员为主体,以梅花强大的生命力,寓意着凛冬终将过去、曙光即将来临的美好愿景。同时,“以物喻人”体现工作者有着像梅花一样的品格和意志,赋予其高洁、坚强的人物形象。作品中还将物资货车作为主要内容,传达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

(三)开启新征程,迈向新台阶

党的二十大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会议,体现了国家对于人民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构建,体现了人民对于国家迈向新台阶、开启新征程的期盼。在此背景下,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强国的建设中,用创新性的文艺创作奏响时代的强音、展示时代的魅力。基于此,云南省举办了以“云南这十年,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览。展览以主题性美术创作为切入点,将云南十年的辉煌业绩和美好生活展示在美术创作中。展览中的美术作品主要以云南省在奋进新征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活动等为题材,展示了国家繁荣富强大背景下云南省的深刻变化,具有浓厚的情感性、人民性和时代性。其中,白瑞红主题性美术作品《通车》以水彩粉画的形式,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云南省交通运输物流行业的发展,作品中将通车前的建设场景以及通车后的使用场景作为对比,展示了云南省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以及人民生活质量逐步上升的景象,以通车来映射云南省的发展和变革,表达了美好云南建设发展的新景象。

二、“人民性”体现

(一)基于历史发展进程的人民性

历史题材类主题性美术创作中是以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活动为创作主体,全面反映国家建设中的社会新事物、新人物,极具思想内涵和艺术美感。作品中的人民性一方面体现在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历史的创造者;另一方面体现在历史发展中的精神内涵对新时代美术创作者、新时代人民有着重要引导和支撑作用。美术创作者黄方之的油画作品《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成立》,其创作背景是以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新思潮和新思想的来袭影响到云南优秀青年,云南先进分子开始积极参与建党工作。画面的内容以几位云南青年为主体,展示了云南特别党支部建立的场景,通过对人物神情的刻画,展示出了青年们激动紧张的心情,同时画面中对成立时的场景也展开了细致的描绘,明亮的烛光、鲜明的党旗、以及在党旗和烛光映照下的云南青年,寓意着胜利的曙光和光明的未来。这一历史题材的油画创作不仅反映了我国人民参与共产党建设事业的理想和信念,同时也通过黄方之对历史的解读赋予了作品时代的意义,反映了当时共产党人的信念对现代艺术创作者创作方向的指引,以及成为新时代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精神支撑。

(二)基于民族发展中的人民性

由各族人民历史实践创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民性的生动表现,被誉为世界“民族文化基因库”的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的发展促使云南省的民族文化获得了多元一体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立足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云南省民族文化中的人民性则主要体现在人民推动民族进步、民族包容、民族一心、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中。在云南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中,不乏具有人民性精神坚守和时代品格的民族题材美术精品力作。由云南艺术学院10位青年教师共同创作完成的大型主题油画《永远跟党走——云南民族团结誓词碑》,以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云南民族团结誓词碑”为背景,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省思普地区(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全境及临沧市部分地区)13个民族部分代表人士及党政军代表通过当时当地各民族认同的方式“会盟立誓,刻石铭碑”的重要历史时刻,写照了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事实和现实依据。[2]该创作以历史史实为题材,以写实油画为视野,展现云南民族重大标志性历史事件,讲述进步的云南故事,通过一个个具有民族血性的人物形象,使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人民性可感可触、可亲可及。

(三)基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民性

云南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体现了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一脉相承,且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丰富内涵,塑造了具有云南特色的审美意象和呈现方式。艺术家将人民性作为创作的坐标,以云南当地的现实为写照,将现实生活中的原型、生活气息和生动特性作为原始素材,通过艺术形式、内容、风格、语言的提炼再创造,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感等进行高度融合,形成高于生活、更为“真实”、更能打动人民大众的画面,透过一幅幅作品中的形象图谱折射人、人民、民族的精神图谱[3]。孙景波的壁画作品《撒尼母亲》描绘了撒尼族女性在劳作间隙小憩的优美形态,人物的形体结构经由马赛克嵌块的组织得以精美的呈现,亮丽的色彩将云南省撒尼族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更加直观的展示给受众。除此之外,该作品的创新点还在于艺术家通过马赛克艺术手段,实现了优秀艺术作品的媒介转换,将优秀的美术作品呈现于公共空间中的墙面,让更多的人群能够感受到作品的文化气息,这既是艺术的当代创新,也是主题性美术创作走进人民的具体表现。

三、人文价值探讨

(一)创作者多元化,完善文艺体系

首先,人民群众作为云南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创作者[4],以民间美术的形式丰富了美术创作的内容和类型。创作者通过将云南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变革以更加鲜明、更加直观的画作进行传达,将生活中的切实感受和真实情感凝聚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以人民大众的视角观看社会的大环境,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展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理念,从而促使云南省美术创作者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体现出人民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推动了云南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长远发展。其次,云南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在立足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注重展示正面历史事迹的同时,实现了当代语境下云南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现代化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以此作为优秀美术作品的代表来指引后来美术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精神,能够推动云南以美术创作为主的文艺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展示人民主体,弘扬中华精神

在云南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中,人民大众作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主要表现对象,无论是写实艺术、现实主义艺术、印象派艺术、表现性艺术、写意艺术等,其核心内容都与以人民为中心这个理念结合在一起。[5]创作者将云南各民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人文涵养以及其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景等内涵全面展示出来,彰显了人民大众在云南省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将人民的情感进行了精准的传达。美术创作者以多样化的创作方式,将人民的意愿、人民的心声、人民的精神信念、人民的情怀等进行深入的刻画,在契合时代主题、彰显时代的精神的同时,将云南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责任意识以及理想信念等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现,从而促使中华文化精神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得到彰显和传承,成为广大人民推动社会主体事业建设的信念支撑。

(三)丰富精神世界,推动文化建设

人民群众作为美术创作的服务对象和评判主体,也是美术作品的享受者和推动者。主题性美术创作以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融入作品创作,从人民大众的角度感受人们的真实生活,从而将人民生活的新现象和切实感受以更加精细化的手法创作出来,以此来引起与人民群眾的同频共振,这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也能够从人们对于美术创作的反馈中加以反思,促使我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实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从而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赋能助力。

四、结语

主题性美术创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艺发展的关键要素,更是民族复兴、国家振兴的重要元素。[6]因此,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云南当代美术创作必须高度重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文艺地位,将主题创作和艺术表达进行深入融合,尤其是其中人民性的表现和运用,要在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借助创作者的精湛技艺和创新手法,将历史和时代所呈现的真实情感和民族特色以多元化的美术作品加以呈现,促使云南当代主题性美术作品的内涵更加深刻,从而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实际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涵清.新时代脱贫攻坚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构建[J].西北美术,202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省向民族文化宫捐赠大型主题油画《永远跟党走——云南民族团结誓词碑》[EB/OL].[2023—03—27].https://www.neac.gov.cn/seac/ xwzx/202303/1162029.shtml.

[3][5]余洋.现实主义艺术创作中的“人民性”宗旨——专访冯远[J].美术观察,2022(5).

[4]王洪斌.论中国美术理论与创作实践中的人民性[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

[6]夏燕靖.铸造辉煌的历史画卷——新时代以来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亮点、特色及其评价[J].中国文艺评论,2022(9).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云南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人民性研究”(项目编号:2023Y0832)。

作者简介:侯霍玉(1998—),男,汉族,河南新乡人,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21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美术史论。

猜你喜欢
人民性云南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人民性及其新时代意义
云南潦浒柴烧陶煴
云南行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深刻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