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船政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路径

2023-12-28 09:49:07胡妍欣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8期
关键词:新时代发展

胡妍欣

【摘 要】船政文化记载了地方历史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底蕴,加强船政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相关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船政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本文分析了船政文化的理论内涵,指出船政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民族自强、崇尚科学、对外开放、改革创新、学以致用、追求卓越、爱国忘我、当好表率。在新时代,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既是传承和保护船政文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弘扬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论述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有效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8—118—03

引言

中华文明五千年孕育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以船政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有着诸多契合点,给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指明了可行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只有充分认识到船政文化的价值内涵以及转化发展的必要性,坚定不移的实施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时代特色和社会背景相结合,在船政文化中融入新的元素,制定完善的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体系,不断总结经验,攻克实际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重重难题,才能实现船政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发挥船政文化的应有功能。

一、船政文化的理论内涵

船政文化是经过漫长时光形成的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一体的宝贵文化,起源于我国福建沿海地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被当地群众所认可和推崇,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福建沿海地区受到船政文化的熏陶,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实施造船工业、科技文化教育的创新,建设造船基地、船政学堂,培养大批造船和航海专业人才,将船政文化民族自强、崇尚科学、对外开放、改革创新、学以致用、追求卓越、爱国忘我、当好表率的精神内核发扬光大。

一是民族自强。船政文化诞生于19世纪,当代有识之士的民族自强精神觉醒,萌生了强烈的造船、造军舰、培育人才的意识,艰苦创业,迎难而上,创办了造船工厂和船政学堂,大大加速了我国社会、科技、文化发展进程,船政文化也在神州大地上广泛传播开来,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民族责任感、独立自强的有志之才[1]。

二是崇尚科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船政文化得以兴起更是源于船政学堂的建设,经过后期不断细分、增设与合并,使得人才培养更趋于精细化,培养了大批造船、航海、机械等科技人才,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精神,深入研究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并学以致用,推进福建船政在短短数年间取得了光辉成就,船政文化更是在福建沿海地区广泛流传。

三是对外开放。船政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通过引入发达国家的科技成就,聘请外籍专家进行指导,结合我国国情对先进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应用到社会生产之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派遣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出国深造,学习最新技术,归国之后这些业内精英会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将国家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四是改革创新。任何事物都会在时间的洪流下发生变化,无数灿烂文化随着时间流逝而没落,坚持改革创新,是船政文化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船政创业者打破陈规,义无反顾的投身于船政改革中,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不忘本心,坚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利用有限的经费、资源、经验,建造船厂、铁厂,改造机器,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

五是学以致用。船政文化讲求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应用到福建船政的管理实践中,不断推进技术革新。船政学堂专业和课程设置得以不断优化,给学员创造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学员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参与生产实践,毕业后即可直接上岗,参与造船、航海,可见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六是追求卓越。造船和航海对于技术操作有着较高要求,任何一项失误都要竭力避免,否则会产生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以追求卓越为核心的船政文化,强调从业人员加强技术创新、敬业奉献、精益求精,不满足于当前现状,争取凭借自身知识和经验,突破传统思维局限,实施生产工艺、设备、材料的更新,致力于早日进入世界领先行列[2]。

七是爱国忘我。船政文化是具有鲜明爱国风格的特色文化,强调学好先进科学技术未来报效祖国,为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要奋斗终身,甚至不惜舍弃个人生命,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歌颂。中华儿女无私无畏的精神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为后人景仰,这在船政文化中得到了突出体现。

八是当好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船政文化以树立榜样、做好表率,对从业者进行激励,营造优化和提升自我的环境氛围,榜样身上爱国敬业、埋头苦干、廉洁自律、言行一致等优秀美德感染了无数仁人志士,使得他们在造船、航海领域勇往直前,身先士卒,获得的荣誉不可计数。

二、船政文化在新时代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必要性

(一)船政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现实需要

船政文化自诞生至今已有百余年,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如今社会大环境截然不同,如果不加改动直接对船政文化进行宣扬,会让群众陷入思维误区,对船政文化产生错误理解。在新时代,有必要对船政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这将是船政文化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必要前提。通过与时代相結合对船政文化进行优化,汲取以往传承经验,深挖船政文化的价值,扬长避短,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赋予船政文化新时代特色和持久的生命力。确保船政文化能够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到一起,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激发人民群众传承和保护船政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相关活动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促使船政文化在新时代真正得以创新性转化与发展。

(二)弘扬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客观要求

中华民族是一个无私无畏、锐意进取、坚定果敢、自强不息的种族,在船政文化中可以看到民族精神跨越时空生生不息,迎合了中华儿女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崇敬之情,因而在新时代船政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具有必要性。通过持续深入研究船政文化,找到船政文化与弘扬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契合点,在船政文化中加入新内容,赋予其时代特色,体现出中华儿女的责任担当,激发国民的民族责任感[3]。不仅有利于船政文化内涵和外延的拓展,使之在新时代仍然展示出无穷魅力,更好的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众理解,还能拓宽船政文化的传播载体,突破时空因素的桎梏,促进船政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接轨,迈向未来、迈向世界,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给新时代下船政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三、船政文化在新时代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物质存在和精神内涵相统一

需要认识到的是,福建船政创办的工厂和学堂有大量器物遗留下来,可以认为是船政文化的载体。倘若在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过程中有效应用这些物质遗产,必然会使人民群众对船政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此,必须加强对船政遗迹、遗址的保护和修复,建设船政文化城、船政博物馆、船政纪念馆,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在观看船政影片、参观船政遗址中了解船政事迹,润物无声的渗透船政文化,增强船政文化的感染力,为船政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创造优质环境。在这些场所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民众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民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报效国家的热情,取得了较好效果。此外,信息时代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利用融媒体传播船政文化,如互联网、App、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可以在更加广阔的地域弘扬船政文化精髓,增加民众认同感,培养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物质存在和精神内涵相统一之下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有效途径[4]。

(二)客观存在和主观感知相统一

尊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实施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助力船政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融合新时代特色、价值观念和民众的文化需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船政文化中,会赋予船政文化新的生机,有利于加深民众对船政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过程中,要给民众创造参与机会,认真倾听民众的想法,采纳其中先进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实施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促进船政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这会让民众对船政文化产生深厚情感,唤醒其文化传承主体的意识,借助民众的智慧力量,实现船政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比如说,在船政博物馆、纪念馆中开展交互活动,向民众介绍船政器物的生产工艺、结构、原理、用途、文化价值,利用VR技术创造互动式体验活动,使民众领悟到船政文化的精神内涵,吸引民众主动参与船政遗址遗迹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还要利用船政知识竞赛、船政学术研讨、船政英烈公祭等实践活动,深化民众的主观认知,他们将会成为新时代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中流砥柱。

(三)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统一

必须明确船政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是一项长期性活动,应该分为多个阶段,按部就班的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最终效果达到预期,船政文化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在设计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阶段性任务时,要与时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建设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体系,组织实施多元化的船政文化保护、修复、利用活动,提高船政文化的传播力和服务能力,保证船政文化润物无声的浸润民众心灵,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船政文化长期性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目标就是培养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爱岗敬业、团结友善、精益求精的精神,深入学习和研究专业领域知识,致力于报效祖国,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增强国家整体实力。需要对各个阶段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优化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体系,提高整体工作成效。

(四)实然状态和应然追求相统一

纵观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现状不难发现,新时代的船政文化与其诞生之初有了许多不同之处,是时代社会的必然选择。想要达到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卓越目标,就要立足多维度、多层面推进船政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相关单位部门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准确理解船政文化内涵及其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必要性,拓展船政文化传播渠道和平台,进而实现船政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创新发展。每达成一个阶段性目标,就会将船政文化的应然追求转变成新的实然状态,持续开展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活动,抓住新时代、新技术、新载体赋予的有利契机,会对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产生积极效应[5]。同时,时代也会给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制造无数挑战,阻碍预设目标的达成。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船政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在船政文化中融入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元素和文化符号,既要坚定走出去、引进来的思想,又要转变重“器、技”而轻“政、教”的观念,唯有如此,船政文化才能创新性转化和跨越式发展,发展脚步走的更加稳健。

(五)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面对着船政文化在新时代创新性转化与发展遇到的曲折,要用积极心态和乐观视角来看待,将每个曲折看做是锤炼自身的考验,不被一时的困难所打倒,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朝着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目标奋勇前进,抱着满腔热忱做好船政文化传播、保护和利用工作,争取成为新时代船政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方向和方式需要予以科学选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船政文化,是新时代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会赋予船政文化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經验教训,降低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道路上遭遇的曲折,实现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四、结语

总之,新时代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格局,明确船政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必要性,遵循物质存在和精神内涵相统一、客观存在和主观感知相统一、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统一、实然状态和应然追求相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则探索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路径,可使船政文化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艾良友.海洋强国战略下船政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探讨[J].海峡科学,2017(10).

[2]张仕达,袁明珠.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明日风尚,2019(6).

[3]陈志平.“互联网+”背景下福建船政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海峡科学,2019(1).

[4]于翠云.“互联网+”背景下船政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

[5]林佳梅.船政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价值自信浅议[J].黑河学院学报,2018(4).

猜你喜欢
新时代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中国火炬(2010年8期)2010-07-25 11: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