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强 宋丹枫 卢志勇
(1.湘南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郴州423000 ;2.郴州市第四十一完全小学,湖南 郴州 423000;3.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是实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的有效途径,对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与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基础保障[1],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全民健身路径已建成70 余万条,给人民健身锻炼带来了极大方便。全民健身作为国家名片,既是目前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在要求,更是健身路径发展过程中的时代产物[2],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全民健身的战略要求,结合郴州市创建“体育之城”和“幸福郴州”的实际需要,对郴州市全民健身路径进行调查和发展策略研究,群众体育是达到全民健身最有效的途径,足够的健身场地是保证全民健身的首要条件,目前,我国普遍存在体育设施短缺。2019 年11 月2 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发布《2019 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数据显示,到2019 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共354.44 万个,体育场地面积共29.17 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为2.08平方米[3]。这些体育场馆仅23%用于公共场地健身,而且不会全天开放,因此市民真正的健身场地利用率仅10%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体育健身场地建设的步伐亟待解决。
针对我国严峻人口老龄化问题,全民健身路径作为社区体育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媒介,成为了大多老年人日常锻炼、愉悦身心、康复治疗、人际交往中最有效、最便利、最经济的方式之一[4]。全民健身路径广义上就是指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室外健身器材,由于兴建体育场馆占地面积大,财政投入巨大,而且通过层层审批实施速度慢,因此兴建全民健身路径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其他健身场馆相比,全民健身路径占用的面积小,且一般在居住人口较多的小区附近,这使得市民健身非常方便,所以人们愿意选择该方式进行健身锻炼。随着我国居民“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加强,国家体育总局决定从1977 年开始实施“综合健身工程”建设,自此全民健身路径得到重点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健身器材种类和数量太少、布局不合理、管理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导致许多人为破坏健身器材等问题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健身道路的进一步发展。总之,我国全民健身道路的发展还很不成熟,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需要一个中间步骤,或者说是一个社会运行的平台,那就是全面小康。全民健身、全面小康与全民健身三者之间体现着因果维度和时间维度的双重逻辑关系[5]。全民健身路径是国家实现全民健身的主要物质载体,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起决定作用,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如何保障全民健身路径供给最大化,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融合,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2022 年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在健康中国2030 规划的大背景下,全民健身路径是群众体育锻炼最直接的锻炼途径。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需要一个中间步骤,或者说是一个社会运行的平台,那就是全面小康。全民健身、全面小康与全民健身三者之间体现着因果维度和时间维度的双重逻辑关系。
郴州市全民健身路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询了有关文献和硕士、本科毕业论文,检索查阅郴州市全民健身路径现状及发展对策各种文献,阅读了相关方面的书籍和一些学术期刊等。
1.2.2 实地考察法
对郴州市城区内200 个健身场所进行实地考察。
1.2.3 逻辑分析法
从社会学理论和调查实践两个方面对郴州市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了近30 年来郴州市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1.1 郴州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数量及分布情况
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体育平台——全民健身路径[6],在提高国民体质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影响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参与度直接与健身使用器材数量呈正相关,合适的锻炼环境是保证居民进行体育健身的基础。
根据相关资料可以发现,湖南省大多数健身路径场地设施都存在分布不均匀、管理不完善、使用不恰当的现象,从而导致利用率和开放率低下的问题。郴州市1995 年以前没有全民健身路径,当时人们健身意识也很薄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和政府对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视,全民健身路径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根据《郴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规划,据统计,2013 年健身路径建设已达到规划标准。但是,郴州市关于健身路径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只有在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的指导下进行建设和管理。郴州市全民健身路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体育彩票公益金,社会资本也得到了调动,使得健身路径的资金来源不再单一,而是多元化。调查显示,1997 年至2019 年4 月,郴州市共有健身路径2318条,已覆盖全市。后面又陆续投资174 条路径。到2019 年12 月,郴州市共有2492 条体育健身路径。
2.1.2 郴州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器械项目配置情况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发现郴州市城区健身路径的健身器材主要有单双杠、平衡梁、骑具、太空行走机、梅花桩、健身梯子、上肢牵引机等。许多场地并没有配备齐全,许多遗失的都没有补齐。
2.1.3 郴州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的安置点分布情况
根据我国相关政策规定,全民健身路径设置场所主要分为社区、公园和村镇三种类型。郴州市目前49%的健身路径主要安装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其次是体育休闲广场,占全市健身路径的24%。居民在家进行健身锻炼很方便,由于绿地面积大、塑料面积大,安装在健身广场上,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锻炼环境。学校场地占健身路径场地的12%,公园健身路径占11%。通过走访,发现很多体育健身器材在老城区,健身路径布局不合理,路径设备空间很小且间隙很窄,十分影响使用,因为在人口聚集地,锻炼者在运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附近群众的干扰。
2.2.1 郴州市城区健身路径选址和布局问题
郴州市目前设立了17 个体育社团、11 个体育分会和9 个体育俱乐部,且这些体育组织氛围较好,为郴州市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位置和布局的合理性是全民健身路径器材合理利用率的有效保证,能够树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较好的社会形象。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全民健身路径等体育健身工程应当建设在方便群众健身、周边环境安全的社区、公园、户外广场等场所;全民健身工程布局的场地设备的配置和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与城市建设规划相匹配,与周围环境要协调发展。根据健身工程管理设置的相关规定,我市健身路径选址和布局存在以下问题:选址主要分布在居民小区、公园、健身广场、学校这几个区域。调查显示2020-2023 年2 月20 日郴州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安置点分布比例分别为:分布在居民小区的全民健身路径所占的比例为49%,分布在公园的占11%,分布在健身广场的占24%,分布在学校的占12%,由此可见,居民小区是最主要的全民健身路径安置点,它安装在社区处,为居民在家门口的锻炼提供方便。调查发现,老城区的健身路径设置布局不太规范,路径之间差距小,在锻炼的过程中,周边的人极有可能对锻炼的人产生干扰和影响;街道小区附近的路径环境嘈杂,安全隐患大,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很多人只是在附近看看,无法使用。在居住人口多的小区附近选址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得到了许多群众的认可,但是,不规范,不干净,不安全是现在存在最大的问题。
2.2.2 郴州市城区健身路径的管理问题
全民健身路径是一种服务器,它是国家体育总局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投资建设的一种大众健身器材,投资建设以后规定由捐赠单位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生产厂家或供应商负责安装调试且负责技术指导。健身路径损坏后,应有专人登记并上报,由管理单位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健身设备的完整性和使用安全性是保证群众体育参与的重要前提。由于郴州市部分社区的健身路径还在建设中,缺乏专人管理,导致社区健身路径这边还没建好,那边就已经损坏、生锈严重,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有的已过保修期,未及时更换,严重的也没有进行报废。
2.2.3 郴州市城区健身路径锻炼的安全问题
参与体育运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安全性。"安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重中之重”,全民健身路径器材的体育锻炼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健身路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隐患:客观方面,主要是健身路径器材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生产厂家的选择上。厂家的质量和信誉非常重要,生产的器材质量要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在主观方面,主要是人的问题。在日常管理方面,是否有专人及时上报各地损坏设备的维修和更换情况,是否有专人维修和定期检查。另一方面,使用者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是否有按照说明书方法来使用器械,进行文明锻炼,是否会爱护设备。通过观察,大部分锻炼者没有学习器械使用指南的习惯。使用指南应该安装在显眼的位置,这样才能尽量避免使用者受伤。通过近期走访和调研,发现郴州市健身路径存在以下几个安全问题:(1)许多公园和社区的设备维修不及时,也没有专人检查,造成可能训练过程中出现脱落和损坏,影响人身安全。(2)老年人锻炼和幼儿玩耍居多,很多使用方法不当,造成误伤。
2.3.1 建设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发展均衡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
在最初设置和布局建设全民健身路径时,应该先扎根基础去了解处于各个年龄段的使用者的身体及心里特征。我们通过平常锻炼可以看出来,现在大部分参与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者是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都有一些通病,具有腰,腿,背等部位的疼痛。所以在摆放健身器材的时候,应该从加强腰、腿、背等部位锻炼的出发点进行布局,提供符合大众需要的健身器材。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的制造商很多,不同制造商在制造全民健身路径的过程中质量也存在差异。在政府购买全民健身路径的过程中,应选择严格的招标方式,从提升器械的质量和后期服务出发,筛选出实用性和实力更强的企业。其次,需要延长全民健身路径的维护期和质保金,确保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群众。
2.3.2 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全民健身路径社会体育指导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最早是在1993 年国家体委提出来的一个传授、指导体育的工作人员,指在竞技、学校、部队体育之外的群众体育类活动中从事传授技能、指导锻炼和组织的工作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代表先进体育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体育精神文明,是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推动的重要力量。
但是,这个问题自提出来就没有得到人们重视,近几年才被重视起来,目前,各地严重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这类工作人员如何管理也是一个难题,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应争取与当地高校体育专业联合办学,培养群众体育活动的管理人才,通过校地合作培养体育专业学生,既能解决就业,又能保证体育管理人才的专业素养,还能帮助和引导群众参与体育健身锻炼。
2.3.3 增强健身路径的保护措施
全民健身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国家战略,是发展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7],在我国的《全民健身条例》中有规定:政府有义务对居民进行合理科学的健身锻炼指导以及提供体育健身设备的建设。然而,研究发现,有些人在使用健身器材的过程中,会刻意破坏设备。还有一些素质低下的人,把健身器材和零件进行拆卸去变卖废铁。以上问题屡见不鲜,为了避免问题的发生,应立即制定相关的政策和保护措施,防止人为损坏、防止偷盗等破坏性行为的发生,及时与相关管理部门联系,通过一些法制手段,积极制止。
从郴州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的现状来看:存在健身路径的分布不均衡。苏仙区和北湖区在场地面积、数量、规划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城区健身路径主要建设在公园、广场、等完全开放的场所;场地设置主要以水泥地为主;健身路径的种类不多,通过调研发现健身器材与锻炼者所喜爱的器械存在很大差异。
城区体育锻炼者参与健身路径锻炼的目的很明确,主要是为了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以及改善健康状况。健身路径的使用方法不统一,有很多厂家也有很多类别,没有形成科学得、有效得锻炼。锻炼者早上锻炼人数较多,并且锻炼的时间大多数在30 分钟以上。还存在着政府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健身路径管理体系不健全和维修不到位,严重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健身路径数量过少,大多数小区健身场地和环境很差。
进行统一布局,郴州市健身路径的选址和规划要立足城市规划的大局,结合居民日常健身需求,进行科学论证、听证以后合理规划场馆设备数量;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和身心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一些个性化的健身路径器材和建设一些实用的体育锻炼场地,对不合格、不合规、有安全隐患的器械应予以清除、丢弃、更换。
要加强政府引导、主管部门主动协调、社会集体参与的全民健身路径发展新格局,多参考其他地方管理模式,采取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吸引投资和捐赠,不能只靠政府给,要想办法去挣,增加资金来源;与学校合作,培养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丰富健身路径团队建设,加强日常管理和维修工作,确保健身路径的正常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郴州的地域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将全民健身路径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道路。政府主管单位、受捐赠单位、合作企业及生产商要明确各自职责,逐步建立考核体系,加强监管,使郴州市的全民健身路径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