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陇南体育休闲产业开发与推广策略研究

2023-12-28 22:19:50袁筱平
体育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陇南庄园农家

卢 辉 袁筱平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健康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

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是体育产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培养运动兴趣或特长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其涵盖健身服务、体育设施、器材装备制造等的业态。根据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体育产业分类指导文件,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属于第三大类。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下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紧紧围绕健康影响因素,普及健康生活、发展健康产业等战略任务;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要求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同年出台的《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等战略性文件明确指出体育产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作为我国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诞生并快速发展,且近年来在社会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社会文化生活,提升了国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也优化了产业结构,拉动了健康消费需求,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和体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青睐于休闲体育活动,而与之相匹配的系列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也将得到蓬勃发展。

陇南市在体育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本着“立足陇南,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目标。现“十四五”规划已全面起动,为此全面详细了解掌握陇南市各地不同体育产业领域的具体数据、指标是科学决策的关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陇南休闲产业市场进行全面调研,为进一步打造陇南休闲体育产业链,提升人们幸福感,落实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意义。

1.乡村振兴视域下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产业链条构建不畅,盲目规划粗放发展。

囿于我国尚待健全的乡村体育环境,我国乡村地区的体育产业布局明显存在落后情况[1]。笔者通过走访陇南市八县一区部分农村乡镇,如武都汉王镇和佛崖乡、文县碧口镇、成县二郎乡和鸡峰镇、徽县伏家镇、两当云平乡、宕昌官鹅藏族乡、礼县农林乡和盐官镇、康县平洛镇等,发现虽然有些乡镇在积极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但受原有的乡村生活影响致使陇南全域乡村体育休闲产业链条构建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不能为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有些乡镇对体育休闲产业规划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未考虑到空间环境的承载能力与产业资源使用的有效度,盲目设置体育设施,造成了资源重置和闲置的现象,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1.2 产业形式内容单一,趣味性低重复度高。

陇南市全域乡村农家乐达1500 多家,其中武都区宏新庄园、南山南亭居农家庄园,徽县翠云阁农家庄园、康县梅园、两当云屏山庄、文县桥头居农家庄园、成县锦绣云轩与渔乐农庄等农家庄园最为有名。通过走访陇南50 多个农家庄园,实地调查与访谈了乡村体育休闲产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有效联动性,发现在多数乡镇对此二者的联动发展的政策下沉不到位,多数农家庄园都借助其地理环境优势,围绕农耕记忆和农业生产活动设计休闲运动娱乐项目,如常规的依山爬山,傍水垂钓的项目供游客娱乐,且这些运动项目在同一区域的农家庄园重复建设,这种趣味性低重复度高的体育休闲项目不能使游客特别是城市游客获得完美的运动体验感,致使他们成为不回头的“匆匆”过客。

1.3 产业从业人员匮乏,产业助农意识淡薄

通过对陇南县区乡镇如安化镇、陈院镇、东江镇、范坝乡、黄渚镇、木耳乡、琵琶镇等五十多个乡镇发放调查试卷,对休闲产业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及相关问题进行了重点调查,得知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发展休闲产业致富乡村的意识淡薄。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常年在外,不关心乡村发展,在村村民因经济收入低致使其工作涣散,缺乏获得感与幸福感。他们大多数人未意识到乡村发展体育休闲产业可活跃当地社会氛围,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增加村民收益等积极效应。第二、乡村空心化现象逐年加重,休闲产业从业人员少,从业人才更少。许多乡镇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定居,即使留村青年也因多种原因如投身养殖种植无暇参与或因薪资太低不愿参与休闲产业建设且各乡镇体育休闲产业从业人员主要以村民为主,多数更是兼职,农忙干农活且缺乏系统培训,专业性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严重制约了乡村体育休闲产业的系统发展。

2 陇南地区体育休闲产业开发的要素禀赋

2.1 优越的自然资源是体育休闲产业开发的基础和条件

陇南地处甘肃东南部秦巴山区,所辖一区八县,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其生态环境优美,境内盆地、高山、丘陵、河谷交错。岩壁资源得天独厚、道路蜿蜒绵长坡度平缓如、高山陡峭沿路风景旖旎,其适合野外攀岩滑翔、山地骑行、徒步攀爬等户外体育运动与举行大型体育赛事。有些区域山地植被层次丰富,水体形影声色灵韵十足、林地季相植物色彩迥异,田园形态综合呈现,如在成县西峡摩崖就发展攀岩与体育旅游项目,在宕昌官鹅沟开发冬季滑雪项目,在徽县嘉陵江开发合群体漂流等项目及打造开发体育休闲小镇以及开发相关区域性甚至更广范围的体育赛事、体育表演等诸多体育产业。

2.2 独特的民俗资源是体育休闲产业开发的亮点和特色

在陇南攻伐消长的历史进程中,汉、藏、回、氐、羌、及其他各族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多元共生的体育文化景观。目前陇南偏远山区仍聚居着不少少数民族,其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吸引着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如文县白马藏族的体育舞蹈火圈舞、宕昌羌傩舞等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在体育产业的开发和推广中融入增进民族情感、加强民族团结的文化精神,让参与休闲体育项目的消费者与体验者观看或参与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激发他们消费民族特色产品等的需求。乡土气息浓厚的民族体育特色文化将会陇南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特色和亮点。

2.3 富余的劳动力资源是体育休闲产业开发的核心与关键

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关键,经济运行与产出的过程和结果受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劳动力投入是重要的投入变量之一[2]。随着陇南城乡劳动力质量对经济结构转型,农业生产标准化在农村的广泛推广,农业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的提高,我市城乡劳动力质量有了整体快速的提升,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人数逐年增加,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部分劳动力闲置,形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借助陇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地理优势,通过专业系统的规划引导这些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乡村体育休闲产业的开发与推广中,是村民离土不离乡,扎根本地新农村建设,一方面阻止了人员外流造成的乡村“空心化现象”,一方面为发展体育休闲产业提供了核心与关键。

3 实现乡村体育休闲产业开发与推广策略

3.1 挖掘乡村资源优势,合理开发绿色项目,构建一体化体育休闲产业。

法国学者杜马兹迪埃的著名休闲三部曲理论指出休闲包括放松、娱乐和个性化发展三个层次。休闲以放松为目的,以娱乐为形式内容,以产业为活动载体。个性发展则是基于休闲需求之外的高层次的理想实现。基于休闲三层次的内在关系,从休闲活动载体到产业聚集,从对高层追求的驱动力到业态融合,构建具有内在逻辑的乡村运动休闲产业[3]。生态文明时代,山野最值钱。将陇南原生态的青山绿水转变为金山银山,借助陇南地域资源优势,打造具有陇南地域特色的一体化体育休闲产业。

陇南地域差异明显,气候垂直分布,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迥异,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其集“古、红、绿三色”资源于一体,境内有武都万象洞、朝阳洞,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康县阳坝、花桥,成县鸡峰山、西狭,礼县秦文化,两当兵变红色旅游等多个国家4A 级风景区,3 个国家森林公园,2 个国家湿地公园。我们应依赖如此优越的地理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完善乡村交通、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坚持“一体化”理念,在政府的休闲产业政策中加大规划与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在休闲产品设计中,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休闲产品体系以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同时完善吃住行、娱游购一体化产业布局,促进多业态和谐发展,打造和培育“红色+生态+体育”三位一体的运动休闲特色乡镇,促进老百姓的身心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休闲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3.2 融合民俗体育文化,深入联动农家庄园,催生新型的体育休闲产业。

农家庄园是城乡互动发展的产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节点。随着农家庄园开发市场的逐渐扩大,消费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和选择权,农家庄园游作为新一代农家乐的升级版,其内容必须包含更易被大家接受和乐于体验的亲民式休闲体育项目,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体育项目更不能孤立存在或被淡化[4]。随着建设美丽陇南,实现乡村振兴的举措在我市的全面推行,我们应抓住机遇,主动开展农家庄园游与陇南各类特色体育休闲产业深入整合联动发展态势[2]。

陇南地区自2010 年以来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通过党建引领、生态打底、强基塑型、产业赋能、文化铸魂、治理增效一体推进,将两千多个乡村打造为风景秀丽的田园式新农村,更有以康县花桥村和阳坝梅园沟、两当县杨店灵官村等为代表的11 个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旅游重点村。其多样的地貌孕育着二十三个民族,包括“东亚最古老的部族”白马人,各族百姓在长期的生活与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俗传统体育项目,有祭祀类、竞技对抗类、游艺娱乐类等,如火圈舞、奥也巴、扯保打沙、卡则、搭底板、臭搂沙、大身子舞、打陀螺、投壶、斗鸡、舞狮、旱冰等,这些活动既有浓厚的乡土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又有极高的趣味性与可操作性,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将原生态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和与之匹配的运动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成套引进农家庄园,以此提升庄园内娱乐休闲的档次与乡村旅游的内涵,以农庄为依托,打造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和影响力的民俗体育赛事,增强游客的新奇感、归属感与参与度,使其体验到浓厚的民族风情,产生流连忘返的情愫。

3.3 重视人才内培外引,开拓创新驱动道路,打造高品质体育休闲产业。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需求是人才振兴,因此乡村振兴首先要人才振兴。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治理有效的关键在于治理主体治理能力的提升[5]。陇南全域199 个乡镇3167 个行政村,如何把乡镇建成系统服务群众的区域中心,如何把自然村建成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群众生活单元,将陇南全域乡镇打造成甘肃乃至全国最美丽乡村,培养专业人才是关键。人才是乡村体育休闲产业的实践者,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不仅可以确保乡村体育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能有效提升乡村自治能力[6]。

解决陇南各乡镇体育休闲产业人才匮乏问题,首先要重视人才内培外引。“内培”是启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的自造血马达,汇聚有意参与休闲产业经营的村民,开展及农业观光旅游、体育产业开发与管理等综合性技术培训,培养本土新型村民。“外引”是制定除薪资与能力匹配的奖励激励制度,激励外来体育休闲产业专业人才加入乡村和吸引新乡贤和优秀务工人员回归乡村,为乡镇发展增砖添瓦。其次,走创新驱动道路,鼓励退役运动员或体育专业人员进乡创业,以点带面,促使全镇全村各层人才参与到乡村体育运动中,亲自体验并通过各种宣传方式积极向外传递从休闲体育项目中得到的满足感与快乐感。

4.结语

乡村体育运动休闲产业是休闲时代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吸引两点一线,压力大节奏快,身心俱疲的城市人抓住一切机会奔赴到那袅袅炊烟、春花烂漫、金秋飘香的乡村中来,使之身心得以大自然的洗礼,它也能为在乡村梦想城市生活的村民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其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接受大自然的沐浴。乡村体育休闲产业在乡村经济结构调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型的一体化高质量的体育休闲产业不仅能拓展乡村经济的发展领域,有效架构了乡村现代化与城市休闲化的桥梁,还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休闲修心的场所,从真正意义上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经济与精神追求,因此在乡村开发与推广体育休闲产业是人民大众真实真正的需求。

猜你喜欢
陇南庄园农家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现代装饰(2022年5期)2022-10-13 08:46:40
农家笑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22
慢屋·青麦庄园
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 05:28:40
在皇后山的茶庄园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18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 01:12:36
农家笑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6
春回农家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金桥(2020年12期)2020-04-13 05:50:56
陇南记忆
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