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源,朱旭明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近30年来,国务院等相关部门先后颁发或出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与相关条例。江苏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地方政策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省内相继出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苏州市镇湖刺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等[1],这些条例的印发和出台均为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有力保护。将时代主旋律融入刺绣艺术中,将党的百年奋斗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元素表达出来,表现形式丰富,时代特色鲜明。
此次调研发现,江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手段与方法对于江苏刺绣产业的整体发展具有直接影响。目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出现传承困难等问题,比如由于传承保护力度不够、与现代生活方式脱节、民众的认知能力和保护意识薄弱、传承队伍缺乏青年群体等,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流失。因此,从发扬、传播等角度研究江苏刺绣的现状,不仅有助于探索江苏刺绣目前的传承途径,也可以为新媒体时代江苏刺绣的进一步传播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调研团队通过前期资料查阅,对江苏刺绣的重要分支、发展历史、艺术特色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具体如下。
(1)无锡精微绣,是无锡刺绣工作者受唐代苏鹗所著《杜阳杂编》的启发,于20世纪80年代在继承传统刺绣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绣法。无锡精微绣虽卷幅微小,但惟妙惟肖,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苏州刺绣,源于三国时期的吴县(今苏州),早在吴国,苏州刺绣就被应用于服装上,随着时间的沉淀以及后人的改良与创新,最终形成了苏州刺绣“精、细、雅、洁”的独特艺术风格[2],表现细致,色彩柔和。
(3)丹阳正则绣,是由刺绣大家杨守玉女士与教育家吕凤子先生结合西方素描的表现手法开创的一种刺绣技法。正则绣通常使用长短不一的线条,通过线条堆叠、分层加色的手法呈现素描人物和油画风景等画面,特色鲜明。
经团队讨论,本次调研将选取以上几种具有江苏刺绣地方代表特色的刺绣作为实践的重点。
2.1.1 传承现状
此次实地调研,团队耗时月余,共走访了三地不同江苏刺绣绣种传承人的工作室,了解她们从事刺绣的经历、为江苏刺绣所作的贡献以及江苏刺绣的传承现状[3]。
赵红育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无锡精微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全面继承、掌握了各类无锡传统刺绣的技艺技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创新和发明。她首创的双面精微绣已形成了特有的刺绣风格和艺术特色,在全国刺绣行业中独树一帜。
黄春娅与牟志红同为苏州刺绣传承人,在苏州刺绣研究所教学数年。她们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促进传统苏州刺绣贴近时代理念,形成了独有风格,深入研究不同绣法融汇创作,培养了多名国家级刺绣大师。
石贝,原名石丽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正则绣第三代传承人。20多年来,石贝大师一直奋斗在正则绣传播与传承工作的第一线,不断努力创新,创作了大批高质量的正则绣作品,多幅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经与上述几位大师的访谈交流,团队成员总结出以下两点江苏刺绣传承面临的挑战:第一,江苏刺绣受众范围较小。对手工艺品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更加倾向于追求时尚的快速消费品,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关注和兴趣相对较低。江苏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耐心和专注的一门高深工艺,需要学习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在现实中,青少年面临着繁重的学业负担和社会压力,很难抽出大量时间进行相关学习和练习;第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和政府扶持。目前,虽然江苏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政策与条例不断增加与实施,但依然不够充分。很多手工艺人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支持,对于他们而言,未来能否坚持自己所热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尚未可知。
2.1.2 传承困境
调研发现,江苏刺绣目前不仅面临传承人老龄化的问题,还存在核心受众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的问题。在对传承人进行访谈时,他们提及最多的是“要多多培养江苏刺绣的手艺人”。对于大学生群体,调研团队特意制作关于江苏刺绣传承问题的调查问卷,有效样本超过300份。
团队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总结了目前江苏刺绣在受众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江苏刺绣内容形式太过单一,无法吸引年轻受众;二是江苏刺绣的传播平台账号知名度不高,传播内容质量良莠不齐,需要打破圈层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三是青少年受众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能亲身接触到江苏刺绣,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类公共科目还需要加强建设,只有让年轻受众先接触到江苏刺绣,才能进一步培养更多的年轻传承人。
2.2.1 传播现状
江苏刺绣的传统传播媒介主要是地方报纸、电视台、广播等,新媒体传播媒介则是新闻网站、微博、微信与短视频平台等。地方文化部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主要借助以上两种方式进行线上推广传播,线下则多采用博物馆、展览馆或工作室定期展览的方式对江苏刺绣进行传播。
在新媒体还未蓬勃发展前,江苏刺绣更多依赖传统媒体进行传播,国家级与省级媒体虽然有江苏刺绣的相关报道,但大多只是提及或略览,有关江苏刺绣的详细报道与传承介绍不足,总体报道量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江苏刺绣扶持政策的增加与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江苏刺绣的相关传播报道也在逐年增加,但关于江苏刺绣的传播内容相对单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对江苏刺绣的兴趣不高、热度不足,报道质量较低、同质化程度较高。
2.2.2 传播困境
江苏刺绣的传播在当代面临着巨大挑战,多元文化时代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悄然来临,缺少与公众的足够交流,必然会制约江苏刺绣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因此,江苏刺绣的传播与传承困境不得不借助外力消除,需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对江苏刺绣的传播进行引导与协调,最终达到保护江苏刺绣健康发展的目的。
经过一系列资料查阅、实地调研与采访调查,调研团队通过讨论,普遍认为江苏刺绣目前在传播层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如下:一是新媒体传播渠道单一。目前,江苏刺绣的传播主体虽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图文、视频展示等方式加大对江苏刺绣的传播力度,但通常形式相似、方式单一,无法有效调动大众的积极性。反观蜀绣、湘绣等绣种的传承人或艺术家都有自己的专属微博账号,方便与粉丝沟通交流,产生名人效应,提升绣种的话题热度,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讨论;二是缺乏新媒体专业技术团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虽然积极开通新媒体相关账号,但受制于经费不足、引力不够等客观因素,无法成功建立专业化新媒体运营团队,地方文化部门也未能及时提供相应帮助。由于新媒体运营需占用传承人大量的精力,难以为继,导致新媒体内容更新缓慢、缺乏创意、垂直性不强,逐步丧失原有的先机,最终将原本吸引到的流量白白浪费,未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将新媒体技术作用最大化。
江苏刺绣作为江苏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正面临受众群体稀少、知名度不高、群众认同感较低、传承困难等困境。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始终重视祖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每一名青年都应担负起的责任与义务。
为不断增强青年人对于江苏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相关文化主导部门应制定全面的传播策略、持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创新设计方案、培养专业方向人才、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加强跨区域交流,赋予时代生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走出国门,为江苏刺绣的传播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向国内外观众展示江苏刺绣的技艺和美学魅力,吸引更多人加入江苏刺绣的健康发展与保护中。
江苏刺绣应从源头出发,打造符合自身特点与气质的刺绣品牌,实现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体产业也需特别重视。江苏刺绣行业需加强与线、织物等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保障刺绣原料的质量与稳定;注重培养刺绣设计专业人才,提高刺绣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刺绣生产企业;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在保障江苏刺绣原有刺绣技艺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引进世界先进刺绣生产设备,关注国际最新刺绣动向,紧跟潮流,调整方向,避免掉队;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成立更包容、更专业的产业协会,加强行业、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
江苏刺绣在国家大力建设文化强国以及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多个促进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政策出台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借助互联网技术,江苏刺绣的传播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碎片化的特征。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兴技术的涌现,江苏刺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通过调研得出江苏刺绣传播的一系列问题:(1)传播渠道的利用率低,对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开发力度弱,未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江苏刺绣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的桥梁;(2)传播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垂直性弱;(3)未根据受众群体进行创新,青年受众大量流失;(4)专项资金扶持的政策和力度不够,无法吸引专业的人才。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保护和发展江苏刺绣,相信其能在当代社会以及不远的将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分析江苏刺绣当下的传播与传承困境,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该议题,促使广大民众积极加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对刺绣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创新传播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
希望通过此次对江苏刺绣的线下实地调研,能呼吁青年群体积极参与江苏刺绣的传承和保护,让刺绣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让江苏刺绣文化传承下去,绽放光彩,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