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紫藤

2023-12-27 00:00:00刘汝乔
现代阅读 2023年23期

那片紫藤漫天铺开的黛紫,和拙政园一样从悠久的历史中走来,像一卷淡雅的古画,泛着时光留下的痕迹,沉稳而含蓄。

近一点,走近如诗的花架下。仿佛立于紫色的云雾间,那花架上一串串流动下来的紫,从你的发尖浸染到脚下流入土壤。春光从花间挤进来,铜钱状大小不一的光斑印在脚下。耳边萦绕着紫藤的低语,沙啦啦地从光影里闹起来,忽然间又没了声息。花串上的每一朵花都奏响了春的乐章,跳动,旋转,奔跑,争先

恐后。

铃铛一样的,是含苞的花蕾;船帆一样的,是怒放的花瓣。天际自由遨游的飞鸟,遇见了这片紫色的云彩,一定会好奇,会惊讶,或是飞入那层云,在它的幽静中歌唱。向墙头张望,白墙拦不住紫藤的盛景,墙头蒙茸地挂满了花,安静含蓄,气韵深沉,不禁让人想象:这些花儿是否有自己的经历?

当它被文徵明种下时,种皮之中强劲的生机冲破枷锁而出,生根,抽芽,根系扎在阳澄湖边,连年地抽出新枝,不紧不慢地生长。

春去春来,绵延了百年的紫藤,被誉为苏州三绝之一。时光在这片紫前黯然失色,在春天的暖阳下,紫藤像一位哲人,用清香无声地滋养着每个过路人的心灵。

它曾遭受过风雨的侵扰,嫩绿的叶片在狂风暴雨间翻动、纷乱、飘零,豆大的雨滴砸下来,打落叶片。它定是受到了命运的召唤,将枝干盘曲得越发厉害,根系四面八方地延伸,硬生生地挺下来。雨水不会打破它原有的步伐,而是让它的旅程中多一份绚丽。如今再观它的枝,虽然蜿蜒盘曲,但是灰黑的表面之下,强壮的筋骨支着它,撑起了拙政园的一角紫色天幕。

紫藤生长于拙政园,也因为拙政园的屡次易主而身世坎坷,它在明末的兵戈混战中抽枝,在太平天国的号角声中发芽……外界世事风云变幻,但紫藤仍循着时节开花。

一如它的主人衡山居士。八岁时还不会说话的文徵明,在父亲的支持下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辞官归家后,他潜心研究书画,大器晚成。紫藤树下,才子们切磋诗技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他找准了自己的节点,不负人生的春光。他像紫藤,紫藤也像他,树中有人,人中有树,他和紫藤一样,作为生的哲理随着漫天紫花,仍在不停生长,给人以思索,给人以启发。

它是循着节点生长的。什么时候长叶子,什么时候长枝条,什么时候高一寸,什么时候高一尺,它都提前算好。每片系在身上的叶子,条条叶脉清晰明了,铺成形形色色的网格,是紫藤用自己的语言记下的生命周期。紫藤对自己生命的认识是如此通透,扎根于此的老藤,讲述着顺应自然的哲思。它像一潭清泉,来此打水的人都能得到独属于自己的启发,但谁也不能窥见潭底的秘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人生,有自己的过法。

物有物的节拍,人有人的节拍。紧促松缓有致,精准敲下每一个音符,演绎出人生华美乐章。在近五百年的时光里,紫藤徐徐循着自然刻在它基因中的计划簿生长,成了活的文物,成了苏州的标志。

紫藤已经沉淀,在枝头开出娇嫩的花。春来花开,年年如是。

生命永无休止,这不正是因为它有了自己的脚步,有了踏实前进的印记吗?

教师点评

作者紧扣拙政园中的紫藤,由紫藤花开到回顾紫藤的历史,从花开花落中生出“顺应自然”“踏实前进”的人生哲理,内涵深刻。

文章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了紫藤花的颜色、形态、光影之美,呈现出勃勃的春日生机。长短句的灵活运用,让语句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美。第三段用一个问句引出下文对紫藤经历的讲述,紫藤遭遇到了风雨侵袭、炮火洗礼的困难挫折,也有过文徵明花下研究书画诗歌的美好诗意,表现了紫藤无论困难、美好,都“循着时节生长”的特点。作者由此联想到人的生命历程,感悟到人也应该“顺应自然”“踏实前进”的哲理,引人深思。(陶玉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