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去,负暄围炉暖

2023-12-27 00:00:00山海有静
现代阅读 2023年23期

导 读

滑雪滑冰、赏冰雕打雪仗、旅行赏景……万物肃杀的冬季,我们的生活依旧过得有滋有味。

在古时寒天,虽无便利的交通、发达的网络,但有梅白松青相伴,文人们也将日子过得颇有闲情逸致,充满诗意。本期“诗风词韵”,让我们一起体验古诗词里的冬日雅事。

冬日雅事其一:踏雪寻梅

“薄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梅花与雪景相依为伴,是只属于寒冬的独特美景,常能唤起文人墨客们踏雪寻梅的雅兴。唐昭宗时期宰相、诗人郑綮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踏雪寻梅,寻的是诗情,是品格,亦是清雅的生活意趣。

水仙子①·西湖探梅

[元] 杨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②,骑驴踏雪溪桥路。

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③。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④沽,醉倒在西湖!

注 释

①水仙子:曲牌名,本文是一首散曲小令。②老逋:指北宋隐逸诗人林逋,字君复,他归隐杭州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不仕不娶,有“梅妻鹤子”的典故。③提壶:倒酒。④当剑:把佩剑典当掉。

诗词赏读

冰壶之喻:开头将雪止天晴的杭州喻为一个巨大的冰壶,天地间那些皎洁晶莹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呈现在眼前。

巧用典故:紧接着写踏雪寻梅的具体过程,作者抛却了平铺直叙的方式,巧用典故,借隐居西湖孤山的北宋诗人林逋说明自己寻梅的行踪,又以唐代宰相、诗人郑綮雪天骑驴赏梅之雅兴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趣,别有情味。

独特个性:最后三句中,作者当剑沽酒、醉卧西湖,颇有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洒脱豪情,又似有陶渊明寄意山水、超然物外、宠辱偕忘的豁达胸怀,为这首小令增添了独特的个性。

骑驴踏雪,饮酒赏梅,实乃古今雅事。这首《水仙子·西湖探梅》写作者踏雪寻梅的乐趣,笔触细腻,构思新颖。全曲既绘所见之景、抒心中之情,又咏古人雅兴趣事,三者相得益彰,可谓景中有情致、事中有古今,寄托了作者清妙高远、不同流俗的审美情趣。

冬日雅事其二:负暄小坐

寒冬腊月里,沐浴温和恬静的暖阳,使人能暂且抛却日常繁杂琐事,偷得浮生半日闲。负暄小坐,独享自在与意趣,这是属于冬日的浪漫,不失为雅事一桩。

负冬日①

[唐] 白居易

杲杲②冬日出,照我屋南隅③。负暄④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⑤,又如蛰者⑥苏。外融百骸⑦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⑧虚空俱。

注 释

①本诗为白居易晚年所作,彼时诗人已经历了宦海浮沉、人世悲欢,正定居洛阳安享晚年生活。②杲

杲(gǎo):日出明亮的样子。③隅:屋角的洞穴、角落。④负暄:背对日光取暖。⑤醇(chún)醪(láo):意为味厚的美酒。⑥蛰者:冬眠的动物。⑦百骸:人体各种骨骼,泛指全身。⑧与:随着。

诗词赏读

全诗围绕诗人沐浴暖阳时的身体感觉和心理感受,呈现出一幅冬日暖阳图。

前六句写身体感觉,冬日暖阳洒落在房屋南边的角落里,诗人在阳光下闭目小坐,全身都被温暖包裹着,十分惬意。其中五、六两句最妙,用两个比喻形象地说明负暄之感:刚开始时像在饮一杯浓烈味厚的美酒,后来又感觉像冬眠的动物正在苏醒一般,将阳光的温暖与生机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

后四句重在写心理感受。“中适一念无”点明诗人因沐浴暖阳而心情愉悦,没有任何杂念烦恼。在这种平和安然的心境下,诗人的内心仿佛与外界融为一体,忘却了自己的存在。

整首诗意境清雅恬淡,从闲适生活中透露出诗人将心灵融入自然,有着追求宁静舒适、返璞归真、顺乎自然的精神境界。

冬日雅事其三:围炉煮茶

清末学者震钧《茶说》有言:“雪水味清,然有土气,以洁瓮储之,经年始可饮。”冰清玉洁的雪搭配幽幽清香的茶,有高尚自持的君子之风。因此,古人多喜欢约上三五知交,围炉而坐,煮雪烹茶,畅谈人间百事,享受这下雪天的风雅。

雪寒围炉小集

[宋] 范成大

席帘纸阁护香浓,说有谈空爱烛红。

高饤①膻根②浇杏酪,旋融雪汁煮松风③。

康年气象冬三白④,浮世功名酒一中。

无事闭门渠易得,何人蹑屐⑤响墙东。

注 释

①高饤(dìng):高叠于盘中的蔬果。多用于祭祀或待客,取其外形丰盛美观。②膻(shān)根:羊及羊肉的别称。③松风:形容水沸的声音如风拂松声。④冬三白:古代有冬天下三场雪,预示来年是丰年的说法。⑤蹑屐(jī):穿着木屐。屐,一种用木头做鞋底的鞋,后泛指鞋。

诗词赏读

该诗以冬日围炉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极为雅致的画面。

多感官联动:前四句运用席帘、纸阁、高饤、膻根、雪等意象描绘场景。视觉上,烛光摇曳,各类美食堆满盘中,带来生动真实的画面;听觉上,煮茶的雪水沸腾,声音如风拂过松林,烘托围炉煮茶的氛围感;嗅觉上,香薰之幽香、食物之浓香、融雪之清香巧妙交融,给人以丰富的感官体验。

以景抒情:后四句描述了诗人对世事的态度:冬天的三场大雪预示着盛世丰年,功名利禄如杯中酒短暂易逝,当内心没有烦恼的时候,闭门思索是容易做到的。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纷繁世事的淡然和对闲适宁静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清新细腻,读来如闻如见。以下诗词剧场,将带你切实体会围炉煮雪的诗情画意。

诗词剧场

暮色苍茫,漫天飞雪,朔风凛冽。又是一年寒冬时,门上已经挂起竹帘,窗子糊上了油纸,一位儒雅的文人在门前等候,好友如约而至,他点燃熏香与红烛,升起炉火,招呼友人进屋安坐。两人谈天说地,相得甚欢。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羊肉端上桌,淋上一点杏酪,醇香的美酒已经斟满,文人却觉不够完满,道:“围炉小坐,若无新雪烹茶,岂非一大憾事?”

友人点头称好,遂相伴至屋外,取新雪半壶,置炉火上慢慢消融,茶汤沸腾声如松风拂过。文人举起茶杯,道:“古有白居易‘融雪煎香茗’,喻凫‘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今有我二人‘融雪汁煮松风’。”

友人不禁感叹:“煮雪烹茶,真是人生一大雅事啊!”

烛光闪烁,香气浓郁,窗外一片雪白,纯洁晶莹。

“入冬后已经下了三场大雪,常言道:‘瑞雪兆丰年’,大雪纷飞是盛世康年的好兆头啊!”文人望向窗外,满足地笑起来,“此情此景下,功名利禄不过是一瞬浮华。”

两人碰杯对饮,畅谈百事,不知不觉间,蜡烛将要燃尽,才发觉夜已深沉,只听见东墙边,有人踏着木屐慢慢地走着……

诗 词 活 动

古今冬日雅事探寻

时隔千年,“围炉煮茶”依旧是人们热衷的浪漫雅事,一两个红薯、三四个柿子、几碟花生,配上暖炉和茶壶,便可和三五好友谈笑风生。不仅如此,“围炉煮茶”还延伸出围炉吃火锅、篝火晚会、围炉音乐会等诸多形式,可见古时雅事经年发展,在当下不仅得到继承,还演变出新的内容和形式。吟诵下列诗词,探寻古今冬日雅事的变化吧!

1.龙飞玉海如环转,屐踏冰湖似箭驰。 古时雅事:__________;今时雅事:

2.冬日寻幽事,梅花入雪肥。 古时雅事:__________;今时雅事:

3.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古时雅事:__________;今时雅事:

4.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古时雅事:__________;今时雅事:

答案:1.冰嬉;滑冰、滑雪。 2.寻幽;旅游、露营。

3.彩丝穿冰;堆雪人、赏冰雕。 4.负衾取暖,爱宠相伴;宅家撸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