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在说明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及教学现状,阐明了在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与可能遇到的阻力。并通过课程思政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反思,阐释了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课程思政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培养意义重大。外语学科以语言为载体,从多个角度入手实施课程思政,结合外语专业的课时、班额及授课形式等特点为开展思政育人提供了便利条件。课程教学目标的高阶性和教材固化生成问题为课程思政的实施带来阻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专业学科导论、核心课程以及专业与实践协同三个方面大力开展思政实践。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对接与配合,可使课程思政的挖掘与融入事半功倍。外语专业课程思政虽无定法可循,但在大体方向和方法上存在诸多相通之处。取他者之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课程内容与特点,方可另辟蹊径。这也是全员参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2-000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大学2021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文学专业与小语种专业联合培养硕士生研究”(项目编号:2021JGP24);2023年度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由虚向实:新文科背景下的《日语精读》课程模式改革”(项目编号:2023XZD01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宋婷(1982—),女,博士,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研究、日本语教育学。
一、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与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全国各大高校各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正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面对知识时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一样,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之前,有必要认识和理解这一改革背后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深度的思想认同并找到课程思政的出发点,方能做到融情入理,学思知行。
高校教师首先要了解教学对象。当代大学生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和成长的时代场域与此前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如是描述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1]当代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仍在构建中,价值观尚未定型,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都处于形成阶段,因此格外需要社会、高校和教师的正确引导。
高校教师还必须坚定树人目标。若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丰富的知识,却没有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其危机和隐患不言而喻。如英国学者艾伦所说:“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要使学生变得聪明;一个是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如果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有道德,那么,就为社会创造了危害。”[2]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培养学生德才兼備、全面发展的意义重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知识,在认识到并深入理解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索课程思政在本专业课程中的挖掘与融入及其实施的可行性。
二、在外语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与阻力
高校外语专业课程在思政内容的挖掘和融入上,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外语课程的内容具有开展思政育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思想、政治、历史、文化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时时刻刻通过语言呈现、表达、记载和传播。如此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思想和德育的浸润提供了鲜活、自然且丰富的素材。
其二,外语专业课程的课程设置为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了便利条件。首先,课时充足。特别是核心课程的课时数能够得到充分保障。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虽然课程门类较多,但都紧密围绕本专业语种展开,从不同角度出发,旨在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这一核心目标。以日语专业为例,我国各大高校的日语专业都在中低年级设有日语精读、日语泛读、日语听力、日语会话、日语写作等多门课程。其中,日语精读是最核心的课程,在初级阶段,其他基础课程均以该门课程的教学进度与内容为主轴,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和强化该门课程的语言点和知识点(此处所谈及各门课程与核心课程的关联性主要适用于高校零起点非通用语专业)。因此,实施课程思政的整体课时得以保障。其次,班额较小。由外语专业课程的内容和性质的特点决定,每个班级班额数量都在20~30人左右,多采取小班授课形式。这样的班额也为师生间沟通、生生间互动提供了可行性和灵活度,也为教师更好地融入思政内容提供了条件。最后,课堂灵活度高。外语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表达和语言应用能力,课上经常利用班级分组、团队合作、共同学习、成果发表以及教师实时反馈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因为外语教学的显性优势,反而会让很多其他专业的教师对外语教学课程思政的开展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认为外语课程最容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可以随意选择课文和素材的类别和内容,想融入哪些思政内容,就去选择与哪方面内容相关的内容即可。事实并非如此。与其他学科一样,外语教学同样需要按照国家标准[3]、专业培养方案以及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完成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精读4”这门课程为例,该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日语基础与专业能力,掌握日本语言学、文学、文化社会、汉日翻译等基本理论,具备广泛适应能力及跨学科潜力的高级多元化日语专业人才。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以大学二年级的日语精读课程为例,学生需要在一学年结束后,达到下述水平:巩固初级阶段的语法,掌握中级阶段的日语语法,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组,掌握单词总量约8000个;能够使用日语进行日常交流,能够阅读难度一般的文章,并能够归纳文章的大意;在口头和书面上,能够比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整体水平基本达到日语国际能力测试1级水平。
从专业要求和课程目标中可知,高校外语专业课程的教学目较高,课程内容较多,这就要求教师高效并合理地安排授课时间。因此在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时,尤其需要将效率和效果最大化。
三、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利用好外语专业的学科优势,突破专业限制与困境,是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得以有效实施的重点。下文主要从专业学科导论、核心课程以及专业与实践协同三个方面,探究外语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
第一,充分发挥学科导论课程的先导作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面向大一新生开设新生教育、新生研讨、学科导论等课程。新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大一学生了解校园文化,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在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过程中,该环节不容忽视。教师可以利用此环节,瞄准“了解本专业历史,树立学科自信”的思政目标,做好专业课程的思政第一课。在新生导论课程中,可以通过讲系史、列成绩、忆校友等内容,引导学生走近并了解自己的院系和专业,从而树立学科自信,并下定传承学科优良传统的决心。
第二,高效利用专业核心课程的主体地位。各高校外语专业都有最为重要的核心课程,这一点从培养方案中的课时和学分占比便可窥见一斑。以吉林大学日文系为例,核心课程即“日语精读”,仅从课时占据所有课程63%的比重这一点便可知其核心地位。這也为系统、有序地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坚固的基础。以“日语精读”课程为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可遵循如下思路进行整体设计: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大高校外语专业的精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都是独立的篇章。篇章的学习离不开语音、词汇和语法等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初级阶段尤其如此。如果仅从知识层面对这三部分展开教学,不去涉及思政要素,仅在篇章中挖掘和融入思政内容,精读课程的核心优势就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在语音方面,建议通过语音训练,让学生理解坚持和自律等品质的重要性。教师一定要给予方法上的支持。只是一味地喊口号或布置任务是无效的甚至只能起到反作用。此外,让学生确立语音自信也很重要。教师应该帮助和指导学生不断精进语音,但也不可把让学生的语音语调无限接近母语式发音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而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交际的有效性上,以增强学生运用外语进行表达与沟通的自信。
在词汇方面,要借助词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词汇背后的异文化差异。此外,还要在讲解重点词汇时,引导学生注重中国立场和主体意识。例如,日语中“渡来”一词为传到日本之意。显然,这是站在日本人的空间立场上使用的词语,教师在解释和翻译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立场并强调其中的翻译要领。又如日语中经常出现如“战后70年”等“战后XX年”的表达方式。教师应当让学生意识到我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应始终铭记这场艰苦卓绝的正义战争,保持立场,因此该词翻译为“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借此强化外语学习者的中国立场。
在语法方面,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谓语法,就是语言和文字在表述时所使用的某种特定的方法。学习语法既是掌握一门语言规则,同时也是学习一种逻辑思维方式。教师讲授语法时,绝不能一味地只在知识层面讲解,而应该着重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思维方式。例如日语的语法体系中,不直接表达除自己以外的他者的情感和感受,但汉语可以;汉语中的敬语主要是通过词语的置换来实现,但日语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语法体系来支撑。这些语法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都不是只靠死记硬背就可以掌握的。
在篇章方面,不同素材可挖掘的思政元素各不相同,且差异性较大。教师可根据所讲授内容和所使用教材的特点确定课程思政的主体方向。例如,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职业道德的培养、对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与批判意识等等,都是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可挖掘的方向。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国的文化自信与中国和他国的文化差异等方面的互构关系。
第三,要提高专业课程与专业实践的联动性。高校外语专业,特别是非通用语种专业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会在课堂上构建贴近真实场景的虚拟语言环境,促使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种知识传递型的授课模式,加之在虚拟语言环境中的应用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日语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但该方式的不足在于仅局限在语言层面,与培养适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还存在差距。因此,学生在面对真实场景,步入社会或进入下一阶段的科研学习时往往难以适应,需要较长时间的过渡期和准备期。因此,打破虚拟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将专业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能力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借此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社会服务中去,在实践中践行所学,实现个人成长,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四、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作用
在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生硬地向专业课程中加入课程思政内容的现象存在。针对这一问题,冯培在《构建同向同行、同频共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着力点》一文中指出:从授课的教学素材运用上看,一方面是由于专业课教师对每门思政课程的教学理论要点整体上并不通晓,受自身学科背景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要义也把握不深[4]。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专业思政课程教师的指导与把关至关重要。
在面对不同专业开设的思政课堂上,使用千篇一律的教案,缺少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现象也非个别。因为思政教师并不了解和理解适合各个专业的教学案例,也很难结合学生的学科专业背景开展思政课程的授课。而在这一点上,专业课教师是专家,他们在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专业教学案例,可以为思政教师提供资源。因此,贴合专业背景的思政课程和切合哲思情境的课程思政,只有在二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向同行”,才是思政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倡导高校专业教师系统学习思政内容的同时,全面开展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的对接和协同也是非常重要的。
思政教师拥有专业的思政理论,可以为专业课程提供政治导向、价值引领、资源挖掘和理论支撑。专业教师拥有灵活的学科资源,可以为课程带来丰富的专业学科内容和创新性方法。这些教学资源对增强思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鲜活性都具有一定的反哺作用。因此,克服思想政治工作的“孤岛”现象,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尤为重要。总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合作,共同寻找和开拓课程思政之路迫在眉睫。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培养意义重大。高校教师应首先明确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善于利用外语专业的课时、班额及授课形式等优势开展思政育人。同时,课程教学目标的高阶性和教材固化也为实施课程思政形成了一定的阻力。为解决这一冲突,可从专业学科导论、核心课程以及专业与实践协同三个方面大力开展思政融入的实践。还应考虑到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对接和配合,使课程思政的实施得以事半功倍。归根结底,“外语‘课程思政改革推进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建成一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外语专业教师队伍。”[5]育外语人,铸思政魂。外语课程思政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期、系统地推进。更需要所有教师风雨同舟,携手并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9-05-01(02).
[2] 德怀特·艾伦,任中棠,卢瑞玲,等. 高等教育的新基石[J]. 求是学刊,2005,(03):6-10.
[3]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 冯培. 构建同向同行、同频共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着力点[J]. 思想理论教育,2020(09):22-26.
[5] 崔戈. “大思政”格局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7):138-140.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