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3-12-27 06:45福建省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林育兰
家长 2023年28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有效性数学

□福建省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 林育兰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积极的影响,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效率是决定学生学习成果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数学教师应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方面,从多方面进行整体性分析与思考,充分考虑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成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让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开心。本文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特点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出发进行详细分析。

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所具有的特点

(一)课堂氛围活跃

由于小学生好奇心较强、自我把控能力较弱,所以部分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纪律经常会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大气也不敢出”,致使课堂氛围沉闷。这种严格的管理模式看似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应当具有活跃的氛围,教师与学生呈现出有问有答、有思有辩的良好关系,只有这样,学生的思路才能够始终跟随着教师的步伐,循序渐进地将所学知识掌握得更扎实。不仅如此,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形成高效数学课堂。

(二)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催化剂。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习惯于将“如何落实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设计所思考的重点内容,而忽视了对“如何设计出学生需要的课堂”的思考,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只有当学生觉得所学内容“有意思”,在课堂活动中“有热情”时,学生才能够实现从“被动学习知识”到“主动探究知识”的转变。因此,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点,让课堂设计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真正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用数学的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用数学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学生主体地位有保障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保障。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依然延续着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将“满堂灌”“一言堂”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既不利于发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成果不佳。因此,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一定是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造更多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进行发问、思考、分析甚至辩论,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也给学生思维能动性的发展提供平台和机会。

(四)学生学习成效高

调查与分析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影响课堂效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学生的学习成效低,面对一些讲过的知识,教师还需要翻来覆去地反复讲解,甚至基础题型都需要屡次夯实,这样的教学现状无疑会降低教学效率,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基于此,在高效数学课堂上,学生需具有较高的学习成效,对于基础性知识不需要教师反复多次重复,重点与难点也能够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进行攻克。要想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并且及时调整教学方略,让教学设计真正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时刻秉持灵活的创新思想,“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成效才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路径

(一)立足实际生活,加深知识理解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数学课堂多以理论性教学内容为主,然而小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正处于发展时期,很难将教师所讲的内容全部吸收,从而出现了课堂有效性不高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中适当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让生活实际成为学生加深理解与认知的思维支架,辅助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根据当堂课的具体内容,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因素,让数学学习形成“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闭环,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认知程度,让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明显提高。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时、分、秒》教学为例,在这一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钟表带入课堂,让学生结合具体实物进行课程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辅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刷牙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吃午饭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跑50米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等生活中与时间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这些具体的生活概念感知时间的长短。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1 分钟设为规定时长,让学生利用1 分钟数一数自己心跳的次数、写一写自己的名字,让学生清楚明确地感受到1分钟的长短,建立时间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设计有效提问,发展思维能力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推动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不少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提问环节在科学性与系统化方面有所不足,不是过于浅显缺乏深入性,就是难度过高,不符合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课堂提问不仅不利于提高教学成果,还有可能影响课堂教学进度,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应当着重设计课堂提问,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有价值、有深入探究的意义,保证课堂提问具有层次性、目的性,充分贴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教学内容的特性,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本单元讲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基础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成功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在这一问题的思考下进行尝试,发现平行四边形可以切割成为两个三角形的共性,最终成功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时候,教师又可以以这两个面积公式为基础,再次对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提问,让学生再次通过这一路径进行思考,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问题给了学生一个思考的起点,帮助学生掌握了一种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仅应将关注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与夯实上,还应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只有当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提问的驱动下得到有效提升,课堂整体的质效才能够得到显著发展。

(三)结合学生兴趣,设计趣味课堂

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一定是“投其所好”的,只有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注意力才能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从而推动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高。因此,在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好他们“爱玩”的天性,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活动。适宜的数学游戏不仅不会扰乱课堂秩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学生的疲劳感,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设置课堂游戏时,教师应当与所学知识充分结合,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发生。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加与减》教学为例,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很容易出现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等问题,有些学生甚至还会因为在计算过程中屡屡受挫,而产生消极心理。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数字找朋友”游戏,在帮助学生练习计算的同时,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数字找朋友”游戏要求教师在游戏开始前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置成固定的数字,组与组之间的数字互不相同,学生要将自己所代表的数字用纸和笔大大地写出来举在胸前,然后教师说出既定的数字,学生需要找到能和自己组成老师口中数字的学生。这样的数学游戏紧张刺激,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与反应能力,也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认识到原来数学学习也可以是轻松愉快的。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状态,只有当学生不畏惧数学、喜欢热爱数学时,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四)注重实践应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之所以难以得到提高,是因为教师过度重视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和学习体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这些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却不会应用,因此并没有将所学知识真正理解并落实。基于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创设一些实践机会,不要急于讲解定理、概念,而要给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挖掘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利用一次性筷子制作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试着拉动这两个图形。这时候,很多学生能够注意到——平行四边形很轻易便被拉动了,而三角形无论如何用力依然“纹丝不动”,从而自主探究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要点。

(五)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抽象思维

小学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困难,也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搭建起一条沟通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桥梁。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学生能够更直观具体地认识所学知识,那些难以进行演示的现象也可以轻松简单地呈现在眼前。换言之,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与认知的效率,还促进了教师教学质效的提高。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圆》教学为例,当学到“圆的面积”这一概念时,教师需要先将圆等分成若干份,再拼接成近似的长方形。而信息技术的辅助则可以帮助教师将圆进行无限切分,从而给学生呈现出更为具体、直观的结果,让学生的理解更为简单深刻。因此,课堂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难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六)注重课堂评价,进行全面反馈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师不应当再用传统固化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唯分论”为标准的评价体系也应当被摒除。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关注点一味地放在学生做练习、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上,而应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更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学生阶段性的进步。当学生做错题目、答错问题时,教师也不要急于指责,而应当对学生的思路、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并且分析学生的错因,根据班级整体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做到及时评价和鼓励式反馈。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及时鼓励;当学生有明显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充分表扬;当学生在某些方面有待提升时,教师也不应急于严厉批评,而应通过暗示或激励等策略引导学生向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发自内心地爱数学、勤学习、勇前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重点话题。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应当具有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保障以及学习成效高这几大特点。基于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策略,通过立足实际生活、设计有效提问、结合学生兴趣、注重实践应用、利用信息技术以及注重课堂评价等策略,推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也让学生爱学数学、善学数学、勤学数学。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有效性数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