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

2023-12-26 12:12王梅源李超锋
科技创业月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信管校企实训

张 艳,王梅源,杨 单 ,李超锋

(1.中南民族大学 实验教学与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学院;2.中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教学中最能反映实践能力获得、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1-3],是“新文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新时代高校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为例,探讨校企共建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方案和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以期为其他高校形成与专业紧密结合,又充分差异化的综合实训教学提供参考和经验。

1 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统一规划

原培养方案中有22门专业课程实验、4个课程设计、3个社会实践、3个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诸多环节,但教学项目分散、内容不连贯,学生很难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实习单位对信息系统的保密原则,普遍不愿学生深入接触到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学生毕业后难以完成从学习到工作的流程转换、角色协同和岗位匹配,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实习实践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实践的真谛[4]。

1.2 校企协同育人深度和广度不够,学校师资队伍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教学中知识训练呈碎片化,对学生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方面训练不足。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不够,尤其缺少与行业结合的实战项目,并能够将技术与管理相互整合的综合实践环节[5-7]。

1.3 实践教学模式落后,影响教学效果

受时间、地点、实验设备和师资等条件的限制,信息化教学程度不高,缺乏全面的监控和反馈机制,评价体系单一[8-10]。

2 专业综合实训体系构建

针对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信息分析和处理方法,具有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企业管理决策能力,能够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管理问题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将专业学科知识、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多要素组合,校企共建,设置单独的大型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建立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新型专业综合实训体系,实现实训效果的最大化。专业综合实训在信管专业实验室,模拟软件企业的系统开发工作过程,校企教师团队让学生通过“365” 实训模式(图1),按照软件工程思想组织流程,贯穿IT项目管理计划和执行过程,体验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过程。“3个阶段”:项目管理计划阶段、专业基础训练阶段、专业综合训练阶段;“6个步骤”:项目启动、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系统测试、项目交付;“5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就业竞争能力。

图1 实训模式示意图

该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对象是信管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与武汉凡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使用企业真实应用项目,遵循软件生命周期流程,让学生以软件项目开发的形式巩固和强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不仅要求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要求学生加强对知识的实际应用[11],通过多种知识和技术方法来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创新应用。

3 实训方案制定

实训方案是实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信管专业对如何开展实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在毕业生中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分析信息技术发展对信管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制定了校企共建、产出导向的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由企业高级项目经理、技术工程师与信管专业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研室负责人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按照连续5周时间的教学任务制订。方案的制订根据企业特点,突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体现课程体系的关联性,明确实训方案总体目标、内容设计、实施步骤、组织方式和成果验收考核等。实训方案设计体现3个原则:

3.1 目标性

实训教学的目标是理论知识学习、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的相互协调、有机融合。围绕这一目标,采取有效措施,统一规划,综合设计。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能力培养,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创新学习模式,加强过程评价和管理,强调措施内部要素之间和顶层目标形成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并且实际可操作,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2 挑战性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密切结合,实训项目设计体现不同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能力训练阶梯递进,贴近企业实际,增加一定难度,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团队形式开展自主学习和实践,追求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挥,在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收获信心、提升兴趣[12]。

3.3 创新性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的互动性,学习过程具有探究性。把前沿学科知识和最新技术融入教学,鼓励学生采用新的技术软件大胆创新,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全过程的自主探究完成项目设计、开发、实现、测试以及工作成果验收等环节,让学生从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中有效地理解课程的知识要点和最新技术,切实感受专业综合实训的实践成果,达到实施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4 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设计

4.1 教学目的

专业综合实训是信管专业实习实践方案中的重要环节,以产出导向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训方式,将校企、产学、模拟与现实相结合,进行IT企业环境下与业界深度融合的高端实践项目开发,为学生提供增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提升技术能力的机会。让学生从系统架构搭起,从项目计划、基础训练、实际项目开发、执行管理到展示和推介成果等各环节进行综合训练,经历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综合实践过程,真正贯彻“凝聚核心力量,保证技术一条线”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技术目标。

4.2 教学内容设计

4.2.1 串联

梳理信管专业技术类课程群,将学生3年学习过的14门技术类课程(如程序设计基础、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Wed应用开发技术、软件工程等)和项目管理课程内容,增加《物联网概论》《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发展前沿》《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Python程序设计》等前沿应用知识,通过实训项目设计,把不同知识点串联起来,融合新的开发技术和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同时经历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过程。

4.2.2 整合

原实训教学环节多分布在各课程或知识点上,各环节之间缺乏清晰的关联和主线,4 项课程设计内容相对独立,这种点状思维、单科训练的实训教学理念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将原培养方案中《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语言(Java)》《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4个课程设计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为期5周的专业综合实训,学生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技术和方法通过整合,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形成理论学习、工程实践、创新应用的能力培养体系。

4.2.3 实践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生培养过程突出实践。引入企业一定数量的真实项目,完成从课内实验、校外实习到真实项目的实践。专业综合实训成为检验学生前三年专业知识和技术吸收应用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为学生精心设计的实现学科知识灵活应用、专业技能融会贯通和职业素养显著提高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完成企业真实项目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帮助学生获取系统性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应用的能力。

依托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3个实训指导文件,即《项目管理计划报告大纲》《项目开发过程文档大纲》《项目管理执行报告大纲》。实训过程按照详细的实训计划严格执行,包括课程教学计划、项目进度计划等。动态调整项目选题,并且按照基础、应用、提高、创新4个层次逐步增加选题难度。实训项目以行业应用为主,且有一定挑战性和创新空间。实训项目内容涉及互联网、旅游、网络社交、旅游社交、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行业,涵盖Web开发、移动开发、移动应用、电子商务、O2O应用、手游等应用类别,实训项目选题有:移动城市名片、云微信管理系统、校园掌上导游系统、基于“云存储”的多功能备忘录、移动掌上“织图”、易物网、校园微点评等。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建设,一方面以企业实际项目作为蓝本进行多次分析讨论,形成符合学生实战训练的新选题;引入企业海投网,以企业端需求的角色对实训项目展示和发布进行记录;另一方面通过跟踪学生学习效果、验收考核、效果反馈,持续改进实训项目,保证了实训项目的应用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4.3 教学实施

4.3.1 项目管理计划阶段

学生分组,从企业提供的选题中确定题目,结合项目管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工具和方法,完成《X软件系统开发项目管理计划》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3大基准即范围基准、进度基准和成本基准,以及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过程改进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采购管理计划、变更管理计划、配置管理计划等13个子计划。让学生体会实际项目的渐进明细和范围、时间、成本三要素的变更与协调。

4.3.2 专业基础训练阶段

对学生大学三年所学的课程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综合梳理、强化和练习,采取两种形式:①专题讲座。讲授企业最新的开发技术,如前端开发技术和后台开发技术,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敏捷开发方法[13],并将敏捷开发思想和方法运用到项目开发实践。通过企业老师行业岗位职责和项目角色职责讲解,提高软件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增强职业自信。结合最新工程案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和研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②技术培训。内容包括软件开发流程、系统分析与设计、编程技术和工具、系统测试技术。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为下阶段专业综合训练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开发技术培训内容如表1所示。

4.3.3 专业综合训练阶段

按照小组分别完成某一实际项目的信息开发任务,同时按照管理计划的要求完成对实训过程的综合控制,实现信管专业人才技术和管理并重的实践训练目标。

学生4~6人组成一个团队(项目小组),根据选题进行项目开发,组员按角色协同进行项目的实现。实训团队中的角色有项目组长、测试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后台开发工程师等。项目组长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项目进度的控制,承担项目中组员的任务分配,控制项目的需求实现,协调组员间协作等工作;前端开发工程师负责前端界面设计和开发;后台开发工程师负责功能模块的代码实现;测试工程师负责对系统进行测试。通过以项目研发为主线、项目管理过程为主导的训练,实现专业技能、工程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培养的目标。

表1 开发技术和工具

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在系统开发的不同阶段产生的问题,由学校教师和企业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分别对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改进解决方案;针对团队小组成员出现的设计缺陷、思维障碍或程序错误,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与差异化帮助。

4.4 实训成果验收考核

项目验收考核采取分组演示验收、组员个人汇报、优秀项目评比展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力求最大限度公正、准确地评估小组和个人的努力程度,给出准确合理的成绩。其中,分组演示验收、组员个人汇报验收以企业导师为主,学校教师参与,分组进行;优秀项目评比采用实训成果汇报会的方式,公开进行。

为了表彰先进、展示实训成果,邀请学校教务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实验教学中心等职能部门领导和企业指导教师一同参加成果汇报会。首先由学生播放自己制作的实训过程介绍集锦视频,通过学生自己的视角展现其对实训的理解。其次由通过验收的优秀项目组依次上台,以“PPT演示+项目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成果汇报;由企业指导老师和信管专业教师组成的评委团对项目进行评审,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和项目管理纪念奖;校企指导教师对汇报的项目进行精彩点评,优秀项目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各自的项目管理体会和实训收获。最后给获奖团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5 结语

专业综合实训采用校企共建、协同育人模式,在模拟企业实战训练的 5 周全封闭环境中,在项目管理引领下,从计划、开发、执行到验收和汇报等环节,完成一项实际的技术+管理综合训练任务,是信管专业人才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开创了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一条新路,解决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最后一公里零适应期”问题。该实训项目的成功实施表明:综合实训、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信管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信管校企实训
智能时代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应用型院校信管专业基于企业驱动的教学改革研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探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淮北师范大学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