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红,姜蕴璐,纪 婕
(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妇幼心血管内科,江苏 南京,210036;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护理部,江苏 南京,210036)
便秘是一种(组)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1]。临床上将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排除胃肠器质性疾病,且经过生活方式调整、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口服渗透性或容积性泻剂治疗仍然无效的情况,称为复杂性便秘[2],其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诊治规范的研究资料尚少。若便秘症状持续存在,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时可继发肠梗阻[3],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或出现梗阻肠壁水肿、淤血,肠腔内毒素吸收,引起白细胞增高,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发生,严重危急患者生命。及时应用灌肠和手法人工辅助排便解除出口梗阻是解决这类便秘问题最简单、有效、便捷的方法。然而,仍有不少复杂性便秘患者因梗阻位置较高,采用常规治疗出现临床无效结果[4]。因此,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结肠精准定位的诱导排便技术,针对病因复杂、病情严重的便秘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纳入2021 年11 月—2022 年5 月科室收治及院内护理会诊的53 例复杂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便秘(参照《罗马Ⅳ》)诊断标准;②腹部平片检查显示不同程度结肠胀气、肠内容物并在行临床常规治疗后未出现排便或排气者;③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人造肛门者;肛门、结肠、直肠手术后者;②严重内痔、肛管、黏膜炎性水肿,有活动性出血者;③肠穿孔、肠坏死、腹膜炎、急性肠炎患者;④孕妇、精神病不合作者、其他不适于结肠灌注体位及要求者;⑤患者及家属不愿意配合者。
所有患者均给予结肠精准定位的诱导排便技术,53 例复杂性便秘患者中男21 例,女32 例;年龄13~101 岁,平均年龄(60.47±21.441)岁;病种分类:多发伤7 例,恶性肿瘤9 例,糖尿病1 例,肠梗阻5例,脑损伤6例,神经炎1例,脊髓损伤4例,肺部疾病8例,腹腔疾病3例,骨折术后5例,冠心病1 例,重症胰腺炎2 例,农药中毒1 例。其中呼吸机辅助通气8人,重症感染5人。本研究通过本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并符合2013 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1 操作前评估和准备:采用X 线腹部平片或腹部CT 确定肠道粪石部位、积气平面位置。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腹部相关症状、实验室结果,如:饮食饮水和排便习惯,排便时间、性质、次数,如厕姿势、生命体征、电解质、腹部触诊、肠鸣音、腹部平片、疼痛部位、腹部是否有包块、包块是否移动等病情。确保病房温湿度适宜18~24oC,避免暴露患者肢体导致着凉。
1.2.2 操作过程:告知患者其操作方法、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暴露肛门。选用14号带导丝的复尔凯胃管,石蜡油润滑肛周及导管前端。双人操作,一人使用脉冲式经管道注入开塞露(30~50 mL),同时另一人将导管送入距离肛门40~101 cm处的肠道内,导管送至粪石阻塞下端,注入开塞露100~200 mL,退出导管。操作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心理安慰。
1.2.3 操作后护理:根据患者耐受程度,保持左侧卧位10~30 min。患者排出粪便或气体后,进行直肠指检探查直肠内有无粪便。清洁皮肤,做好记录。
1.3.1 临床疗效:排便率、排气率、腹部症状改善率及干预后肠道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腹痛、肠穿孔、出血、感染、压疮等)。
1.3.2 Wexner 便秘评分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便秘情况,包括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不完全排空感、腹痛、排便时间、排便时辅助情况、24 h内尝试排便失败次数、排便病史等8 项,评分范围为0~30分,分值越高,便秘程度越严重[6]。
采用 SPSS 25.0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和标准差(±s)表示,否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性分布,因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3 例复杂性便秘患者在接受结肠精准定位的诱导排便技术后,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肠道问题得到显著缓解。干预后患者排便率92.45%(49/53),排气率96.23%(51/53),且未产生肠道相关不良事件及腹部并发症。
53 例复杂性便秘患者干预后Wexner 便秘评分除依赖协助项外,其余各项评分及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Wexnerr便秘量表评分比较(n=53)
住院期间便秘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是住院周期延长和医疗负担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饮食与生活习惯调节通常是便秘治疗的首选和基础方法,临床上常见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矫正排便习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前提下,定时、定量、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离床活动以促进患者肠道蠕动。疗效不佳时个体化选择药物治疗,泻剂可单独或联合使用[7],如普芦卡必利为代表的促动力药、鲁比前列酮和利那洛肽为代表的促分泌药以及刺激性泻药,但大部分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还在研究中,且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便秘的药物[8]。近年来生物反馈、骶神经刺激及穴位刺激[9-12]也逐渐成为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案。然而,一般性非手术治疗方案起效慢,疗程长,对于复杂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迟缓,一旦粪石淤积,肠道停止排气,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继发肠道梗阻时将严重危急患者生命。
肠道康复训练[13]通过促进肠道蠕动,诱发排便反射,建立反射性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便秘症状,促进粪团排出。此外,配合肠道水疗技术,通过结肠灌洗可以软化、解体肠道内的宿便,增加结直肠平滑肌痉挛,促进结肠集团蠕动[14],对肠道动力障碍疾病有良好治疗作用。但临床仍有不少复杂性便秘患者因梗阻位置较高,腹部按摩禁忌[15],采用肠道康复训练方案时出现临床无效结果。
本研究组在经过不断改良方案和临床实践后,发现灌注位置对临床结局有重要决定作用。通过腹部平片或腹部CT确定位置后将灌注液直接送至粪便淤积部位进行结肠定点刺激,灌注液能够进入结肠定点部位,将全结肠积存在肠道壁上的宿便、肠源性内毒素彻底清除体外,可以安全和有效促进住院期间便秘患者排便。在53例复杂性便秘患者接受结肠精准定位的诱导排便技术观察疗效后发现,干预后患者便秘每周排便次数较前增多,排便困难程度减轻,腹痛减少,单次排便时间缩短,且单次排便成功率提高,结肠精准定位的诱导排便技术能明显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尤其对脑损伤病、肿瘤、重症肺部感染、高龄、肠梗阻等临床情况较复杂的患者均能够成功实施,有效率为92.45%。该操作流程简洁、简便易学,操作前后均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肠道出血等不良事件。另一方面,本研究操作耗时短,传统肠道康复技术单次平均耗时30分钟/次,结肠精准定位的诱导排便技术单次操作平均耗时15分钟/次,针对临床复杂案例的耐受性高,能够较大程度解决肠道梗阻的同时减轻患者负担,从而加速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结肠精准定位诱导排便技术能够有效清除肠道内淤积的粪块,进行定点减压并灌洗,达到减轻肠道梗阻症状,缓解肠壁组织水肿,减少细菌毒素及代谢毒素吸收的作用。该技术能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且操作耗时短,具有无创伤性特点,为临床复杂性肠道问题的处理提供新思路,但由于本研究案例数有限,还需要更多的大样本研究加以验证。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