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内涵、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以地理教师为例

2023-12-26 12:41河北衡水中学李先辉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特质胜任能力

○河北衡水中学 李先辉

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任 熠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教育部、财政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以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为引领,以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筑基提质、补短扶弱、做优建强、全面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教书育人能力素质,促进教师数量、素质、结构协调发展,进一步凸显了提升教师素质的必要性。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其中最能够体现教师价值与专业水平的无疑是其在教学实践方面所体现出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落地驱动着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更新迭代,促使教师的角色需要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认识到提升其教学胜任力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地理学科的迅速发展,使得地理教师教学胜任力越发受到社会的关注。那么,地理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内涵是什么?地理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提升地理教师教学胜任力?本文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度阐释。

地理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内涵

胜任力这一概念是由学者大卫·麦克利兰首先提出的。其认为,胜任力指的是那些与工作或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特质等。在其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胜任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学者卡尔·奥尔森认为,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个体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与教学活动的成功实施密切相关。学者道尔·沃茨认为,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在成功的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者章凯、肖莹认为,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绩优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体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可预测的、指向绩效的行为特征。学者彭剑锋、荆小娟认为,胜任力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反映了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学者仲理峰、时勘认为,胜任力是指把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认知的、意志的、态度的、情感的、动力的、倾向性的,等等。通过对胜任力的概念界定的探究,笔者将胜任力定义为:个体成功地履行其职责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价值观等特征的综合表现。

《现代汉语词典》将教学解释为: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辞海》将教学解释为: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是学校进行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指导下,掌握各类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陶冶性情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教师教学胜任力是教师胜任力的重要维度,也是衡量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系统理论阐述相对较少,关于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定义,并无统一的定论。学者何宗齐、龙润认为,教师教学胜任力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富有成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所需要的特质群,主要包括知识素养、教学能力、职业品格与个人特质。学者张祥兰、许放认为,教师教学胜任力是指教师应具备并在教学情景中体现出的能有效影响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心理及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个性特质、价值观、动机、知识和技能等。学者张啟胜认为,教师教学胜任力是指由教学认知力、教学实践力和与教学反思力构成的“三维一体”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国内学术界关于教学胜任力概念界定的理解,笔者将教师教学胜任力定义为:在特定教学情景中,教师所拥有的指向教学目标可测量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具体包括职业理念、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师德水平、教学个性特质等。

通过对胜任力、教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概念定义的探究、理解,笔者将地理教师教学胜任力界定为:地理教师设计并成功实施地理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且能够测量的一系列特质,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师德水平、思想政治素养、教学个性特质等。

地理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影响因素

地理教师的个人素质与修养。地理教师的个人素质与修养是影响其教学胜任力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因素,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素养、师德水平、教学个性特质等。

思想政治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地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作为影响地理教师教学胜任力的重要因素,受到地理教师的重视。

德为师之本,无德无以为师。师德属于地理教师的内隐性胜任特征,是地理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当持有的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影响着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行为的表现。事实上,师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因此,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必须坚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个性特质是指一个人的性格和生理因素,包括尊重信任、宽容耐心、和蔼可亲、乐于助人、认真严格等。具体来说,地理教师先天具备或后天形成的有利于开展教学的个性特质是其胜任教学的动力系统,决定其在无外在监督情况下的教学状态。教学个性特质由于形成的特殊性,可以作为其鉴别性胜任特征,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教学行为。

地理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教学业务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组织、操作和控制能力。它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取得什么教学效果,影响其教学胜任力的提升。通常来说,地理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可以具体分为四种能力。

一是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地理教师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二是地理学科教育研究能力。地理教师在学习发展教学理论、范例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加深自身对地理学科前沿知识的理解,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确保地理学科图文结合的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助力学生建构地理学科思维方式。

四是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探究、观测、采集、处理、分析、表达和评价地理信息的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具体包括实地探究能力、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等。近年来,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发受到师生的关注。为了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地理教师需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引导。因此,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不断提升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进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地理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升策略

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学者库姆斯认为,一个好教师首先是一个有独特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将“自我”作为有效的工具进行教学的人。他在这里强调了教师自我的重要性。地理教师需要增强自主发展意识,以便找到提升其教学胜任力的动力。一方面,地理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自主知觉是指地理教师要具有自主发展的知觉,这与地理教师想不想发展及其职业信念密切相关。为此,地理教师需要主动阅读《二十大党章学习手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籍,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提升个人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而指导教学实践。另一方面,为了塑造教学个性,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地理教师需要主动与校内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寻找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

合理安排任务。现实中,繁重且杂乱的非教学性工作占据了地理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工作任务比例失调,致使地理教师承受着双重工作负担。这成为影响地理教师教学胜任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学校要转变管理理念,实施精细化管理,避免为地理教师安排过多的行政性工作任务,减少召开与教学相关性较小的会议的频次,以防止地理教师工作负担过重。同时,学校要引导地理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鼓励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上,全力打磨课堂教学细节,以实现自身教学胜任力的提升。

扎实开展培训。地理教师想要在教学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仅仅依靠个人成长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外界的帮助。为此,学校可以邀请省级地理学科教研员结合典型案例开展专题培训,引导地理教师提升教学胜任力。培训内容可以涉及教育理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通过参加专题培训,地理教师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胜任力。

健全考评机制。健全科学的考评机制有助于督促地理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对于引导其提升教学胜任力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可以在贯彻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制订《地理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地理教师量化考核方案》,将教学胜任力纳入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指标之中,从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师德水平、思想政治素养等多个方面对地理教师的教学胜任力进行考评。学校可以要求教务处专门负责这一项工作。教务处每月可以汇总一次地理教师教学胜任力考评数据,累积的数据计入地理教师学期工作综合评价总分,以充分激发地理教师提升教学胜任力的热情。

猜你喜欢
特质胜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