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重庆大学幼儿园,重庆 40133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已明确提出对幼儿所开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应以促进幼儿终身发展为基础内容,而幼儿园美育课程教学进程是为幼儿美术素养奠基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仅需进行基本的美术技巧传授,还须不断开阔幼儿的美术视野,从而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动手创作能力,促进其终身发展。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幼儿有责任发扬与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仍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众多,在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渗透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应用方法缺失造成传统文化渗透效果不佳,所以笔者认为,只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特点,明确对幼儿园美育课程渗透的目标,有效创新与改变渗透方式,才可使幼儿在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同时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精髓以及智慧结晶,是古代历史先贤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包含众多传统美德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首先便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以及思维习惯,包括行为习惯、衣食住行习惯等内容,其次便是注重个人的内在修养。
所谓幼儿美育,顾名思义,其主要指的便是根据幼儿的自身发展特点,通过定期组织幼儿的各种美工活动,培育幼儿具有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与情趣所开展的教育活动[1]。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基本内容便是通过调动学生参与各种美育活动的积极性,发展幼儿对美的事物以及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与感知能力,让幼儿拥有对美好事物以及艺术活动的兴趣。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往往包含可给人以启发性、独特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幼儿对美的认知往往比同龄人更成熟,因而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幼儿园美育课程教学中,可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例如:在实际的幼儿美育课程教学中,通过让幼儿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在课程中让幼儿欣赏精美的书法作品,向其讲解我国传统文化书法中的哲学思想,使其体会书法作品的神韵与意境美,进而使审美观念有更为深刻的价值与意义,成为推动幼儿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有效发挥。
众所周知,思想观念决定前进方向,当在幼儿园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时,由于幼儿教师尤为重视融入激励性元素,因而可给予幼儿正确美育观,如幼儿园教师并非盲目地将我国众多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美育课程教学中,而是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科学设计所需渗透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在对小班幼儿开展教学时让其欣赏我国的传统山水画作品,开阔幼儿视野,使其形成简约的审美观念,而对大班幼儿则通过向其展现多姿多彩的京剧脸谱,让大班幼儿根据自己想象创作脸谱,激励其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将给予幼儿正确的美育观以及正确地对待事物的态度,从而使传统文化中美育的价值得以彰显,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以及积极的审美观念,进一步促进幼儿的长远健康成长。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往往是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洗礼而逐渐形成的,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质特点才真正地得以显现。当在幼儿园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时,其实质便是向幼儿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因此是塑造幼儿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例如:在美育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沐浴下感受来自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自觉地融入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向学生渗透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诗词作品中人物通过诗词所展现的对于人生、自然事物的意境美,从而直达幼儿的心灵深处,使幼儿自发融入其中,体会诗词文化中所具备的意境,进而形成审美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代又一代先贤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包含众多德育知识以及人生哲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因此当在幼儿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时,便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例如:在实际的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将传统文化知识内容透过言简意赅的语言让幼儿园学生加以理解,如向幼儿讲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故事,从而不仅可提升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还可激发幼儿形成文化自信,让幼儿产生身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将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得以有效渗透至关重要。
所谓教育合力作用,其具体指在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家庭、幼儿园与社会采用统一的教学观念,通过开展合作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然而由于当前幼儿园美育课程的传统文化氛围相对薄弱,造成缺乏系统的教育合力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美育课程中的质量不高[3]。例如:幼儿园未与家庭教学资源进行密切结合,家长只是被动地参与幼儿园所举办的美工活动,使幼儿园美工活动流于形式,不利于幼儿审美素养、文化素养的提高。其次,由于幼儿园未充分与社区资源相互结合,从而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效率较低,传统文化的传承范围相对狭窄,美育课程教学效率不高。
在幼儿园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而幼儿才是实行美育教育的主体,由于教师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从而使得传统文化在美育课程中渗透效果不佳。例如:首先部分幼儿教师未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对众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甚了解,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如教师未将美工区活动与传统文化民俗工艺进行完美融合,未对传统文化在美工区活动中的渗透过程进行系统性的探索与创设,从而使所开展的美育课程缺乏特色,不利于幼儿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4]。其次,由于部分幼儿教师未接受过专业的传统文化知识培训,本身的文化知识面便相对狭窄,从而在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无法针对性地对幼儿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进行引导,最终的美育课程中美工课活动相对简单,不利于幼儿传统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人民心血的结晶,由于传统文化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因此当被渗透于幼儿园美育课程中便缺乏完善的应用体系,从而使渗透效果较低。例如:在实际的幼儿园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无法明确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建立独具特色的教学计划,从而使教学过程相对无序,教学氛围相对低沉,幼儿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如教师只是片面地讲解各种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内容灌输,缺乏幼儿与教师的良好沟通,无法真正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无法直达幼儿的心灵,幼儿更加难以明确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不利于幼儿审美素养的提高。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作为幼儿园最直观的教学方式,对幼儿的启发作用较为明显。但是,由于部分幼儿园未充分意识到美工区活动的重要作用,造成在美育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内容存在缺陷。例如:在幼儿园日常美工区活动中所选择的活动多以手工制作欣赏以及美术图画欣赏的方式对幼儿实行美术教育,所开展的美工区活动缺乏创意,如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内容与活动相互结合,从而使美工区活动的模式相对单一,无法传递出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不明显,难以在短时间内使幼儿拥有独特的审美观念,缺乏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涉及多方面的领域,包括国画、书法、音乐、歌舞等,其无一不在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因此当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美育课程中进行渗透时,必须创建多元的环境以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应用效率。例如:首先,幼儿园通过挑选花鸟鱼兽等元素的国画作品,将其悬挂于幼儿园走廊过道,从而提升幼儿的观赏情趣,使幼儿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其次,精选具备教育意义的优秀书法作品,以书法文字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如在走廊中悬挂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关乎幼儿行为规范的书法作品,进而在幼儿园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进行浅尝辄止的文化知识讲解,幼儿便可知晓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最后采用家园合作的方式引导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所组织的美育课程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美育课程教学氛围,从而既可有效提高美育课程的教学效率,又可使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铭记于心,增加幼儿的审美体验,形成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教师是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教学引导者,因此若想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美育课程中的渗透,便必须打造出专业的教师团队,从而既可提升美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又可更加高效地培育幼儿形成审美意识。例如:首先,幼儿园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美育课程中的渗透,通过定期开展园本培训对幼儿教师进行开发与应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培训,并向幼儿教师普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其次,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渗透于幼儿园美育课程中的辅导培训,如邀请幼儿园外教师到幼儿园传授经验,从而帮助幼儿园美育课程教师解答疑惑,提高幼儿园教师在美育课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美育课程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效性,让幼儿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审美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种类丰富,内容众多,因此若想使其在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得到有效渗透,便需立足于传统文化自身,建设完整的运用渗透体系。例如:首先立足于传统文化本身,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思维想象能力,如在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向幼儿播放名扬中外的《清明上河图》,教师通过对图画进行分析,推动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幼儿人文素养提升。其次,立足于传统文化自身,为幼儿布置有关于传统文化主题的美术创作任务,让幼儿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创作,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最终既可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又可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渗透效果。
在幼儿园美育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教学方式以及文化内容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精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才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5]。例如:首先,在美育教学过程中,幼儿园通过定期举办相应的传统文化活动,对幼儿实行美育教育,如聘请手工艺人开展文化宣讲活动,提高美育教学课程的兴趣,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积极参与课程知识的学习。其次,采用游戏形式的教学方法,如通过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文化知识的交流探讨活动,如教师设置疑问,让幼儿回答“你所知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在提高幼儿文化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升美育课程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教育。在幼儿园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若想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师便必须明确幼儿的自身认知规律以及认知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推动幼儿美育教育,以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培养,从而推动幼儿美术造诣的提升以及文化综合素养的完善,让其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