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雅琴
(河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的重要论断。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强调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进一步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顶层设计,推进教材、课程、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全面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屡次出现在国家的议事日程中,彰显出它的重要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更好地实现民族地区的长期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五观”,加深他们对“五个认同”的理解,增强学生抵御敌对思想和错误思潮的能力。
目前,从学校教育角度出发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集中在民族地区高校和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对不同学段的系统性、目标性、覆盖面及具体对策的研究。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本文主要围绕大中小一体化课程建设和高校思政课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理论联系实际,以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不同学段思政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逻辑必然性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动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融入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的语文、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在普通高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4]。
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课程体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校全员育人职责,贯穿各级各类教育全过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可以确保不同学段课程内容的一致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不同学段思政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可能性
首先,不同学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2021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扎实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师生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5]。从教学目标的视角来看,不同学段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呈现出多维一体性。
其次,不同学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性质是一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的。以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5]为主要内容。课程的根本在于铸魂育人,属于教育长效机制。
最后,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是螺旋式上升、由感性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例如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在小学低、中年级阶段,初步感知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是大家庭的一员。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初步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识。初中阶段开始树立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想信念。高中阶段学生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能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内涵,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理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3.不同学段思政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顶层设计。牵头单位职责不清,大中小学对接如何选择匹配没有明确实施方案,平台搭建后如何促进长效互动、建立评估反馈机制都需要整体统筹安排。二是教师队伍欠缺专业化和一体化。小学阶段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投入课程的精力有限,对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点把握不准,缺乏系统学习和宏观指导。同时不同学段的教师存在沟通壁垒,彼此并不了解教育教学的相关情况。即使同一学段不同思政课的教师,也缺乏课程建设方面的沟通。三是教学内容重复。高学段如果重复讲授低学段的内容,并且深度和广度、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势必导致学生有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思政课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引领是十分必要的。
1.理念先行
其包括一体化的理念,也包括先进的教学理念。处于思政课课程体系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树立一体化的理念,主动了解不同学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侧重点,为做好有效衔接打好基础。同时思政课教师应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
2.做好顶层设计
有关部门需高度重视,做好统筹规划,搭建大中小学沟通交流的平台。将不同学段根据双向选择进行分组匹配,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会、集体备课、观摩展示、培训等线上线下活动。培养不同学段的“示范性种子教师”,积极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建立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同上一节思政大课”“同唱爱我中华”“同心共筑中国梦展演”等主题活动,促进交流的长效互动。
3.关键是贯通和反馈
例如在一场交流活动中,可以设计以下方案:首先,中小学教师代表介绍目前思政课教材选用、处理原则、主要内容及理由等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各学校教师代表交流教学经验,可进行同一主题的示范教学,探讨如何做到“不超越、不重复”。还可以交流教与学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在哪些方面容易产生认识偏差、教师在备课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等。最后,重点总结今后如何优化各自课程内容的设置,更好地体现知识的关联与衔接。交流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教师进一步了解本学段教学目标、内容等,具体包括本学段教学目标在整体思政教学目标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如何实现与各学段分目标和内容的衔接,从而增强自身所教学段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与有效性[6]。为了检验目标实现情况,还需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定期展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成果。
以本科阶段的五门思政课为例,《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可通过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与事迹,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如“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护边和救人的事迹,体现了对党的满腔赤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作为各族儿女心向党的一个经典例证。通过各族大学生日常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恪守团结互助互学准则。法治部分可以具体阐释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梳理了中华民族从“自在”发展到“自觉”的历史路径,讲授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抗争史、创业史、奋斗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深刻分析历史上中华民族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基础性作用[7],运用原理分析多元和一体的关系,分析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性。《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形势与政策》立体展现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民族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展现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经验,如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实行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民族地区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实现途径。
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需加强对思政课程体系的整体性研究,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为中小学思政课间的“同课异构”提供示范。
利用高校作为科研阵地的优势,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指导思想与理论专题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与教育实践研究等专项研究,鼓励成员突破不同学段、不同课程的界限,组成团队申报项目,吸收大中小思政课的优秀教学实践和成果。以项目为抓手,立足理论前沿,搞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思政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但仅仅靠思政课还是不能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学校的班主任、辅导员、教务管理人员、行政人员、专业课教师都应该接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熏陶,主动学习相关理论,了解它的价值意蕴、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落实纳入职称评审、党建考核、师德师风考评中,把“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民族工作原则同样也贯穿校园文化、班级活动中,摒弃过度凸显民族差异性、弱化共同性的思维,改进工作做法,形成学校“大思政课”的合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抓好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