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脱贫攻坚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模式探究

2023-12-26 06:45陈韵刘阳
科学咨询 2023年20期
关键词:困难资助育人

陈韵,刘阳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反复强调“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扶贫工作主要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这一工作要求为高校开展资助工作提供明确方向。在新形势下,高校资助工作着重点从“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层面逐步转移到“不但要上得起学,还要上好学”的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层面,更为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资助工作处于“后脱贫攻坚时代”,需要重视资助育人的根本价值,需要审时度势,牢牢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扶困”和“扶智”“扶志”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输血”的同时也为其“造血”,持续提高其自身综合能力,实现资助育人工作的质效提升,有效阻隔贫困代际传递[1-3]。

一、“后脱贫攻坚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建设不完备

近年来,随着资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力度持续加强、工作的渠道持续拓宽、资助工作的受益面也持续扩大。如今“后脱贫攻坚时代”已经到来,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资助工作要求,只有从资助工作机制建设方面不断进行改变和完善,才能达到从“保障型”资助逐渐转变成为“发展型”资助的目标。但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在机制建设层面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没有将资助和育人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有效结合起来,没有构建和形成长效机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目标指向较单一,资助内容在开展过程中也略显单薄,资助方式缺乏创新性,导致难以真正实现资助工作的育人目标;第二,仍然没有构建一个科学、合理、主次分明的资助育人体系,没有形成有效的帮扶方式;第三,在开展和实行资助育人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的顶层设计和整体的统筹规划,育人的全部功能和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二)高校认定资助对象不精准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是谁来资助及采取何种资助方式,二是资助对象如何评定。如何精准地评定资助对象是实现精准资助的重要前提,而新时代各种复杂的形势以及资助对象的复杂性给精准资助带来诸多挑战。2018年,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学校可通过家访、个别访谈、大数据分析等诸多形式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度,为精准资助提供制度保障。为此,高校重新调整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式,学生只需要自行通过资助认定系统填报相关的家庭信息,系统即可智能生成评判分值,从而直观地评判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这一调整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资助的流程变得简化,但高校却无法保证认定标准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量化评定的有效性仍值得进一步考究。这种认定方式也无法辨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交材料是否真实,相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难以考察,这对学生的诚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名额分配限制问题以及每批提交认定材料的学生情况不同,可能会导致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但系统分数较低的学生无法顺利认定,难以实现真正的精准资助。

(三)高校资助育人效果单一

高校资助工作以育人为最终目标,资助只是手段。因此,资助工作不能只局限于经济保障的层面上,需要进一步丰富资助的内涵,拓宽资助的外延。如果从资助对象这个方面来考虑,高校应该考虑用多个维度作为跟踪和评判的共同指标,包括资助对象的家庭真实情况、学习成绩、思想观念、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并及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档案,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需要,能够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必要和紧迫的问题,为他们提供科学和完善的指导和资助。此外,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资助项目和等级,从而充分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同时也能够比较客观和理性地评估资助育人工作的效果。但目前,很多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整个体系仍未建立完善、全方位地评估资助效果相关平台和机制,导致陷入“重经济支持、轻能力帮扶”的资助模式中,无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4-6]。

(四)高校对资助对象思想引领工作欠缺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资助工作关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切身利益,高校应该着重加强对资助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应该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爱国教育、成长教育、感恩教育等,这是获得和保持资助育人效果的强力催化剂。但是,部分高校不太重视甚至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性,没有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内容,缺乏对资助对象正确有效的价值引领,或者思政教育的方式仅仅以一种最简单的开会方式和资助对象进行浅层交流,思想引领的力度和效果不明显。

二、高校实施发展型资助的必要性

(一)发展型资助是适应新时代高校育人格局变化的重要举措

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和国家依法保障学生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能否学有所教、学有所成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标准。在新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高校要顺应时代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从育人队伍、育人时间、育人空间等多个层面进行协同发力,把资助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生动实践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切实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资助工作与教育事业发展融合起来,将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成为有真学问真本领、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高校在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经济资助、摆脱经济困境的同时,需要进一步优化资助体系,从精神、心理、情感、能力等各方面提供支持,突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瓶颈,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让每一位学生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二)发展型资助是满足新生代学生群体成长需求的重要途径

当前,大学生基本都是“00后”,与“90后”不同的是,他们更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追求、思想更独立活跃,每个人的成长需求也不同,发展方向和选择也更趋多样化。同时,学生资助工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学生资助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身心的个性发展,仅靠单纯的经济资助已经难以保障学生能够顺应社会发展,也难以防止返贫。一方面,高校要从“奖、助、贷、勤、减、补”等方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亟须树立“扶志”“扶智”的工作理念,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为引领,积极探索并建立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建立“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通道,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为学生突破进取、自主成长、自我实现助力赋能[7-8]。

(三)发展型资助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通过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大量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也是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它强调要了解大学生的愿望要求,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这与高校资助育人的内涵是一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上的困难,还有学习、就业、情感、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当代大学生。为此,高校在对学生资助工作模式进行优化升级时,更注重强化学生素质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积极探索新途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锻炼提升平台,激发他们精神成长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在锻炼自我和服务社会中挖掘自身优势、提升自我认知、开发自我潜能、加强自我管理,提升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综合素质[9-10]。

三、“后脱贫攻坚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加强思想教育,树立理想信念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意义重大深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背后有着无数个经济困难的家庭。如果在“后脱贫攻坚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总是囿于“经济资助”的围墙之内,而不跳越出来帮助受助对象谋长远发展和树立理想信念,那么资助育人工作也只会无功而返,只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暂时的困难,无法实现个人的长期发展,甚至会出现返贫的后果,这与资助育人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高校应当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引领,将资助育人工作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帮助他们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价值追求。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政策,使受助学生真正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树牢“四个自信”意识;将责任、励志、诚信以及感恩等品质教育融合到资助育人工作中,加大力度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爱党爱国的意识、诚实奉献的精神、勤俭节约的美德、创新创业的勇气。学校还可以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如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参观当地党史教育展馆、举办党史国史知识竞赛、推出“四史”学习教育知识讲座等,积极教育受助学生做到主动学习“四史”、歌颂党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标准和实践标准。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在这个阶段高校都更需要注重的是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他们的自立自强能力,培养他们的感恩奉献理念,使其精神层面变得富足,增强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成为有学识、有理想、有抱负、有品德、懂是非的人才,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有能力并懂得回馈社会、奉献国家。

(二)完善育人机制,打好坚实基础

资助工作贵在坚持,重在精准。因此,高校在推进和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时必须学会保持全面性、整体性思维,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相关体系,着重体现对受助学生的精准扶持、多维度扶持、长期有效扶持。学校可以根据大数据采集的结果,经过平台分析以后,再结合学校与家庭实际沟通的结果,最后分析受助对象的学习成绩和思想表现,建立健全受助对象的诚信档案。在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和体系建构过程中,高校要将经济资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同时兼备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品德、营造健康的心理等帮扶工作,涉及经济、学习、家庭、心理等多个方面的资助内容,从德、智、体、美、劳多方位建设促进构成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模式。

在工作推进方法上一定要避免“大水漫灌”的资助形式,高校可以根据每个受助对象不同的具体情况,推出适合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性化“精准滴灌”方案。高校可通过科技手段等途径识别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需求,让师生共同推进线上线下协同资助育人工作,增强帮扶亲密度,促使“后脱贫攻坚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逐渐趋于常态。高校还可以建立一个便于学校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家长沟通的平台,多角度了解受助对象的成长过程和家庭真实情况,也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态和生活日常等,家校联动共同推动资助工作发展。除此之外,高校需要为资助对象提供走向社会的方向和渠道,如学校通过和一些企业合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部分实习岗位,建立可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企业参观、实习的场所和基地。高校要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企业实训。在实践中,学生能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不断拓展自身的能力和眼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学校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出台或修订相关的政策或制度,为资助工作的制度化、精准化提供制度支撑,确保各项政策宣传到位、细化到位、落实到位。

(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构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

在“后脱贫攻坚时代”工作过程中,高校资助工作要从过去的经济资助转到发展型资助上,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促进资助工作良性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创新资助形式,构建一个包含多种资助项目和资助内容的资助育人体系。具体而言,学校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指导,提升其稳定就业的能力、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提供一对一的职业能力培训以及就业指导服务,积极为其拓展社会实践机会,切实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高校还可以打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场地,增强受助学生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社会感和使命感。同时,高校应该大力支持经济困难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基层事业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真正做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此外,高校要帮助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实现从扶贫到扶智、扶志的变化,达到多方面的资助育人工作目标[11-13]。

(四)丰富资助育人载体,强化育人效果

高校需要依托系列活动为载体,切实发挥资助育人成效,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组织作用,加强主题活动设计,营造资助育人氛围,强化育人效果。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学校应当在树立优秀典型的同时做好校内宣传活动,经常举办资助育人的相关主题活动、开展教育会议,举办“资助育人”相关主题活动,结合时事举办主题演讲和主题征文等活动,使受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对于祖国和学校的感恩之情、对未来的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引导学生感恩党和国家的培养,不断提升自我价值。高校还可以举办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支持和鼓励受助学生主动参与相关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服务他人、奉献国家的渠道。在助人奉献的实践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收获了自信与快乐,也增强了对国家和社会深刻的理解和认同,高校要激励他们将感恩、付出、奉献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人生信条,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不断强化良好的育人效果,推动资助育人工作走走深走实。

四、结束语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坚持“精准资助、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将资助工作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通过资助和育人相结合、资助管理与服务育人相结合、济困助学与励志成才相结合,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多元协同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高校要通过健全完善信息反馈机制,根据各种渠道反馈的实际情况动态优化资助工作,进而充分发挥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功能,推动高校资助育人水平不断提升,创建资助工作可持续发展新局面。在“后脱贫攻坚时代”,高校资助工作需要资助工作者不断对其进行探索和创新,更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丰富学生资助工作内涵,建立一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资助育人新模式,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可以真正受益,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困难中遇见团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