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晨 冯杰
摘 要:耕读教育是将农业生产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耕读教育对于呼唤民众厚植爱国情怀、培养“三农”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河南農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耕读教育实践路径包括打造师资队伍,提高耕读教育水平;建设实践基地,打造耕读教育平台;创新方式方法,突出服务“三农”导向;发挥网络力量,扩大耕读教育影响等。这些对于其他农林类高校开展耕读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耕读教育;农耕文化;“三农”;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从2021年开始,近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分别对开展耕读教育、完善耕读教育体系、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进行重要论述,这标志着蕴含千年文化底蕴的耕读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被赋予了全新使命。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节点,想要成为农业强国,离不开厚植家国情怀、愿意扎根乡村一线的农林人才,而耕读教育是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抓手。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耕读教育是这一思想的有机诠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耕读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在阐释耕读教育在不同时期内涵演变的基础上,分析耕读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就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耕读教育实践路径进行讨论,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一、耕读教育的内涵
(一)传统耕读教育与耕读文化
从概念看,传统的“耕”指农耕、耕作等劳作之事,“读”指读书、阅读等学习过程。耕为劳力,读为劳心,耕与读彼此相连、内化统一,形成了耕读文化。
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有农作物种植的考古记录,漫漫历史长河,几千年刀耕火种,传统农耕占据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逐渐形成了农耕文明。被称为“造字圣人”的仓颉发明了文字,而文字的出现则为读创造了可能,只是当时的“耕”“读”观念是对立的,并未形成融合的耕读文化。耕读教育的萌芽肇始于西周时期,《尚书大传》有载:“岁事既毕,余子皆入学。十五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学,傅农事。”证明西周时期已有耕读教育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私学兴起、阶层流动,耕读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耕”“读”观念仍是对立的,“读”代表着高贵,“耕”则被认为是卑贱的象征。到了汉代,由于统治者对教育和农业较为重视,耕读教育氛围进一步浓厚,少数为农的平民通过读书被举荐为朝臣。宋代,伴随着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耕读文化得以形成,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潮流和全民趋势,形成“耕读传家”理念。“耕”与“读”被视为生存需要和精神需要,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蓝图。明清以后,耕读教育发展进入兴盛期。官办社学、民办义学和家塾遍地开花,“书香门第”“耕读传家”等被刻上门匾、写入家谱。“耕读传家”的价值理念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
(二)新时期耕读教育与耕读文化
近现代以来,伴随着小农经济的逐步瓦解、新式教育的兴起,传统耕读文化发生了巨变,造成“耕”与“读”的再次割裂,“耕读传家”的价值理念走向没落。这个时期的“耕”“读”又变成相对独立的概念,“耕”变成了传统劳作的象征,在社会结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高,“读”则普遍代表着高贵,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普遍认为读书更重要,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有出路,形成了重理论学习不重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改善这一状况,政府开始尝试探索新型耕读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学校构建耕读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劳动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阐述,树立了教育领域加强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新风向。新时期的耕读教育是劳动教育深入发展的结果,“耕”代表俯身参与劳动实践,积累基层实践经验;“读”代表为“三农”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培养推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素质与能力,以期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实现乡村振兴。个体、家庭、社会对耕读教育越来越重视,耕读传家、耕读兴国的社会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二、耕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呼唤民众厚植爱国情怀
中华上下五千年,农业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孕育了辉煌灿烂又广博精深的农耕文化。耕读教育是农耕文化的再发展,但其核心仍是劳动教育,在耕作劳动中锤炼品格,在读书学习中升华精神,勤劳勇敢、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也随之孕育而生。耕读教育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使学生具有续根固本、不忘初心的思想意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农林类高校,要响应国家号召,以耕读教育为抓手,开展广泛而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引领学生读懂乡村、了解文化,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领会历史真谛、增强民族自信、传承中华文明。
(二)培养“三农”人才
教育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培养愿意扎根乡村的人才是重中之重。农林类高校承担着为“三农”育人才的重要使命,耕读教育在其中更是发挥重要作用。新时代耕读教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耕种学习,而是从实践出发,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健康体魄,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耕读教育能够有效遏制乡村人才的流失,同时引导更多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扎根乡村,增强乡村的组织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耕读教育不仅是丰富专业内涵、拓展教研领域的重要手段,还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不竭动力。耕读教育对于促进农业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农村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富裕、农民由封闭保守走向精神丰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耕读教育还能够培养更多“新农人”从事涉农相关产业,引起社会各界对农业的重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三、耕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打造师资队伍,提高耕读教育水平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引培并重,经常举办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新进教师培训班,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访学、学习、挂职锻炼等,多措并举提升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综合素质,拓宽青年教师的视野。学院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如1人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创造了学校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1人获得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医科类一等奖;3人分别获得第一届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一银两铜的好成绩;1人荣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1人获“河南省文明教师”称号;1人入选“中原青年博士后创新人才”名单;1人获聘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首席科学家;1人担任全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人入选爱思唯尔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人被国际兽医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聘為副主编和编委;1人担任中国兽医协会常务理事。2022年,学院共引进教师11名,其中校拔尖人才8人、青年英才3人、有海外学习经历的5人。
(二)建设实践基地,打造耕读教育平台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凝神聚力抓科研,积极对接地方搞服务,实现了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双突破、双丰收,获河南省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立项1项,获河南省新农科(动物医学)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立项1项,成功举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养殖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绩效评价会议,张改平院士主持召开河南省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农学学科评议组第一次会议,与哈萨克斯坦科技教育部生物安全问题研究所、匈牙利布达佩斯兽医大学举行科技合作研讨会,与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开展学科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畜牧兽医行业高质量发展及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及其未来挑战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同时,学院牵头成立的农大牧原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中非现代农牧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正式揭牌。此外,还有6名专家入选新一届兽药评审咨询专家库,8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专家名单。2022年,学院举办龙湖论坛41次,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验交流会7次,其他学术报告32场;获批农业部“科创中国”草食家畜健康养殖专业科技服务团建设;举办各类社会服务培训班26期,线下受众1 500余人次,线上受众10万余人次。
(三)创新方式方法,突出服务“三农”导向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持续强化思想引领,实施“弘医向党”工程,深入开展“奋楫新征程,动医青年说”“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医起奋进迈向新征程”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创新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打造“博士管场、硕士进场、本科驻场”的链式实践体系;组织“一档一赛一课堂”等以专业技能为依托的创新创业赛事,力争2023年创新工作有新突破;优化就业环境,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实施毕业生“最后一公里”工程;巩固专业思想,提升专业技能,举办第一届“动医文化艺术节”。学院将耕读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不断扩大耕读教育对于校园活动的影响。
(四)发挥网络力量,扩大耕读教育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紧跟“互联网+思政”育人思路,充分发挥学院微信公众号为主阵地的宣传矩阵在育人工作中的优势。创新思路,紧扣青年关注热点,以青年更感兴趣的内容为灵感开展工作。持续推进以微信公众号为主体的新媒体矩阵建设。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时政热点、党政知识及相关线上思政课通知,以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有效提升了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自觉意识。推出丰富多样的专栏活动,如针对榜样的主题,“大先生,王泽霖”“动物医学专业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对话动医”系列推文;针对实践的主题,“优秀基层校友”“青春向基层,绽放正当时”等。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关注平台信息并积极参与的意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承先.“三农”现代化与农村高等技术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8-11.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7):22-28.
[3]袁同凯,冯朝亮.从耕读教育变迁看乡村教育的“位育”之道[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2,14(3):123-134.
[4]石中英.马克思恩格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再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20(2):2-20,186.
[5]沈镇昭,隋斌.中华农耕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12.
[6]王应麟.困学纪闻·孟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60.
[7]李任.谋食与谋道:传统耕读文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71-77.
[8]徐海姣.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22-28.
[责任编辑:王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