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傣族文学艺术中的生态文化

2023-12-25 18:09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傣族生态文化

周 露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人类以文化的方式来解决生产问题与生活问题①李忠友:《生态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6年,第1页。。然而,人类在进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一方面造福人类自己,另一方面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长期受人类中心论的影响,人类的行为失范导致了生态恶化,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类需从传统工业文化和人类中心主义文化向生态文化转型,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

历经了原始、农业、工业文明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当前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时期。生态文明是人类面对气候异常、土地荒漠化、盐碱化、自然灾害频发等生态危机,在对其进行持续性反思与实践中兴起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目前时代的主流文明。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与灵魂,是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乡村生态建设的核心要点。

云南傣族是惜水爱水的民族,在生产实践与生活实践中,为缓解生态恶化,他们创造了灿烂与独特的生态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日常生活中的生态文化即日常衣食住行中的生态文化,农业生产中的生态文化,文学艺术中的生态文化,宗教信仰中的生态文化等,它们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乡村发展提供了傣族特色的经验与方案,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思想,尤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文主要探究傣族文学艺术中的生态文化,着重阐释其对当前乡村生态建设的实践价值。研究傣族文学艺术中的生态文化,可形成具有启发性与规律性的认识,为现代生产方式变革、生活方式转型与价值观念转变提供方向指引与基本线索。

一、傣族具有生态基因的文学艺术

(一)富有生态情愫的文字载体

傣族是拥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纸张,傣族人民将傣文写于篾片、贝叶、蛀虫叶等自然载体上,用其替代纸张,展现了傣族人民的生态理念。

1.记录数字的篾片。在远古时期,傣族先民没有创造文字之时,便学会运用篾片进行计数,主要用于清点物资与分配财产。起初,傣族先民运用短篾片进行排列,1就用一根篾片,2就用两根篾片,以此类推。由于篾片的数量过多,不便于携带且容易丢失,傣族先民便将长篾片折叠之后摆出各类图案,运用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数字。傣族人民采用自然中的篾片进行计数,展现出傣族先民对于自然之物的依赖,亦为后续自然崇拜奠定基础。

2.篆刻佛经的贝叶。贝叶是传统棕树的叶片,起初为佛教僧侣抄送佛经的载体,后广为傣族人民使用,他们用其抄送佛教经典,以此来祈求平安。再后来,发展为利用贝叶写信。傣族人民中流传着一个传说:远古时期,有一位青年利用芭蕉叶给未婚妻写信,但由于路途遥远,芭蕉叶总会干枯,因此他采用贝叶给未婚妻写信,信便可以保存下来。用贝叶抄送佛经,撰写书信,反映了傣族所在地区贝叶丰富容易获取;采用贝叶作为文字载体,体现了热带雨林中的生活习性与自然密切相关,也反映了傣族人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充满自然情韵的文学作品

傣族的文学作品深受当地的自然条件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民族性与独特性。傣族文学作品多以自然为背景,如山川河流、乡间田野,展示了傣族聚集地依山傍水,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傣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歌颂了大好河山给予傣族人民的馈赠,完美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1.傣族文学中的自然气息。傣族文学中通常以门前的田野、背后的高山河流为主,尤其对山上的森林进行赞美。一是赞美田野,尊重自然。 《抗英记》中描写道: “温和的春风吹绿干崖山川,坝头坝尾披挂着五彩的锦缎。山清水秀是我们祖先的乐土,勤劳的人民把守着锁钥边关。富饶的土地养育着健美的民族,男耕女织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表达了傣族人民对于田野的赞美,歌颂了养育傣族人民的田野,充分展示了傣族尊重自然的理念。二是歌颂山河,命运与共。傣族地区河网密布,山河纵横,聪明的傣族人民时常将傣族命运与河流结合起来,创造出大量的文学作品,如《欢笑的南览河》《流沙河之歌》 《勐遮飘来的葫芦》等。三是崇尚森林,与森林和谐共生。傣族地区森林茂密,傣族人民称森林为“父亲”,崇拜森林,因此在傣族文学作品中通常以森林为背景来赞颂森林。傣族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离不开傣族地区自然风光的秀丽,也离不开傣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2.傣族诗歌中的生态情韵。傣族的叙事诗歌是傣族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傣族文学艺术的精华。其中傣族最引以为傲的五部长诗为:《巴塔麻嘎捧尚罗》《粘巴西顿》《乌沙麻罗》《兰嘎西贺》和《粘响》①周娅:《再论傣族诗歌——中国南传佛教地区傣文古籍中诗歌的类别、起源和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19—125页。。傣族的叙事诗充满生态情韵,叙事诗中有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森林草地;也有动物中的大象、孔雀、凤凰、猴子、鹦鹉等。如《娥并与桑洛》中表述道:“景多昂是个快乐的地方,到处是象脚鼓的声响,口弦在竹楼上弹奏,琴声在竹楼里飘荡。景多昂四面都是高山,泉水在山间流淌,竹楼成排成行,楼角指着星星和月亮。”②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德宏调查队:《娥并与桑洛》,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7—8页。描述了景多昂地区优美秀丽的风景,用直观的感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又如《葫芦信》中写道: “四月是花开的季节,四月的景真遍地芳香。最美最香的花呵,要算喃慕罕姑娘。”将花朵比喻为公主,表现了傣族人民对于花朵的珍视与喜爱,充满了大自然的味道。

3.傣族谚语中的生态情结。傣族的谚语中,大量地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情结。有的谚语将自然中的事物奉为“父母”双亲,突出尊重自然的理念,如“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天地看谷子至高无上”。有的谚语充分警示人们要保护自然,不然将会受到相应惩罚,如“砍倒一棵大青树,等于杀死一个小和尚”“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林有护林神”。这些谚语通过神化自然,告诉人们不要轻易破坏自然之物,不然会受到神的惩罚。有的谚语充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自然间的生态平衡,如“有了森林才有水,有了水才会有土地,有了土地才会有粮食,有了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稻谷离不开田,鱼儿离不开水”。

(三)模仿自然的音乐舞蹈

傣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尤其是傣族舞蹈,具有东方韵律之美,极致地展现了东方舞蹈的独特魅力。傣族舞蹈受自然条件、传统因素的影响,音乐和舞蹈具有朴实自然的特征,多为模仿自然中的动植物,形成独特的风格。

1.见物生情的歌曲。傣族歌曲是傣族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反映了傣族一直以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展现了傣族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形成的具有生态韵味的歌曲。远古时期,傣族人民以采集果实和狩猎为生,在进行劳作的进程中,他们听到鸟儿的叽喳声、水流的哗哗声、森林的沙沙声,总是将这些声音加入自己的歌曲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便形成了与自然之音相融合的歌曲,如《摘果歌》《找水歌》《欢乐歌》等,既表达了傣族人民的情绪,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无论是上山打猎或者上山采集都可以听到傣族人民清脆的歌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傣族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开启了水稻种植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专属于傣族的歌曲,如“秧苗随风飘”“谷浪波浪翻”等描述的是稻谷茂密,犹如波浪一般,展现傣族人民丰收的喜悦;再如《撒秧歌》中写道:“六月过去七月来,云层厚,风潮湿。雨水落地,芒果开花……不要进山打猎,不要下河捞鱼。火塘边,人欢闹,家家忙把谷种泡。秧田犁好了,秧田耙平了,风吹芒果阵阵香,恰是播种好时节。”①曹成章:《傣族村社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1页。《撒秧歌》表明,人们须遵守大自然的时令,在最佳时节撒秧,这有利于达到最佳效果,否则会使稻谷减产。这些宝贵的歌曲都是傣族人民实践的结晶,表达了傣族人民充分地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2.仿自动物的舞蹈。傣族舞蹈是傣族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展现了傣族人民心态平和、安静柔和的特质。傣族舞蹈中常有模仿动物的姿态,这主要是因为傣族在生活中时常与动物互动,同时动物给予傣族人民诸多帮助,因此傣族人民借以模仿动物特征形成舞蹈,表达感谢与热爱之情。傣族著名的舞蹈有孔雀舞、马鹿舞与象脚鼓舞等。孔雀是傣族的吉祥鸟,也有傣族群众将其作为傣族的精神象征。因此,傣族人民跳孔雀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美好愿望实现的期许。傣族的孔雀舞,特别是以杨丽萍为代表的《雀之灵》已经走向国际的舞台,其用人体塑造出孔雀的不同形态,具有轻盈雅致的美感。同时,马鹿舞、象脚鼓舞也是傣族的代表性舞蹈。傣族聚居地素有“乘象国”之称,傣族人民运用大象进行战争,俗称“象战”。大象在保护傣族人民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因此傣族人民用象脚鼓舞来展现对大象的热爱与尊重。傣族对动物有着深厚的情感,久而久之就将动物的习性融入舞蹈之中,表现出傣族人民的自然观念。

二、傣族文学艺术的生态文化

目前,学术界对生态文化的概念与内涵有一定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化可以是一种生态文明观,也可以是以生态价值观为主导的宗教、艺术、文化、科学,①卢风:《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89—98页。其反映了人类新型的生活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②余谋昌:《生态文明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0页。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③陈寿朋、杨立新:《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观基础》,《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2期,第76—79页。,是一种文化现象。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遵循,寻求自然、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共生。傣族自古以来都是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善的少数民族。他们认为,人类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依赖自然,离不开自然④杨云波:《浅议德宏傣族的生态文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2期,第199—201页。。在长期的发展中,这种意识已经成为民众的共识与普遍信仰,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尤其表现在现存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生态物质文化:傣族生产、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傣族生态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傣族临水而居,种植水稻,衣食住行都体现了对自然的适应,创造了独特的生态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稻作生产。云南省栽种水稻历史悠久,傣族是云南种植水稻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众多的生产方式中,稻作生产最为典型。通过挖掘,获得诸多记录傣族农业生产方面的书籍,如《甘哈西双楞》《栽树歌》《从贺勐到景兰水利分配及保管手册》《十二马》《十二月歌》等,大多展现了傣族的稻作生产。傣族稻作生产从选种、育苗到种植,形成了一套独特体系。在选种上,傣族人民积累了诸多的方法,充分把握“好种出好苗,好苗出好收成”的自然规律,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种植条件选择不一样的种子进行耕种,充分展现了顺应自然条件、把握自然规律的理念。因此,傣族人民的粮食经常丰收,如《十二马》中的“金黄的九月,稻谷波浪翻。丰收的银镰舞不停,姑娘的手上起老茧。金黄的九月,稻谷堆成山。欢乐的歌声绕彩云,哥哥累得腰疼背又酸”⑤曹成章:《傣族村社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2页。就描写了稻谷的成熟与收割场景,通过歌谣的方式传播了稻谷生产经验。在育苗上,傣族有一种传统的技术为“寄秧”,此技术具有抗旱、抗倒伏与抗病虫害的作用。所以,傣族人民利用这种技术可在干旱少雨的季节充分运用现有水源进行育苗,无须违背自然规律盲目开发水资源。在独特技术的推动下,傣族水稻种植很早就可以达到一年两熟。如《西南夷风土记》中的“五谷唯树稻,余皆少种。自蛮莫以外,一岁两获,冬种春收,夏作秋成”便指出水稻种植是二熟制,可以一年两熟。在种植过程中,傣族针对病虫害防治与提升土壤肥力有特殊的解决方法。他们依靠自然力来防治病虫害,将草木灰和果皮撒在田中,以阻止与消灭病虫。同时,为提升土壤肥力,他们利用休耕的方式与自然肥料来提升稻谷的产量。

2.饮食方式。傣族日常的饮食除了来源于自家种植的食物之外,多数来源于热带雨林的野生动植物,如河边的蕨菜、山上的菌子、树林的虫子等,在《摘果歌》《过河歌》《哭哀歌》等文学作品中均有呈现。《充饥歌》描绘了傣族人民挖山药、吃芭蕉花、啃芦秆、捞青苔和咬着活螃蟹填饱肚子的画面。傣族人民除取材于自然,还因自然条件的影响,养成独特的饮食风格。傣族人民多居住于气候较热的河谷及平坝区,由此饮食主要以酸、辣、苦、生为特点。如傣族谚语所说:“姜开胃口蒜打毒,辣子吃了走筋骨。”⑥西双版纳州民委编:《西双版纳民族谚语集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1页。傣族进行生产与生活的实践活动是其生态物质文化的主要来源,傣族人民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傣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其文学艺术则阐明了傣族人民深刻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进行生产与生活,形成与自然界的良性互动。

(二)生态制度文化:傣族行为、习惯规范的具体阐释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规范体系,由各种习俗制度、行为规范、准则以及各种组织形式所构成①龙正荣、吕佳慧:《贵州民族生态文化及其生态文明价值》,《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第88—92页。。生态制度文化是生态文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选择,通过环境保护制度调整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②王丹:《生态文化与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第47页。。傣族在生产与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与乡规民约、习俗规范、信仰等非正式的制度,它们协调了傣族人民的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推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挖井歌》《滴水词》《沙都加罗》《傣族古歌谣》《土司誓言》《栽树歌》等作品均体现出傣族的生态制度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保护水源层面。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与水的关系非常紧密。因此,傣族一直都崇尚水,爱护水源,形成相关的村规民约。首先,傣族的每个村寨都有水源林,村里制定了水源林保护的乡规民约,为保持水土,禁止砍伐水源林,若有人砍伐便将遭到惩罚,情节较轻者罚种树,重则开除户籍。其次,饮水与用水分开。傣族村寨要求将饮水的水井与洗衣服、洗澡用水的河流或者水井分开。饮水水井的旁边一般有树木,使得水质清澈甘甜,比较卫生;洗澡、洗衣等用水一般位于村外的小河或者村边的水井,位于村庄边缘,避免污染。最后,合理分配生产用水。傣族的生产用水是进行分配的,村里根据村民农田面积的大小分别安放竹筒,将水引入田中,计算到满的时间,根据时间计算每户田所需的水量,后续严格按照这个时间放水,也便于人民群众监督,由此控制水的滥用与浪费,体现了傣族人民的生态观。二是保护森林层面。傣族人民认为森林至高无上。有谚语称:“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田地间谷子至高无上。”指出森林对傣族人民的重要性,亦表明傣族人民对森林的保护。同时为保护森林树木,傣族人民专门种植铁刀树,以满足平时的生火需求。这种树木容易存活、生长迅速。但其他树木都禁止砍伐,尤其傣族“竜林”即傣族神居住的地方,这里禁止人进行采集、狩猎与伐木,如《土司警言》中指出:“不能砍伐龙山的树木,不能在龙山建房,否则会触犯神灵与佛。”③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贝叶文化论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1页。总之,傣族人民的生态制度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阐明了傣族人民的行为规范与习惯习俗,对当前生态制度与政策法规有借鉴作用。

(三)生态精神文化:傣族生态伦理、价值观的精准表现

生态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而发展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④李桂花、于天宇:《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学基础》,《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10期,第48—52页。。传统生态伦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的中心,是世界的创造者与征服者。在这种伦理观念的指引下,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疯狂掠夺,造成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面对全球性生态形势严峻,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是对传统伦理观念的超越,为当前大势所趋。傣族文学艺术中的生态文化,完美诠释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论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用取时的适度原则。傣族在利用大自然获取资源时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如捕鱼时,制作一种“倒须篓”的工具,这种工具下面有很多洞穴,小鱼可从下面逃走,只捕捉大鱼;在伐木的时候,采用间伐的形式,而不是连片砍光。以上现象均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对自然界进行无穷无尽的掠夺形成鲜明对比。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追寻。在这种理念的追寻下,形成了傣族人民的生态意识与生态信仰,指导其生态行为。傣族许多精美的艺术品,如织锦、刺绣、剪纸、竹编、土陶、古法造纸等,其上面的图饰也主要以自然之物为主,如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八角花、四叶菜等。剪纸、竹编、土陶等都是取材于自然,同时增加傣族元素,传达出傣族元素与自然特征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傣族人民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生态价值观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看法、态度和价值观念。它是一种关于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重要认知方式,是人们对环境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基础。生态价值观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感受和理解,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了尊重自然的态度与保护自然的行为。首先,尊重自然的态度。傣族人民对自然之物均有崇拜与尊重之情,有对水的崇拜、对森林植物的崇拜、对动物的崇拜等,其中对动物的崇拜尤甚,傣族人民对大象与鸟类十分崇敬。大象在远古时候被傣族人民用于耕地与征战,故而傣族人民将大象视为民族的象征。其次,保护自然的行为。傣族进行水稻种植的过程中不施化肥,采用休耕的方式替代,稻田在休耕期间长了许多杂草,便成为牛的牧场,经过牛群的反复踩踏,将粪便与野草一并混入田土之中,成为土壤天然的肥料,可防止污染。

三、傣族文学艺术中生态文化的实践价值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和理念,对于现代的乡村生态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价值,将其内化为村民心中的价值观念,外化为村民的行为,进而对乡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解决当前亟须化解的乡村生态问题,促进乡村生态共同体建设。

(一)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推进绿色农业

绿色生产方式是人们在工业化进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并进行反思总结的产物,是人们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战略选择①黄娟、张涛:《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我国绿色生产方式初探》,《湖湘论坛》2015年第4期,第77—82页。。当前,农村生产方式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第一,化肥农药大量使用。为了提升产量,村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乡村土壤、水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调查,世界公认化肥平均用量警戒线上限为225千克每公顷,而我国化肥平均用量曾经达到400千克每公顷,甚至东部地区达到600千克每公顷②袁倩:《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9年,第17—18页。。第二,土壤污染严重。农村地区大量使用地膜,残留地膜无法降解,对乡村土壤造成严重影响。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地膜使用量为141.93万吨,多年累积残留量118.48万吨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20年6月8日,http://www.gov.cn/xinwen/2020-06/10/content_5518391.htm,2020年6月10日。。第三,水污染严重。乡村地区承接了城市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排放,对乡村地区的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此外,农村禽类养殖、水产养殖加剧了污染的程度。

傣族人民采用传统的休耕与自然病虫害防治的方式,提升土壤肥力与农作物产量,一直以绿色生产的方式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因此,实现传统农业的绿色转型是必然之举。首先,投入推广节肥节药节水技术。目前节水节药技术较为成熟,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民安装节水节药装置,同时教会农民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水漫灌以及农药使用量超标,减少土壤与水源污染。其次,发展畜禽清洁养殖,推进畜禽的规模化养殖。循环利用畜禽产生的废物,将其产生的废渣转化为肥料,供给当地的种植业使用,提高废物利用率,减轻污染。最后,设立化肥农药使用的制度。在本村因村制宜,设立相关村规民约,由党员牵头成立化肥农药监督小组,对村民化肥农药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规范的村民进行惩罚。

(二)生活方式的环保转型:改善人居环境

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与厕所问题一直是困扰乡村生活方式环保化转型的掣肘因素。生活垃圾不分类导致乡村土壤恶化,生活污水排放导致乡村水源污染,厕所问题导致滋生蚊虫与传播疾病,危害村民身体健康。因此,需转变村民的生活方式,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导向,着重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与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村容村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行动,全面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傣族是爱美的民族,他们对于自身的人居环境十分重视。傣族的村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干净、整洁,充满勃勃生机,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借鉴意义:一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傣族自古就有生活垃圾处理的习惯,须有条件地进行垃圾分类,建立规范的垃圾堆放点。二是实施“厕所革命”。傣族人民视粪便为不洁之物,因此傣族人民一直在进行粪便处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因此,须加强农村厕所规划设计,坚持示范引领农村推进与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的宣传活动,让广大村民加入改善村居环境的活动中。

(三)价值观念的生态转变:提升生态自觉

乡村生态治理的主体为农民,农民生态自觉关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乡村生态危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动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提升农民生态自觉,需从培育生态意识、促进行为内化两个方面着手。

1.培育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生态行为的价值引领与目标指向,傣族人民长期在傣族生态文化的熏陶之下,生态意识较强。据数据分析:较强的生态意识对一个群体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较多地区的农民深受农村传统生活方式束缚、资源不足、自身素质低等因素的影响,普遍缺乏生态意识。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产生冲突时,农民倾向于寻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发展。傣族人民生活的环境中,倡导尊敬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尤其在生活中常常被文学艺术中的生态文化所萦绕,所以傣族人民生态意识非常强。因此,提升生态意识,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一是搭建平台,丰富生态意识培育内容与改善培育方式。在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过程中,要立足于乡村发展状况与农民自身情况,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作用,将二者结合,向广大农民积极宣传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清洁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等;同时鼓励农民通过网络、手机学习生态文明知识和技术,参与环境保护。二是利用好驻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等人才资源,对村民开展线下讲坛、生态课堂等,对生态意识薄弱的群体进行个别辅导,提升其生态意识。

2.生态行为内化。傣族人民在特有的生态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生态意识与生态信仰,并以此指导其生态行为。因此,要在生活中促进生态意识向生态行为的转化。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好村里的资源,创办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村民进入基地学习垃圾分类、生活污水处理、化肥农药使用等技巧,规范村民生态行为。二是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有些村庄制定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村规民约,比如在村委会设立红、黑榜,防止损害环境的行为等。

文化是时代的灵魂,文化对人类历史进步起到导向与价值引领作用,生态文化的转向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觉醒,其促进人类向“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转变。傣族文学艺术中蕴含的生态文化,是傣族人民的文化瑰宝,展现了傣族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同时反作用于傣族人民的生产实践与生活实践,形成了傣族特色的、具有生态韵味的经验,为乡村生态建设提供了价值引导与行动指向。

猜你喜欢
傣族生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谁远谁近?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