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内涵要义与实践旨归

2023-12-25 18:09王蓉蓉马志芹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总书记

王蓉蓉,马志芹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系统论述,为新时代处理各民族关系提供了价值引领和实践遵循。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厘清民族工作主线,把牢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壮大的标志,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协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根植历史又面向未来,其生成和发展具有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以及不断完善的实践逻辑。

(一)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石。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通过研究民族问题,总结历史规律,强调民族平等,提倡“每个民族都应当是自己命运的主宰”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4页。。恩格斯也提出必须克服民族差别,摒弃以民族为内容的利己主义偏见,在理论中注重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这些观点为我国民族理论的提出奠定了重要基础。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各国本身就是息息相关、命运互连的一个整体。全世界各族人民都有共同的命运与同样的境遇,他们的命运紧密联系且一致,这一观点也为后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提供了科学指引。马克思反对民族压迫,主张“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优越于其他民族”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95页。。同时,他鼓励各民族团结联合,号召工人不分国别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这些观点与当前坚决反对“两种主义”、防范“三股势力”的主张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雏形。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包括的各民族是多元的,中华民族是一体的,各民族经过分裂与消亡、联合与交融,最终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③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页。时至今日,这种格局仍是中华民族的基本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华民族历史形成规律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④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29页。这充分展现出一体与多元密不可分的民族关系,也启示我们在新时代要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不断延续是逐步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总结。20世纪80年代末,民族分裂主义导致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动荡和分裂的局面。为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事业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1992年,党中央对民族问题的内涵及内容进行了很多新的概括,开创了民族工作的先河。1999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肯定了少数民族发展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加上了“和谐”二字,以“两个共同”凝聚民族力量。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以“八大问题”集中指出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诸多创新观点,例如,深刻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在正确处理四大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最重要的就是在深刻总结党的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一科学论断,以“十二个必须”总结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民族理论政策提到了新的高度。

(二)历史逻辑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演进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伟大历史转变。

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周天子为天下统一管理者,在这种“天下一统”思想的领导下,周朝把华夏与四夷看成一个整体,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芽。自秦汉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多元一体格局就开始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大一统”的天下观就此形成。在此之后的历代王朝更迭中,联姻、贸易往来、民族迁移,都在强化着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例如著名的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等,在频繁互动与交融共生中形成了“自在”的民族共同体。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各族人民在斗争中逐步意识到只有团结一致,共御外侮,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才能在斗争中赢得胜利。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五族共和”等思想,唤醒了各民族对国家主权的意识,由此激发了各族人民的共同体意识,增强了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之后,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凝结,中华民族共克时艰,成为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精神力量,由此,形成了“自觉”的民族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民族获得了独立与解放,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地位,从积极培育到铸牢。团结的本质是认同,从“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逐步完善,形成了“自为”的民族共同体。

(三)实践逻辑

面对不同时期的民族工作的时代任务,党和国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族工作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同时由于受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民族问题导致分裂动荡的影响,解决民族问题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民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成为影响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第一次提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14年,我国正处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这一时期民族工作的重点是改善民生,发挥民族地区特殊优势,释放发展潜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①《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强调把“十二个必须”作为行动指南,重点把握好“四对关系”,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②《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内涵要义

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按字面意思简单理解为“各民族整体统一”,它还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交流中产生并应有的共同体意识,只有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才能掌握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才能运用好这一重要论述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决民族工作,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内涵

1.铸牢“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疆域、历史、文化和精神这些各民族共同创造并延续至今的历史遗产完美地诠释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交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③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第2版。。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包容情结。习近平总书记用“多元一体”这个词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形态:既充分尊重多元,又高度认同一体;同时也体现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前提,中华民族与各民族是“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这种多元一体的形态不仅体现在中华民族构成之中,也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是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历史见证。

2.铸牢繁荣发展的经济共同体意识

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只有各民族经济发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更有说服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非常关心关切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问题,始终坚持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原则,多次去少数民族地区视察,与各族群众共同商讨脱贫致富的方法。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对于中华民族这样一座“百花园”来说,各民族都是其中的一枝花,只有各民族达到了小康的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算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会有更强的经济保障。正是带着这样的理念,无数党员干部在扶贫路上艰苦奋斗,从华北平原到西南边陲,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最终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彻底发生了改变。

3.铸牢团结统一的政治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和发展进步的基石。”①陈飞:《维护好民族团结“生命线”》,《当代广西》2021年第18期,第15页。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我国国情出发,将民族团结提升到生命线的高度,充分反映了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统一,国家便宛如一座危楼,一旦有外敌入侵,国家就会摇摇欲坠。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民族也逐渐将“大一统”理念作为高于一切的政治理念,尤其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各民族团结起来,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祖国统一共同奋斗的历史记忆,是各民族团结统一政治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例证。在今天,我国各民族都对维护国家团结统一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都承担着各自的政治使命,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比如驻守在新疆的红其拉甫边防连,他们一边放牧,一边为祖国戍边,展现了浓郁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政治共同体意识。

4.铸牢求同存异的文化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集合体的灵魂。在华夏文明瑰丽的画卷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万紫千红、枝繁叶茂的文化气象,诗歌、画作、乐曲等艺术作品都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印记。只要寻根探源,我们便不难发现,各民族文化始终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是其中的一部分。各民族文化在长期交流中互学互鉴、求同存异,最后形成一种具有相通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即文化共同体意识。在语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很多民族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都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这样就极大地方便了各民族的交流与沟通。在精神方面,各民族具有不同的精神特质,如草原民族的热情奔放、中原民族的勤劳质朴、靠海民族的包容开放、边疆民族的艰苦奋斗等,这些独特地域造就的不同精神特质源源不断地汇入中华民族的汪洋大海之中,共同成就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精神是各民族文化相互认同的鲜明标识,也是各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血脉。

(二)基本特征

1.强烈的政治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人民日报》2014年5月30日,第1版。,2014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第1版。2017年10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正式写入党章。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向此聚焦。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党依据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战略考量,已经由国家意志发展为国家的战略部署,成为国家的政治要求。

2.鲜明的时代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意识从笼统描述到细致划分的纵向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中华民族问题的解决策略也从“牢固树立”逐步变为“铸牢”,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同用词也是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而采取的不同策略,体现了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新思维。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装在心中,无时无刻不在帮助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了能够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尤其在帮扶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的道路上,强调以钉钉子精神反复去抓,使一些原本处于深度贫困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去应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应这一时代要求而产生的。

3.系统的综合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综合体,它是各民族基于一定地域联系,在斗争与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统一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②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第2版。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协调统一、层层递进的过程,需要系统运用顶层设计的方法统筹考虑各层次、各要素,追根溯源,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简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的发展,使中华民族既拥有雄厚的物质保障,又具备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每个家庭成员交织交融,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发展的同心圆,形成坚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实践旨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保障中华民族行稳致远的重要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这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共同体,它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的共同体形态组合而成,因此,只有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概括其中的核心点,继续挖掘里面深层次的具体实践路径,才能通过各民族之间的双向互助来达到同一目标。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支撑

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新华社:《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民族》2018年第3期,第17—18页。这一制度既有利于国家统一,也有助于少数民族各自的发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各民族应立场坚定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行使自治权时将各民族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相结合,增强各民族家国一体共识。其次要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自治,它既涉及区域事务也涉及民族事务,这两种事务是一种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辩证法来看待,在全面处理区域内同一事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处理各民族事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2.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地方少数民族干部是自治区政府与少数民族群众的牵线人,是了解少数民族群众问题的主渠道,他们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点比较了解,最主要是他们通晓本地区的民族语言,因此少数民族干部不仅可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而且有助于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蓬勃发展。例如新时代的治疆方略、治藏方略及其他民族地区的战略,都需要通过各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宣传并落实,因此必须要培养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少数民族干部,把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的好干部放在关键岗位。通过确保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在职培训、引进紧缺型技能人才等措施,选拔、培养和留住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同时,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作风建设,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坚决惩治腐败分子,培养有责任心,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保障

1.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②丁怡婷、王洲、宦翔、齐志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1日,第1版。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协调作用,做好以下三点:一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长期培育和支持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促进就业,增加收入,让其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二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期安置工作,在就业帮扶、医疗健康、基础设施、义务教育等方面继续完善,守住不发生大规模返贫的底线;三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一些民族地区可以鼓励群众创新思路,依托特色产业通过开展直播带货、开网店等方式拓展产品销售渠道,进而提高当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当前,虽然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但大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等边远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加强帮扶支援,实现共建共享。”③何星亮:《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日报》2020年6月12日,第6版。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条件。我们要发挥中央、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三方面的力量,采取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措施,优化资源配置,为民族地区提供物质帮扶,加强边疆区域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贸易与信息服务的渠道畅通,尽可能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如“《摆脱贫困》中北京将技术和资金带到内蒙古乌兰察布,让小土豆变成大产业”④孔孟剑:《发展传播视域下的民族共同体建构——以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为例》,《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第7—13页。。同时,对于不同民族要实施差异化政策,优化管理体系,落实转移支付制度,对于欠发达地区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只有当各民族利益相连、情感相通、心理相融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才会更加牢固,共同体成员才会对其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

1.尊重、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时强调:“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深入挖掘山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年2月10日,http://www.dt.gov.cn/dtzww/sxyw/202102/5fdd934b19fd4d63a380e9ec7e1a72f5.shtml,2023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内蒙古等地也多次强调要尊重、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首先,可以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学校是主流思想活跃的前沿阵地,让孩子们从小就对本民族文化特色有所了解,增强其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同时也要培养他们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明白各民族与中华民族是一种多元一体的关系。其次,可以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转化成影视作品、手工艺品等精神、物质载体,拓宽传播媒介,扩大传输空间,在贸易往来中将其传播到各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最后,在各民族文化中加入现代元素,可以尝试在部分民族特色产品中融入国际元素,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打开另一扇大门。如2019年,巴黎时装周主题“画壁·一眼千年”,熊英·盖娅传说将敦煌石窟壁画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搭建了一条世界时尚之都与中国千年文明的桥梁。在生活中,可以将一些特色图案印于服饰、灯饰、装修家居等方面,不断与时俱进,扩大各民族的朋友圈,让人们在享受现代中感悟经典,使其更能为人民群众所认同。

2.加强“四史”教育增强“五个认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他经常引经据典,带头让人们感悟历史中的学问,要求“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②习近平:《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共产党员》2021年第8期,第4—5页。。要从地方与祖国的关系史入手进行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增强历史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知史重史基础上的,只有敬畏历史,才能坚定共同体意识。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及宣传工作者加强“四史”教育,深入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精神,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并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例如讲好历史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将历史这份营养剂输入全国各族人民心中,从而加深各民族人民的爱国情感,将各民族单一的一般层次认同转化为集体的高层次认同,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引导各族人民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树立中华民族的共同体理念,树立小家融入大家,小我融入大我的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汇聚四面八方的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铜墙铁壁。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治理体系

1.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把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心凝聚在一起是维护民族团结最有效的办法,“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着力改善民生”③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8日,第2版。。首先要发挥中央和发达地区的优势,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教育的投入,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技术教育,提高就业率;其次要大力开展双语教学,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和本民族语言两种语言的使用能力,这样既可以将少数民族语言保留下来又有能力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在医疗方面也要改善民族地区卫生条件,加强对医生及护士的技能培训,配备必要的医疗器材,切实保障其满足居民日常看病需要,对于一些因病致贫的群众及时采取特殊政策进行帮扶,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2.实现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全方位嵌入

人们对一种思想意识的接受和认同与其生存生活状态密切相关。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指两个以上不同民族的人生活在同一区域,在相互尊重、友好相处中构成一种密不可分的共同体。这种社会结构非常有利于各民族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活动,互鉴互学,增进各民族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交流。首先,各企业在招收员工时要秉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保障各民族群众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更好地落实就业政策,在共同工作中感受到各民族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其次,政府基于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推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将该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尽可能集中形成嵌入式的居住方式,让居民在相互走动中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增强居民的心灵归属感。最后,社区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商业活动等,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让各民族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交融,增进民族情感,进而吸引更多居民参加,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各民族同心同德、团结互助。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态屏障

1.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自工业革命以来,破坏生态影响文明发展的案例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在开发自然资源时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开发土地资源时守住生态红线和绿色底线,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二要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引导居民理性消费,按需消费,进行垃圾分类,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三要在各民族文化中强调崇尚自然、爱护生灵的理念,将生态理念渗入到各民族文化中,让各族群众在创建绿色家园,享受良好生态带来的福祉中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深入推进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最大优势。我们倡导的绿色发展就是为了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首先对于一些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产业要进行转型。其次,依据各地特色开展绿色旅游业,打造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节目、特色饮食及特色环境,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增加当地经济效益。最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保护生态,激发其经济效益。还要通过对重要江河流域、草原森林的保护和修复,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覆盖率,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总书记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