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兴昌,沈 艳
(1.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2.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 昆明 650228)
2023年5月11日至12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治理”学术交流会在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主办,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和云南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联合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全国各省(市、区)社院、副省级城市社院、云南省各州(市)社院的专家学者及入选论文代表参加学术交流会。
本次交流会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关系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跨学科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实践与风险挑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集中展现了当前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领域的新问题、新观点、新高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治理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杨宁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创新论断,是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和战略性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脉相承。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朱沛丰,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李吉星等专家和学者认为,在多民族统一的中国,民族工作成功与否,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思想理念。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内涵。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深入学习研究,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王延中等专家学者认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到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深入研究“十二个必须”的内在逻辑、价值意涵和实践要求,从理论主题、体系框架、内在逻辑等方面作出系统性、学理性的阐发,强化研究的学术性和理论性;深刻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原创性论断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守正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
与会专家认为,要从中华民族发展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史中汲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治理的智慧经验,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
王延中认为,中华民族历史观问题既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民族工作实际和学术理论发展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历史问题,是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历史自觉。
朱沛丰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是我们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所在。民族理论研究工作者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不断增强做好党的民族理论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记“国之大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加强民族领域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对我国民族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积极回应,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学理支撑。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民族宗教教研室主任王珍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举措,彰显了中华民族在胸怀“两个大局”中的历史主动性。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符合并且体现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具体实践,是中华民族在人类走向更大共同体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举措,体现了中华民族发展的高度自觉和历史主动。从中华民族发展规律看,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要求、自觉传承、时代升华。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周传斌认为,花卉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考古学家苏秉琦曾指出,中华之“华”与“花”互通,以“花”与“华”的引喻入手,是深入研究各民族共有共享中华文化符号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多民族杂居的河湟地区(黄河与湟水流域之间的区域),牡丹在自然景观、文化符号、价值观念等方面已经深度融入西北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体现在绘画、雕刻、书法等艺术作品之中,而且其在汉族、回族、藏族等不同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价值观念相似相通。这种跨越民族边界的艺术风格,也融入到汉族、藏族、回族等宗教界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象征之中。牡丹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性或基础性符号之一,以牡丹为代表的“花”文化发展成为“自然之物—景观—符号”三位一体的、跨民族共存共享的文化符号,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陈友康指出,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悠久。在云南历史上,从《白狼王歌》《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到《民族团结誓词碑》,都生动展现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心向中央、德义认同、主动向化、崇尚良治的历史传统,成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缩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淀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经验智慧。一是云南各民族在历史上保持着坚定的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国国家认同,以大一统为统领,保持着与中央朝廷的关系,最终凝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二是大一统和国家治理的一体化推动边疆民族“从风向化”,强化了边地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养成美俗,提振民气,进而转化为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三是物质关怀和精神关怀相结合,既要通过支持少数民族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结成物质利益共同体,又要通过文化教育,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是坚持“修文德以来之”,尊重各民族及其地方政权的权益和体面,尊重各民族文化,超越夷夏之间的民族界限,形成共同发展、共享国家荣光的局面和基于文化—价值认同的多民族共同体。五是汉语汉字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六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消除民族隔阂、增强民族团结和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手段。七是官员作为边疆治理的“关键少数”,关系到民族同胞人心向背,要慎选官员,确保官员公正廉明,兢兢业业,造福边民,赢得民心。八是云南各族人民在共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接受共同教育,在共同利益、共同命运、共同目标、共同参与实践基础上,共同性不断增强,差异性逐步缩小,与全国人民凝结成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
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研究员沈桂萍认为,晚清时期,各民族在反侵略、反分裂、反专制的斗争中实现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的觉醒,特别是中华民族作为国家民族身份的表达,为各民族提供了一种凝聚力和整合力,使得各族同胞产生同属一体的强大信念,以一种整体的姿态投入到追求中华民族独立的不懈斗争中。晚清政府推进边疆与内地治理的一体化努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两个突出的贡献:一是按照西方主导的现代主权国家体系,在外部主权危机和内部合法性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开始建构“主权中国”话语叙事。二是晚清统治阶层“首崇满洲”的民族观消解,建构各民族共同管理国家的“大一统”政治体制,取消民族分治的边疆治理模式,推动边疆地方治理走向大一统。在国家共同体构建上,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论证了“中华民族”是由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混合而成的民族共同体,以国民性统摄民族性,推动晚清政治变革,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由历史文化共同体向国家民族共同体的转变。“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对内形成“多元一体”的叙事话语,对外具有“全体国民共同体”的属性,这一共识确保了中华民国顺利实现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避免了国家分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牢牢把握民族理论研究话语权的迫切需要。
王延中、朱沛丰等专家认为,我国民族理论话语在国际上的声音仍然有限,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情况,世界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民族理论工作者不仅要积极回应新时代民族工作、民族问题、民族事务等议题的理论需求,还要立足中国实际,积极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文明成果,加大民族理论知识生产,提炼标识性概念,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话语体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努力为解决世界民族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民族学学科首席专家郝亚明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要坚持理论研究和话语建构相结合,话语建设不仅可以增强研究的系统性,也可以提高对内宣传的引导力和对外宣传的影响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建构主要有三个话语趋向:第一,“民族团结话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作具有延续性与拓展性的民族团结策略;第二,“国族建构话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作具有突破性与创新性的国族建构手段;第三,“共同体建设话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作具有超越性和本质性的共同体建设方案。三种理论话语趋向彼此之间并无根本性冲突,共同丰富和完善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识;同时,三种理论话语趋向之间还体现出不同的认识角度和阐述重点,也各自存在着优势与不足。三种话语趋向还需要更多的磨砺与积累才能形成有解释力的话语体系。一方面,要找准理论薄弱环节开展研究,针对实践急需问题进行研究,致力于构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凝聚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视野,积极与社会科学相关主流理论进行借鉴对话,致力于形成一套开放有效的理论话语体系。
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朱敏认为,视觉图像是一种有效且有力的政治传播媒介。《民族画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政府主办的专门性的民族类画报,其以鲜活的图像和文字形式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图系。在地理空间的视觉建构上,通过共源性的图像符号和地域性的图像符号,展示了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的空间和场域,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空间符号体系。在人民群像的图像塑造上,通过对人物个体和群体塑造,共同构筑中华民族整体形象特征,通过群像场景体现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交往交融的场景,呈现了各民族手足情深,同为一个大家庭的整体形象,展现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在政治共同体的符号生产上,通过有着固定象征意义的政治空间符号和隐喻性图像符号,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地区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在文化共同体的图像表达上,通过记录和展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从塑造共同的文化记忆、呈现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两个方面视觉化建构和强化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新红等学者认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宣传机制,有助于消除和净化关于民族问题的错误观点,形成对党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发展历史与现实、民族关系发展的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历史形成了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等宝贵经验。新时代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常态化机制,在顶层设计、有效理论供给、信息网络化以及社会思潮多元化、西方敌对势力渗透冲击等方面面临具体的风险和挑战。对此,要探索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协调机制、理论解读机制、浸润式宣传教育机制、网络宣传教育机制、宣传教育激励机制、宣传教育评价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与会学者认为,要从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总结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成就与宝贵经验。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安学斌认为,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边境线长、多民族聚居等省情特点,决定了民族工作是云南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三个定位”指引下,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样本和云南经验:一是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要求,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二是以民族团结进步为生命线,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三是以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金钥匙,使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使“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四是以文化建设为动力,继续做好文化润滇和教育引导的工作,构筑团结奋进、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五是以法治为抓手,构筑边疆法治保障,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坚决防范民族领域的重大风险和隐患。
昭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若青认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保障、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从封闭式管理转向开放式治理,以凝聚人心为重点,增强边疆民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重点关注四个问题:一是战略上高度关注边疆治理效能问题。二是思想上注重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贯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过程。三是目标上突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主题。四是行动上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维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回应和支撑边疆治理现代化发展。
朱沛丰、安学斌、李若青等专家认为,云南是我国世居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云南是我国民族理论研究的沃土,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大讨论就发生在云南。云南民族团结工作成绩斐然,创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云南现象和云南经验,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要进一步总结云南民族团结的成功经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加快建立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努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张志远分析了中缅边境地区的社会治理问题,认为中缅边境地区具有地缘的特殊性、民族构成的多样性、社会结构的多重性、经济发展的滞后性、治理任务的复杂性等突出特征,这一区域的乡村治理形成了地域性和民族性相结合、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结合、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相结合、党建引领与组织建设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新时代中缅边境地区乡村治理要坚持走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道路。
昆明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徐宏远、昆明市社会主义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李玟兵总结分析了昆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的实践经验,认为昆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现了由“创建”向“示范”的转型升级,打造了“融荣与共·同心同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品牌,形成把党的领导融入创建全过程、创新开展“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坚持以文同心、建设互嵌式社区等实践经验。
西双版纳州社会主义学院讲师龙玥璇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州的个案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主要存在对中华文化的内涵理解缺乏深度、对“多元一体”文化关系认识缺乏高度、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缺乏知行效度等问题。增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要坚持“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深挖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共同历史记忆,夯实物质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加强中华文化教育,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树立核心价值观与回应现实需求相结合,提升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效度。
与会专家认为,在党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赋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推出党的民族理论创新成果,形成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王延中认为,加快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设是民族理论研究者的主要责任和使命。一方面,要关注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比如,从理论话语和实践创新上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之间的关系问题;深入研究民族政策实践中的共同性与差异性问题;系统研究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各民族发展与“大一统”关系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大关系问题;聚焦民族语言工作如何更好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具体问题。另一方面,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要围绕“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工作关系问题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集中攻关;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出发,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海疆、陆疆关系等重要议题的研究;系统总结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与实践优势;深入研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区域差异、实践要求、发展定位等问题。
王珍认为,要从哲学上深入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系。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力量,要以物质基础推动精神提升和社会发展,以精神引领物质条件改善和促进社会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性聚焦于中华民族意识的共同性,要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紧密结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旨趣、生活方式上实现现代化,全面推进人的现代化、各民族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教授刘永刚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是巩固和发展“多元一体”格局,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国人民”属性。首先,“多元一体”结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文化基础。两千年来形成的“大一统”国家框架下的“多元一体”内在结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包容和合、求同存异的伦理价值和社会规范。在传统中国、近现代中国、当代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空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在结构逐渐形成、演进,并渗透进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治理的发展之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和演进历程中,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内在结构,不但成为社会文化基石,更是基础性规范力量之一。其次,“全国人民”属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政治底色。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辩证统一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总进程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和演进直接根源于“救亡图存”、构建主权中国的时代命题之中。民主、自由等现代政治意识传播推动的社会改造,赋予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广泛的人民性,民主共和的国家制度彰显并保障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国人民”属性。最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演进的逻辑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熔铸全国各族人民为整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富裕之路,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的肥沃土壤和丰富营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的基本线索是在历史过程中产生共同性、在主权国家建构中巩固共同性、在国家现代化中生产新的共同性。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城市民族和宗教研究中心主任蒋连华认为,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价值指向上是一致的。一是城乡融合发展拓宽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视野。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发展规律,加强城乡融合条件的研究,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原则,在城镇化建设中继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二是把人民城市建设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人民城市建设在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管理“社会化”等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实践场域。三是推动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条件。优化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功能定位、治理机制、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体制、社区各族居民协同发展机制、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和治理法治化路径,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陆海发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弱是显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晴雨表。居住于边境沿线的居民(边民)既是国家一体性身份的拥有者(中国居民),享有一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又是特定区域居民身份的所有者(边境居民),具有一定的特殊权利和特定义务。铸牢边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要注重边民的一般性特点,将其纳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一体化框架下,促进国族整合,增强边民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般性成员的实在体验和感受,避免出现剥夺感和边缘化心理,凸显边民作为一般性成员身份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要根据边民特定区域居民身份的特殊性,既要有效保障边民的差别化权利,又要督促边民履行守边护边义务,激发边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性和自觉性。
青海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索南旺杰认为,藏传佛教本身就是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产物。一方面,藏传佛教与藏族的群体特征、民族意识、传统文化、精神风貌和合共生、多元一体,存在着普遍联系、相互渗透的关联。另一方面,藏传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各分支融合吸收、彼此影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传佛教在语言、建筑、风俗、礼仪等的中国化历程都体现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进宗教中国化是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提升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增强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宁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一系列国内和国外的风险和挑战,要建立系统性风险应对机制。社会领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复杂多样等方面;民族领域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网络空间涉民族因素舆情、跨界民族问题与周边泛民族主义思潮等方面。面对各类复杂的风险和挑战,一要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二要着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效,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三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加强民族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牢牢守住民族领域意识形态主阵地。四要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建立健全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管控、风险隐患防范化解机制,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云南大学边疆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方盛举认为,边疆治理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改善区域生态、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提升“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扩大周边国家地缘政治影响力、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作用日益凸显。边疆治理首先要解决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要坚持求同存异,以“共同性”为基础,让各民族广泛参与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边疆治理活动,在边疆治理场域中持续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关系团结和谐。在治理思路上,要从过去的区域管理向现代区域治理转变。重点关注9个陆地边疆省区的交通体系末梢建设、市场体系边缘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低、人才资源匮乏、文化发展异质多元、社会发育程度低、地缘环境复杂敏感等现实问题。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要优先解决边疆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增进“五个认同”、推进边疆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涉边涉外社会治理共同体等六个问题。
李吉星认为,边疆治理是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是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治国必治边,治边首抚民,民定则边稳,边稳则国治。边疆治理与解决民族问题相耦合。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边疆治理理念和路径呈现不同指向。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段,摆脱贫困、跨越贫穷,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始终是解决民族问题、治理边疆的首要路径选择。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的民族工作的“纲”,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四川大学教授李涛认为,边疆安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西部边疆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撑,西部周边安全直接影响我国西部乃至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从安全治理视域看,西部周边安全问题从过去的单维度向多维度转化,非传统安全威胁、跨境问题影响上升,安全不确定性与成因复杂加大。从地缘政治视域看,美国以“印度视角”介入周边国家,配合国际话语传播体系优势塑造“恐华”叙事,以“印太价值链”对冲“一带一路”倡议,试图破坏中国与南亚整体周边关系。一方面,美国主要通过战略竞争重心的调整、“印太战略”构建、深入推行涉藏涉疆政策、多手段引导周边国家对话认知等方式影响中国周边环境。另一方面,美国的“印太战略”对我国西部边疆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这五个方面:一是阻碍我国西部边疆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转型升级的步伐。二是改变了中国西部周边国家地缘政治平衡格局。三是助长“藏独”“疆独”分裂活动。四是加大我国西部边疆国防建设压力。五是迟滞我国与南亚东南亚方兴未艾的人文交流步伐。这些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值得高度关注的外部风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