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

2023-12-22 00:49刘丽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明特色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视野,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创新。这些创新发展表现在:提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理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理论;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视野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发展

作者简介:刘丽,中共佛山市委党校佛山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讲师,硕士(邮政编码 528300)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23)05-0021-05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始终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把握中国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系统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在新的历史方位与发展要求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作为自己的立论之基,以其一系列原创性的重大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彰显出丰厚的时代价值。

一、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

时代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问题不仅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方位有关,同时关系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问题。我们今天所提到的“新时代”包含了对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理论的继承和拓展。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科学继承

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观历史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也即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观,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历史观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具体运用,是对不同背景下各自的时代特性、时代主旨以及时代发展道路作出的科学定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科学论断,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的时代观历史观指导之下得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继承和发展。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表达,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时代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1]新时代重大政治论断所含有的重要政治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历史观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方式的21世纪延伸与创新。

(二)“新时代观”的丰富内涵

1.从国内视角来看,新时代是蕴含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是我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的历史起点。

首先,“新时代”新在我国经济发展规模以及发展速度的巨大变化上。在党的带领下,我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巨大提高。

其次,“新时代”新在我国的政治发展进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新形态,极大丰富与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系列制度体制机制保障,推动我国政治建设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再次,“新时代”新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的文化现代化建设,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

最后,“新时代”新在我国的科技创新领域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面对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我国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结合,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科技自立自强,并且正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从国际视角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致力于谋求全球各族人民的整体利益,坚持文明发展成果世界共享,为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提供了一种健康的、具有一定可能性的发展模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3]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4]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世界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

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5]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来,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主要矛盾是基本矛盾在不同時期方面的表现。因此,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主要矛盾连续性和发展性的体现。

(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转化的理论基础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论断,是我们党领导集体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我国新的时代特质,在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严谨的判断,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这一新论断,契合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是客观的普遍存在和矛盾性质转化论等思想。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基本矛盾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自身也会呈现出时代特征。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经济发展水平进入新的更高阶段,新的社会需要同时产生,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而随着新的社会需求的产生,新的矛盾样态也必然会随之出现。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转化的现实依据

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7]人民社会生活的变化、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关领域方面的制约,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提供了现实依据。

党的十九大郑重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论断,既是新时代依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社会发展现状所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同时也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一定阶段与特定时代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新的表现形式。这一判断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又以时代特色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作出了新的丰富与发展。

三、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社会发展是我们实践的主题和核心话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动力论认为: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一)从满足人的需要到“以人民为中心”

《德意志意识形态》认为,人的需要有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两种形式。在马克思看来,正是人的生存需要促使着生产的发展,推动着物质生产活动的进行,正是人的发展需要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前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正是在不断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之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的需要是社会中一切事件、现象和过程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最原始的动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增多,需求层次也更加广泛,不仅包括既有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包括在此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等的新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8]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不断为之奋斗,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任务。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实践

新时代十年,我们党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并且在2021年完成决战脫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在政治建设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文化建设上,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一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在社会建设上,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9]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立论之基,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丰富与发展。

四、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0]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经典指认。

(一)世界历史是一个客观进程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探讨和分析了生产方式与交往关系等世界历史形成的基本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揭示了全球化的历史必然趋势,表明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动力和未来指向。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世界历史是一个不断形成的客观的过程。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各地区封闭孤立的原始状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各民族国家之间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阶段,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另外,随着生产方式和交往形式的逐渐完善,以往的区域分工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分工,而这种新型的分工模式又使得人类交往的模式、内容和程度不断扩大与加深,促使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成为可能,世界市场逐渐成型,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

(二)世界历史的当代发展与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1]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给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12]提出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的极大创新。

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的时候,曾把其称呼为“虚假的共同体”,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人的异化与压迫。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唯有共产主义才是真正的共同体,因为它追求与实现的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但是,真正的共同体的建立,必须要在世界历史中来实现。

今天,面临世界到底是走向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倒退、霸权还是合作等不确定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在新的世界历史背景中作出的时代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力求建立一种适合于不同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的和而不同的交往模式,在实践维度上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始终以人类的前途与命运作为发展关注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根本发展和创新。

当前,世界格局正处于加速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全球加速发展一方面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得恐怖主义、环境危机等状况频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3]面对全球性的危机,世界各国唯有同舟共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克服前所未有的挑战,成就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彰显了我们党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指明了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时代创新。

五、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恰恰是在它们这一矛盾运动中不断得以实现的。

(一)文明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人类文明形态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形态的更替实际上也就是文明形态的更替。正如马克思所说:“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成果,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14]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一种从社会普遍共同利益出发,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超越个人物质利益有限性的实践活动。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恰恰是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背离。在资本主义文明中,资本主宰了话语权,而现实的人只是用来实现资本家利益的工具,资本主义文明只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虚假文明。因此,随着资本主义文明弊端和局限性的不断暴露,马克思指明了消除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新文明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文明开始作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崭新的文明形态出现在人类历史舞台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开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在深刻把握世界文明发展经验和社会主义文明本质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不仅在实践上拓展了传统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践方式,更创造了蕴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即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始终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互鉴、合作共赢作为解决文明冲突问题的重要手段,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世界文明发展格局和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道路如何延续成为新时代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开拓了人类文明的总体形态,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性意义,为世界上很多民族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础上的开创,是“社会主义性质”“人民性”“中国特色”三者的有机结合。这种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必然逻辑,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继承与发展,创新丰富了人类的文明发展经验。

总而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继承与发展,它以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思想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有力的时代丰富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1-06.

[2][4][9][1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35-36.13.9.49.

[3][8][11][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94.114.504.50.

[5][7]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9.1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0-541.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44.

(责任编辑 胡爱敏)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文明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中医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完美的特色党建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