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之学写诗歌

2023-12-22 03:46陈思
师道·教研 2023年11期
关键词:触觉海子味觉

陈思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中的一单元,本单元以“青春”为主题,抒发的都是青春情怀。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是“学写诗歌”,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学写诗歌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文学鉴赏能力,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教授学生学习写作现代诗歌呢?在本文中,笔者以项目式学习为理论支架来引导学生完成单元写作任务,将“学写诗歌”方法归纳为“意象联想法”“调动五感法”“词语替换法”,并展示相應的教学案例,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诗歌教学实践模式。

一、意象联想法

诗歌需要形象,思想感情与具体形象相融合就形成了意象。诗歌写作的第一步是要选定意象,“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诗歌创作过程中,作者对外界事物心有所感,需要借助于某个特定意象,然后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营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读者阅读时才能在这个艺术天地里进行二次创作(审美过程),还原诗人所见所感,获得内心的共鸣和审美愉悦。所以,意象的选择和营造是诗歌创作的关键和基础。准确而独特的意象,可以引导读者更便捷更顺畅地进入诗人所营造的艺术天地,更深入地抵达诗人的内心世界。选定意象后就要展开联想书写动人句子,那么应该从哪些角度对意象展开联想呢?我们可以对意象进行静态联想和动态联想。

(一)静态联想。所谓静态联想,是对意象的颜色、质感、外形、湿度、温度等角度展开联想。台湾诗人洛夫的这首《午夜削梨》以“梨”为意象,充分调动静态联想,诗句中“冷”“渴”“冰凉”从湿度和温度着手来刻画诗人内心的感受;“黄铜”“白色”是从外形、颜色的角度,以梨皮喻人肤,以梨肉喻人心,从而赋予了“梨”这个意象象征意味。可见,从静态联想入手,也可以写作佳作。

(二)动态联想。所谓动态联想,是对意象所产生的动态,如动作、结果、极限、场景展开联想。对意象进行动态联想,可以使诗歌语言更加灵动、形象。1.动词联想。动词联想对目标词的动作轨迹或者可能去做的事情进行联想。例如我们需要描述水鸟在水面上捕食的过程。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水面好像一把绷紧的弓,把水鸟弹出去。”“弹”这个动词将水鸟在水面上捕食的过程描述得生动形象。2.结果联想。结果联想对这个词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联想。3.极限联想。极限联想是对目标词可能达到的极限进行联想。例如,“种子”的极限是“花园”,我们可以写下这样的句子“一粒种子种下一座花园”;“石头”的极限是“一座山”,我们可以写下这样的句子“一颗石头背着一座山”。4.场景联想。场景联想把目标词放到不同场景进行联想。

二、调动五感法

所谓五感,是指人的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在写作诗歌的时候,我们可以调动人体的各种感官对意象进行加工,进而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一)调动视觉。调动视觉我们重点要关注意象的外在形态,还可以从颜色对比的角度对意象进行修饰。例如下面这首诗:“记忆的权利\只记得黑夜里\野狼的绿眼比树还绿\而白天\到处都是明晃晃的刺刀\流浪人\明天当第一扇百叶窗\把太阳拉成一把梯子\他不知\该往上走\还是\往下走。”这首诗中形容野狼的绿眼比树还绿,以颜色的对比来突出狼眼的阴森,用“明晃晃的刺刀”来形容刺眼的阳光,也是从太阳光的颜色和外在形象的角度来修饰的。可见,调动视觉可以使诗歌的语言更加灵动。

(二)调动听觉。调动听觉我们要注意从声音的特点、听者的感受等角度来加工意象。例如,海子的《天鹅》“我听见远处天鹅飞过\桥梁的声音\我身体的河水\呼应着他们”怎么来形容天鹅飞过桥梁的声音呢?海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身体的河水\呼应着他们”来间接回答,这个回答是充满声音的想象力的,让诗歌的语言脱离俗套。

(三)调动味觉。调动味觉重点要描绘出人们普遍认可的味觉联想。例如,海子的这首《味道》:“我从高出跌落\满身泥土和腐叶\抚去死亡的味道\原来\秋天已过\春却迟迟未到”当“我”从高出跌落,满身泥土和腐叶,这是一种什么味道?诗人展开了联想,认为这是一种死亡的味道。将味觉和冬来而春未至那种窒息、死寂的感受写了出来。

(四)调动嗅觉。气味是无色无形,因此很难捕捉、也很难形容,但是在诗歌中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诗歌增加别样韵味。例如,叶潇的这首《开窗》:“并不仅仅是为了一双眼睛\才需要开一扇窗\请别忘了\我们还有失明的兄弟姐妹他们也需要\倚靠在窗前\去嗅一嗅原野上\扑面而来的芬芳。”看到诗歌标题《开窗》,我们通常会想到窗外美丽的风景,然而对于失明的人来说,即使看不到窗外美丽的风景,也可以用嗅觉来嗅一嗅原野上扑面而来的芬芳,诗味立刻浓郁起来了。

(五)调动触觉。调动触觉我们重点要把握意象的湿度、温度、软硬程度。例如,海子的这首《春天》:“手缠树叶\春天的阳光\洒到马尾\马的屁股温暖得\像一块天上落下的石头。”当温暖的阳光洒在马的屁股上是一种什么感觉?海子运用触觉将它比喻为“一块天上落下的石头”,石头本来是冰冷的,可是从天下掉落下来的石头也变得有温度了。

(六)通感。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通感重点在于感觉的转移。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这样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似的。”这个句子将嗅觉转移到听觉。

三、词语突出法

词语突出法就是将句子里的某个词语打破常规、重点突出。

(一)动词拔高。动词拔高的重点要打破常规,例如海子在《海上婚礼》写道“风吹过你的头发\我一生也不想挣脱。”“挣脱头发”这个搭配打破了常规,写出了诗人与恋人之间缠绕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恋人的眷恋。又如海烟《原来可以这样爱你》:“让我采一束月光吧!插在今夜我寂寥的窗前。”我们写到月光常常用“洒”这个动词,但是诗人用“插”这个动词,使诗句充满了力量感。

(二)妙用反复。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在

(三)搭配陌生化。搭配陌生化重点:突破主谓宾、修饰成分的搭配。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触觉海子味觉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天南地北,令人难忘的“鸡”致味觉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Cecilia Chiang, pioneer of Chinese cuisine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九寨沟观海子(外四首)
食的触觉
味觉护肤——可以品尝的美
触觉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
针对视障者的触觉图形呈现及其设计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