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少数民族语译制片是指将汉语普通话电影翻译为少数民族语言后进行放映的影片。少数民族语译制片是我国多民族文化背景下诞生的独特的故事片类型。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发展紧跟时代与中国电影的发展步伐,为促进各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交流等做出巨大贡献。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意义,且在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广西电影制片厂为例,回顾广西电影制片厂自成立以来有关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生产创作历程,进而探讨其带来的价值、意义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 键 词] 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广西电影制片厂;发展策略
译制片,又被称为“翻译片”。广义的译制片是指将原版影片的对白或解说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再由配音演员进行配音和后期叠加字幕。通俗的概念即为将外国影片进行汉语翻译配音。我国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诞生了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即将原版电影或电视剧中的声音翻译为少数民族语(包括国内外,以国内为主)。本文探讨的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仅针对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20世纪50年代,广西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广西厂”)孕育而生,其承担着创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电影的重要任务。广西厂出品了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作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聚焦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以广西电影制片为案例,研究其发展历程,分析其现状,总结其经验,探究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广西电影制片厂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发展历程
(一)初创期(1958—1977)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社会主义文化建設逐步走上正轨。然而,全国各地发展不均衡,尤其少数民族地区受到民族语言、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电影主要依靠放映员在影片播放过程中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进行现场解说翻译。由于广西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物质生活水平不高,文化娱乐方式匮乏,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生产创作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1958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成立,为响应国家号召,迅速开展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生产工作。1958年8月,广西厂陆续选送一批人才干部前往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学院等地进修,其中包括学习录音、翻译地方语言等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制作内容。年末,广西厂的译制组人员——导演韦日初和翻译莫瑞扬,采用对口型配音翻译和涂磁配音两种方式,译制完成三部壮语译制片:《水库上的歌声》《党的女儿》和《边寨烽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电影属于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则承担起在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新思想、歌颂新生活的重要责任,并被赋予重要的宣传职能。至1962年,随着技术发展、专业人员培养完成,广西厂在制作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上逐渐形成生产线,总共译制了14部壮语故事片。1973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改建成为广西电影译制片厂,只承担革命影片的译制任务。1976年,广西电影译制片厂改建为以生产故事片为主的广西电影制片厂,改由广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继续组织译制,是年,译制完成《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等6部壮语故事片。据不完全统计,1958—1977年期间,广西厂共出品24部壮语译制片。
此阶段,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内容与时代密切相关。广西厂早期制作的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为宣传新政策、新思想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并基本解决了汉语电影与广西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障碍问题,实现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二)稳定期(1978—1999)
改革开放后,广西少数民族语译制片迎来新的发展契机。1978年,全国电影制片设备会议在南宁召开,广西厂得到了多方认可与支持,建立了故事制片厂,并逐渐将重心投入彩色故事片生产。少数民族语译制工作在影片选择上,除了对热门故事片、纪录片等进行翻译制作外,还涉及广西地区的本土题材内容以及新兴的喜剧片等多种题材类型。与此同时,扩大译制团队,逐步开展译制苗语、侗语等其他少数民族语工作。1981—1984年,共放映涂磁配音译制片45 892场,观众累计3 590万人次。1994年,广西厂译制完成的故事片《毛泽东和他的儿子》(苗语)、《焦裕禄》(壮语)等影片获得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片“腾龙奖”优秀译制片奖。
此阶段,少数民族语译制片虽不是当时厂里的生产重心,但也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生产数量,政治化色彩逐渐淡化,逐渐发展为多样的类型题材。广西少数民族语译制片进入发展稳定期,产量的提高和多样的题材内容,成为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和精神产品。
(三)发展期(2000至今)
进入新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推动新媒体产品进入大众视野,少数民族语译制片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2006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改制为广西电影集团后,在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上寻求创新突破。为了满足观众越来越高的艺术追求和多样化的情感需求,译制工作团队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的道路。首先,在技术上取得高效发展。2008年,全国农村地区的电影放映由胶片改为数字化放映。2009年译制中心开始进行数字录音,更新转变为数字化录音模式。其次,更多题材加入译制工作,近几年的热门影片也被纳入译制计划,如涵盖壮语、苗语、侗语等多版本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2018年)、壮语故事片《战狼2》(2019年)等。此外,广西厂还在少数民族各地区建立了放映点,如:百色农村、都安农村、靖西农村等。至今,广西电影集团主要承担广西都安壮语、东兰壮族语、三江侗语等多个少数民族语及瑶语、毛南语、京语等少量保护语种的电影译制工作,每年译制80~90个少数民族语电影。
此阶段,影视行业日益壮大,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也在持续发展。政策的支持、引导和资本、技术的投入,使少数民族语译制片成为推进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传播和维系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成为我国繁荣影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广西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发展现状
广西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一路发展以来,历经风雨,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以广西厂(现广西电影集团)为代表的生产方,经历转型升级,成功进入新时代的多媒体竞争圈。
(一)发展成果分析
广西地区包括广西电影集团在内的多家影视公司始终坚守初心,坚持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努力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服务。首先,生产规模和种类不断提高。目前,广西地区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单位包括广西电影集团(少数民族语译制中心)、百色市电影公司(壮语)、融水县电影公司(苗语)、三江县电影公司(侗语)等。据不完全统计,2010—2021年期间,广西电影集团完成了500多部各类题材的少数民族语译制片,每年放映次数达两万多场。
其次,少数民族语译制片逐渐增加了文化传承、保护等多种重要职能。不同时期的新思想、新政策都能通过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有效传播。大量优秀的故事片、纪录片等经过译制,得到了少数民族观众的认可,并且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题材故事被挖掘,进行影视改编,例如《刘三姐》《壮乡十姐妹》等。在农村公益放映活动中,很多看完影片的观众纷纷表示听到自己本民族语言的电影感到十分亲切,甚至有很多观众要求参与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生产工作。如《天琴》《寻找刘三姐》等优秀译制片在少数民族各地首次放映时,受到广泛的好评与喜爱,被当地观众要求再次放映。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从生产制作到发行放映、翻译、配音等多环节运用少数民族语言,让民族语言得到了有效的传播,也形成了很好的保护圈。
最后,广西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具有较高的艺术质量。广西电影集团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累计获得多项政府和行业奖项:壮语故事片《天琴》、苗语科教片《突发事件的应急自救》、三江侗语故事片《笑功震武林》等10部影片获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综合技术奖”“优秀科教片奖”等各类奖项;译制的故事片《百色起义》《大决战》及科教片《泡桐树》等20多部影片获全国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片腾龙奖、骏马奖等重要奖项。
(二)发展问题分析
近年来,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影视行业转型发展,迈向新阶段,包括电影、电视在内的媒体已经被划入传统媒体行列,与短视频等新媒体共同组建为新时代媒體格局。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作为较冷门的一类,提升竞争力已迫在眉睫,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专业人才不足、队伍建设不成熟。翻译工作者和配音演员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培训,尤其是配音演员,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达到合格的标准。培养一名专业人员需要很长的周期,并且行业不景气难以吸引新人,所以缺乏优秀的传承人,青黄不接的问题十分严重。
其次,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理论用以指导实践。少数民族语译制片自诞生以来,就有不少学者对其展开理论研究和探讨,其中包括价值意义研究、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研究等。在知网,以“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为主题进行搜索发现,其学术性研究只有7篇学术期刊,3篇学位论文。文献数量少、缺乏创新、研究难成体系等问题,是当下少数民族语译制理论领域面临的较大难题。
最后,传播渠道单一,缺乏针对性。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作为我国独特的影视类型之一,大多在少数民族地区放映和传播,其受众群体主要为少数民族观众。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年轻人被新媒体吸引。并且传统单一的露天放映的线下传播模式也难以满足当下观众的观影娱乐需求,长此以往很难巩固旧受众、吸引新观众。多种新兴艺术和民族语言的特殊性让少数民族语译制片面临边缘化的生存危机。
三、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未来发展策略
国务院办公厅曾明确表示,“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电影译制工作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各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焕然一新。一方面,随着汉语普及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地区观众有能力欣赏普通话影片;另一方面,观众不再只关注听懂、看懂的问题,而是对影片有更高的艺术要求。面对当下波涛汹涌的市场环境和多方新老媒体的冲击,少数民族语译制片要想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积极寻求创新突破,以探索出有益的发展道路。
(一)引进人才,建立新型培养模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我国的56个民族均拥有自己的语言,支系不同的民族内部所使用的语言也不同,据统计,全国约有30种文字以及八十多种语言和地方方言。1958年,广西厂全厂在编人员共92人,其中在长春厂学习的有45人,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的有8人。翻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影片的思想和情感,选择最适合的翻译手法并满足精准、通顺的翻译要求,将影片中的对话、旁白等内容翻译后进入配音环节。翻译和配音是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制作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面对当下严峻的影视市场和人才市场,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制作团队必须建立专业、完整的培养体系。首先,鼓励在团队内部进行学习、训练,全方位、多途径开展培养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学习等活动;其次,积极与高校展开合作,在相关专业领域开设课程、讲座,早日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少数民族语译制片未来发展创造空间。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携手并进
进入新时代以来,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在理论和实践上皆有所发展和突破。在理论研究方面,优秀译制片评选、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工作培训班以及相关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的开展,为少数民族语译制研究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对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内容的研究队伍中,不仅拓宽了研究视野,还为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实践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实践方面,广西电影集团成立了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录音师与配音员交流台本翻译工作,鼓励全体人员学习交流技术。理论研究学者要从实践出发,深入调研体会,总结经验教训。实践工作者时刻关注理论研究,并运用到实践生产创作中,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理论。
(三)加大宣传力度,培养新观众群体
广西少数民族语译制片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生产制作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但在发行环节仍有不少问题。由于存在民族语言障碍和地域等问题,广西厂生产制作的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仅限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放映。放映场所一般为露天,大多会选择村落或社区的“公共场所”集中观看。随着越来越多少数民族人民前往外地工作、学习,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放映陷入危机。在当下,大量新兴媒体出现,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合作升级,能快速有效地推广少数民族语译制片,提升影响力,且更适应当下年轻人的观影方式。外地的少数民族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直接观看少数民族语译制片,更加便捷地感受亲切的家乡文化。广西厂转型升级为广西电影集团后,涉猎艺术教育、音像制品、文化旅游等产业,产业链发展可观,有条件进行多渠道、多途径推广。通过合理地细分受众,重视受众的需求和反馈,对应各类群体的需求喜好进行制作,更有利于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推广和发展。
四、结语
经过广西厂译制团队人员的潜心创作和坚持努力,广西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在中国译制片史乃至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几十年的风雨兼程,广西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已掌握生产的基本规律,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在配音、翻译等方面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获得不少奖项并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与认可。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特有的艺术形式,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将大量新鲜事物和信息思想带给少数民族地区,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有效地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团结感。步入新时代,错综复杂的媒体环境,给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生产制作带来机遇和挑战。我国少数民族语译制片的生产仍属于不成熟的状态,面对多方竞争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升级的瓶颈,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成为必然,这场严峻的考验仍在继续。
作者简介:
何玉婷(1999—),女,汉族,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影视编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