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青
摘要: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是推动图书馆智能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运用Excel制图与CiteSpace工具,从研究动态、核心研究作者和机构、关键词共现与聚类等方面对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一是近年来,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正处于迅速发展期,虽然这两年有所放缓,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仍热情高涨;二是区块链技术将对国内智慧服务应用发展、数字资源保护建设、元宇宙融合创建虚拟现实图书馆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图书馆;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志码:A0引言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扩展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智慧应用情景,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面向未来的图书馆智慧服务及自有知识产权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1]。区块链技术具有信息不可篡改、去中心化、数据及操作的透明性等特点,将其应用到图书馆领域能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和服务水平[2]。近年来,国内学者以“区块链+图书馆”作为研究方向:张立说[3]认为区块链的技术特点是智慧图书馆的数据挖掘、数据安全、智慧化的重要依据;周荻[4]提出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完善馆藏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张琳[5]设计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李振东[6]认为区块链技术对图书馆数字版权管理透明化、碎片化、智能化需求具有较高的适应性。由此可见,对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必要性。本论文主要对两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1)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动态及热点问题分析;(2)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趋势分析。本文期望通过研究和分析,为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1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本研究利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数据库,使用“区块链”“图书馆”作为主题检索词,采用“逻辑与”的方式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得到相关结果306条,手动剔除学位论文、咨询、会议以及报纸等无效结果,得到相关文献296篇。使用Excel制图工具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作为本次的研究工具,对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热点、趋势进行分析。
2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动态与热点问题分析2.1研究动态分析研究某个领域的研究动态主要是对该领域相关论文的发文量、被引次数和论文下载次数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通过统计中国知网的期刊数据库中这3个指标数据,使用Excel表绘制相应的折线图(见图1)。
该领域的发文量能反映出学者对其的学术关注度,根据图1中的发文量曲线趋势可以看出,从2017年开始有学者发表该领域的相关论文,在9月时,前海地区迎来了国内首家专注于区块链主题的图书馆,这是国内图书馆行业在区块链新的开端,但次年发文量仅18篇,直到2019年发文量开始迅猛增加,同比增长率為144.4%,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激励和区块链技术的逐渐成熟所致。从《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可看出,区块链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完善,在图书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Kshetri[7]对比了区块链和云,发现在解决方案和保护隐私上更有优势。从图1中可以看出,2021年出现峰值87篇,同比增长
率仅有4.8%,虽然2022年发文量有所下降,但也超过60篇,由此可见,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表明这一研究主题是这几年学者的研究热点,在2021年之后出现了发展速度放缓的现象。该领域的被引次数能反映出学者对其的学术传播度,因为论文的被引次数是历年累计的结果,所以会由于论文的出版时间对统计的结果有所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在2020年之前,被引次数都是稳步上涨的趋势,这说明在此之前被引次数的环比是逐年增加的,区块链技术在国内的传播度相当快。2020年之后被引次数开始下降,除了论文发表的影响,再一次证明区块链技术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出现放缓。该领域的下载次数是能反映用户关注度的,论文发表时间早晚的原因,下载次数的数据也是历年累计的结果。从图1中下载次数的曲线可以看出,该曲线在2022年之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直到2021年下载次数达到峰值,2022年下载次数出现下降的趋势。
从3条曲线可以看出,2017—2021年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中的研究属于迅猛发展期,2022年开始有少许放缓的现象,但是从整体来看,区块链技术仍然是当今国内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
2.2核心研究作者与机构分析研究某个领域的核心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能够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研究热点、研究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引领该领域的学术发展方向。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聚类分析功能,2017—2022年以1为切片,对核心研究作者和机构进行联合分析(见图2)。图2中圆圈内不同比例代表不同年份的比例,机构圆圈越大说明发文量越多,作者标签文字越大说明其影响力越大,圆圈的连线代表两者之间有联系。
由图2可知,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人员大多为高校图书馆馆员和地方公共图书馆科研人员,其中国家图书馆名列前茅,一共发表了8篇相关的论文,紧跟其后的是河南大学图书馆和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再者就是广州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通大学吉林学院、南通大学图书馆。核心作者中,河南大学赵秋丽、南通大学周耀、湘潭大学刘一鸣发表论文均为4篇以上。这些核心作者的机构都是上述影响力较强的机构,可以看出,以同一专题发表的学术成果值得相关研究人员效仿。
2.3关键字共现与聚类分析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分析,研究者能够揭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演变路径,从而深入探究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在本项研究中,运用CiteSpace的关键词节点类型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3),共202个节点和428条连线,筛选出出现频次超过5次的关键词。随着节点年轮圆圈的增大,关键词的出现频率也随之增加;而年轮圆圈的不同颜色深浅则代表不同年份的出现情况,颜色越深则表示时间越近;此外,节点之间的连线越多,则表明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的共现强度越强。关键词区块链、图书馆、智慧服务、去中心化、数字资源、版权、大数据、共建共享都是出现频次较高的,分别分布在图谱的中心,体现该领域近几年研究热点的集中性。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的“Timeline View”功能,只显示最大的聚类块,绘制出关键词时间区图谱(见图4)。一般而言,Q值(聚类模块值)>0.3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S值(聚类的平均轮廓值)>0.7意味着聚类是令人信服的。图4中S值为0.497,Q值为0.899 3,说明图4是合理的。研究时间区图可以得出该领域的演变路径,使研究者更加了解某领域的主题发展和发展方向,对其研究动态进行分析。时间区图一共显示10个聚类块(见图4),其中第1个和第2个是搜索词的聚类,第5个为文献计量聚类,可忽略不计,剩下7个是聚类主题为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重要聚类分支。整合图4的聚类结果,将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归纳成3个研究重点,分别是智慧服务应用、数字资源保护、虚实结合模式。
2.3.1智慧服务应用智慧服务应用主要包括#3智慧服务和#6馆藏资源两个聚类,其时间跨度为2018—2022年,表明智慧服务应用在国内图书馆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延续到现在。智慧应用涉及的关键词共18个,主要有智慧服务、机构库建设、区块链技术、馆藏资源、安全存储等。区块链技术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带来了一场新的变革,它在管理体制、机构库建设、资源安全存储应用等方面实现了转型,从而满足了读者对于馆内设备空间使用和线上学习交流平台的智慧服务需求[8]。区块链能使高校图书管理部门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并能够通过建立统一的数字平台来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性以及隐私性,提高了高校图书馆员服务质量。因此,在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和馆藏资源应用中,区块链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信息交流方式。
2.3.2数字资源保护数字资源保护主要包括#2共享共建、#4产业链、#9去中心化3个聚类,涉及的关键词共24个,主要包括数字资源、数字版权、共享共建、信息安全、信息孤岛、版权管理、去中心化、隐私保护等,表明区块链技术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保护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在数字资源中的信息收集、收集运用模式、资源存储、存储运作模式都可基于区块链技术,使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和上传资源共享更加安全便捷;在版权保护方面,通过区块链技术的私钥进行签名,平台对各个节点进行打包并使用时间戳,发生纠纷时可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9]。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中的数字资源和版权保护发挥重要作用,对未来图书馆的研究动态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2.3.3虚实结合模式虚实结合模式主要包括#7大数据和#10元宇宙,涉及关键词共12个,主要包括信任机制、用户画像、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区块链技术是介于大数据与元宇宙之间出现的,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为元宇宙的构建提供有效的支持,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身份认证、虚拟经济系统为元宇宙提供了基础[10]。新科技的出现和融合都會为某一领域带来新型的模式,区块链、5G、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等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智慧图书馆加速落地。
3国内图书馆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趋势分析3.1区块链技术推动智慧服务应用的发展随着2003年智慧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当时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限制了其良好的发展,直到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涌现,移动图书馆和智能图书馆才得以转型为智慧图书馆,并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唯一性、智能合约等特点为智慧图书馆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比如传统的阅读推广活动是由图书馆单向发起的,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缺乏沟通,读者之间也缺少沟通的手段和渠道,阅读的成效欠佳,但是在区块链技术建设的智慧图书馆可以实现泛在化的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提供专业、精准、及时的知识服务[11]。区块链技术推动图书馆多样化与复杂化智慧服务的技术支撑,智慧服务是图书馆对人、资源、空间的智慧交互与融合,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3.2区块链技术促进数字资源保护的建设传统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的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共享应用和数字资源共享层面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导致信息泄露、信息共享不全面等难题,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应用及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式,时间戳为用户提供节点准确记录、交易、归属等信息,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保护数字版权提供了保障。在数字资源管理上,张琳[5]构建的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可应用于图书馆资源安全存储、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共建和图书馆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比如目前数字资源版权有确权周期长、费用高、维权难等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达到数据唯一和可溯源,用户等级版权信息认证效率大大提高,在合法范围内全网共享,确保了数字资源版权的确权快和交易可追溯。
3.3区块链技术为构建元宇宙虚实结合模式的图书馆奠定基础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身份认证和虚拟经济系统等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元宇宙横空出世再次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区块链技术与元宇宙技术将会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互动,区块链技术可以在虚拟现实元宇宙图书馆中实现每个人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整理、数据创造、合理自治以及数字信息链创造等功能,二者相辅相成,区块链确保数据会存在元宇宙虚拟现实图书馆里,确保数据的安全有效储存和运行[12],每个人都是元宇宙图书馆的主人。基于此,区块链以其独有的分布式账本性和不可篡改性等特点成为构建虚拟世界图书馆的理想载体。当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利用区块链来解决实体空间上的阅读体验问题,并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如“云”式服务、虚拟场景化运营等,一切都表明区块链技术是元宇宙虚实结合模式图书馆建设的基础。
4结语国内图书馆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近几年正处于迅速发展期,虽然有所放缓,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仍热情高涨;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的研究有较为固定的核心作者与机构,在智慧服务应用、数字资源保护、创建虚实结合模式的图书馆有一定学术成果。区块链技术已经受到各行各业以及政府部门的支持,图书馆领域的相关工作者应深入探究并结合其他的信息技术,推进国内智慧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EB/OL].(2021-06-10)[2022-11-16].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23/content_5620456.htm.
[2]李董,魏进武.区块链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及挑战[J].电信科学,2016(12):20-25.
[3]张立说.區块链技术视野下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9):146-147.
[4]周荻.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馆藏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中的运用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12):133-136.
[5]张琳.基于区块链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系统构建与应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9):36-41.
[6]李振东.区块链技术:图书馆数字版权管理的新工具[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6):76-80.
[7]KSHETRI N.Blockchains roles in strengthening cybersecurity and protecting privacy[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7(10):1027-1038.
[8]陈小平.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8(11):66-71.
[9]闫芳.区块链技术下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和保护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3(1):156-160.
[10]只莹莹.元宇宙图书馆:可期的另类文明空间[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5):71-76.
[11]马文杰.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区块链应用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101-104.
[12]余阳晓月,蒋成,熊巍,等.元宇宙虚拟现实数字图书馆建设技术[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2(6):110-113.
(编辑何琳编辑)
Visual analysis of domestic library research in blockchain technologyYe Ziq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ion, Guangzhou 510303, China)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libraries is the only way to promote 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Using Excel graphics and CiteSpace tools, this paper makes a visual analysis of domestic library research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from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trends, core research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keyword co-occurrence and clustering.The research shows that firs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domestic libraries is in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past two years have slowed down, the related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still enthusiastic. Second, blockchain technology will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smart service applications, the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eta-universe to create virtual reality libraries.
Key words: blockchain technology; library; visual analysis; Cit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