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政策的推进逻辑与未来进路

2023-12-22 10:55欧达宇

欧达宇 许 欢

(西南科技大学校团委 四川绵阳 621000)

一、研究缘起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16这充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时代内涵,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课题,我们应着重把握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鲜明属性与时代特征。加快高校思政课的信息化建设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具有特殊意义。自1978 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高校思政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40 余年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为依托,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在我国“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体制影响下,高校思政课发展指向及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策文本。正如贝尔(Les Bell)所言,“如果没有理解反映了教育机构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特征的政策,要理解在我们的教育机构内发生了什么是不可能的”[2]。教育部于2012 年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在顶层设计、发展目标、重点任务、行动举措等方面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明确思路和具体要求。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课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分别于2015 年、2019 年和2021 年发布《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及《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就构建新时代思政课创新课程体系做出部署。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加快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进程,高校推动思政课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进而增强其时代感、实效性和吸引力成为了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

政策文本分析能揭示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长时段政策演变过程,是理解政策的基本手段[3]。由此,本文尝试从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回溯我国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进程。通过对国家层面以及除香港、澳门、台湾以外的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文本分析,着重回答以下问题: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的推进过程及演变逻辑是怎样的?政策文本的热点领域及价值取向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在政策文本的制定和修订进程中存在怎样的未来进路?

二、研究设计

(一)政策文本收集

本文以中国政府网、教育部网站及除香港、澳门、台湾以外的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委)门户网站中与“高校思政课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文本为数据源。具体收集方法为:2016-2021 年,以“高校思政课信息化”为主题词,在政府网站“政策文件”栏目检索相关政策文本。同时,剔除会议、培训通知、项目申报通知、评选结果通知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不直接相关的政策文本,最终得到有效政策文本47 条。

(二)文本分析方法

本文中的政策分析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文本分析方法。其中,定量分析主要是以政策文本发布的年限、来源机构、与主题相关关键词等要素为分析要素,将其转换成定量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关键词的元数据标注主要利用自动化提取和人工提取两种方法完成。首先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为主题,依据政策文本内的内容主旨、词句含义等与主题直接相关的字段进行人工提取。例如《浙江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采取人工阅读的方法提取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主题直接相关的字段:“各高校要定期评选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精彩一课’,推荐一批教学方式改革的示范课,推广一批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和先进教学方法,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其次,利用“图悦”词频分析软件对相关政策文本的关键词字段进行词频分析,随后根据词频和权重进行综合评比,提取政策文本的高频关键词列表。例如《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先使用“图悦”进行初步词频分析,得到172 个关键词的词频和权重列表。再根据词语的实际含义及词频权重对比得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基础网络环境”“信息化水平”“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库”等5 个与主题直接相关的关键词。在关键词提取时,遵循概念内涵尽可能具体的原则。例如将“网络”“互联网”“互联网+”“网上”“在线”作为单独的关键词,而不是笼统地标注为“网络”。定性分析主要从政策文本的热点领域、价值取向、推进过程等维度进行阐释。进而,运用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结果,综合判断和推论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文本的推进逻辑以及未来进向。

(三)文本分析框架

教育政策研究的分析框架通常包括科学预测、国际国内比较和现状分析三个视角。本文基于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的政治属性,分析框架侧重于现状分析视角,包含政策的动态属性分析和静态属性分析。政策的动态属性分析,强调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执行者与政策场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政策的静态属性分析,着重反映政策文本的内容。本文采用政策的静态属性分析作为分析框架,着重描绘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文本演化脉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政策的推进逻辑

(一)推进过程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关于“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文本整体数量偏少,且多出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类政策文件,省级层面出台的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政策文件较少,再细化至“信息化”建设层面则更少,基本上是转发国家层面的政策文本。在本文研究的47 份政策文本中,中宣部、教育部等国家机构出台相关政策文本35 份,省级层面出台政策文本12 份。省级层面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政策主要包含两项内容:一是转发上级关于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相关意见和实施方案;二是关于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培训及项目申报、评审。47 份政策文本的发布时间如下(图1)所示。

图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政策年度发文情况统计

本文结合政策文本的相关内容以及标志性的政策文本,将“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文本划分为3 个阶段。

1.探索确立阶段(20 世纪90 年代-2005 年)

国内高等教育体制自1978 年恢复高考之后,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恢复重建,期间高校思政课面临现实困境,信息化建设更是处于停滞阶段。直至20世纪90 年代,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逐步纳入国家政策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兴起,使其倡导的“开放共享”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逐渐解构“精英化”理念。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精英化”理念指向下的建设阶段以后,也进入了“大众化”与“精英化”高等教育理念并行的发展阶段。“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规模和毛入学率持续攀升。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与招生规模的不相适应,教师教学理念、能力与学生需求的不相适应等瓶颈问题随之发生。与此同时,国际政治局势持续动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国际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冲击都对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政课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以国家教委1991 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为标志,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进入探索确立的发展阶段。文件认为,“在经历1989 年动乱之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的转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始受到普遍重视,但是仍不同程度存在着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文件从增强理论教育的思想性和说服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了部署。其中,倡导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适当开展电化教学”是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的开端。而后,国家又相继发布《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就高校思政课开展电化教学做出具体安排。

2.持续推进阶段(2005-2015 年)

进入21 世纪,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2004 年,教育部发布《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启了国内高校课程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序幕。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趋势日益突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新的形势对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是这一时期高校思政教育所聚焦的重要课题。中宣部、教育部于2005 年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当前国内高校思政课还存在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现实问题,高校思政课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持续推进。文件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要“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组织编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等行之有效的辅助教材系列,形成立体化教材体系。同时,要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和资源共享。在此之后,教育部相继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进一步突出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逐步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的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目标。2003-2010 年,共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 910 门,其中“两课”类精品课程共37 门(图2)。

图2 2003-2010 年国家级“两课”类精品课程年度分布统计表(本科学校)

3.全面深化阶段(2015 年至今)

经历了高校思政课持续推进阶段的建设,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学科科研以及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得以提升。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教育信息化写入了中央全会决议。2015 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标志着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文件指出,教学方法改革意识不强,创新手段不多仍然是制约课程针对性实效性的瓶颈问题。同时,文件从建设涵盖纸质和数字化等多种载体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构建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教学体系、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管、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等方面就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提出系统化推进方案。2017 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对创新推动网络育人做出部署,着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同时提出建设“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等信息化建设创新举措。此外,2018 年,教育部首次推出了490 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其中包括高等教育思想政治课程11 门[4]。

(二)热点领域及价值取向

本文将47 份政策文本中与“高校思政课信息化”相关的字段按照政策演化的“探索确立”“持续推进”“全面深化”三个阶段的时间轴分类进行关键词词频分析。借助“图悦”词频分析软件共提取关键词419 个并构成关键词列表,其中包括151个不同的关键词。政策文本中的高频关键词在较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政策的阶段性热点领域,不同阶段的关键词演变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政策文本的价值取向变迁。本文将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不同阶段的关键词列表前10 位进行文本分析(表1)。

表1 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排名前10 关键词列表

1.以教学为核心:信息化建设主题聚焦

从表1 可以看出,在政策文本的3 个阶段中,“教学”始终处于关键词高频使用的核心。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学手段科技化、教学传播信息化和教学方式现代化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核心要义。不同时期高校思政课改革政策背景,均提及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等是制约高校思政课建设与发展的瓶颈问题。消解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则是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须围绕“教学”展开,而非聚焦信息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与信息技术的互构关系。信息化作为一种教育技术手段,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技术,一是“教育中的技术”,指与教育深度融合,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其技术功能的信息技术要素;二是“教育取向技术”,指教育范畴之外,因其相关技术特征和性能具有被教育应用的信息技术要素。“教育取向技术”转化为“教育中的技术”就是教育与技术互构的过程。只有当信息技术发生了结构性变革并以教育的形式存在,技术的特性、功能、结构、规律等技术因素才能对教育主体产生实际效应,技术的教育价值才能得以体现[5]。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将“教学”作为政策文本的核心内容,其主旨是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教学主体结构的变革,进而影响教育本质的发展。这既是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持续聚焦的热点领域,同时也是政策的价值取向和核心驱动力之一。

2.从传统到多元:信息化媒介变迁

在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探索确立阶段”,“教学片”“电教片”“影视”“电视”等电化教育媒介是政策文本中的高频关键词。进入21 世纪的“持续推进阶段”,“多媒体”“网络”等高频关键词成为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代表指征。在“全面深化阶段”,“网络”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的核心关键词。在政策文本演进过程中,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媒介的关键词变迁与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进程趋同。国内教育技术的发展起源于20 世纪初的电影教育。国内一些具有留学背景的教育学者受到西方视觉教学运动的影响,提出用幻灯片、电影、广播实施教学活动,扩大教育规模。1936 年国家设立“电化教育委员会”,电化教育快速发展,从社会走向学校。随着电视的逐渐普及,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电视台相继成立,电视、影视成为电化教育技术的主流媒介。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电化教育逐渐向教育技术转型。教育信息化媒介逐步趋向于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多媒体技术,依托网络技术搭建的学习社区成为了教学交互的有效载体。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技术呈现出动态生成的特点,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文本中的信息化媒介的热点领域也呈现出从“影视——多媒体——网络”的演化特征。

3.从“重建轻用”到“建以致用”:信息化建设理念演化

从关键词高频词列表可以看出,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文本的建设理念在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的指向下逐渐演化。“探索确立阶段”中“制作”“手段”“课程”作为政策文本的高频关键词,体现出这一阶段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重建轻用”的建设理念。信息化建设侧重于将制作“教学片”“电教片”等电化教育课程资源作为建设的重点以及课程的有效补充,而缺乏对于课程用户应用实效性的关注与反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叠加整合。进入“持续推进阶段”,“手段”“共享”“推广”等关键词高频出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理念逐渐向“建用一体”转变,教育信息化的范畴不仅局限于信息技术在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方面“递进式的修修补补”,同时着眼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价值[6]51。随着教育技术理论的逐步深入和发展,信息化建设理念演化为“建以致用”的新阶段。“改革”“教学方法”“学生”“评价”“共享”“师生”等高频关键词都充分印证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理念产生了革命性变革。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不再是技术的应用与技术环境的建设,而在于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构建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从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师生交互等方面实现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高频关键词的变迁呈现出高校思政课建设理念由“重建轻用”到“建用一体”直至“建以致用”的价值取向。

四、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未来进路

政策学者德罗尔曾言,政策科学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架起了桥梁。在政策科学中,这两种研究的整合是通过将改进政策制定作为最终目标而取得的[7]。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经历了“探索确立”“持续推进”“全面深化”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步呈现出系统化、科学化特征。但是通过政策文本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高校思政课建设政策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关于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的专项政策缺失。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网络化的现实境遇,以及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高校学生,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现有政策多聚焦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信息化建设仅作为其中的具体措施予以确立,以“信息化建设”为主体的专项政策尚处于空白。二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宏观目标较为明确,整体共识已经达成,但是政策仍局限于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常态化应用,尚未实现全方位的创新,教育信息化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特征尚不鲜明突出。三是现行信息化建设政策主要集中于教师“教”的层面,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另一主旨内涵“将提高信息素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即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方面尚缺乏必要关切。

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未来进路在何方?众所周知,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结构是立体多元,课程思政的方法是显隐结合,课程思政的思维是科学创新。”[8]如何构建“立体多元、显隐结合、科学创新”的高校思政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则是必由之路。本文基于“互联网+教育”和教育生态观理论,就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的确立与改进做出探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亚太地区教师技术——教育整合能力标准》将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分为4 个阶段:兴起、应用、融合和革新(图3)。教育部于2012 年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 年)》,参与规划编制的祝智庭教授认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正处于“初步应用整合”向“融合创新”的发展阶段[9]。2018 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为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要实施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的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图3 ICT 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阶段

由此可见,未来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是课程的网络化,更重要的是以“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变革,构建融合创新的教育信息化生态体系。教育信息化生态体系以系统化的思维关注人、教学环境、教学实践活动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促进教师与学生在信息生态中全面发展”这一核心价值。基于相关理论和文本分析,本文提出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模型,未来政策文本可以从教学模式、教育服务模式和教育文化3 个方面系统化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图4)。

图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模型

(一)多元与精准:教学模式创新

教育信息化建设不能局限于将互联网仅仅作为课程资源呈现的载体,而是将其作为教学要素重新解构的基础要素以及个性化学习实现的强有力技术支撑。“互联网+教育”主张信息技术是工具、技能与知识经验的系统综合,而非单一的技术,这为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理念支撑。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要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型互联网技术,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实现学习媒介的多元化,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体验;要有效利用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等学情分析工具,不断提升教育数据深度挖掘的能力,实现学习支持的个性化,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构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数据监测、评估、诊断系统,变“漫灌”为“滴灌”,实现学习生成的精准化。在此基础之上,以学习要素及其关系的变化进一步推动教学主体关系的变革,从而催生教学模式的革新。

(二)融合与共享:教育服务模式创新

高校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政府、社会、高校等各方力量予以建设。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也不能仅仅拘泥于高校自身,而应当以系统化思维突破地域、行业的限制,实现校内与校外、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行业内与行业外融合创新的教育服务模式。“互联网+”中“+”在于连接数据的基础之上,实现各领域的流动和融通,通过互联网实现跨界融合[10]。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网络集体备课”,促进课程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并逐步建立课程学习成果认证、学分认证、学分累积与转换等制度和机制,以此实现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融合;要有效推进高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逐步建立在线课程的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建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服务模式;要适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高校思政课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开发、设计与评价,构建系统、高效、专业的信息化建设技术支持团队,逐步探索行业内与行业外的跨界合作,促进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

(三)自主与探究:教育文化创新

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阶级属性,是国家关于意识形态领域意志的重要体现。加之在我国历来已久的“尊师重道”教学文化以及“自上而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影响,高校思政课“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学模式尤为突出。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教育”建设理念探索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文化体系,以保证教师引导性教学和学习者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相互促进。要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条件及保障机制,使教师保有足够的动机与精力从事课程信息化建设;要将加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学生成为教学体系的主体,促进建构式学习的发生,进而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以实现教学交互深度发生为目标,促进信息化背景之下的师生“主导-主体”教育体系形成,构建自主性、个性化、建构式的教育文化体系。

结语

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使教育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空间海量、传播快速、表现多样、资源共享等优势,不断加强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与效力,创新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内容供给与输送路径,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时代感与吸引力不可或缺的路径选择。积累本土教育政策要点,检验教育政策理论和创新教育政策意见,目的在于促进我国教育政策制定更加系统、过程更加完善以及具体政策方案更加优化[11]12。本文将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政策文本的微观分析置于其所处的宏大历史脉络中,深度挖掘其推进脉络、热点领域、内在逻辑以及价值取向,进而探索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的未来进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将在“互联网+教育”的理念支撑和技术支持下,实现全时空教学、全过程互动、全课程育人的教育信息生态体系构建。

最后,感谢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基于问题逻辑的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研究(项目编号:19sx7107);西南科技大学智慧教育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教育新基建”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内化研究(项目编号:22ZHJYYB01)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