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玉米种植小史

2023-12-22 18:06王颜杰朱穆君杨鸣琴魏翠霞朱玉敏苟才明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宜宾酿酒白酒

李 锐,王颜杰,朱穆君,郭 威,杨鸣琴,魏翠霞,陈 波,张 伟,朱玉敏,刘 玲,苟才明*

(1.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四川 宜宾 644000;2.四川省宜宾市农业农村局,四川 宜宾 644000)

玉米(ZeamaysL.)属于禾本科玉蜀黍族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据《辞海》(第六版),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珍珠米”“棒子”。玉米根系强大,茎基部节生有支持根;秆高粗壮,分蘖力弱;叶宽大,带状披针形;异花授粉,雌雄异花同株,雄穗为圆锥花序,顶生;雌穗为肉穗花序,着生植株中部叶腋中。果穗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外被数张苞叶;籽粒大,扁长形或方圆形。玉米喜温暖、喜光,需肥、水多,较耐旱、耐瘠,适应性很强,世界各大洲都广泛种植。籽粒除供食用或作饲料外,也是工业微生物发酵的理想原料,其品质优劣与白酒品质息息相关;秆、叶可青饲或作青贮原料;苞叶可作编织工艺品的原料。玉米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及智利,154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玉米才通过欧洲传至非洲和亚洲。16世纪初期,玉米传入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主要供作备荒济贫而种植的粮食作物,耕作粗放,品种退化,产量偏低,发展缓慢[1]。直至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兴起之后,玉米生产才有了较快发展,从世纪之初在粮食作物排行为“六谷”,逐步跃升至第5、第4,21世纪仅次于水稻,排在第2位。我国玉米主要产区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宜宾位于四川省南部,是全省玉米主产区之一,主要作粮、饲和工业酿酒用。目前,全市共有耕地24×104hm2,其中玉米常年播种面积7×104hm2,平均产量720 kg/hm2,总产50.4×104t。

1 宜宾玉米种植历史溯源

人类栽培玉米的历史大约有七千年,从野生状态改造成栽培类型约四、五千年[1]。尽管玉米起源尚有争议,但玉米在拉丁美洲的生活史最长,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点看法一致,特别是美洲干湿交替、温度、光照的环境条件,对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至今高温、短日照、需水集中等生育条件,仍是玉米获得高产必须遵循的重要基本原则[2]。金陵大学教授万国鼎的《五谷史话》中记载,玉米由葡萄牙人传至爪哇,一路经印度、缅甸传到中国西南地区,一路经菲律宾传至中国东南福建,1686年传入四川[3]。中国最早记载玉米的地方志是明朝正德年间(1511年)的《颍州志》,当时称玉米为珍珠秫。河南《襄城县志》(1551年)、甘肃《平凉府志》(1560年)分别称玉米为玉麦、番麦、西天麦。“玉米”之名最早见于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田艺衡著的《留青日札》记载:“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明史》记述:“西番即羌,种类甚多,自陕西历四川、云南西徼外皆是。”由此分析,玉米很有可能是经陆路从印度或缅甸引入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种植再传播到全国各地。光绪版《奉节县志》记载:包谷、洋芋、红薯三种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有此物,今则栽种遍野,说明玉米在宜宾种植历史不过300年左右,在粮食4大作物中玉米属于最年轻的作物。

2 推广栽培技术提升宜宾玉米单产

宜宾旱地较多,绝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玉米生长发育,所以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分布广,是仅次于水稻的粮食作物[4]。建国以前,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不讲究科学,玉米种植普遍是直播稀大窝,农民的规格是“要得苞谷大,横起一锄把”,山区更是点白子,广播薄收,还有“刀耕火种”的作法,禾秆只有食指大小,一株结10粒左右,甚至是有秆无粒,产量很低。据宜宾旧县志载[5],1938年平均产量1080kg/hm2。建国后,玉米在粮食生产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50年代,首先开展良种评选活动,推广去雄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工作,评选出一批地方优良品种,同时针对农民种“稀大窝”,不重视防病治虫、点白窝子等旧习惯,推行双株密植,诱杀虫害,重施底肥、注重钾肥等措施,加强中耕管理和适当早播,使玉米单产很快提高。1957年,宜宾玉米平均产量3000kg/hm2,是解放前的3倍。“大跃进”时期,由于“三高五风”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6],再加上贯彻“少种、高产、多收”方针,结果少种且减产,1960年平均产量降为1575kg/hm2。1962年,贯彻中央“六十条”后,纠正瞎指挥、浮夸风,农业生产出现了恢复性增长,1964年玉米产量达到3345kg/hm2。“文革”期间,农业生产再度遭到破坏,玉米产量又往下降,10年徘徊不前。70年代,推广杂交玉米,改直播为育苗移栽,推行单株密植,追施穗肥,玉米进入持续发展阶段,产量逐年稳步提高。80年代中期起,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群众称为“白色革命”,促进了玉米单产的快速提高,1984年宜宾玉米平均产量达5145kg/hm2。90年代,围绕旱作玉米的蓄水用水过程形成以纳蓄雨水为主的耕耙保墒技术,以培肥地力为主的用地养地施肥技术,以培育全苗壮苗建立优良群体为主的选用良种、适时播种的调控技术等,组成旱作玉米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玉米产量大幅度增长,人民主食大米,不再以玉米为食,玉米主要用作牲畜饲料或作酿酒原料,种植业逐步形成粮、饲、经“三元”结构[7]。

3 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宜宾玉米总产

玉米是喜温作物,植株高大,根系发达,适宜土层深厚、pH 5.7~7的土壤中生长[8]。宜宾区域优势明显,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岭谷相间,平坝狭小零碎,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新积土、紫色土等六大类,土壤质地主要为粉质轻粘土。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立体气候十分明显。所以宜宾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玉米的生长发育。日寇侵华,抗战军兴,战火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灵涂炭,人口迁徙,土地荒芜,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9-12],国民党政府蛰居西南一隅,人口聚集,粮食匮乏,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四川省是战时国民党管辖区,宜宾又紧临重庆,因此是玉米种植面积大、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宜宾玉米生产有了飞速发展,播种面积、总产量都有极大提高。1951~1985年,玉米播种面积从413 hm2增加到2660 hm2,净增2247 hm2;总产从800 t提高到8125 t,净增7325 t。1985年的种植面积是1951的6.44倍,总产是1951的10.16倍。目前,宜宾常年玉米播种面积70000 hm2,总产50.4×104t,较解放初期和20世纪80年代,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总产都有了显著提升。

4 更新换代良种促进宜宾玉米生产发展

建国前,宜宾玉米栽培品种为农家品种,种类繁多,多年使用,严重混杂退化。农家品种多为硬粒型,单产低,大体有刺苞谷、糯苞谷、花苞谷等类别。民国前期,平丘地区使用的农家种,可查考者有百日早、春谷早、大马牙、刺苞谷、南充秋子、龙门大心等,山区有乌龙早、野鸡啄、七匹叶、白玉米等,城郊玉米平均产量1875 kg/hm2。抗日战争期间,从山西引入玉米高产品种金皇后,40年代在丘陵地区推广,受到群众欢迎。建国初期,在当地开展群众性的评选活动,选出金皇后、黄马牙、大白马牙、二金黄、大金黄、大督督、七匹叶等地方良种,1957年玉米平均产量上升到3000 kg/hm2。1962年以后,省内农业科研单位先后选育出一批玉米杂交种,“文革”开始,刚刚起步的杂交玉米推广工作几乎陷入停顿,但育种、引种和试种示范工作仍坚持进行。60年代末四川农业科研单位又陆续育成一批单交种、双交种、顶交种、三交种、综合种,所以宜宾种植玉米从6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杂交种,主要品种有金可、门可、成双1号、川农双交1号、合玉1号、金海等,1966年平均产量达到4680 kg/hm2。1972年后,以双交种、单交种并重,相继改种双交2号、新郑双交、川农双交、农大3号、恩单2号、沈单2号、郑单2号、矮三单交、黄七单交等20多个品种,1977年玉米平均产量达到5310 kg/hm2。进入80年代,通过试验证明,单交种综合效益较高,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玉米逐步向单交种发展,此时宜宾虽然杂交组合较多,但主要集中在郑单2号、中单2号、73单交、金单1号、丹玉6号、成单4号等几个品种上,由于这些杂交组合表现好,宜宾玉米面积逐步扩大,单产连续提高。90年代,主要推广应用的单交种有农大60、农大65、丹玉13、沈单7号、雅玉2号、成单系列、川单系列等,全区实现了杂交玉米化,并完成了玉米品种由双交种到单交种的更新过程[13]。杂交玉米推广后,农家玉米品种逐步被淘汰,有的已经绝迹,致使良种玉米资源减少,不利于玉米育种工作。

5 改进种植制度提高宜宾玉米种植效益

清代玉米引入宜宾时,多种于山地,春种秋收,一年一熟。玉米以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而逐步发展。清末,传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玉米栽培开始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土地利用率相应提高[8]。宜宾平坝丘陵区有“小春-玉米”两熟制和两季玉米。民国时期,在原有耕作制度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间(套)作,在玉米地内种大豆,在红苕地内种玉米。建国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玉米耕作制度也不断改进,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小春连作玉米,解放初期为增加粮食产量,普遍提倡提高复种指数,减少冬闲地种玉米“一年一熟”的面积,基本改为“小春种豆、小麦、油菜,大春种玉米”一年两熟的模式,玉米一般为净作。60年代起,除山区玉米地内间作种黄豆外,两熟玉米亦间作大豆、红苕、花生等作物,玉米净作日益减少。二是小麦套玉米套红苕一年三熟,50年代末,平坝丘陵区开始推行“麦、玉、苕”三熟制度,但因玉米播种迟,产量不稳不高,且影响红苕产量。60年代开始放宽小麦行距,适时穿林播种玉米,虽然解决了玉米迟播问题,但因小麦阴蔽易导致玉米弱苗。70年代,对“麦、玉、苕”熟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分带种植方式,从而形成了较完善的“麦、玉、苕”三熟制。三是小麦套玉米连作水稻,70年代,部分两季田种小麦也实行带状种植,春季套作春玉米,玉米收获后连作晚稻,但因投入大、相对效益低而逐渐被淘汰。四是冬闲地玉米一年一熟,在山区部分陡坡瘠地一直沿用冬闲地玉米一年一熟制,50~60年代推广玉米间作大豆,70年代推广冬闲地种春马铃薯套玉米或春玉米套秋马铃薯。21世纪,高投入种植技术和连作获得了高产出,但资源过度消耗、耕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加重,难以可持续发展,为实现“高产出”与“可持续”的统一,宜宾大力推广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现了大豆和玉米产量的双提升。

6 宜宾酿酒玉米发展状况

宜宾有着3200多年的酿酒史,积淀深厚,是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享有“中国酒都”之誉,世界名酒五粮液产于此地。多粮浓香型白酒是以多种谷粮为原料,经传统固态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型的白酒。宜宾是多粮浓香型白酒发源地,2010年“宜宾酒”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着多粮浓香型白酒在酒类中独树一帜。“十二五”期间,宜宾市白酒产业规划步入千亿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充分提供优质酿酒原料是其根本保证。玉米是多粮浓香型白酒酿造原料之一,宜宾的玉米地方品种曾为当地酿酒业早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本地酒类企业需求量增大,每年酿酒所需的大部份玉米原料靠外地调入,为降低成本,建立原料供应基地,选育或引进筛选出适应宜宾地区种植的多粮浓香型白酒专用玉米品种显得十分必要。2010年2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酒业集中发展区,构建白酒产业链创新技术平台”,把宜宾打造为“白酒之乡”和“白酒原料之乡”,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酿酒专用粮现代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同时宜宾市委市人民政府也配套相应资金。

2018年,宜宾市委、市政府着力发展“5+2”特色产业,把白酒产业列为宜宾经济发展的“一号产业”,规划兴文县、珙县、筠连县为酿酒玉米主产区,到2025年全市酿酒专用玉米稳定在1.33×104hm2,产量达8×104t[14]。为加强酿酒专用粮产业发展,形成研发合力,组建了一支由宜宾学院、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和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中心共3家单位相关高级专家构成的宜宾酿酒专用粮创新团队,从事酿酒专用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19年3月,荣廷昭院士及团队正式领衔宜宾酿酒玉米创新攻关,相关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制定酿酒玉米品质标准,2020年制定了《酿酒专用粮玉米》和《酿酒专用粮玉米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在国内首次明确多粮浓香白酒玉米关键品质指标及标准。二是选育筛选出酿酒专用粮玉米新品种显玉509、福康玉909和川单99,解决了酿酒专用粮本地化生产的品种难题,初步实现了原料溯源。三是首次提出酿酒玉米杂优模式,构建了浓香型酿酒玉米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提高育种效率。2020年,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园区在长兴镇、仙临镇等区域打造酿酒专用粮核心基地1966 hm2,辐射大观、汪家、黄沙等镇4700 hm2,园区实现总产值46350万元,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3万元,高于当地平均水平49.52%,园区获批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021年6月,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13.33×104hm2酿酒专用粮基地”发展战略,为白酒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原料支撑。

猜你喜欢
宜宾酿酒白酒
上半年酿酒产业产、销、利均增长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The New Trends in Graphic Notation After 1945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推动白酒行业生产方式升级(二)
宜宾(外四首)
宜宾豆腐乳毛霉分离及应用
太白酒
酿酒忘米
一起自制白酒引起甲醇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